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o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談劉繇之前一定要先提一下我之前也抱怨過很多次的, 就是KT從來沒把194年孫策下江東時的揚州局勢搞對這件事。 歷來KT三國志,194年的揚州勢力分布都是長這樣(引用三國志13):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611/1e1d862a9ee4ebc45b4f87ab74556d01.JPG
但實際應該長這樣: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611/b5e06f392ee3f5a9ce90d7a97a85178c.JPG
這是比較簡化過的圖(爆),還有一些如祖郎之類的小勢力未標出, 不過大致上孫策渡江前的勢力分布應該是長這個樣子。 基本上跟KT的勢力分布設定最大的差異(或說KT的錯誤)有以下幾點: 1.長久以來被當作孫策根據地的盧江其實統治者應該是袁術部將劉勳, 他在袁術敗亡後自立,一直到建安四年(199)年才被孫策驅逐 至於孫策一開始的立足點,應為孫賁跟吳景的屯駐地歷陽, 三國志13也有做出,是一集落.... 2.劉繇幫助東漢政府所署(應為李郭政權)豫章太守朱皓擊敗袁術所屬的豫章太守諸葛玄, (案〈諸葛亮傳〉注引《獻帝春秋》跟〈劉繇傳〉為劉表所署, 但劉繇那時不太可能攻擊劉表的人,理由後述) 所以豫章應該算劉繇的勢力範圍(不過這樣講感覺好像說劉繇逃到空白郡也行....="=) 3.吳郡統治者應為許貢而不是嚴白虎 (六代有修正過一次,但後面又改回來了 @@ 終究敵不過《演義》....) (又,不過依照史書行文,也有可能許貢僅控制一部分吳郡(主要在北部),南邊則由嚴白 虎控制) 以上希望能先讓大家對194年的江東局勢有個基礎認識, 接下來要談劉繇就比較方便,因為孫策下去大清洗前的揚州實在....滿亂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趣,國家不幸玩家幸,大概就是這樣吧。(大誤) 劉繇其實跟上一篇介紹的高級天龍人孔融不分軒輊, 既是皇親、又有賢名,可謂白手創業的富二代(?), 順帶一提他哥一樣頗有名聲,當初名士陶丘洪要推舉劉繇為茂才時, 有人問陶丘洪:「你前年已經推舉他哥了,現在還推舉劉繇,沒有利益迴避問題嗎?」 陶丘洪:「我這叫『御二龍於長塗,騁騏驥(千里馬)於千里』,懂?」 總之就是兄弟名聲都不錯。嗯?你問他哥是誰?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1611/a6358b49cbf459c0b8472b516508bedf.JPG
嗯哼!讓我們繼續來關心劉繇(逃) 其實某種角度上來說你也不能光笑劉繇是笨笨的公子哥富二代, 畢竟這人明明是避亂在家,莫名其妙被朝廷想起來,抓來派了個屎缺:揚州刺史, 那可是前「兩任」都被天下最誠實的軍閥幹爆的好職位。 劉繇不但接了,而且以空降之姿降臨江東,短時間內組起一支抗袁術大聯盟, 跟袁術就在長江邊乒乒乓乓打了一年──雖然這也有江東諸勢力對袁術感到威脅與反感所 致,但也不可否認其中有劉繇的實力所致。 他的開局其實跟他的另兩個同宗:劉表劉焉頗像, 一個名聲不錯的漢室皇親空降到南方的蠻荒之地,靠著個人能力獲得當地豪族的支持, 最終獲得一個能獨霸一方的地盤。也許他機運再好點、判斷再正確點, 他也可以像劉表劉焉一樣在江東建立自己的王國,但他之所以不能成為劉表跟劉焉, 就在於他開頭就犯了一個決定性的錯誤,以至於怎樣SL都救不回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最新一季的機動戰士鋼彈鐵血孤兒?頭三集告訴我們甚麼? 對,不‧要‧惹‧8‧+‧9。 把吳景跟孫賁掃地出門大概是劉繇最致命的決策。 雖然就形勢來看可能無可厚非,孫策當時已經攻破盧江, (苦主是另一個不小心惹到8+9的人物陸康,這位老爺爺其實頗威,可是就是不幸....) 孫家又長期被視作袁術人馬,劉繇在懼於被袁(孫)夾擊下,主動清君側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事說起來還是很不夠滋味,因為畢竟是孫賁跟吳景第一個迎接劉繇這個光桿子司令, 讓他能到曲阿就任的,算來吳景跟孫賁對劉繇有恩, 光這一點上劉繇就有點恩將仇報的味道。 但是這個決定最致命之處是把後來人稱項羽Jr.的煞星直接引到江東來, 劉繇建立能跟袁術對抗一年多的防禦線,孫策一來直接爆個精光, 劉繇遂不得不南遁豫章,之後就在處理自己內部的內亂之間寂寂無為的過世了。 從這點看起來,用不用太史慈倒還是小事了;雖然太史慈也算頗能打的了, 他跟祖郎一直抵抗到劉繇死後一年(198)。 