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eelu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耐個啊...我不是林右昌的小編 先聲明一下 雖然我也姓林沒錯.... 連假期間看到這篇文之後,我有請助理幫我確認一下這個議題 而這兩天上班日也問到相關資訊 目前瞭解到的消息是預計今年5月左右會施工 現在循環站的維護權責其實不在基隆市政府身上 而是由東岸停車場的廠商負責處理 因為循環站跟整個東岸的地基是一起的 在將東岸停車場委外營運時就也將循環站的維護交由廠商處理 所以目前的循環站這一塊的狀況是: 基隆市政府->交通旅遊處-停車場管理科->東岸停車場營運廠商->維護/改善循環站 就我知道的訊息是 停車場管理科已經跟東岸停車場的廠商協商中 是先暫定5月的時候會改善循環站的座椅高度 也希望大家多包容一下 雖然這是個小小的工程,但也是需要協調細節跟安排時程的 以上跟各位報告 PS.代回文可以領薪水嗎? PSS.會勘多又累,還要兼職當小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76.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eelung/M.1551779170.A.739.html
frankie30432: 沒薪水只能給你一個推 03/05 17:49
frankie30432: 轉運站麻煩多監督 標不出去車站周圍改造會一直延後 03/05 17:52
RX78NT1: 糟糕…我都替長輩投訴到公車處,抱歉啦 03/05 18:13
keroberyl: 沒薪水只能給你一個推+1 03/05 18:39
machi801215: 沒有薪水可以發,但可以幫你發會勘紀錄 03/05 18:54
現在比較缺會勘時的記錄人員,太多場記錄記不完打不完的
Hongda: 哪個公告是去年2012-02-14啟用時就貼了的,等了一整年囉~ 03/05 19:05
Hongda: 是說,循環站的問題應該不只座椅太低而已…… (遠目) 03/05 19:06
貼公告這部分我沒注意到,上面文章說的是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去詢問到的結果 其實我沒有很瞭解事情的始末
Hamazura: 循環站其實可以廢站,基隆市的公車路程不長要那麼多站牌 03/05 19:14
Hamazura: 幹麻,一堆不到50公尺就一個站牌,走點路會死嗎? 03/05 19:14
公車站牌密度是有點高,尤其在比較窄的路段滿可怕的 像是安一路、東信路那邊 不過循環站的角色其實現在很難取代,廢站我覺得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位於市中心、人流量大,而且乘客包含七個行政區 就算幾年後有副都心出現 也很難完全廢站
lcman: 清楚說明推! 03/05 19:18
sweetJ: 最近市區義一路路變超爛是發生啥事啊 03/05 19:33
l711470: 沒薪水只能給你一個推+1 03/05 19:56
musicnini: 公務員真不是人幹的(拍拍 03/05 21:14
這幾個月的會勘下來,其實真覺得公務員很累
coord: 推 03/05 21:24
yang50105: 這是市議員-.- 03/05 21:47
嗨~
newjersey56: 推 03/05 22:24
pttfiz: 推跳出來答覆 03/05 22:27
DioEraclea: 推 03/05 23:19
sunkissed: 推!感謝答覆 03/05 23:49
ryan0714123: 好多罐頭回應 03/05 23:54
sunkissed: 樓上糾察隊XD,所以版主能不處理版鬧版亂象嗎? 03/06 00:42
sunkissed: 循環站不該廢吧!那邊搭車的人一直很多 03/06 00:45
乘客真的很多
gj942l41l4: 一樣啊,怎麼官員都搞不清楚狀況= = 03/06 00:53
gj942l41l4: 對市民而言,不管是公車處、交通處還是什麼外包單位 03/06 00:53
gj942l41l4: 通通都算是基隆市政府 03/06 00:54
gj942l41l4: 如上面所說已經一年了 就是市民等市府一年了沒動作 03/06 00:55
sunkissed: 樓上一語中的!但有po有推,至少讓大家知道問題在哪兒 03/06 07:41
sunkissed: 市府認為是外包商責任,但一般廠商沒收到指示不會有動 03/06 07:42
sunkissed: 作,所以版上若無人反應就會一直延宕下去 03/06 07:42
其實我在當市議員之前也不是很清楚市政府各單位處室的工作內容 也當然不可能知道各問題該找誰問 就像這篇的循環站,如果沒去問還真不知道是歸誰管轄的 誰會料到循環站竟然是停車場管理科在管的wwww 不過這問題確實很尷尬 也正因為民眾的不瞭解,所以更該積極說明 但我覺得現在市府單位跟民眾溝通的管道不多 官網公告不只沒人看,公告其實也不好查找 內容也多是公文體,實在不好閱讀
double5915: 循環站搭車的人應該比總站還多要廢站? 03/06 07:47
