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下午去新北投玩,發現到石牌─北投那一段,就有很獨特的軌道立體交會, 而且北投跟其他捷運車站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左線行駛,1月台往淡水/北投機廠、 2月台則是從北投機廠/復興崗進站的軌道、3月台通常停放折返回象山/大安的車次, 4月台則是新北投支線專用,而北投的路軌配置,大致上呈左線行駛的佈局。 除了石牌往北投,為了從右線行駛變換至左線行駛,所建立的的立體交錯軌道, 另外還有從北投往北投機廠/復興崗/新北投的立體交錯分岔軌道。 不知道為何北投當初的路軌規劃,是採用左線行駛的獨特路軌佈局呢? 若要採用平面交會以避免立體交錯,同個平面的橫渡線會不會很複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79.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48201556.A.5FD.html
gigihh: 應該是跟新北投有關,紅線原始的設計中,新北投是主線終11/22 22:16
gigihh: 點,原始的設計中,四月台視網新北投的,三月台是從11/22 22:17
gigihh: 新北投出來的,所以原設計就是淡水-新北投交叉發車。11/22 22:18
※ 編輯: iqeqicq (58.114.79.62), 11/22/2015 22:24:19
ciswww: 原po你是要淡水線上行主線、下行主線在平面交叉? 不好吧 11/22 23:22
ciswww: 主線能用立體交叉盡量用立體交叉 11/22 23:22
sydwuz: 第一個概念如樓上所述,第二個概念是:要讓新北投/北投 11/22 23:24
sydwuz: 始發的列車能夠有效分擔淡水始發列車的載客壓力,即島式的 11/22 23:26
sydwuz: 2、3月台,往淡水/新北投方向則遷就此設計擺到兩側 11/22 23:27
sydwuz: 樓上是指g大 11/22 23:29
busgoer: 經常有上下行列車同時在奇岩-北投間的,你的同一平面設計 11/24 00:05
busgoer: 就會讓列車卡住 11/24 00:05
ultratimes: 只能說當年就是"預留"直通新北投的空間,但可未必代表 11/24 09:05
ultratimes: 當初的設計就是想要直通新北投營運 11/24 09:05
gigihh: 可是新北投車站也是以一般主線的規格設計,同樣六節長度 11/24 09:34
gigihh: 的島式月台,如果不想直通新北投營運,新北投車站沒必要 11/24 09:35
gigihh: 這樣蓋。 11/24 09:35
ultratimes: 預留啊 11/24 14:10
gigihh: 可是通車初期有直通新北投過,所以可見當初並不是單純 11/24 14:59
gigihh: 預留,而是當正線使用。 11/24 15:00
gigihh: 應該反過來說,新北投預留的是獨立營運的空間,如此淡水 11/24 15:01
gigihh: 這邊如果運量成長,新北投可以獨立營運而不影響淡水這段。 11/24 15:02
gigihh: 只是因為噪音問題,讓新北投提前啟動預留的獨立營運模式。 11/24 15:03
ultratimes: 淡水線從來沒有直通新北投營運過,只有試車過 11/24 15:44
ultratimes: 試車時把預留的也一起試不是很正常嗎? 11/24 15:45
flytofish: 個人認為系統原本規劃應該是真的以新北投為發車起始站 11/24 23:48
flytofish: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奇岩上行進北投站前的轉轍器正反位 11/24 23:48
flytofish: 設定。 http://goo.gl/KvqQ4x 照片中列車從原本的主線 11/24 23:48
flytofish: 上行軌轉轍準備進北投三月台,在一般號誌邏輯,這樣的 11/24 23:48
flytofish: 轉轍在道岔上應屬於反位,但照片中的轉轍器鎖定燈顯示 11/24 23:48
flytofish: 的卻是綠色N(正位),這代表系統設計上原本就是以主線進 11/24 23:48
flytofish: 入北投三月台(四月台亦同)往新北投方向作為正常開通路 11/24 23:48
flytofish: 徑。也就是說如果一開始新北投線是作為單純支線處理的 11/24 23:48
flytofish: 話,在轉轍器的正反位設定上就不需作如此特殊的安排。 11/24 23:48
ciswww: [1996-11-23/聯合晚報] 捷運局原規畫淡水發:新北投發=2:1 11/25 03:16
ciswww: 而捷運公司表示新北投改採支線方式運行 11/25 03:18
ciswww: 補充: 1982BMTC規劃淡水站每小時往南發出10班 新北投5班 11/25 03:24
ciswww: 北投5班 石牌10班,使石牌以南每小時30班車南下 11/25 03:26
Kazamatsuri: 樓上這樣要怎麼排班? @@ 11/25 14:19
hicker: 淡水-新北投-石牌-北投-淡水 以此循環 班距兩分這樣吧 11/25 14:33
hicker: ....不太對 11/25 14:33
hicker: 淡水-石牌-新北投-淡水-石牌-北投-淡水 這樣循環才對 11/25 14:35
ciswww: 5 11/25 18:05
ciswww: └────────────────→ 11/25 18:05
ciswww: 5─────────────────→ 11/25 18:05
ciswww: 10──────────────────────→ 11/25 18:05
ciswww: 10─────────→ 11/25 18:05
ciswww: 石牌站能夠每小時往南發10班,當然是因為有10班在石牌折返 11/25 18:07
ultratimes: 當初不可能2:1,忘了當初還要考慮新店和南勢角了? 11/25 18:46
hicker: 樓上 鐵道版那邊還沒完哩....還是已投降?? 11/25 18:55
uu26793: 鍵盤專家啊(茶 11/25 19:25
Kazamatsuri: 例如明德站南下方向 淡/新/北/石來的怎麼安插排班? 11/25 20:12
ciswww: 資料沒寫,但穿插沒有問題吧? 11/25 23:24
Kazamatsuri: 穿插沒問題 但還是好奇怎麼安排 才能分散人潮? XD 11/25 23:55
gigihh: 不過以新北投的運量,安排淡水與新北投2:1其實也很 11/26 15:47
gigihh: 合理,新北投9分一班其實也比現在好,而且還是 11/26 15:49
gigihh: 6節的列車。 11/26 15:49
gigihh: 更好的是有效提升淡水站的疏散能力。 11/26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