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angY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載商周 蔡康永:出櫃對我是一種解脫,從此可以很簡單地過我的人生 2015-06-26 撰文者陳文茜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12761&pnumber=1 陳文茜:我主持一個節目叫《文茜小妹大》,康永大概因為有一點信任關係, 看到節目的通告就來了,結果主持人是個男的,叫李敖,他從此改變了你的人生, 可以這樣說嗎? 蔡康永:沒有,他給我帶來一些波折,可是他沒有改變我的人生。 陳文茜:那時我有事不能主持,李敖幫我代班。我不在現場, 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製作人在李敖的命令之下,發了蔡康永做來賓。 李敖主持的《文茜小妹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蔡康永:李敖跟我聊一些不同的內容,後來他忽然很開心地看著我說: 「蔡康永,你是不是喜歡男生?」我看著他說:「你要幫我介紹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輕鬆的問答,誰知道播出後引發軒然大波,上了報紙頭版, 出現各式各樣的報導,好像把這當成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可是對我來說, 只不過是我告訴他,或者不告訴他而已。我根本沒想要引起什麼新聞波動。 陳文茜: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是他主持的。 蔡康永:就算是妳主持,妳問我,我也一樣會回答。 陳文茜:我很尊重人,如果我要問,通常是因為你告訴我你想講。但我知道他當時逼問你 的方式是:「你說,你敢說,你是不是喜歡男人,你講清楚!」他一定是這種口吻, 哪像你講得那麼溫柔。 蔡康永:李敖要問一個他很自鳴得意的問題時,一定會流露出那股很得意的笑容,就是 「我逮到你了」。他沒有溫柔,只是有一種很樂的、「掉到我陷阱裡了吧」那種感覺。 陳文茜: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狀況,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因為你並不是有備而來回答這 樣一個題目,而且在台灣社會,這樣的一個答案,不算所謂正確的答案。一般的說法就 是正式出櫃,正式公開性向。後來我打電話跟你說不好意思,結果康永說,我父親很喜 歡李敖,如果他在天之靈,知道我在某一個場合某一個人的逼問下,必須說出這個話, 而問我的那個人是李敖,他會開心一點。接著康永又說,對我而言,這何嘗不是一種解 脫,可以從此很簡單地過我的人生。 蔡康永:其實這個問題,不管誰來問我都會回答。所以我有點慶幸是一號人物問我的, 如果是隨便一個不重要的人問我,我也得回答的話,就會覺得有點可惜。所以李敖問的 時候,我就覺得好好玩。當時的感受是「原來落在你手中」。就像看莎士比亞的《凱撒 大帝》,凱撒被殺,是他的親信在他背上捅了一刀,他轉過身來看他說「原來是你」, 然後就死掉了。 這當中有一部分非常詭異,帶有一絲對命運的嘲弄,「原來是你下的手」。我從不打算 要隱瞞這件事,只是在等哪一天有人正面問我,我就正面回答。再者,我其實沒有感覺 到在台灣社會中講出這樣的話,會受到很大的壓力。我的精神狀態有一個非常古怪的部分 ,常常不覺得我活在台灣社會,這是我自得其樂的重要方法。每當台灣發生任何可怕的事 情時,我都想還好是在台灣發生。雖然我也在台灣,可是必須常常把自己拎到旁邊去,才 能夠保持繼續在這個地方跟大家相處下去。 陳文茜:有傳言說你遭到中國大陸節目的封殺,跟你在這方面的表態有關, 畢竟對藝人來說,廣告代言是很重要的收入,這是很實質的Big lost,很大的一個失去 ,有些人是會憤怒的。可是我沒有看過你憤怒的樣子。 蔡康永:我其實是脾氣不好的人,要看我憤怒很容易,到《康熙來了》化妝室就能看到。 至於我是否因此遭遇到什麼巨大的損失,最近我去辦簽書會,看到我的書被擺在書店最 好的位置,擠掉了那些多年來埋首寫作、十年才出一本小說的作者,而我的書卻被擺在 很顯著的位置,心裡都覺得我一定要藉由我的能力去推薦一下好的書,來平衡一下這些 名人出書排擠掉好書的荒謬事情。 陳文茜:意思是,你不會去看你失去了什麼,而是看到你已經得到了什麼? 蔡康永:如果把我當成娛樂圈的人,得不到代言,我可能會感覺到巨大的失去。 可是妳跟我都不是娛樂圈的人,所以我怎麼能夠把自己跟明星們放在一起, 問某個洗髮精為什麼是他代言而不是我。