double5915: H大是都足不出戶? 03/06 07:48
dbnkks: 謝謝你的說明啊~ 03/06 08:35
Giants: 雖然議員跟市長不同黨派,但就事論事的態度大推~ 03/06 08:57
謝謝
ocean14eric: 許多台人只會批評他們看不慣的,卻不去釐清背後的原 03/06 09:26
ocean14eric: 理 03/06 09:26
chelsea1035: 有些人真的走點路會死……(望向我同學) 03/06 10:46
tml1203: 有回應有推 03/06 11:45
iamgaylan: 循環站的位置動線太差了 對市區交通只是一個傷害而已 03/06 12:07
iamgaylan: 我覺得要馬整合到之後的轉運站 要馬取消循環站 把各路 03/06 12:09
iamgaylan: 線整合到火車站前 03/06 12:09
iamgaylan: 然後文化中心或是市政府前一站 廟口一站 這樣就能避免 03/06 12:11
iamgaylan: 車流卡在循環站那個位置 03/06 12:11
基隆市區最大的交通問題是先天的 土地部分來看,港區用地吃掉很大一塊(但這也沒辦法) 平地比例很低,腹地不足,能設置的道路有限 又不能做道路或設施地下化(土壤問題) 高架化也不可行(地基承重問題) 小丘陵也不能鏟掉(工程技術、環境維護、山上建物地基安全還有經費等問題) 現階段來說,東岸高架拆除重新梳理市區交通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但又有影響到崁仔頂營業、市區交通黑暗期等等的考量 其實是各方面都很難下手的狀態啊... 得到的資訊越多,越是覺得難行 都市規劃的可行度、經費來源、在地民眾溝通...等都是需要去突破的困難點 像我這邊一個候車亭的會勘都可以現場協調一個多小時 還是在有基本共識的前提下進行的 更何況是大規模的改善、改造 肯定會需要更多時間與經費 對了,好奇問一下 大家還有甚麼想知道甚麼市政相關的資訊嗎? 之前有想過在板上發一些所見所聞或市政資料(非機密) 但又怕被說洗板www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6/2019 12:56:34
link1111: 廟口已經夠塞了 再加個公車站牌不就堵死 03/06 12:54
NT49: 我覺得仁祥診所那站不太好,在彎道結束前設站會影響到行車動 03/06 13:20
NT49: 線 但似乎也沒改善的空間了 03/06 13:20
那邊確實很卡,但也是現階段能規劃的極限了 不管怎麼搬移都會衍生出新的問題 只能期待新轉運站能幫忙分流,降低平面道路的公車停靠影響
frankie30432: 東岸高架我先前也覺得該拆 之前也上過幾次新聞 03/06 13:29
frankie30432: 但是假日看到市區塞車那邊如果拆掉好像會更塞? 03/06 13:29
frankie30432: 少了那邊分流假日仁五愛三會更塞 03/06 13:32
frankie30432: 反而往中山區那邊那條新高架沒多少車走 03/06 13:34
假日時東岸高架跟東岸停車場中間那一段其實是塞車主因(個人覺得) 繞行東岸商場一週的小客車佔去了一線 要右轉接仁一路的車流佔一線 要直走停等紅綠燈的車流佔兩線 卡得很死www 東岸高架的存在縮減了道路空間 同時也將北上的車潮直接帶入市中心一帶,間接造成平面道路承載量爆高 目前假日期間最容易塞車的地方就是東岸商場周邊 以及仁一路上要準備切信二停車場的停等車流(等著到義四路迴轉) 而若是觀光客從東岸高架進入基隆市區 以停車便利性來看,只有東岸停車場、信二停車場、仁一/信一路邊停車等幾個選擇 所以也不可免地塞車了
kaori700701: 所以是那個市議員呀? 03/06 15:35
jantin7491: 副議長林沛祥 03/06 15:51
ryan0714123: 就是菜鳥議員直接副議長的那個 03/06 15:57
嗨~ 不過我是安樂區的市議員 在這邊順便介紹一下 基隆有七個行政區:中正、信義、仁愛、暖暖、七堵、中山、安樂 每個區會各自選出市議員,像安樂區就有7席、中正區4席這樣 幾席是根據該行政區的人口數去分配的 然後因為我是所屬安樂區的市議員 雖然目前有副議長的身份 但其他六個行政區的民眾服務實在不方便直接介入 畢竟還是要尊重當地的市議員 而且我們一個市議員團隊的人力與資源其實無法負荷兩個以上行政區的服務 所以也請大家盡量找自己所屬區域的市議員啦www 像最近我們就一直接到電話,陳情案或反映社區交通問題的 但偏偏是在七堵跟信義區 這...就有點尷尬了,也只能轉介給該區的市議員
Hamazura: 城隍廟跟總站 根本就在對面 也各設站牌,孝三路 仁五 03/06 16:26
Hamazura: 路 循環站 總站 城隍廟 站牌根本可以整併 03/06 16:26
可是這邊要考量到可停靠空間的問題 在規劃上至少要能不影響到路口交通動線 包括等進站、等出站、載客中的公車都需要有適當的空間停等 同時也要考慮到乘客上下車的安全 舉個例子來說 台北南京東路上的候車亭,我指的是在馬路中間的那種 隨便一個站的停靠空間長度就跟基隆的總站差不多甚至更長了
li11223344: 有回有推,多一點會談市政的比跑紅白帖的有用多了 03/06 16:41
