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L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又來推人進書坑了 繼上次推薦好書之後 再次經典好書推薦:NATIONAL PASTIME(瘋足球,迷棒球) <<舊約。撒姆耳記>> 中,牧羊少年大衛憑藉著機智、信心和一把甩石機弦斬殺了巨人哥 利亞,其以小搏大的故事十分激勵人心。大聯盟世界中,被視為小市場球隊的釀酒人本季 差點就打進季後賽,同樣是小市場的運動家、海盜和皇家更是一路挺進十月,後者還打進 世界大賽,雖然他們最後全部都鎩羽而歸沒能拿下冠軍戒指,其振奮人心的表現讓那些被 視為小市場球隊的球迷們燃起一絲希望,看起來,小市場球隊在 MLB 還有搞頭? 在美國棒球發展的歷史中,維持聯盟戰力的平衡一直是聯盟主事者的一大挑戰,除了某些 比較 “病態?” 的球迷,喜歡看同一支球隊一直贏球好讓他們可以罵個爽快之外,多數 球迷還是比較喜歡看到戰力均衡的聯盟,這代表勝負難料,富有刺激性,滿足人類對於探 索未知未來的好奇心。迎合大多數人的胃口,代表市場方向正確,財源自然滾滾來。 早期的棒球戰力失衡尤其嚴重,由於資訊不對稱和各方面技術不成熟,很容易出現強者恆 強、弱者恆弱的狀況,1871~1875 年的國家職業棒球員協會,是歷史上第一個職業聯盟, 協會的最後一年,超強隊波士頓紅襪最後用 .899 的勝率結束球季,而最後一名的球隊勝 率只有不到 .100,戰績是二勝四十二敗。 雖然,還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直接顯示聯盟的戰力失衡會導致票房低迷,但多數人還是認 為國家職業棒球員協會那種戰力嚴重不均的聯盟終將導致失敗。 棒球人在維持戰力平衡上始終不遺餘力。1879 年,國聯首先採用保留條款,聯盟直言是 為了限制球員交易,弱隊因此條款可以保留五名核心球員使下一球季的戰力維持不墜,保 存弱隊的體質,就能改善聯盟的整體財務。後來保留條款一直受到挑戰,反對者認為球員 們的價值被球隊老闆把持著,無法透過場上的表現增加自己的身價,支持者則認為,保留 條款雖剝奪了球員們的部分權力,但對整體聯盟的發展是好事,透過維持戰力的平衡讓聯 盟更有可看性,球迷們進場將更加踴躍,球員的身價也將隨之水漲船高。保留條款最後實 際上不太成功,有錢球隊的大老闆還是可以透過金錢交易去弱隊買下想要的球員,好的球 員最後還是流向大市場球隊。 1976 年後就出現了自由球員制度,球員們可以透過競標提升己身身價,由於球員的身價 制定者由老闆轉變成自由市場,球員變得比較昂貴,讓有錢的球隊無法長期維持高檔戰力 ,小市場球隊反而能有機可乘來個大翻身,如果你相信 Bill James 的戰力平衡指數 (index of competive balance),實施了自由球員制度後那幾年的戰力平衡還比保留條 款時期出色。當然,1965 年的選秀制度讓弱隊可以優先選秀,以及同年的全國電視轉播 收益分享,都是戰力平衡指數進步的原因之一。 但是,問題又來了,戰力平衡指數仍然不夠好,1995 年之後又開始惡化,勇士隊持續在 分區連霸多年,洋基也在世界大賽中屢戰屢勝,王朝的出現讓聯盟又開始擔心戰力失衡的 問題,Bud Selig 對此還找來 George Will、George Mitchell、Paul Volcker 等人成立 調查小組來做研究,球隊與地區媒體的合約暴增、新球場的新建和全國電視收益銳減,導 致貧富差距持續拉大,調查小組認為收益差距的惡化導致戰力嚴重失衡,所以他們提出了 幾個建議,包括擴大收益分享制、課徵豪華稅以及業餘選秀國際化。 以擴大收益分享制為例,其爭議十分之大,它的本意是,每支球隊都要將地區的淨收益的 34% 捐出來,聯盟收齊後再均分給各隊,另上述的金額其中的三分之一再分給聯盟中收 益在後半段的球隊,藉此 “補助” 聯盟中市場較小、收益較差的球隊。本來小組建議薪 資支出至少要四千萬才能一起分享這筆資金,但後來莫名其妙被打槍沒被採用,這就是癥 結點所在。 大聯盟球隊非常善於哭窮,就像有錢人一樣,帳面上沒那麼多錢就不用繳稅。他們的收入 來源很多,其一是中央基金,包括全國轉播、商品販賣和贊助等等,其二是地方收入,包 括門票、販賣部、停車、包廂、贊助和地方電視台,但是他們偶爾還是要哭窮一下,透過 關係交易人、避稅效益、資本利得、政商關係和消費利益等等的方法,讓這些隱藏的間接 報酬不要直接顯示在帳目表上,就能得到很多好處,一方面少繳點稅,二方面又能接收聯 盟的 “補助”,比較狠一點的老闆乾脆就直接把補助的錢塞進自己的口袋,反正聯盟又 沒有規定拿了補助就要用在球員的薪水上。 