我那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必須是一致的。 對我來講,格格不入很重要。我知道別人不是用這種方法生活, 但這是我家庭給我的一個特殊背景,我把它當成養分,雖然有人覺得這是一個詛咒, 但我覺得,那是使我不陷入娛樂圈遊戲規則的重要方法。即使看我主持金馬五十, 都會看見我有一種不太在乎的感覺。那些都是大明星、大導演,得過很多獎, 可是孟子說:「說大人,則藐之。」不是藐視他,而是你在跟他講話時, 必須不把他放在眼裡才行,那種不太甩對方的態度,是主持人非常重要的態度。 你太在意對方,就無法問出該問的事情。 ---------------------------------- 陳文茜:我覺得康永有一種能力,第一個是體諒別人,第二是自我很小,第三就是, 雖然你學英國文學、學電影,可是在必要時,你可以懂得、也願意蹲下來去做《康熙來了》。 有一次你告訴我,其實小S才是主角,每次她去生產,收視率就會掉, 而你也能怡然自得地面對。康永有一種本事,可以在不同的跑道裡轉換角色, 懂得大環境不同了,就蹲下來,也不會抱怨,很明白地接受這個時代是小S的時代, 她才是主角。我在新浪微博上問網友,想問蔡康永什麼問題,其中有一個提問是, 以你的背景,為什麼願意在《康熙來了》裡做綠葉,襯托小S? 蔡康永:文茜跟我雖然很熟,可是我們對某些事情的見解還是很不一樣。 說我蹲下來主持《康熙來了》,說實話,我一點都沒有蹲下來的感覺, 反而在主持《真情指數》時,常常有蹲下來的感覺。《真情指數》是個一對一的訪談節目, 訪問任何領域的重要人士,當中有一些是我認為重要,但別人覺得不重要的人, 比方像飯島愛這樣的人物。當時有一位台灣的社會賢達,聽說上個禮拜播的是飯島愛, 他就拒絕錄下一集,要求與飯島愛中間要隔兩個人,才願意參加錄影。為什麼主持《真情指數》時, 我反而會有蹲下來的感覺,因為有些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社會賢達, 會要求主持人必須對他們表示一定程度的敬意。超過一個以上的來賓在受訪前與 工作人員溝通時,要求要稱受訪者為「大師」。 可是看過《真情指數》的人會發現,不管博士、院長、部長任何官位, 任何某領域的領袖,我一律稱先生或者小姐。我當時對此很堅持,因為我覺得, 如果你被拱在大師的位置上,受訪時你會無法恢復「人」的位置, 無法用人的立場來回答我的問題。一稱你為大師,你就不好意思說自己也會放屁跟拉屎。 當時雖然有蹲下來的感覺,但我靠著硬撐,撐住了這個我要求的態度,可是, 往往在我充分準備來賓的資料後,會發現對方很多事情是有破綻的,看完之後你就會覺得 ,他跟你想得不一樣。我很不喜歡學院的人。在唸電影研究所設置組時, 因學分要求被迫去上一些博士班的課。設置組學的是拍電影,對我們來講, 電影就是拍出來的,但你進到博士班上課,聽那些博士講電影,完全聽得一頭霧水, 不能相信他們跟你講的是同一部電影。他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東西,跟你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你可能看到男主角殺了女主角,他卻看到角落有一匹白馬經過,那匹白馬表示男主角對 女主角有什麼感情這一類。所以,我從那時就很受不了學院的人,不想泡在學院裡,不想 變成宿儒學者,皓首窮經。電影研究所有一句很殘忍的話,也適用於每個行業:做不了這 個行業的人才跑去教書(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他在自己的 領域裡很熟悉某一些特殊的、重要的內容跟理論,可是他沒有辦法完成他的理論所推崇的 那件事情,所以就去那裡教書。學界很多蛋頭,很笨的,唸書唸到頭腦壞掉。我常常對學 院裡面的見解感到匪夷所思。嘿!拜託走出教室看一下外面的世界吧! 為什麼我說主持《康熙來了》,一點都沒有蹲下來的感覺?我想到一個例子,《論語》裡, 孔子去跟農夫跟園丁聊天,說如果講到種田的技術,吾不如老農,講到種花的技術,吾不 如老圃。種田的人跟種花的人在專業知識上,我是比不過他們的。所以,即使孔子去跟老 園丁和老農夫講話,都會發現有一些他覺得見識不凡的部分。 孔子還講,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你不要因為這個人講了一句話就推崇他的人格,也 不要因為這個人是混蛋就不信他講的話。很多人是混蛋可是講的話偶爾是對的,很多人是 聖人可是講的話有時是錯的。我是一個很喜歡跟非學院的人講話的人。 陳文茜: 我為什麼會說蹲下來,是因為我對你的來賓名單印象太深刻。