但說真的,紅白場給政治人物、候選人的感覺最踏實(能看到人、握到手) 專心市政的政治人物除非有媒體曝光,或是有自媒體行銷的手段 不然常常就是因為沒有傳統票也沒行銷票的基本盤而落選 再多的理念跟抱負 沒選上就只是空談,這也是現在政治圈很尷尬的問題
double5915: 4開頭6開頭都沒停總站,分流到城隍廟那邊去 03/06 16:45
YiHam123: 循環站是拿來轉乘的不能廢也不應該廢 03/06 17:42
YiHam123: 還有搭車的老人多,很多喜歡在城隍廟下車 03/06 17:44
年長者在仁祥跟循環站上下車的比例也很高
samuel1201: 不愧是臭熊!這波安樂區的議員都好強 03/06 18:19
今年的議員都很厲害 像我這幾次的會勘議員幾乎都有到 多數議員都很認真參與討論也做了不少準備
Hamazura: 西岸高架是拆除重建 ,但是改成只通行到港西街 限定小 03/06 18:46
Hamazura: 客車跟大客車;當北二高通車後,貨櫃車全走二高;當初 03/06 18:47
Hamazura: 舊西岸高架是直條西岸碼頭區 03/06 18:47
北二高當時做到碼頭區就是為了要讓客貨分流 包含62快速道路在內都是以這個概念出發 但也因為這樣,現在才會有南下台北時62跟二高不能直通的問題 另外像是二高在安樂區跟中山區中間這一段路 只有設置安樂區->中山區的交流道 而無法從中山區->安樂區(沒有交流道可以下) 也都是因為以大貨車最為主要考量
link1111: 現有條件下循環站要改就是要大興土木(經費哪來?跟面臨 03/06 19:34
link1111: 超長交通黑暗期 (至少3-5年甚至更長當初31號橋補強工程 03/06 19:34
link1111: 影響1週 中山安樂兩區居民就快暴動了何況是這種全市都會 03/06 19:34
link1111: 有影響的工程 03/06 19:34
重點是東岸商場才剛改建完成沒多久 不要說短期內,縱使5年內要再次動工 不論市長是誰都會被打爆吧 尤其是選舉期間很可能就被各區議員候選人抓起來鞭
Beantownfan: 基隆的公車真的太少了...都等好久 03/06 20:43
ryan0714123: 要不要住北北基以外再來評論基隆的公車系統好不好? 03/06 20:46
ryan0714123: 以基隆的財政,有這種路網密集度已經很了不起了 03/06 20:47
很多人會覺得基隆的公車系統不好 是因為我們離台北太近了,生活圈也很多交集 所以大家會有比較心態 但坦白說,如果拿六都以外的縣市來比較 基隆的公車系統可以說海放所有縣市 雙北畢竟是首都生活圈 要拿這個比較實在太困難了
Giants: 樂見版上可以深入的討論政策 03/06 21:00
其實我也是,很喜歡跟大家一起認真討論市政
your0207: 總站就是太小才沒全停,但是501 502城隍廟也停,每次都 03/06 22:29
your0207: 佔掉右轉車道 03/06 22:29
sunkissed: 基隆版一直是個很好的政策推廣平台,快速反應民生,也 03/07 00:12
sunkissed: 因此現在吸引部分政治敏感族群,使討論內容失去價值, 03/07 00:12
sunkissed: 而陳請市府的也同樣會因權責劃分效率不如版上說明來的 03/07 00:12
sunkissed: 快又具體。誠如g大所言,市府單位、外包廠商,都是一 03/07 00:12
sunkissed: 體,責任細究是府內協調,不在老百姓。若未來能再版上 03/07 00:13
sunkissed: 深度討論各項政策是再好不過 03/07 00:13
其實這就是公務單位的心態了 市府團隊是一個龐大的組織,也有非常多的分工 各部門專職的業務內容都不一樣,各司其職 而現在的政策推廣或宣傳 還都是透過官方網站、海報、電視/平面媒體的方式在推廣 要說網路上的資訊除了官網以外,就只剩下各政治人物的網路窗口了(FB是大宗) 這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誰"或"哪個單位"應該負責在網路上做政策推廣? 或者是成為民眾詢問政策的單一窗口? *1999市民專線也只是蒐集意見後統整,分送給各單位,而無法代替各單位介紹政策 就我知道很多有才華或有心的公務人員是很想推廣政策,同時跟市民溝通 但還是有經費、組織編制以及風險這些考量(不要小看奧客的力量) 變成主管不想也不敢碰 底下的基層也不能碰 說真的誰碰誰倒楣 所以這時候民意代表的角色就很重要啦 有各個區域的民眾信任基礎(選票) 有跟民眾直接溝通管道(選舉時的宣傳跟人脈網絡) 有實體(服務處)跟虛擬窗口(這幾年開始比較多人用FB在宣傳) 比起政府單位編列預算做政策宣導 透過民意代表更有效率,也能更直接蒐集到民眾的反饋 所以說民意代表其實是民眾跟政府之間溝通的平台/橋梁 但也因為不少民意代表其實自己對政策也不瞭解 加上其實不太好找到人(或團隊) 所以在資訊的傳遞上出現落差或門檻 讓大家想問也不見得問到,不想問的更不可能知道 所以在PTT上能有機會直接跟大家溝通其實是很難得的機會 但坦白說我不覺得大多數議員會使用PTT FB可能就是極限了 目前就我知道在網路上著墨較多,也比較有機會在PTT上找到人的 大概就是安樂區的陳薇仲議員、張之豪議員,中正區的張顥瀚(印象中有) 其他區域應該就很少有議員或官員會上PTT了
