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S89-305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心理學 #動機與情緒 動機理論(沒有理論可以完全解釋) 行為主義:無法測量,不討論動機 (動物)本能論:不必學習,行為表現一致,同一類動物有共通性 社會生物學:競爭、攻擊、性...的動機,來自生存競爭 無法解釋自私、利他...等行為 驅力論:生理需求不平衡 無法解釋危險性,絕食靜坐等活動 誘因論:價值觀 無法解釋危險行為 覺醒理論: 維持警覺狀態的動機,尋求刺激 無法解釋享受孤獨寂寞 馬斯洛理論: 需求階層(生理、安全、配包容、自尊、自我實現) 不一定按照層級 生理性動機 口渴(下視丘)、飢餓(橫側下視丘+中室下視丘)、性(賀爾蒙、擇偶、母性) 母性動機: 泌乳激素>雌激素 同性戀: 受遺傳因素影響,也可能受環境因素影響 1980自心理疾病除名 心理性動機 成就動機+親和動機+權力動機 成就動機: 人(內/外在控制),情境,恐懼失敗,性別差異(社會) 主題統覺測驗TAT,測量成就動機的有效工具 親和動機: 親密需要(關心、協助、合作、往來...),女性高於男性 權力動機: 支配影響他人 情緒:受刺激以後的心理狀態。生理+認知+行為。 生理:呼吸、血壓、心跳、瞳孔、腸胃、血糖、肌肉、皮膚電阻 認知:主觀感受 行為:身體語言,人際距離 情緒的學習: 某些學派(行為、學習)主張情緒可由學習歷程獲得。 情緒商數(EQ)Goleman 1995 難用客觀方法測量。 成熟圓融特徵:理性感性並重,健全自我觀念,情緒表達控制,人際關係良好 ,自信自重自愛,樂觀積極進取,能合作競爭,能溝通並尊重他人 ,有毅力,探索新事物 #學習筆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6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S89-305/M.1574652818.A.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