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目前只是路線圖,之後若有明確的資訊,會再加上票價、行車時間。 http://tw.piliapp.com/mrt-taiwan/airport/ 請多多指教,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83.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30637138.A.092.html
hicker: 三重站跟高鐵桃園站算站內轉吧 05/03 15:14
hicker: 站內非付費區轉乘這樣的 05/03 15:15
Xkang: 站內的定義是沒有看到天空就對了 XDD 雖然是改札外 05/03 15:16
hicker: 應該說是 有沒有走出車站範圍 05/03 15:19
hicker: 但在介面複雜的地方 像是台北車站 要嚴格定義也有些難度 05/03 15:19
Xkang: 三重來說的話 其實手扶梯上來的平台就算出站了吧 05/03 15:20
Xkang: 好像有連通道或地下街的話就算站內 露天的步行不算 05/03 15:25
Xkang: 前者實例為三重 後者為龍山寺-萬華 05/03 15:26
Xkang: 藉此 其實我更好奇新北產業園區的雙高架 05/03 15:27
Xkang: 不知道會不會類似高鐵新竹和六家的空橋 05/03 15:27
edoyasuhiko: 站外轉乘簡單定義就是要"出閘門再進閘門"吧 05/03 15:32
edoyasuhiko: 所以不管是不同系統(台鐵>捷運) 還是同系統(板南線> 05/03 15:32
edoyasuhiko: 環狀線) 都是站外轉乘 05/03 15:32
Xkang: 其實不一定 站內轉乘可以分改札外和改札內 05/03 15:34
kutkin: e大的定義比較清楚 05/03 15:36
Xkang: 例如在大台北車站下的六鐵都是在站內轉乘的架構下 05/03 15:36
Xkang: 只有紅藍是改札內 其他彼此間屬改札外 05/03 15:37
kutkin: 如果你講京站那樣可算,就會有爭議,到底幾M內算站內 05/03 15:40
AHsuanHsuan: 推推 05/03 15:42
Xkang: 喔 是這樣喔 05/03 15:42
hicker: 所以問題點就在於 出口與閘門中間區域 算站內還是站外 05/03 15:42
Xkang: 我上面說的不知道在哪看過有這種定義 05/03 15:43
kuma660224: 新北產業園區的兩高架站是用短空橋相連 05/03 15:47
kuma660224: 環狀線Y19站的3D圖有畫 05/03 15:48
kuma660224: 數十米的高架通道兩端各有兩系統刷卡機 05/03 15:48
kutkin: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站外轉乘這玩意就是因為工程上無法相接 05/03 15:52
kuma660224: 新北站建議也加註(環狀線興建中) 05/03 15:52
kutkin: 但又屬同一系統,所以才有這定義。 05/03 15:52
hicker: 那台北車站的三鐵互轉(捷運/台鐵/高鐵)也是算站外轉?? 05/03 15:54
edoyasuhiko: 也算啊 只要出了閘門都算 05/03 16:14
edoyasuhiko: 台北車站的捷運 高鐵 台鐵雖然在同一建築內 05/03 16:14
edoyasuhiko: 可是彼此付費區沒有連通 所以也算站外轉乘 05/03 16:14
edoyasuhiko: 我覺得或者用「付費區有沒有連通」來想也就很簡單了 05/03 16:15
edoyasuhiko: 台鐵跟高鐵雖然在隔壁 但是付費區沒有連通 所以 05/03 16:15
edoyasuhiko: 要算站外轉乘 05/03 16:15
edoyasuhiko: 所謂「站內轉乘」就是乘客可持一張車票 不須離開閘 05/03 16:16
edoyasuhiko: 即可轉乘 05/03 16:16
edoyasuhiko: 如果轉乘需要另外購票 或者需要離開一次閘門 05/03 16:17
edoyasuhiko: 則就是站外轉乘 05/03 16:17
kuma660224: 沒錯,就算同棟共構,但要再刷出刷進就不算站內 05/03 16:32
hicker: 那 出口與閘門中間區域 算站內還是站外?? 05/03 16:33