附帶一提,劉繇的勢力是有繼承者的:華歆 XD 他在朱皓死後被劉繇任命為豫章太守,劉繇死後餘眾就推舉他為主, 可是他連這個豫章太守都做得很可憐,盧陵被軍閥僮芝所佔據, 鄱陽、海昏都自立宗帥不准他進去,他老兄自己也不是很想坐這個位置, 所以後來就直接投降孫策了。他統治豫章的時間約在197~199年之間, 如果KT想不開想把他當成君主之一登場,他有一個叫劉壹的部下,事蹟是勸他投降孫策。 大致敘述完劉繇的事蹟就可以開始補充武將了。老實說劉繇可補充的人選還挺多, 除了江東地面的眾勢力以外,前面講孔融的時後有提到過, 劉繇南下就任時帶了不少青州人,大部分是北海人,幾乎可以成為一個北海幫。 跟前次一樣,會給一定範圍的四圍值,僅供看官參考。 劉繇武將補充包: 祖郎 統60~85 武70~89 智10~39 政10~30 我一直很希望KT能收進來的武將之一。 畢竟別的不說,這位老兄可是一度把小霸王逼入絕境,砍到小霸王的馬鞍, 而在敗給孫策後又能享受跟太史慈同等的待遇, 「及軍還,郎與太史慈俱在前導軍,人以為榮。」光這些經歷就絕對有入選的價值。 所以能力設計的方面也是朝「窮人版太史慈」來設定。 XD 薛禮 統30~50 武30~50 智40~60 政40~69 于糜 統50~69 武50~69 智20~49 政20~49 沒記錯的話三國志三都有登場過。 有鑑於這兩個人都是《演義》跟正史都有登場而且不是沒有哏的人, KT為什麼在之後的作品裡都把這二人剃除實在讓我大惑不解, 尤其是于糜,他跟樊能明明是一對的,結果樊能後來都有登場,于糜卻無。 薛禮是彭城相,鎮守秣陵,我給他能力比較接近文官; 于糜則是跟樊能一組陪襯小霸王的大眾臉,自然是比照樊能辦理。 是儀 統20~49 武10~39 智60~79 政70~85 北海幫之一,孫權的親信機要秘書。 前次補充武將孔融篇的遺珠,感謝不少人提醒,不過這位跟孔融應該是不太熟, 畢竟孔融還嫌他姓不好,把他的本姓「氏」改成「是」。 但是他至少還是當過孔融的官,跟劉繇好像純粹只是搬家避難, 劉繇敗了之後就又搬去會稽,好像劉繇連官職也沒給的樣子。 雖然有參加過樊城跟石亭之戰,但是沒有甚麼顯著的貢獻, 他本人也以不擅長為由一直推阻孫權授兵給他, 他的事蹟多集中在為一個清廉正直的官吏上, 所以主要還是以高政治文官為主來設定。 北海幫除了是儀之外,尚有上一篇文介紹過的孫邵, 以及滕胤的父親滕冑與伯父滕耽。 孫邵上一篇已介紹過,滕冑跟滕耽的事蹟都過少, 僅知滕耽寬厚、而滕冑以文才稱,主要做孫權的文膽,故略過。 劉基 統20~40 武20~40 智60~75 政60~79 這裡不是說那個鐵板神算(被打)。他是劉繇的兒子,孫策平豫章時, 順便替劉繇治喪,也安置了劉繇的家人,日後劉基就進入孫吳政權服務。 劉基的外貌姣好,品行也不錯,深受孫權喜愛, 虞翻有一次佯醉觸怒孫權,孫權當時怒到要當場殺了虞翻, 有賴劉基起身抱住(?)孫權勸諫, 得以化解一次衝突。孫權對劉基的寵愛甚至到了有次突然大雷雨, 在場除了孫權以外只有劉基獲准有傘可遮雨的地步。....看到這邊覺得甲甲的人, 一定是你們心地太HOMO所致!我可是很平實的(?)在敘述劉基的事蹟的! ....是說我不知道要給基佬(誤)怎麼設定能力值,故還是給個二線文官水準。 朱皓 統50~69 武40~59 智20~39 政40~69 朱儁之子,東漢(李郭)政府委派的豫章太守。 跟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爭奪豫章太守之位,雖然得到劉繇的幫助擊敗諸葛玄, 但隨即遭到專業賣隊友的笮融背刺而死。 有一說認為交州刺史朱符是他的兄弟, 甚至有佛教故事(《牟子理惑論》)敘述朱符為兄弟報仇, 派家將劉彥北上報仇,但半路被牟子感化的故事, 但真偽存疑,《後漢書》、《三國志》都找不到朱符為朱皓之兄或是朱儁之子的記載, 故此處亦僅提出此說供看官參考。 許劭 統40~59 武30~49 智70~85 政60~80 是的,你沒看錯,是一直以來在三國志遊戲理佔仙人格的許子將先生, 他其實是劉繇的軍師!想我當初發現這件事也滿震驚的。 XD 他本來為了避亂來到徐州,但發現陶謙準備對名士圈大清洗, 於是又跟隨劉繇來到揚州,劉繇兵敗後跟著劉繇一起到豫章,也一起病死在那邊。 前文說劉繇不太可能對劉表派的人動手,就是因為劉繇在曲阿被孫策擊敗時, 許劭給的建言就是:1.不要往會稽逃,因為會稽富庶,孫策一定先打; 2.結連劉表跟曹操靜待時機(當時許劭仍把孫策視為袁術軍,所以是針對袁術來規劃戰略) 許劭雖然名聲頗響,但是在劉繇手下也沒能幫劉繇捲土重來, 老實說應該給跟許靖差不多的數值的,我這樣給還算給高了。 最後順便提一下。劉繇大概是少數現有武將數應該要-1的。 XD 問題出在陳橫這名將領。本來〈孫策傳〉是寫,「繇遣樊能、于麋、陳橫屯江津」, 但是因為別的傳記裡都看不到陳橫這人,是故一說(趙一清)認為, 「陳橫」是誤筆,「陳」是「東」寫錯,「橫」是「屯橫江」寫反了, 換言之陳橫這名武將是由於筆誤而產生的人物。 