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98473 〔記者黃立翔、邱奕統、謝武雄/綜合報導〕 原定二○一○年通車的桃園機場捷運從分段通車修正為全線通車,又因原物料 暴漲、機電建置、合約爭議展延,甚至在前年一口氣展延兩年兩個月到今年底; 但高鐵局長胡湘麟昨透露,因IST系統整合測試不穩定,已落後三個半月,確定 年底無法通車,馬政府第四度跳票。 據了解,機場捷運列車必須達到九十七.五%控制在延誤五分鐘內,目前最嚴 重的問題在列車無法收到無線電訊號,經常在電腦上消失「NO SHOW」,系統 為了安全會自動阻止列車前進,因此無法完成全車隊測試,通車恐怕至少要延 宕到明年四月中旬以後。 根據合約,工期延宕每天可罰一千二百餘萬元,最高可罰廿五億元,但現在早 已罰滿廿五億元,不會再多罰了。 胡湘麟昨證實,IST系統整合測試包含電聯車離站行進速度及位置、車隊性能 等十一項關鍵測試程序,原本應該三月完成,直到昨天仍沒通過,因此後續的 PSRS營運前試運轉(需四個月)、模擬演練(需三個月)、初履勘(需三個月) 時程都受擠壓。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表示,市府對機場捷運的通車時程始終秉持「全力配合交通 部」、「盡早通車」、「安全無虞」、「系統穩定」四項原則,外傳桃園市政 府基於明年選舉考量而不願配合驗收,這絕非事實,且延宕通車不利明年桃園 燈會的交通運輸,怎麼可能要求延到明年才通車? 桃園大眾捷運公司董事長何煖軒表示,桃捷公司人員幾乎都已到位,每年的人 事費高達十億元,機場捷運延後通車勢必造成桃捷公司虧損,不可能要求延後 通車。 立委李昆澤說,機場捷運核心機電、號誌系統問題百出,切勿為了馬總統「年 底前通車」支票而罔顧安全。 -- 這篇有說比較多延宕的原因所以貼新聞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46.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37090929.A.0B5.html
cbate: 白賊又信用破產,一騙再騙要騙幾年? 07/17 08:03
yoshilin: 是那家系統有這麼差? 07/17 08:37
sbflight: 爛 07/17 08:57
countryair: 只能說一步延遲就步步延遲 07/17 09:15
YellowWolf: 第五度了啦怎麼才四度 07/17 09:20
countryair: 現在已經把每一項時程都明確寫出來了 07/17 09:21
countryair: 之後記者要追測試進度應該更容易了吧 07/17 09:22
joe7254445: 印象中機捷是政府自辦發包,效率… 07/17 09:22
danielchen: no show的列車跟旅客一樣麻煩XD 07/17 09:22
kutkin: 已罰滿廿五億元,不會再多罰了。 07/17 10:05
countryair: 25億繳了沒? 07/17 10:06
artiller: 25億到底是誰繳?該不會找官股銀行借款吧 07/17 11:02
Killercat: 那是扣工程款 07/17 11:26
canandmap: 無法收到無線電訊號?是不是用上哪個過時的設備...? 07/17 12:08
DRIariel: 經常在電腦上消失 不要出包真的消失.. 07/17 13:47
AllenHuang: 不意外 07/17 15:09
kuma660224: 反正25上限已經罰滿,廠商也沒在怕了 07/17 15:11
mecca: 所以至少要明年底? 07/17 15:22
countryair: 明年暑假前也許有機會 07/17 15:32
kuma660224: 不用猜,車站和列車和人力都儲備好了。 07/17 15:35
kuma660224: 啥時能通看機電廠商的誠意..已罰滿額度,無計可施 07/17 15:35
jmt1259: 耶屎被猜中了 07/17 16:31
pihan: 罰滿還有101可以用啊 要不要用而已 07/17 19:31
alexj: 用了誰接手? 07/17 19:46
iLtz: 契約罰款沒有繳不繳的問題,是從未給付的價金扣除。 07/17 20:02
lukasformac: 害我期待明年初出國有得坐! 07/17 20:11
SYSQP: 系統整合商是誰? 主包跟整合兩個成分最大, 號誌商若能證明 07/17 20:20
SYSQP: 他東西是好的就脫身了, 系統整合準備挫類蛋, 當然, 若又是 07/17 20:21
SYSQP: 丸紅當整合, 那就只能說當初發包的太白癡, 或有啥見不得人 07/17 20:22
SYSQP: 的隱情了... 07/17 20:22
alexj: S大~故事沒有那麼簡單~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像OO局講的那麼簡單 07/17 20:22
alexj: 又不是全部都是MC的錯~ 07/17 20:23
kuma660224: 桃捷的人事費用損失應該蠻大。 07/17 20:30
kuma660224: 年底通不了的話,希望2月底的桃園燈會能趕上 07/17 20:31
kuma660224: 不然照往例一天上看百萬人次,活動上看千萬人次 07/17 20:34
kuma660224: 吃不到還得養人真的很衰 07/17 20:34
dragon49er: 上限如果是250億看還會不會擺爛 07/17 20:35
SYSQP: 250 的話國外廠商都沒人要來吧? 重點是當初資格為啥能過 07/17 20:39