double5915: 講基隆公車少的去住看看北北基外的縣市 03/07 07:54
double5915: 你就會明白基隆明明很窮,可是公車很發達 03/07 07:55
double5915: 就我住過的宜蘭和新竹那個公車有跟沒有一樣 03/07 07:56
double5915: 很多路線都是你錯過這班下一班要等好幾個小時才會來 03/07 07:57
我之前有到彰雲嘉參訪過,如果不開車只依賴大眾運輸的話真的很悲劇 基隆的公車系統跟班次密集度以經很高了 現在基隆的公車系統屬於發散狀路線規劃 如果能有機會多一個外環路線的規劃串接各行政區就完美了 但市場需求跟經費都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sunkissed: 基隆的公車很發達,但載運量也多,潛在需求量更多,而 03/07 08:53
sunkissed: 且應該要考慮如何減少騎機車排放量,鼓勵民眾多搭乘大 03/07 08:54
sunkissed: 眾交通工具 03/07 08:54
說到騎機車的排放量 就有一個衍生的討論點 就是如果以自駕(非大眾運輸系統使用者)族群出發 減少空汙->降低機車比例 降低壅塞與違停->降低汽車比例 若是以基隆的停車、道路空間來評估,其實鼓勵民眾從汽車改為機車效果更好 若是機車族群改為開汽車,塞在道路上所造成的能源浪費也會是很可怕的
skylers0317: 你看這樣多好 03/07 09:03
真的,我也很喜歡這樣的討論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7/2019 10:33:51
jantin7491: 基隆如果可以少點請托關說,民代勇於監督,特別是公部 03/07 12:41
jantin7491: 門的中高層上班時間打混摸魚喝酒應酬,公器私用,希望 03/07 12:41
jantin7491: 基隆有像國昌戰神一樣的民代敢來揭弊,讓基隆變的進步 03/07 12:41
jantin7491: 一點,不求法制,但也不要人制的太嚴重 03/07 12:41
我相信有不少人是抱持這樣的理念出來參選的 也很希望能認真投入問政、監督 但基隆的選民結構對於這樣的候選人不是很友善 拿黃國昌來說,在選舉時我們曾討論過這個話題 如果他來基隆選議員,我們團隊的助理們和我自己都不是很樂觀黃國昌會選上 因為從社會風氣來看,基隆跟台北還是有落差 基隆的在地性比較強 像是有沒有實際看到人(在路上、在餐廳、在活動時) 需要服務時能不能找到人(民眾服務、會勘、陳情案件) 平常會不會握到手(別小看握手,很多選民真的看這個) 黃國昌是全心投入問政、揭弊、質詢跟資料蒐集 雖然都屬於民意代表,但他是中央層級的立法委員 還是差點被罷免掉 就能知道不要說全心投入,如果有過半的時間不在地方上服務就是會出事 立法委員如此,更何況市議員的身份呢 當然,我並不是說問政跟質詢不該做 而是誠如我上面回應的,如果選不上,再多的理念都是空談 其實最後回過頭來說,最重要的是獲得選民的支持 每一種民意代表都會有自己所屬的群體支持 像呱吉就是個很特別的例子,他也是獲得了一定數量的支持者認同才能當選 專跑紅白場來經營基層選民的民意代表多,也就代表基隆這個模式的選民市場大 選票分一分還是能有這樣人數的民意代表 所以結論是,請大家多多關心政治 如果關心政治、在乎問政與質詢品質、希望基隆走向法制化而非人制的選民 在基隆整體的選民結構中比例提高 那麼基隆的市議員們,也就會有更高的比例會是專注問政、質詢與法制健全化的民意代表了 (上面說這些或許會被說在挑起對立或指桑罵槐,但我其實真沒這個念頭)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7/2019 13:04:09
sunkissed: 是汽機車,打錯= =既然車多擁塞,地方為何不評估UBike 03/07 12:50
sunkissed: 的可行性?也可學雙北獎勵容積,促使地方發展。以安樂 03/07 12:51
sunkissed: 區為例,從長庚住辦到藍色國宅1公里多(再往南可到富X 03/07 12:51
sunkissed: 更遠),雖然路程短,但相信居民愈是短程愈會汽機車代步 03/07 12:51
sunkissed: ,人車密度高,而大武崙也有商圈,UBike可強化地方機 03/07 12:51
sunkissed: 能,減少商圈機車亂停與行人爭道,降低空污,對整體來 03/07 12:51
sunkissed: 說是加分的,盼納入考量 03/07 12:51
uBike最可能施行的地方,放眼全基隆來看大概只有仁愛區適合(平地多) 另外就是氣候問題,不僅是下雨,海風中的鹽分也是侵蝕的主因 長遠來看,經營廠商在財報上會很難看 因為設被折舊率會太高 如果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又會出現『基隆市民是二等公民』的聲音 你想想看,如果uBike價格是台北的兩倍,基隆市民會接受嗎? 另外就是設置uBike站點 土地空間不足,人行道寬度也不足雙北 如果真的設置,行人會不會願意騎乘先不談 機車族、汽車族就會因為停車空間被壓縮而反彈了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我的粉專 我有放上一篇之前瞭解到的資訊,是關於基隆的停車位與汽車數量的問題 就可以知道現在基隆的狀況其實很嚴峻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7/2019 13:08:41
