看板 KS89-305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理學 #語言與思考 思考又稱內在語言,需要語言,文字或符號來運作 語言 1. 語言的本質 語音基本單位:音位,音素。 詞位:最小意義單位,通常是單字。 語法:排列單字的規則。 語意:表達的意義。 2. 語言的發展 0~6m: 牙牙學語 18~24m: 電報式語言 兩歲半:三單字句子期 三歲半:文法結構 四歲:5個字的句子 六歲:英美兒童平均有一萬個字彙 3. 語言學習理論 (1)行為論:Skinner<Verbal Behavior> 語言與一般行為學習歷程相同。觀察,模仿,強化,制約。 (2)天賦論:Chomsky 人類有語言學習的器官和神經系統,可以辨識語音,學習語法和語意的能力。 不必刻意教導,受生理成熟影響。 無法解釋學習母語以外的語言比較困難。 (3)交互作用 先天生理功能與後天環境交互影響 認知理論:語言發展屬於認知發展 社會溝通理論:人際溝通對語言發展的影響 思考的心理歷程 概念 : 個體將不同事物,依照剖某些共同屬性,給予歸納或歸類的心理現象。 概念的形成:具體->抽象,假設檢驗,辨別學習。 邏輯概念:連言/選言/條件/雙條件式 思考與推理 聯結論:心理或意識是由許多觀念組成。 亞里士多德:接近原理,類似原理,對比原理 D.Selz非聯結論:思考是將意念有組織運作的歷程。 Flagella:後設認知 思考類別 方向:正向/負向/垂直/水平 運作方式:收斂性/擴散性 擴散性->創造力 創造力思考歷程:問題出現->致力解決->休息->突然產生答案->驗證修訂 創造力因素::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精密性 過程:外顯/內隱 外顯思考:複雜,按部就班,固定程式思考 內隱思考:簡單,經驗直覺,捷徑式思考 推理 歸納推理:找出共同->概括性通則,只能類推論證 演繹推理:三段論,有效論證 問題解決 問題類型:歸納出結構/重組/曲折/明確或不明確 解決步驟 Dewey:遇到問題,分析關鍵,提出可能,找出最適合當,驗證 <->(EQ:想要創思行) Simon&Hayes:篩選重要訊息,提出可能,評估優劣 解決方法:嘗試錯誤/程序法/思考捷徑/化整為零/類推/關前顧後 影響的心理因素:迷思概念/心向作用(刻板)/功能固著(負面心向)/認知類型 #學習筆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49.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S89-305/M.1574233908.A.DFA.html ※ 編輯: logicerror (101.12.52.101 臺灣), 11/21/2019 17: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