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近年來台中在人口成長率的確是高於高雄 2者的差距也在縮小(一般的數據還是高雄全台第二大都會,台中第三) 我也蠻希望台灣大道可以蓋MRT,不過就卡在中區這一段施工難度非常高 中區的道路都很窄,尤其是火車站的格局,中區一帶最寬的就是雙十路 但雙十路跟中正路台灣大道是不同方向 大概看得出來日本時代的都市計畫,目標為高雄為第二大城、台南第三、台中第四 雖然整個日本時代也重視台中的建設,但當時台中市的人口跟嘉義市差不多 而且還輸給基隆市,中區街道規模看起來也跟嘉義市區的街道差不多 1940年代還發展新高港市,不知道是要跟台中市抗衡還是要兩市一起發展就不得而知 新高港市的計畫隨者日本戰敗而終止,戰後台中市還是保持中部領導的地位 戰後國民政府把西屯北屯南屯三個鄉併入台中市以當時來說真的是很有眼光的決定 如果沒併三屯三個鄉,今天的小小台中市應該跟今日的嘉義市差不多 比起來國民政府是比日本政府較重視台中 興建許多大學(東海,逢甲,中國醫,中山醫等等...中興是日本時代就有) 設省議會、興建眷村、設工業區... 回到台中跟高雄台北的比較 台北跟高雄有較多的主幹道 台北因為地形的關係,往淡水北投石牌士林圓山雙連台北的北淡線 因為山系跟基隆河的壓縮,北淡線的替代道路很少,幾個大城鎮都是沿者路兩旁 而台北新店也是差不多,新店到淡水這一條的「南北大動脈」在捷運開通前就存在已久 人口商業活動只能往大幹道靠攏,南北往來流量非常大 台北還有南京線、忠孝線(兩者是台北松山基隆線的演化)、北板線等等 有的因為地形、有的因為水系、有的因為自古兩地往來存在已久 高雄比較主要的幹線就是捷運紅線的博愛中山路 但南北還有中華路通到左營舊城、民族路通到楠梓 兩條幹道早期在北高雄重要性比博愛路要重要 10年前捷運未通前白天博愛路的公車很難等,當時沒高鐵沒捷運 晚上才有瑞豐夜市但人潮跟現在比少很多 捷運高鐵通車後博愛路才慢慢有北高雄主幹道的架式 高雄東西向的主幹道就真的很多,所以也不能怪橘線運量差了 住五福路的往鳳山直接騎過去就好了,幹麻還要跑到中正路搭捷運 台中看起來中港中正路(台灣大道)是蠻重要的幹道,如果拿掉交流道到台中車站的因素 沿線比較熱鬧的其實只有廣三SOGO商圈(加科博館勤美綠園道)、其次是新光三越 (但已經算是有點郊區的味道),中正路自由路的風光時代只到民國70年代 民國80年代後被不遠的一中街中技中友商圈取代,連帶台中火車站一廣人潮也拉了過去 最熱鬧的逢甲夜市也不在台灣大道上 其實也很難具體形容台中市的街道是何種形狀 有點放射狀、有點棋盤、也有好幾條環狀線(因為城牆跟水系的關係吧,台中河川密布) 台中的主幹道搞不好比台北高雄更多 點對點之間沒有非得經過台灣大道的理由 只有台中市區往東海靜宜沙鹿最主要的道路 如果BRT變成MRT的話,廣三SOGO以東的運量可能不大好看(台中車站除外) 不是人口密集區替代道路也多,廣三SOGO跟市政府跟新光三越跟秋紅谷站的運量也不錯 但秋紅谷到東海這一大段人口不多,東海以西應該站距也拉的很長 可能幾個重點站運量很不錯,但其他小站就有限 以後捷運綠線走文心路還有個水湳經貿園區,市政府也大力發展那一帶 台中還有大里太平豐原等人口核心區,100號公車運量不錯也是因為串聯豐原大里的緣故 但台中的人口分布跟商圈不像台北高雄比較集中在主幹道 算是分散四方的情形,所以往後BRT的運量能否提升有無道要做捷運的地步得再觀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3.45.2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RT/M.1416932464.A.844.html
kutkin: 中壢車站前面的中正路都在挖了。 11/26 00:29
kutkin: http://goo.gl/maps/lrrCd 路窄是理由嗎? 11/26 00:30
seazilicy: 中正路段簡單解決,進民權路、出中正路就解決了 11/26 00:32
seazilicy: 另外推一下這篇通篇的論點 11/26 00:34
AdPiG: 運量我覺得會是五權中港路以東才會不好看,畢竟五權路 11/26 00:40
AdPiG: 往南往北的人還蠻多的 11/26 00:40
go371211: 藍線規劃是不進中正路的 會在五權路轉彎 11/26 00:42