edoyasuhiko: 這個「站」定義為付費區,所以付費區外就是外 05/03 16:36
hicker: 那直接說 站內非付費區轉乘 就好了 05/03 16:38
hicker: 閘門內轉乘-站內付費區內轉乘 閘門外轉乘-站內非付費區轉 05/03 16:39
hicker: 乘 出出口或是車站範圍轉乘-站外轉乘 05/03 16:40
hicker: 個人是傾向於這三種分類 05/03 16:41
Xkang: 眼花了@@看來樓上的定義跟俺說的較雷同 05/03 16:41
Xkang: 原來我看到的是這個 http://goo.gl/UHv0hW 05/03 16:46
Xkang: e大是從付費區的觀點 這篇是從共構/共站的觀點出發 05/03 16:47
Xkang: 所以依此定義 三重是共站站內轉乘 萬-龍是站外轉乘 05/03 16:48
sziwu1100: "機場第*航廈"->會不會到時候被中國遊客誤會成松山機場 05/03 16:49
sziwu1100: ?如果叫 "桃園機場*航" 會不會比較好一點? 05/03 16:50
Xkang: 北車台高紅藍就是共構站內了 然後此四個和A1/北門共站站內 05/03 16:50
Xkang: 結論就是:有兩種定義 要看從哪一觀點出發~~ 05/03 16:59
Xkang: 趕快通車吧 每次到別人大城市的國際機場都有機場鐵路的指示 05/03 17:01
Xkang: 桃機的等好久了 05/03 17:02
Xkang: 推錯 應該是下篇 05/03 17:02
Xkang: 沒差啦 反正兩篇都跟機捷有關XDD 05/03 17:02
Xkang: 北捷三重站的地下站體拉得很長 看地圖 最遠的3號出口跟機捷 05/03 17:11
Xkang: 的轉乘距離其實跟萬-龍差不多 05/03 17:12
Xkang: 好玩的是 把google map比例持拉得很大時 就有機捷站體形狀 05/03 17:16
rt0533: 好美的紫色XD 05/03 17:40
sbflight: 漂亮 05/03 20:08
AdPiG: 從高鐵到一二航沒有直達車喔? 05/04 02:17
hicker: 好像有研擬直達車續開到高鐵站的方案 05/04 10:23
hicker: 但這要擴建機捷高鐵桃園站 不知好了沒 05/04 10:23
but: 我比較傾向付費區沒有相連就是站外 05/04 16:40
but: 不然像台北車站、中山、雙連這樣地下街相連的要怎麼定義? 05/04 16:40
but: 機捷台北車站那也是跨兩條街了 有地下連通道算站內還站外? 05/04 16:41
but: 「站=建築物」本身定義根本就不明確 05/04 16:41
but: 如果以沒有經過天空就算站內來看 那忠孝復興跟敦化都是站內了 05/04 16:42
but: 另外 「站外轉乘」這個詞一樣會引起誤會 05/04 16:43
but: 例如新埔與新埔民生 未來計畫要出站 但票價視為連續 05/04 16:44
but: 我倒覺得這才算真正意義上的「站外轉乘」 05/04 16:44
but: 而三重站的情況 不妨說機捷、北捷車站「共構」就好 05/04 16:44
kuma660224: 三重站其實有兩棟建物,只是用通道連接 05/04 17:58
kuma660224: 以wiki定義是叫共站(不同系統把站設旁邊拉通道) 05/04 18:00
kuma660224: 共構則是真的同建築物(但不一定比較方便) 05/04 18:01
kuma660224: 新埔和新埔民生,那還有另外一個名詞可用。 05/04 18:03
kuma660224: 叫做 虛擬轉程。 05/04 18:03
kuma660224: 乘。 05/04 18:03
kuma660224: 也是站外,不過是同系統。 因環境因素無法連通 05/04 18:05
SHR4587: 尖沙咀,尖東 05/04 18:11
jago: 去細分到底是共構或共站,對一般民眾根本沒任何意義... 05/04 18:32
Overground: 民眾只會區分 遠 好遠 夭壽遠 05/04 20:05
kuma660224: 不過這是捷運版討論民眾不在意的名詞是正常的 05/04 20:17
fuxin999: 個人認知, 出閘換車就算站外 05/05 16:19
chbondg: http://tinyurl.com/nku98dn 06/16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