sunkissed: 扣除氣候因子,七堵應該比仁愛區更適合,而人行道寬度 03/07 13:28
sunkissed: 不足,未來在建案上是否有一定比例的限縮,對行人友善 03/07 13:28
sunkissed: ?而騎樓地面的高低,會影響行人使用,多數走在外圍人 03/07 13:28
sunkissed: 行道上,無暇瀏覽店家,這在台北非常明顯,政府有何辦 03/07 13:28
sunkissed: 法可以解決這種非自然的路面高低落差? 03/07 13:28
七堵地形上適合,但市場需求並不大 這邊我澄清一下,並非是說七堵區的市民不需要uBike 而使整體的需求市場人數 仁愛區觀光客、市民人數也較多 廠商經營上才能有可能收支平衡甚至有利潤空間 目前建案的相關規定,限縮空間增加行人空間這部分我沒有深入瞭解 但是在近年有詳細規定新建案必須要設置/配置停車空間 避免入住者將車輛停放於公共區域占用公共停車空間資源 騎樓高低差的問題我還沒追蹤(現在案子太多啦) 不過我覺得很難推行 要考慮到經費來源、地主、地方商家團體甚至是地質等各方面因素,其實很難推行 *地質因素是指有些建築物提高一樓的地面高度,可能是有排水或土壤問題等考量 *畢竟基隆靠海,很多地方地質其實是鬆軟的
jantin7491: 推副議長專業分析給推,基隆不比台北新北桃園,不管是 03/07 13:31
jantin7491: 知識水平,人口結構,這變確實重人情重關係,讓公務員 03/07 13:31
jantin7491: 要落實執法很難,大部分的民意也不支持,所以這裡選的 03/07 13:32
jantin7491: 多半是要選門神,可以為我開店做生意或我是地方仕紳我 03/07 13:32
jantin7491: 需要有點特權,畢境這邊37多萬人,比板橋還小還少人, 03/07 13:32
jantin7491: 議員卻很多席,流於議員里長化,格局也沒法做大,2000 03/07 13:32
jantin7491: 多票就可選上的議員,要說可以代表是主流民意,也有點 03/07 13:32
jantin7491: 過頭,就我長久看來基隆的警政消防衛生環保教育社福等 03/07 13:32
jantin7491: 等,真的是落後雙北蠻多的,同樣大家都繳稅,我們能享 03/07 13:32
jantin7491: 有的只能這樣,大家好好思考吧! 03/07 13:32
雖是同樣繳稅,但基隆通勤族比例高,營利單位設在基隆數量也不多 地方稅收其實沒有很充足(相比雙北) 雙北磁吸效應也很強 如果大家有考慮創業,尤其是新形態產業(非港務、對外貿易類) 基本上不太會考慮在基隆創業 畢竟光是公司地址設在台北跟設在基隆,開發客戶時就有差了 所以相對稅收也不多,地方建設也就很難獨力推行 都必須仰賴中央補助 就拿國道客運路線的設置來說 政府會提供業者補助,比例大概是中央7、地方3 這樣 不過這部分好像不太有市民瞭解到
sunkissed: 另外遇雨季,業者收回單車,延緩折舊,也是配套作法, 03/07 13:40
sunkissed: 像瑞芳、淡水靠海與基隆氣候相似也一樣有UBike 03/07 13:40
sunkissed: 可以再評估看看 03/07 13:42
可是回收車體也需要額外的營運成本(人力、運輸車輛、庫存空間) 然後就是雨季回收時的營業損失都要納入考量才行 瑞芳跟淡水其實很大原因是跟新北整體市場一起規劃的 若放眼整個新北市市場(先不算台北),整體收入是可以彌補一兩個區域的虧損風險的 但基隆是單一市場,沒辦法這樣操作 然後最最重要的是,基隆最能騎uBike的區域(包含平地、市場需求等考量) 都是在海邊:西岸(仙洞巌)旅運中心、火車站、海洋廣場、中正路-海科館、田寮河兩側 車體可以回收,但站點就是固定的,損耗也會很嚴重 其實我後面這些回應,並非是要幫市府、業者說話 也不是想說服大家不要去想uBike這樣的設施 而是就事論事的立場來看,我並不希望基隆市盲目投資後白白虧損 也不希望因此成為其他業者對投入基隆市場會產生的疑慮 若主要目的是舒緩市區交通問題並提升觀光產值,同時便利民眾生活 那也許還有其他解法而不僅是參考雙北這首都生活圈 雖然我也還沒能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參與、多一點討論跟靈感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7/2019 14:07:06
jantin7491: 我講的稅是指個人綜合所得稅,不是營業稅,同樣都繳稅 03/07 14:41
jantin7491: ,雙北福利卻是最好的,我相信有人又會說,那去住雙北 03/07 14:41
jantin7491: 阿,房價這麼高,如果負擔的起當然會朝向雙北移動,也 03/07 14:41
jantin7491: 正在存錢希望有朝一日離開這裡。大家要比好的,不要比 03/07 14:41
jantin7491: 爛的,難道房價便宜,就什麼品質都不能要求嗎? 03/07 14:41