sweet16kate: IST到現在都還沒過,明年2月全線通應該不用想了 07/17 20:58
kuma660224: 但丸紅若過不了的資格,世上也沒幾家廠房過的了。 07/17 21:20
kuma660224: 問題是出在得標後的執行面 07/17 21:21
alexj: 還有B局臨時改OO然後叫丸紅吞下去,結果W社不吞XD 07/17 21:31
countryair: 執行面和監督機制真的問題很大 07/17 22:00
kuma660224: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這案發現出包已經太晚 07/17 22:03
kuma660224: 執行出錯,監督也不確實,然後難以收拾 07/17 22:04
kuma660224: 一次就把預備緩衝的時間和罰款全用完了 07/17 22:05
countryair: 台灣自己沒有鐵路技術,仰賴外國技術就是這樣… 07/17 22:12
SYSQP: 台灣這麼小要啥鐵路技術? 出口? 把招標做的公開透明就夠了 07/17 22:13
SYSQP: 研發鐵道只是另一個錢坑。找合適自己的產業發展比較重要 07/17 22:14
SYSQP: 這次要收尾,照現在SOP會先找一家出來醜化, 然後開始鞭屍吧? 07/17 22:21
SYSQP: 然後原本整個流程都沒問題,都是they的錯. Oh Yes! 07/17 22:21
countryair: 這次擺明執行面和監督面問題都很大 07/17 23:27
countryair: 沒有自己技術仰賴進口本來就要承擔國外廠商可能出包 07/17 23:28
countryair: 的風險 07/17 23:28
countryair: 我也不覺得台灣適合發展自己的鐵道技術 07/17 23:28
countryair: 但引入他國技術的同時,這些風險也不是不存在 07/17 23:29
countryair: 木柵線馬特拉 高鐵日歐混血不都是前例嗎? 07/17 23:29
SYSQP: 你上面提的兩例都是人的問題, 馬特拉還好,恐怖的是引進BT改 07/18 00:30
SYSQP: 成四不像外加得安裝隨車員系統, 還得胡扯說增加乘客服務 07/18 00:31
SYSQP: 混血高鐵更別說了,賠了一屁股違約的錢事小, 誠信問題會影 07/18 00:32
SYSQP: 響日後國際標參與者的態度, 把違約當吃飯一樣簡單的地方能 07/18 00:33
SYSQP: 吸引到啥好廠商? 以後光風險報價就多一個0給你, 這賠的不單 07/18 00:34
SYSQP: 是錢, 外加其他技術(例如現在喊啥工業4.0, 這還不是得找S) 07/18 00:35
SYSQP: 人家大老闆是同一個, 電廠,醫療,船隻,物流會沒影響嗎? 07/18 00:36
SYSQP: 這樣搞其實真的很無奈, 啥時可以進步啊!!! 07/18 00:37
countryair: 台灣典型的專業不是擺第一,你講的那些就這樣發生了 07/18 00:40
countryair: 不尊重專業的國家,發生那些意外嗎? 07/18 00:40
SYSQP: 更噁心是明明自己錯,還喜歡抹黑廠商, 老實說我不覺得韓國爛 07/18 00:41
SYSQP: 以韓國為例, 那當初怎麼驗收的? 那些人都沒事??? 07/18 00:42
countryair: 韓國你是在指PP 和 EMU 500嗎? 07/18 00:43
SYSQP: Yes, 也許不好, 但可以搞成這樣自己都沒問題? 07/18 00:45
xisland: 韓國事件是因為凍省時省交通局沒交接給交通部 07/18 03:11
xisland: 當時任何有"交接"二字的公文都會被那個想選總統的人暴怒 07/18 03:13
xisland: 退回 07/18 03:13
shter: 我很好奇台鐵現在路線拿去同標準驗收過不過得了 07/18 09:06
shter: 三不五時號誌故障、電車線掉落、誤點也時有所聞 07/18 09:07
shter: 不過 TRA 的 ATP 還不至於動不動就收不到訊號 07/18 09:09
RK68: 有些更基礎的地方沒弄好,只好拿其他理由當藉口… 07/18 20:54
alexj: 台鐵ATP就沒驗收啊… 07/18 20:57
possible322: 桃捷還沒營運反而是好事 虧損較低 營運虧更大 07/19 14:24
possible322: 桃捷現在人力根本嚴重短缺 要營運要招滿 根本划不來 07/19 14:24
kuma660224: 本來是要招滿的,是因為發現測試不順而少招 07/19 17:11
kuma660224: 營運虧不虧是另一回事,你總不能永遠不營運 07/19 17:12
kuma660224: 不營運也是照樣虧,而且連一毛收入都沒有 07/19 17:12
possible322: 你的邏輯是沒錯拉~不過捷運這種東西 就是政治性較大 07/19 17:42
possible322: 虧錢是其次而已XDD~這條線是國家門面一定要做 07/19 17:43
kuma660224: 整條線和周圍土開都是政府投資的... 07/19 17:51
kuma660224: 營運虧但靠土開大賺,其實就是成功的。 07/19 17:52
kuma660224: 只是大水庫在會計上分屬不同單位。 07/19 17:52
countryair: 蓋機捷加開發 政府應該穩賺不賠 07/19 18:13
cyril63: 要不要跟環狀線一起通好了 07/20 23:43
jimmy5670: 轉型捷運博物館吧 07/21 09:45
Xkang: 直接改廢線跡吧 07/23 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