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Ko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推 huang19898: 張津和士燮都在的其間,他們權責怎麼區分? 因為看起來有人想要接坑了,這代表我可以不用繼續寫了對吧 QwQ(被打死) 不過也是這個系列也差不多快寫到盡頭了。當然還是有很多遺珠啦.... 但是你要叫我幫喬瑁跟孔伷補武將,恕小弟才疏學淺,真的補不出幾個 QQ 再往上,劉璋、劉表、呂布、袁紹都有一些有趣的人可以補, 但是他們算不算「弱小君主」(遊戲內的定義)?又是一個問題 當然啦這是我目前的認知,如果日後我又從那些人身上發現有趣的題材, 我想我還是會寫的(這段話我之前是不是有說過啊 QQ) 所以這篇權做弱小武將補充包的士燮篇,希望大家喜歡 QQ 要回答開頭那個問題很簡單,第一,士燮雖然別人稱他又王又牧, 但是他一輩子都只有做到太守,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侯爵跟將軍位, 但就地方首長職,他沒有當過太守以上。 這也是因為他是交州本地人的關係,按不成文慣例他不能當刺史跟牧的。 第二,士燮死後,孫權最初對交州的規劃是, 把交州分成南北兩半,南邊還叫交州,北邊則叫廣州, 到徹底掃除士家之後,才把廣州又併回去。 我們可以從這兩點配合史料來看士燮的統治形態。 士燮的玩法是這樣的,他把自己家人(弟弟)都派到交州各地當太守, 並與當地的豪族結合,牢牢掌握住交州南部, 然後奉戴朝廷或強國派來的交州刺史,讓交州北部給他們管。 士燮只有跟一任交州刺史敵對,就是劉表派去的賴恭, 之所以會跟賴恭敵對,一個可能是曹操出大錢收買他, 讓他有董督七郡(交州有七郡)的權力;另外一個可能是, 與賴恭一起來的還有吳巨,他是代替過世的蒼梧太守史璜, 而史璜本來也可能是士燮的盟友或甚至是自家人,這侵害到士燮的利益跟安全。 除了賴恭這一任以外,不管是張津也好、步騭也好, 士燮看起來跟交州刺史都是採合作的姿態居多。 還要談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士燮的軍事實力。 士燮的內政治績無可挑剔,不管是從越南方或是中國方的史料來看, 幾乎可以跟北方的內政神人劉虞媲美: 容納夷人(越南人)、拓寬水路、擴展貿易,他交易的對象最遠可以到印度, 並再用豐富的資源發展教育,吸引名士,把交州打造成亂世中的避世樂土。 但文事必有武備,沒有武力支撐的伊甸園,就是像劉虞那樣的結果, 轉瞬間就被周圍的豺狼吞食。士燮統治交州長達40年, 可以讓幾乎每一任交州刺史都選擇跟他合作,絕對不可能如同劉虞那樣不懂武事, 但士燮幾乎找不到用兵的紀錄,相反的他慣用的是離間煽動的手段, 比方說吳巨把賴恭逐走,背後可能就有士燮的身影, 後來在孫吳底下的時候,也幫忙煽動益州南部的雍闓等人造反。 我們可以再從士燮死後的發展來推論。 士燮死後,他的兒子士徽自己即位,與手下大臣桓鄰衝突,士徽把桓鄰打死, 桓鄰的哥哥桓治與兒子桓發就帶領了自己的宗族兵起兵報仇, 雙方打了幾個月後,以和親的方式劃下句點。 這暴露出了士燮的統治結構其實是非常的豪族共治制, 甚至可以說有一點近似於日本戰國毛利家的型態, 宗家的力量取決於豪族的支持,豪族的支持又取決於宗家當主的個人魅力, 所以當士燮還在世的時候,士家有一定程度,甚至可以說堅強的戰力, 但一旦士燮去世,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呂岱正是抓住這一點。 士徽新君即位,還沒有樹立恩信,先跟底下豪族鬧翻, 這樣其他的豪族即使感念士燮恩德,也不會毫無保留的馬上站在士徽這一方。 呂岱抓緊士徽還沒有取得眾心的時機,發動奇襲,用詐術把士徽一族騙出來殺掉, 雖然被後世譏為背信棄義,但也的確使交州在之後沒有發生像公孫瓚殺劉虞那樣, 遍佈全州的叛亂,甚至連越南方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 都說士徽沒有上報就自行接任,被殺也是活該。 士燮的部下比較少人可以補,如果還要顧及到有哏的話, 會只剩兩三人可以補吧。不過交州是很多士人避難的地方, 舉凡有:許靖、程秉、薛琮、劉巴、袁徽、袁忠、桓邵等, 如果這些人都以在野的身分登場的話,至少內政面會很充實? 