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順著前面的新聞也順便分享這個影片好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Y9vOPH7jY
機場捷運在機場區域全為地下段 一方面要穿越各種地質 一面施工一面又要維護東西兩側滑行道的安全 可看得出來地下捷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這影片希望能讓一些外行人知道捷運施工辛苦 以及成天嚷嚷要地下捷運的人知道地下捷運施工的困難 -- 本列車開往  祝您旅途愉快!關 蔡弘賢 https://www.facebook.com/metrorainbow 本社團為秘密社團 請經由公關引介加入唷 車內廣播 1號 http://mu6.me/77130文湖線     鐵道迷同志的交流月台 ████ ████ 淡水信義線 中和新蘆線 環狀線 松山新店線 板南線 機場捷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36.213.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30637931.A.484.html
hicker: 0:57 二航廈站往一航廈站似乎還有預留分岔 是要通到哪?? 05/03 15:29
edoyasuhiko: 戰時緊急避難隧道(誤) 05/03 15:31
abc480528: 印象中是二航廈建造時預留的? 線型及寬度不符不能使用 05/03 15:33
Xkang: 高鐵局蠻積極的嘛 一直有推出新影片 05/03 16:59
msisee: 好酷 05/03 17:11
kuma660224: 因為真的快通了,再不發新聞,以後沒機會 05/03 17:13
kuma660224: 等移交桃捷後,高鐵局就不主角了 05/03 17:14
ciswww: 印象中是二航廈當年預留PMS<->機場捷運的聯絡隧道 05/03 17:18
cbate: 地下化不是施工困難,只是要不要花錢而已,預算只有夠,沒 05/03 17:48
cbate: 有什麼困難的 05/03 17:48
edoyasuhiko: 地下化不是潛盾鑽過去就好欸.... 05/03 18:51
atb: 當時在蓋機場時都沒想到要有聯外鐵路? 05/03 20:11
edoyasuhiko: 答:就是沒有 才會拖到今天 05/03 20:13
kuma660224: 最早蓋機場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05/03 20:18
kuma660224: 以前一般人民沒錢出國,連蓋國道都覺得是給大官用 05/03 20:20
kuma660224: 那是1979年吧,只有48萬人次,現在是3400萬人次 05/03 20:27
Xkang: 中正國際機場建成後將近40年才有聯外鐵路 05/03 20:31
kuma660224: 本來是計劃在10年前就有,誰知一波多折 05/03 20:49
JCC: 但是松山機場以前就有聯外鐵路了 05/03 22:11
hicker: 松山機場二戰時期軍機場規格 建聯外鐵路也是軍事考量 05/03 22:19
hicker: 這跟民國時代的十大建設時期 建純民用機場的考量點不同 05/03 22:21
ciswww: 國外機場的快鐵/捷運可以明顯比巴士快, 05/03 22:21
hicker: 更何況十大建設時期是大公路主義掛帥 就更不會想到建鐵路 05/03 22:21
ciswww: 但桃園機場捷運不是要翻過林口台地,就是要繞過台地, 05/03 22:22
ciswww: 旅行時間的效益就低了,效益低的線自然就會拖到後面才建。 05/03 22:23
kuma660224: 以前真的就是大公路主義。鐵路線只是延續日本時代 05/03 22:56
kuma660224: 而且早年出國人數超少,連客運大概都載不滿。 05/03 22:58
atb: 國道二號都有了,就是漏了鐵路 05/04 01:31
atb: 建設本來就是長久之計,用「沒想到」反而覺得考慮不夠詳細 05/04 01:32
atb: 只能說大公路主義實在太厲害 05/04 01:33
atb: 日本成田、中部、関西這些近期新建的機場都有設計鐵公路,有 05/04 01:35
atb: 的還有複數公司營運 05/04 01:35
kuma660224: 公路主義也導致私有載具超發達。因為太方便 05/04 01:44
kuma660224: 尤其機車,每1.5人一輛 05/04 01:48
canandmap: 而且也導致私有載具疏於管理,造成許多爭議 05/04 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