其實我能瞭解您的意思,確實大家都有繳稅,但品質卻不如雙北會引起不滿 畢竟我的角色/立場是民意代表,對市府方面是監督的角色,對市民則是溝通的管道 因此也會轉達我所瞭解到的問題與狀況 基隆市民也都有繳稅,但人口結構跟地方整體的稅收是公共設施的根本 最近因為會勘的關係,也接觸了許多交旅處、產發處的人員 多次溝通後發現其實大家都想改善基礎設施,但都苦於經費來源不足的問題 也有不少官員來自台北,也希望能引入台北的規劃 但執行面除了經費外,地方團體的壓力也是問題之一 我舉例來說,基隆比照台北要求新建案需配置停車空間這個議題 是為了解決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而停車問題也牽動著交通壅塞問題(違停) 不只是住宅建案,包含校園改建、商場建設等都須遵守 但也因此讓很多公司、地方團體強烈反彈 這個做法對基隆長遠來說是非常好的政策 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推行的阻力非常大 這也是現在基隆在改善生活品質時會遇到的問題 有點離題了,讓我拉回來 iantin大的意思我能瞭解,從付費者的角度來看是沒錯的 但實際上真得很難達成 就像是同一份工作的內容,在基隆是一個薪水、台北市一個薪水、雲林是一個薪水 根據區域與外在條件的不同,同樣的付出並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收穫 基隆與雙北的外在條件也有極大的落差 因此只能透過不斷改善基礎建設與參考雙北的一些制度和措施 藉此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要基隆在各方面都符合雙北的品質很難 但我們能讓未來的基隆比現在的基隆更好 我的角色是持續的監督政府經費的使用與分配,以提供市民更好的生活品質為主要目的 不論是設施改善或新增規劃的方式都好,我們市議員的職責就是在這裡 因此我們也會盡力幫大家爭取更好的品質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7/2019 15:53:01
say33520: 看這篇,除了給推外,無法表達我的喜悅。 03/07 16:17
jantin7491: 再推副議長客觀理性分析與回覆,至少是基隆32席議員, 03/07 17:59
jantin7491: 少數頭腦清楚的,還可言之有物,有更多的民議代表可能 03/07 17:59
jantin7491: 連PTT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要叫他講的出什麼有程度 03/07 17:59
jantin7491: 的回答,勤跑紅白帖才是最快曝光,老人家重視的有面子 03/07 17:59
jantin7491: 的,這就是我們的基隆,不曉得所謂的地方團體的壓力是 03/07 17:59
jantin7491: 什麼社區巡守隊,民防義警,義消,義交志工大隊嗎?我 03/07 17:59
jantin7491: 發現很多民代或做生意的人喜歡加入所謂的顧問,理事, 03/07 17:59
jantin7491: 幹事,還有青商會,獅子會這種組織,群體在一起就變成 03/07 18:00
jantin7491: 是樁腳票倉,如果少了這些群體,或許基隆可以法制化一 03/07 18:00
jantin7491: 些 03/07 18:00
其實在一些議題上,我所說的地方團體並非是為反對而反對的那種 也並非商業型或社會型社團 我這邊舉一個實際例子讓大家看看 也好奇想問問如果是各位的話會怎麼處理 某學校預定改建部分建物,提報市府 而市府根據新的法規,要求該校在改建時增設地下停車場 *新建案(住宅、公家單位、商場)都要有配置停車空間 以舒緩周邊的停車問題 但工期就因為要增設地下停車場(約100個左右的停車位) 從原定的半年左右拉長變成好幾年 這時候該校家長會認為這樣就剝奪了孩子使用操場的權益 甚至因為施工噪音的關係,影響了上課的品質,犧牲孩子的受教權益 校園也變得不安全 *工地危險、有心人士進入校園的漏洞、監視器死角 因此強烈反彈 認為不應該為了做政績而犧牲孩子的權益與安全 如果各位是執政者、或是民意代表的身份 會如何抉擇、如何取捨? 其實這也是我們在市議員職責中很常遇到的問題 每一個議題往往都有好幾個面向需要考量 資源的分配、各族群的溝通協調 之所以大家會覺得地方團體對於民代、官員的影響力很大 其實也是因為單一市民的『個人意見』很難代表全體市民的立場 但若是一個數十人甚至近百人的團體,致少可以代表『部分立場的市民』 因此在協調、溝通上我們也會偏向以地方團體做為主要對象 像是社區管委會、里長團隊、義交/義消/民防、巡守隊、地方婦女會 最重要的是,這些團體比較好安排時間溝通跟會勘 因為我們終究無法在上班時間約全體市民一起參加會勘 先不論人多嘴雜的問題,光是協調時間就非常頭痛 上班族不可能在上班時間跟我們一起到現場會勘 下班時間更不可能,也不會願意這麼做 而且如果做過服務業就會知道,『奧客』其實不少 如果我們是一個一個與市民溝通,最後就是吃力不討好 最終沒有交集共識,還會被針對、被抨擊 因為不論怎麼協調,最終都會有人對最後決議不滿 所以與其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不如讓團體內部協調出共識 至少如果有『個人』有異議,也不會對決議有影響 其實不只是基隆,台北的民意代表也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上任至今我覺得這其實是無可避免的