以下開始介紹補充包: 桓鄰 統20~30 武20~30 智50~70 政50~70 桓治 統50~60 武50~60 智30~40 政30~40 這兩位其實前面就已經介紹過了,桓家是士家底下有力豪族, 士徽上台後,對於要不要奉迎孫吳派來的廣州刺史桓鄰跟士徽起爭執, 士徽杖殺桓鄰,桓治起兵為弟弟報仇,打了幾個月後又和解。 後來士徽被殺,桓治還是唯一起兵欲幫士家報仇的豪族,但是被呂岱擊敗。 袁忠 統40~50 武30~40 智50~60 政50~60 要說有哏,其實他也就是個倒楣鬼這樣....:P 他原職沛國相,陶謙聯名一堆小不拉幾的諸侯給朱儁,希望他起兵討伐李傕時, 他有聯名在內。但是他最有名的哏還是....得罪曹操, 曹操年輕時袁忠看他不爽想法辦他,等到曹操得勢了袁忠只好跑路, 一路跑到全國最南的交州,但曹操仍不放過他, 叫士燮把袁忠一家殺光──考慮到曹操遣使聯絡士燮的時間點, 跟袁忠跑路的時間也至少有好幾年的距離,此恨不可不謂極深, 跟袁忠一起跑路的還有一個叫桓邵的,知道逃不掉了乾脆出來向曹操磕頭乞求活命, 曹操咬著牙笑道:「跪就不用死啦?那還要警察幹嘛?」(後句誤)照樣殺全家。 另外就是,如果再考慮袁忠有參加陶謙的聯名上表, 也許他擔任沛相的時間點在陳珪之前,可以算做陶謙的部下? 比較有哏的就這3+1個。當然如果只要出現人名就列, 還可以列不少,只是這就不是我寫這系列文的宗旨就是了 如果嫌不夠的人,以下我會把這些人列出來,供各位參考,看是不是要權且加幾個進去: 士(黃有)(ㄨㄟˊ),士燮三弟,九真太守,士徽敗亡後被廢為平民,後來找個理由殺掉 士武,士燮么弟,南海太守,早死 士廞,士燮之子,入質於孫吳,官至武昌太守,應該也早死,無後 (士徽還有一堆兄弟恕我偷懶不列了,就只有人名而已) 甘醴,與桓治一起起兵對抗呂岱 袁徽,陳國人,避難到交州,曾寫信稱讚士燮跟許靖 以上,謹紀念那些史書不載、小說家不愛、遊戲公司也不青睞的人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30.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ei/M.1522123357.A.208.html ※ 編輯: colamonster (1.171.30.88), 03/27/2018 12:17:36 ※ 編輯: colamonster (1.171.30.88), 03/27/2018 12:24:47
chordate: 糗問越南史料描述士家的哪裡可以找到呢? 03/27 12:56
chordate: 請 03/27 12:56
《大越史記全書》,中國哲學書電子計劃跟維基文庫都有 不過中國哲學書電子計劃那個要看懂有難度 還有就是士燮的部分其實跟《吳書》大同小異
ladioussupp: 開眼界 03/27 16:23
wdcr: 推 03/27 19:27
Houei: 只出現人名的,像袁譚篇的小說型式呈現,倒很不錯!像我只 03/27 21:37
Houei: 會照本宣科的寫@@ 03/27 21:37
agamonnon: 可樂怪大大的文筆不可取代呀 03/28 00:11
iamcrazyforu: 大推最後一句 03/28 12:32
v7q4: 越南王 土變哥 03/28 13:29
alod: 孫吳是以合浦為界把交趾分成北邊廣州南部交州才對 03/28 17:17
謝指正 @@
h1236660: 士燮:我還有一堆手下沒登場呢 03/28 17:23
※ 編輯: colamonster (1.171.30.88), 03/28/2018 18:09:31
Davidking: 新君主 士徽! 03/29 07:44
JustSad: 大推最後一句+1 03/30 16:17
huang19898: 感謝講解 04/04 01:31
huang19898: 想看看有沒有張羨、劉寵的補充包? 04/04 01:32
demon5232: 上面那兩位真的蠻難的... 04/04 23:00
colamonster:轉錄至看板 SAN-YanYi 05/26 15:32
tweence: 06/13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