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ERP 導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這可能讓顧問們來講比較會 我自己會認為 利用系統 把對的事一直做下去,再持續串連起來 把 人工管理模式 建構到 系統管理(防呆) 上來相得益彰 但哪些是對跟該做的事,SA (系統分析)其實非常非常重要 現實卻常不是這麼一回事 最常看到的是導入手法很粗糙 把不對的事一直堅持做下去,重工又沒帶出系統效益 接著就曠日廢時 最後不是失敗收場就是導到基層怨聲載道卻還號稱成功 「我以前在某某企業的作法,應該要怎樣怎樣」 「這個我專業的,我以前在某某企業帶過多少人,我們是怎麼做的」 「聽我說就對了,我在這行業幾十年了,難道你會比我懂」 很多企業自聘的 ERP/系統顧問在跟廠商溝通時 身為高級旁聽員,其實蠻三條線的 有幾次講到太唬爛誇張,我還聽到嘴角失守被老闆抓包 所以來分享一下 我自己最常看到導入失敗(或註定失敗)的情形 B.O.M ◎ 買 ERP 套裝軟體,但客製建料號畫面不實用又修改緩慢 客人購入系統兩年過去還沒建完料號 剛好客製部份有 bug 未修正, 客人跟廠商溝通後最後放棄系統不用 原因在當初開規格的人並不是完全瞭解編料方式 規格書來來回回,廠商做出來也不是那麼回事 雙方都有問題,所以 SA 很重要,規格書不能亂開 ◎ 客製系統因為沒建料號所以不能上線 請接案公司客製入出庫管理系統 規格書寫了跟沒寫一樣,驗收也沒標準 想想合約應該是閉著眼睛簽的 正常來說,廠商做完應該 demo + 測試完才會完成驗收 目前驗收完卻因為沒料號不能上線使用 這超乎正常人理解 (那當初沒料號怎麼驗收的) 這案例還沒宣告失敗,但也不遠了 ◎ 編碼邏輯搞不定 (蠻多人會遇到的) 分享個小故事...應該不會剛好有人對號入座吧 客人原本購買的舊系統編碼10位數,系統使用上也沒任何問題 但自聘的顧問卻說這系統太舊,要跟別廠商開發一套全新 ERP 顧問 : 這個舊編碼方式很不好,未來會不敷使用,我們要來重編 請大家來開會討論要怎麼編碼 我 : 為何不用流水號,畫面拉一拉設定完,自動產生料名跟料號 廠商 : 我們編料號只能用輸入的 (WTF ?) 顧問 : 流水號編碼方式很不好,沒有可讀性 在討論完後 第二次會議換負責建料的人發難 (編碼10位數不夠,你有試過20或30位數嗎? 然後邏輯編完後自己看不懂) 第二次會議沒結論 第三次客戶老闆加入會議 (老闆先前看過我無料號設計,顧問跟廠商解釋先前會議討論方案) 老闆 : 用流水號會不會比較好,就畫面設定完自動產生 顧問 : 老闆這主意不錯 廠商你就照老闆講的這樣開發沒問題吧 (尚書大人真是機靈) ......然後幾個月過去了還沒開始開發任何實體東西出來 ◎ B.O.M 規格亂開 某高級顧問 : 因為物料管理不善 所以請廠商在建料號的地方輸入可儲放庫位欄位 結合這次開發的物料管理系統,讓文書把料號對應庫位通通都輸入進去 不該放的就無法入庫 就可以完成智能化倉儲管理 後來我忍不住用手機秀了一下何謂倉儲智慧化操作給他們看 本以為這議題就此停住... 沒想到廠商還是開發了, 客人卻也買單了 這案子最後也是沒有上線 ---- 因為真的太低能了,明顯來亂的,不知道怎麼寫心得 其實我去年有分享過不用編料號的作法 一方面是根本記不住那麼多客人各自料號 一方面是自己開發 UI 跟後端自動產料號邏輯相對很容易 對顧問/廠商而言 若不自己去瞭解客戶料名定義是很難達到的 但顧問...其實是很強大的,因為再蠢的建議 老闆們還是通通都買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37.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S/M.1539974820.A.CEE.html
ai8051: 沒辦法,你把系統流程表現的太簡單太明確,反而看起來不夠 10/21 12:59
ai8051: 厲害,沒經驗的常幹這種事,明明就不適合的單據或功能應要套 10/21 13:01
ai8051: 只因為顧問認為這樣才符合標準,理解顧問有他的立場,但身為 10/21 13:03
ai8051: 公司導入人員卻隨之起舞就死了,到最後成本一樣滾不起來 10/21 13:05
ai8051: 連倉管都帳料不符,他們最後都只看自製的EXCEL表 10/21 13:08