XD 不過《演義》也有他, 留他下來大概也無可厚非吧? 另外有人有興趣的話,笮融也有一名部將叫做于茲, 《演義》第十五回孫策詐死誘騙薛禮張英的橋段, 改寫於〈孫策傳〉注引《江表傳》的一段, 其實是笮融誤聽了孫策中箭而死的流言,派于茲前去尋釁, 結果被孫策整個爆打回來,還直接到笮融營前耀武揚威「你以為小爺我死了嗎」? 以上就是這次的三國弱小君主武將補充包。希望各位喜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232.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ei/M.1478632711.A.B29.html colamonster:轉錄至看板 SAN 11/09 03:19 ※ 編輯: colamonster (36.228.232.68), 11/09/2016 03:42:27 ※ 編輯: colamonster (36.228.232.68), 11/09/2016 03:43:59
learujatt: 大江戰神張英表示哭哭 11/09 03:53
ianpttptt: 張英? 11/09 05:05
yank0612: 早 11/09 05:15
tenka92417: 一直覺得奇怪,劉繇劉岱兩隻為啥字沒有一致性 11/09 08:00
givar: 考劇推 11/09 08:14
agamonnon: 精彩 11/09 08:55
ThreeNG: 推 11/09 09:20
ReganLu: 大神請受我一拜 <(_ _)> 11/09 09:47
kuotom: 記得三國志3的"34.吳"就是許貢? 11/09 09:51
wdcr: 推推 如果PK版沒有 我再來把這些人創一創 11/09 10:28
Tevye: 我想知道劉繇到任前的揚州局勢,遊戲都一堆空白 11/09 10:37
maddoks: 推 11/09 10:53
lazyming: 很久以前的dos遊戲臥龍傳 比光榮三國志的江東情勢還正確 11/09 11:22
Erion0325: 推 11/09 11:47
MrHeat: 小霸王:二龍是吧? 騏驥是吧? 都去"岱"!!! 11/09 12:29
gigigaga28: 推,就是愛看這種有關武將的分享文 11/09 12:32
a1091100075: 推 可樂大 11/09 13:44
Houei: 比較想知道為何劉繇怕許邵笑他用太史慈 11/09 16:49
amaxman: 只能推了 11/09 18:46
IamTD: 推 11/09 19:02
darkbrigher: 太史慈有名聲問題 以前為了救上司去毀掉上司的上司彈 11/09 19:20
darkbrigher: 劾公文 結果上司也沒給他啥補償 11/09 19:20
wsrbale: 推,看這種文真過癮 11/09 21:41
bill512005: 推認真:3 11/10 00:52
chordate: 形勢來看可能無可厚非,孫策當時已經攻破盧江 11/10 10:32
chordate: 這裡好像不太對,孫策當時應該還沒有攻破盧江吧? 11/10 10:33
chordate: 我瞭解了,是指袁術派孫策攻陸康 11/10 10:37
oldfatcat: 許劭在七代似乎有出現過 11/10 14:42
arains: 推 11/10 16:55
a435007: 推這一系列 11/10 18:27
j3307002: 其實六代劉繇不算弱小君主 11/10 22:16
j3307002: 因為六代有嚴格的人口限制 11/10 22:16
j3307002: 六代第三時期孫策通常都無法消滅劉繇 11/10 22:17
mattc123456c: 不過前幾代好像是勢力沒有主城就算敗亡,如果按照 11/10 23:06
mattc123456c: 史實就會導致開幕就被系統判定滅亡 11/10 23:06
mattc123456c: 除非像某些代弄成流浪軍 11/10 23:07
mattc123456c: 或是小城也可以判定為大名的某遊戲 11/10 23:07
kilard: 推 11/12 03:04
xian: 好文推 11/13 21:21
CaoPi: 六代第三時期孫策,除了人口限制外,更慘的是孫策沒有官位 11/13 22:44
CaoPi: 而劉繇開局就是州牧 11/13 22:45
super1315566: 用心推 11/15 23:05
glenye123: 有些武將在三國群英傳有登場所有名字並不陌生 11/17 17:02
newest: 劉基的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孫霸耶 01/04 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