《康熙來了》訪問 過許純美、柯賜海,但是你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是蹲下來,那是學到什麼? 蔡康永:我不覺得你一定要跟別人學到什麼,你光是見識到什麼就夠好玩了。 -------------------------------------- 陳文茜:這次對談訂的題目叫「給年輕人的短信」,我想大家都從你身上學到了這點。你 在處理很多事的態度上,都是輕輕悠悠的。 蔡康永:這次文茜要跟我聊天的時候,先和我通了電話,她描述了一下我的人生,想幫我 做一點小結論,但最後好像沒有說出口。我掛掉電話後,我想她是這樣結論我的:隨遇而 安。當時我想,隨遇而安這四個字聽起來挺不錯,可是也挺讓人難過的,因為充滿了無奈 的氣氛。如果我有短信要給別人的話,會是「隨遇而安」這四個字嗎?人生一定是「隨遇 」的。文茜訪問過許多了不起的人,或是我在《真情指數》訪問過的了不起的人,但沒有 人會認真告訴大家,我們在人生當中如果有幸得到了一點點的成就,那是上天對我們仁慈 ,如果有人膨脹到認為一切操之在我,我覺得他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以及太天真。 我一進入電視圈,頻道就從無線變成有線。當時第一個成立的有線台是TVBS,我進了TVBS ,一路跟著這個轉變在走。後來兩岸可以透過網路看節目時,《康熙來了》立刻有機會被 大陸觀眾看見,如果沒有在網路上看電視這件事,就不會有《康熙來了》被看見這件事情 ,這些都是叫做「隨遇」。那麼,「而安」這兩個字怎麼講呢?我想給大家一點小小的建 議,不要把「隨遇而安」當成很被動無奈的四個字,我會把它當成一個非常積極而有樂趣 的字。 「隨遇」是一定的,人生就是隨著我們的機遇在往前走,可是「而安」的安,應該把它當 成是一個主動的動詞,你碰到什麼機遇,就要把它搞定,安就是把它搞定的意思。所以, 不要倒過來想因為無可奈何,我只好接受命運的安排。 青年提問:一開始看《康熙來了》時,覺得怎麼口味這麼重,有這麼多的爆點,但是看久 了,覺得哏就那些,內心的雀躍沒有了。康永哥曾說,會在合適的時機離開《康熙來了》 ,是不是在那些哏慢慢窮盡的時候,就是你離開的時機。 蔡康永:當你覺得一個節目重複的時候,就是你離開那個節目的時候,不是我離開的時候 。什麼叫作長大?就是我們終於體會到有一件事情不再那麼迷人,有更迷人的事情值得追 求。對於所有跟康熙揮別的觀眾,我都充滿了欣喜,很高興你們找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好多人碰到我會說,每天都花一小時看《康熙來了》。我嚇一跳,心想你一天有花一小時 陪你爸嗎?沒有。一天從人家的人生中摘過來一小時,是非常有罪惡感的事情。每一次《 康熙來了》的收視率偏低,都是因為撞上了某一齣厲害的劇,比方說《蘭陵王》、《浪漫 滿屋》、《半澤直樹》,我們收視率立刻變一半,只好自我勉勵,他們只有十集,播完我 們就回來了。《甄嬛傳》也好,《流星花園》也好,有一天,你會跟它揮別的。你會長大 ,所以,《康熙來了》可不打算陪你一輩子,千萬不要讓我們陪你一輩子,去找更廣闊的 世界。 至於會不會感覺到重複?我最近也在想這件事。我只能常常勉勵製作人,好的廚師,每天 都面對同樣的食材,你就得給我做出好吃的菜來。川菜也好,上海菜、廣東菜、台灣菜, 都是同樣的原料,不會沒事幻想今天要煮海豚還穿山甲。以前康熙能請到文茜、許純美, 就好像請到了海豚跟穿山甲這一類珍貴的食材,但不會每天都請得到這麼奇特的人物來上 節目。所以,終究要回歸現實,然後重複。 如果有個廚師每天炒菜的時候說,「天啊,我又在炒豬肉了,我真的很厭倦炒豬肉。」那 就是他離開廚房的時候。可是,如果他還能夠靠著加一點鹽、醬油、糖,把豬肉變出一點 新的味道來,他就還沒到離開廚房的時候。太陽底下的事情,重複不變。不要認為你的創 意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你這麼認為,只是你讀的書不夠多而已,不是你真的那麼厲害。不 要把創新當成一個極端的追求。我覺得創新被過度的高估了,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用有創意 的手法處理舊的東西,會比一味地追求創新更實際,也更雋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166.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ngYung/M.1439008011.A.98E.html
calucu24: 永少真是一個底蘊很深的人啊! 08/26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