whale12: 真希望我選區的議員也能上來討論 看她FB幾乎是紅白場 03/07 20:03
其實我們團隊也是在硬撐啦www 因為人力非常缺乏,所以每個人都很拼著做 像是會勘、法規修編、民眾服務、團體/市民溝通、公文往來記錄、案件追蹤 紅白場(其實我也得跑)、公家單位的會議、議會本身的時程、各大節日活動規劃 這些都很吃人力與資源 所以我也可以理解各民代都會專注經營自己的票源族群(因為資源有限) 把100分的力氣放在10個地方各10分,不如專注在2~3個地方各30~40分 最終對於選票的幫助還是比較大(嘆
maxian30201: 不錯 肯這樣一句一句回 03/07 23:06
這是與市民溝通的一環啊 不過也因為我本身就是鄉民了,所以上來這邊回應還是以我自己為主 團隊的夥伴們就可以專注在會勘、法規跟政策堆動上了
double5915: 基隆老人太多,議員也是一堆老屁股,跑紅白場之類的 03/08 08:24
double5915: 對於議員在基隆選民比較有曝光度 03/08 08:25
大家都會慢慢變老,所以我覺得不應該讓世代對立www 而且基隆因為人口外流,中青年就算不遷戶籍也很少時間在基隆 所以在地方上的市民,尤其我們跑場跑活動時,大多數接觸的都是年長者 其中不少有想法或是提供實用建議的年長者,所以其實我還滿感謝的 有些在地的陳年問題,也需要透過年長者才能知道問題始末,也更好找出問題根源 像是某塊土地閒置數十年、或某社區最初工程時的問題之類的 比起公家單位的記錄,直接問在地的年長者反而更加詳實
sunkissed: 紅白包是人情票,結婚不請自來,也許反感不投,但主動 03/08 08:56
sunkissed: 治喪慰問,家屬這人情票是一定還 03/08 08:56
sunkissed: 謝謝原po熱心回答,我也只是身為在地人,如何能提升基 03/08 08:57
sunkissed: 隆整體的生活品質而提出的想法,沒挑戰市府的意思。前 03/08 08:57
sunkissed: 面說地質鬆軟路不宜架高,但旭川河上能耐住70年代的四 03/08 08:57
sunkissed: 層建物,建議拆除夷為車道,拓寬市區道路,未來拆掉東 03/08 08:58
sunkissed: 岸高架也可舒緩部分車潮 03/08 08:58
你說的是應該旭川河上面那三棟親民、至善、明德樓吧 這三棟其實也滿頭痛的,因為過去汙水系統概念不普及,加上法規當時也不完善 所以部分的生活汙水沒有接管,而是排放到河中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人想提出解決,但都不好推行 應該說,拆除東岸高架對基隆的市區交通會有很大的改善效益 但投入的經費、居民安置、地方團體溝通(產權與損失)、市民溝通(交通黑暗期) 然後計算一下預期改善的效益與投入的成本(經費、人力、時間)符不符合才行 這都需要評估跟精算 然後執政者的最終風險是,『如果硬幹下去後沒太大改善』 可能就留下臭名、或是連任失敗、或是直接影響同黨市議員或市長候選人的選情 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決定 大家都想要更好,但不想要改變 就算能認同改變,也大多是在『不影響到我自己』的情況下同意 那麼可以預想到,這影響幾乎半個基隆市的交通黑暗期可能就會引發暴動了
frankie30432: 拆除變車道至少旭川河曬不到太陽的部分變少 03/08 10:21
frankie30432: 加上少了那幾棟的汙水排放 不過有上百戶要處理很難 03/08 10:22
frankie30432: 想想也只能作夢 感覺是不可能達成的事情... 03/08 10:23
先前市府有在海洋廣場旁邊的旭川河出海口做一個截流站 擋住旭川河口,將河水引流到和平島的汙水處理廠 減少髒水排入基隆港,不能說沒有效果,但我覺得治標不治本 然而市府之所以會這麼做 我想可能是因為蓋一個截流站的成本,比起三棟建築遷移來說要更有效益吧 我這邊指的是成本效益評估 ※ 編輯: KumaLin (36.227.76.227), 03/08/2019 12:23:34
frankie30432: 那幾棟拆掉+住戶安置最少要10億+吧 還有崁仔頂 03/08 13:41
frankie30432: 那三棟真的很老舊了再拖20年會怎樣呢? 03/08 13:42
frankie30432: 希望妳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那區塊的改變QQ 03/08 13:43
sunkissed: =口=樓上的10億是怎麼估算來的?單戶10坪多,跟市府租 03/09 16:48
sunkissed: 地,行情這麼好趕快衝鴨XD 03/09 16:49
sunkissed: 基隆市長幾乎做兩屆,第一次有連任壓力,第二屆再說壓 03/09 17:00
sunkissed: 力是要爬到中央,還是坐上總統大位?附黨參選的早該有 03/09 17:00