這一段心有戚戚焉,當時請一堆人來做整頓多年爛帳 結果庫存加權平均移動平均怎麼管理這些人討論得很開心,最後沒一個做出來 財會還給錯帳(自製 Excel, 期初期末都異常) 東西數量都不對了有甚麼好平均的 正本清源其實就是當下進出做好,有問題慢慢回追(要下苦功) 最後乾脆自己撩下去做系統管理,進出庫存帳當年度被抽盤就100%正確
ai8051: 這當中的問題除了一開始說的,導入人員前置作業跟流程外 10/21 13:09
ai8051: 中間到後續MIS人員的支援蠻重要的,我先前就是遇到一堆直接 10/21 13:09
ai8051: 人員不會打單,也覺得麻煩問不到人就擺爛,最後是我留分機 10/21 13:10
ai8051: 從辦公室到現場都直接找我,才一個個解決,問題不一定都很大 10/21 13:11
ai8051: 只是多餘的作業流程卡住,但原先的主管堅持(還是我去跟顧問 10/21 13:12
ai8051: 問清楚做與不做的差異才簡化掉)最後才有運作,但花很多時間 10/21 13:13
ai8051: 就是,很多中小企業都這樣,自以為的主管,跟沒空理人的MIS 10/21 13:14
ai8051: 要理下去,從銷售金額到製造,庫存對帳,我就是覺得被操翻了 10/21 13:16
各功能一定要訓練種子學員出來 當下多花工、日後很輕鬆 系統操作流暢度其實就是影響日後這些作業複雜度,所以才要仔細評估系統 ERP / 系統明明是要來解決問題的,但很多最後都只是 E 化把資料顯示在螢幕上 問題還是一直都在,最後隨便找個資訊人員負責任
esla: 編碼有可讀性是好事,但要分類再加流水碼吧 10/23 11:03
esla: 連自動編碼都沒有,全手動編出錯的機會更高吧 10/23 11:03
esla: 人為編碼,一編錯不就失去編碼可讀性的意義了 10/23 11:04
分類+流水號大多系統基本款 原本舊系統也是一碼數字 + 一碼英文字分類 + 可辨識資訊 + 流水號 所以光分類就起碼有260種組合分類,硬要變成可讀 光兩碼就變成十碼不夠 再蠢蠢地把color size breakdown 放進去料號就爆表了 不是第一次看到會這樣編碼的邏輯,累的都是前端作業的人 換言之,客人每下一次單,幾乎都得建一次料號
esla: 限定倉儲批跟智能化倉儲管理的關係在那? 10/23 11:05
智慧化倉儲簡單就是系統告訴操作人員,東西該擺哪比較適合未來取出 譬如 以出庫效率為主 (未來省時) 還是 以入庫效率為主 (當下省時) 或是 集貨作業讓倉儲最大化運用 (省倉儲空間) 可以想成同樣是入/出庫,如何用最少時間跟人力完成 東西找不到進而限制東西只能擺在哪,算沒經驗又沒常識吧
esla: 個人覺得導ERP就2個目的1.降低工作量2.增加資料正確/可讀性 10/23 11:16
esla: 有時二個目的可能會互相衝突,這點就要看公司的判斷了 10/23 11:16
esla: 最蠢的是二個目的都達不到,加了一堆流程,資料還是錯的 10/23 11:17
這兩個目的都要達到,就是第三方人力(外援)要介入了 最簡單的 很多系統轉換不包含資料部份,也許寫個sql script測試完資料就拋過去了 但系統商不幫忙移轉 ($$$ + 風險) 就會要人工打單,系統用越深就越慘,打完單系統最後沒上線的大有人在
esla: 沒啦,轉換時期很難不增加工作量的,我是指上線之後的目的 10/24 12:00
esla: 那怕直接從db導,也是得花不少時間整理資料的 10/24 12:00
esla: 我這個月都在搞這個,光料號、bom跟製程就夠讓人頭痛了 10/24 12:01
TIPTOP 拿出資料的確是比較麻煩, 尤其是有被客製過的 有時看到資料在第10個欄位 後來才發現255也有一樣的資料才是對的,就變成一定要從頭看到尾
esla: 新的t100轉移資料相對人性化很多了,甚至不用從db導 10/25 09:37
esla: 只是還是得花很多時間去整理,尤其是bom架構有變動的情況下 10/25 09:37
TIPTOP 這五年我也沒接觸到這類要捨棄 轉新ERP的客戶 會寫 script 一方面也是要配合目的地資料庫,方便調整 另一角度 有相同客戶的話也是有機會省下轉資料時間
minami74: 感覺用流水號之後,當產品種類越來越多,總有一天會被 10/28 14:20
minami74: 檢討 10/28 14:20
所以不要為料號而料號 流水號只是一個數字, bigint 總夠用了 如何 快速 正確 取得想要的料 對應的系統設計才是重點 ※ 編輯: konkonchou (220.137.46.214), 11/10/2018 0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