除非你是道道地地的正統經濟人,相信人會透過法條自我約束一切的經濟行為,否則你都 應該要相信,大聯盟老闆的金錢遊戲和其它領域沒什麼兩樣,一樣黑暗。 近來新版的 CBA 同樣有被賦予削弱球隊間戰力差距的任務,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 那麼,聯盟做了那麼多努力想要維持戰力平衡,最後效果如何?大衛終究有機會打敗哥利 亞了嗎?答案是沒有。如果從 1990 年開始看,我們只討論 payroll 的話,領先集團跟 落後集團的數字差距是越拉越開,而期間有十五支世界大賽冠軍的球隊他們的 payroll 在當年的前三分之一,只有兩支球隊在後三分之一,分別是 1990 的紅人和 2003 的馬林 魚。 如果你相信聯盟在戰力失衡的狀況下終將導致失敗,那你就必須致力於戰力平衡這件事情 上,但是它確實很難,一方面你必須確保低收入球隊能有一些抗衡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須 考量到那些低收入球隊是不是 “真的那麼窮”?有些球隊並不是他們找不到變強的方法 ,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要變強。 那些萬年大爛隊的球迷們倒也不用太沮喪,套用一句統計預測學家愛說的笑話:你找一億 隻猴子坐在打字機前亂敲一通,總會有一隻猴子敲出一篇莎士比亞全集。當好運氣來的時 候,怎麼做都對,大聯盟 162 場的例行賽,以數學的觀點來看其實也不算太長,歷史告 訴我們,什麼事都能發生,就算機率只有 0.01%。 網頁版原文連結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3510 <注意!!反感者勿入> -- Orange and Blue Blood (A blog about NYM ) http://www.sportsv.net/authors/todd76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80.21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LB/M.1414773287.A.03E.html
ZaneTrout: 反正沒NBA嚴苛 11/01 00:42
peregrinos: 以單一球員對勝負的影響力 籃球比棒球大太多了 11/01 01:50
peregrinos: 感謝分享,不過我還是覺得以完全以世界大賽冠軍來評價 11/01 01:53
peregrinos: 一個球隊經營好壞 還是有一點不夠客觀 11/01 01:54
peregrinos: 所以魔球厲害的地方就是在於 讓很摳的老闆賺錢而且 11/01 02:02
peregrinos: 而且還能偷進季後賽(又讓老闆繼續賺 11/01 02:03
peregrinos: 對照以前nba快艇,魔球真的很威 XD 11/01 02:04
icetornado: Pirates有進季後賽 謝謝 11/01 02:44
RKO771022: 最後那個0.01是再說紅襪那次跌出季後賽嗎X" 11/01 03:16
※ 編輯: todd7622 (59.115.144.202), 11/01/2014 09:54:08
todd7622: 昏頭了 感謝icetornado 11/01 09:54
TSbb: 魔球不是摳不摳,怎麼還是有人這樣認為? 11/01 10:48
peregrinos: 那個GM不希望自己手握一億美金預算 但書中運動家換老 11/01 12:17
peregrinos: 闆之後的確大幅減少預算,魔球是一種以不同方式評價 11/01 12:18
peregrinos: 球員的方式,但也是為了因應老闆的低預算而發展的 11/01 12:19
peregrinos: 是有人以為看過電影就是瞭解魔球吧 11/01 12:21
TSbb: 阿鳥威..... 11/01 13:27
stja: 11/01 13:39
nolander: 推 11/01 14:20
burdette: 一億隻猴子XD 11/02 02:44
cscnyy940523: 原來夜行神龍(以前一部動畫)的梗是來自舊約XD 11/03 05:55
cscnyy940523: 剛看到標題還有點懷念到 但誤會涵義了 11/03 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