sunkissed: 覺悟,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現在流行無黨參選,都是怕黨 03/09 17:00
sunkissed: 團拖累吧!選民指標:1.還人情2.分好處3.信仰崇拜4.看 03/09 17:00
sunkissed: 政策。前三項都是鐵票,不是義勇軍多張嘴講信仰價值說 03/09 17:00
sunkissed: 服的了,政策也是看成果,願意做事才會有人支持,是說 03/09 17:00
sunkissed: 當鄉民對政策提出疑義,若閃避不回答,大家心理也都有 03/09 17:00
sunkissed: 一把尺來衡量輕重,政策還是要看長遠發展 03/09 17:01
sunkissed: 所以身為活老百姓看事情比較簡單,若追求的效益是交通 03/09 17:01
sunkissed: ,勢必得拆!反若拆除後,交通無正向影響或根本沒差, 03/09 17:02
sunkissed: 才會成本>效益。地方交通發達自然產生外部效益,但若一 03/09 17:02
sunkissed: 開始目標訂在外部效益,那的確不用做了。而基隆租地的 03/09 17:02
sunkissed: 空屋,市府跟財產局應逐步收回,清查有哪些未繳租金, 03/09 17:02
sunkissed: 若坍塌,應重新建設,看是規劃綠地還是拓寬道路,不是 03/09 17:03
sunkissed: 繼續放著影響市容 03/09 17:03
sunkissed: 之前爬山還遇過不繳地租,順便連鄰房空屋一起搭建的居 03/09 17:10
sunkissed: 民,這種市府都應該規範管理吧? 03/09 17:10
frankie30432: 隨便算的阿 那邊上百戶 加上拆遷安置 崁仔頂遷移 03/10 02:28
frankie30432: 有的沒的 還有拆屋+各項工程你覺得多少錢? 03/10 02:28
frankie30432: 基隆靠山哪來的租地 幾乎都是免錢以前佔的... 03/10 02:30
frankie30432: 連平地國有地有沒有付錢都很難講了 03/10 02:31
frankie30432: 現在山上一堆鬼屋 誰會處裡?根本沒人理 03/10 02:31
frankie30432: 才過20多年以前好幾戶擠一間現在都鬼屋 03/10 02:32
frankie30432: 國有財產局會坐事我是不信拉 03/10 02:32
sunkissed: 呃…地權若非屋主持有,多半是向市府,國有財產局,銀 03/10 10:25
sunkissed: 行(Ex彰銀)或其他單位承租,都要付租金,應該沒有侵占 03/10 10:25
sunkissed: 問題,不然就違法了 03/10 10:25
frankie30432: 違法也要有人去查 真的很多都沒付租金... 03/10 10:45
frankie30432: 真的有付租金你覺得山上鬼屋怎麼來的? 03/10 10:45
frankie30432: 不付租金是要拆屋還地的 03/10 10:46
frankie30432: 平地那種狹長型的房子幾乎都是國有地 03/10 10:46
frankie30432: 才過2X年小時候熱鬧的山上就變幾乎沒人住 再20年 03/10 10:48
frankie30432: 會怎樣 到處鬼城XDD 03/10 10:48
sunkissed: 所以才要政府要管啊!而拆遷安置,仁愛區電梯大樓落在2 03/10 10:59
sunkissed: 0萬↑/坪,近40年沒地沒電梯的老屋可喊到多少?一二樓 03/10 10:59
sunkissed: 店面還有點行情,住家就……是說未來政府開放河川地容 03/10 10:59
sunkissed: 積,成本有機會提高,但本來就是市府的地,居民也賺不 03/10 11:00
sunkissed: 到。現在房子就算擺50年也喊不到10倍天價,換算那時的 03/10 11:00
sunkissed: 民生物資,當初買一手的早就賺飽了 03/10 11:00
之前一個新聞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過去碧砂漁港附近某次颱風有落石差點砸到汽車 後車的行車記錄器錄下驚險的瞬間 在那次其實也有不少連帶的影響 包含政府單位(非地方政府)開始清查那一片山坡地上的建物 也因此發現許多是佔地健屋的住戶 連帶一起清掉 不過這類型的佔用山坡地都不是大型建物 都比較類似農舍、小型農地這樣 但安全上確實風險很大 這幾天潛水休息去了 沒上來回應有點不好意思(苦笑) 最近如果還有甚麼議題的話可以cue我 其他時間還是讓我自由潛水吧~ ※ 編輯: KumaLin (220.136.7.67), 03/11/2019 10:36:07
sunkissed: 這些攸關基隆地方的議題,不單指某區,主要還是希望市 03/12 00:04
sunkissed: 府團隊的小編能看到,拋開政治立場來參與討論和解決才 03/12 00:04
sunkissed: 能獲得有效改善 03/12 00:05
angelcat0125: 完全不稀罕老藍票,專扯昌哥後腿,真噁心! 03/16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