spiritman: 其實我不覺得路寬和發展性有絕對的正相關 很多人的思想 11/26 00:50
spiritman: 好像就是老市區>路小>沒發展性 11/26 00:51
erectus: 藍線是民權直走到中港,沒有轉五權 11/26 00:54
tangtaiyu28: 路窄可以拆路邊房子 但是買下土地方面會吵很久.. 11/26 01:01
Lsamia: 我覺得道路動線混亂又窄比較死局沒要醫 11/26 01:02
Lsamia: 如果再配合連當地台鐵旁邊連預留土地都沒有 11/26 01:02
Lsamia: 要動甚麼土都會陷入萬劫不復XD 11/26 01:03
kutkin: 路小就沒辦法做人行道,外加通常這種狀況是地下停車場也缺 11/26 01:18
kutkin: 路邊停車也變成交通的阻礙,所以很難發展。 11/26 01:18
sbtiagr: 七期那邊算是台中版信義計畫區,持續發展當中不能算郊區 11/26 02:05
jmt1259: 台中的道路算規劃得很整齊的 11/26 02:51
jmt1259: 兼具同心,扇形,多核心都市型態 11/26 02:56
Alex1103: 自從有捷運以後 我才真的開始走高雄的路 TMD真的很大... 11/26 03:44
Alex1103: 路太寬很累要走很久也會成為讓人想搭捷運的理由der 11/26 03:45
mushroomface: 日治時期是不是高雄人比台中少? 11/26 08:36
TaiwanXDman: 1920年台中建市時的人口比當時還只是街(相當於現在 11/26 09:03
TaiwanXDman: 的鎮)的高雄街人口還少 11/26 09:03
TaiwanXDman: 日治後期高雄併入左營楠梓還有東側一帶後 11/26 09:05
TaiwanXDman: 就衝到全台第二多人口了 11/26 09:05
artiller: 你只看現在,但之後12期發展,從新光到黎明路一帶兼具 11/26 12:18
artiller: 住宅與一級商業區,發展性比sogo周圍好 11/26 12:18
nick0605: 抱歉,我認為台中的信義計畫區是以後的水湳經貿園區 11/26 14:04
nick0605: 不是現在的七期! 11/26 14:04
sziwu1100: 中壢中正路還算寬的了...桃園市站前中正路才叫經典窄 11/26 14:37
sziwu1100: http://goo.gl/maps/PrsXZ 11/26 14:37
mutccshleon: 噗,運量豈止難看,我可以告訴大家,藍線的初始目標 11/26 15:14
mutccshleon: 年運量,在什麼都沒有的措施實施下,全日不到10萬, 11/26 15:14
mutccshleon: 橘線也是,目標年哪一年?130年嚕~~ 11/26 15:14
mutccshleon: 唉,反正大家都是想搶著蓋捷運,民意如此,反正到最 11/26 15:15
mutccshleon: 後真蓋了,營運的很難看,就歷史共業,大家一起吞嚕 11/26 15:15
dotZu: 推 11/26 15:47
AdPiG: 的確現在七期裡面都是炒房的大樓,辦公大樓沒幾間... 11/26 17:39
AdPiG: 加上一個市政府和市議會 不能跟信義比吧 11/26 17:39
sam1115: 看過日本時代末期的人口,台中市還輸嘉義市,不過嘉義市 11/26 18:06
sam1115: 以前有阿里山林業產業的加持,1943年台灣城市排行 11/26 18:07
sam1115: 台北>高雄>台南>基隆>嘉義>台中,台中從第6大城到現在 11/26 18:08
sam1115: 坐三望二也不簡單,也顯示出戰後基隆跟嘉義的興衰 11/26 18:11
gunyu: 分析的真棒! 11/26 22:30
TaiwanXDman: 戰後嘉義衰小被降成縣轄市啊ww 11/27 03:11
akway: 戰後瑞芳還是北縣第一大鎭 比板橋三重人還多.. 11/27 09:50
telessy: 現在七期興建的辦公大樓超多....豪宅過多現在在炒商辦了 12/01 01:25
japan428: 國府會重視台中市 是因為那是名義上的省城 12/01 23:08
japan428: 實際上 12/01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