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zw1988 (隱者)》之銘言: : ※ 引述《dppt (我精含)》之銘言: : : 一些人抱怨機場捷運終站離台北車站的位置太遠,沒有將之建設在台北車站內 : : 。真正的原因恐怕是,機場捷運相較於台鐵、高鐵、台北捷運淡水線和板南線 : : ,並沒有那麼重要,因此節省成本,另外興建獨立的機捷車站,也是設計者對 : : 運量的不樂觀。 : 真的是廠廠,桃園機場捷運是政府興建再交由桃園捷運公司經營, : 建設成本不會影響桃捷的盈虧; : 再者,若真的是要節省成本,當初何必將台北車站由高架改為地下? : 這和節省成本的目的不是互相衝突嗎? 關於機捷台北段地下化部分 我找了一下 高鐵局捷運工程局是這樣寫的 http://220.128.208.14/MRT/ProjectInfo.aspx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捷運(簡稱機場捷運),前身為中正機場捷運計畫,包含桃園捷運藍 線,為連結臺北市、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與桃園市的捷運路線,屬於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 所主導的「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 舊稱『中正國際機場』的臺灣 桃園國際機場於2006年9月6日改為現名後,原本以舊稱定名的計畫名稱亦隨之作出相應修 改。本線原長35.7公里,自台北車站至桃園機場。由於政府計畫興建桃園捷運藍線(自桃 園機場至龍岡,將行經台灣高速鐵路桃園站與桃園市中壢區;桃園機場至中壢中豐路、環 北路口段預定優先辦理),因此將兩條路線予以銜接,總長為51.03公里。『三重站—桃 園機場—中壢』段工程及機電系統已於民國95年2月27日開工。   依高鐵局原有規劃,『三重站—台北車站』段為高架路線。但臺北市政府認為高架路 線將影響都市景觀、土地利用…等,主張應以地下方式興建經雙方協調後,市政府表示 願意負擔改採地下化所增加的工程經費,交通部也同意『三重站—台北車站』段改以地下 方式興建,並由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該段的設計、施工與臺北市轄段土地開發,土 建部份完工後,再交由高鐵局續建。 『三重站—台北車站』段於民國95年9月25日正式開 工,未來將交由桃園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營運。 雖然不是很想酸 但還是要反觀桃園.... 高架改地下 價差 ....全民埋單 -- σ ◢◤ 有PTT使用上的問題嗎? ^ ^ 按 hh 會有〝小天使〞為你解惑唷! ▆▌ /: \ φseven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4.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86715812.A.495.html
Chungli28: 台北市府當大爺就不是用納稅錢? 02/10 16:54
不 其實有差 = = 市府自己出比起中央出還是有差別存在的 ※ 編輯: ttnakafzcm (114.44.4.200), 02/10/2017 16:57:00
free4u28: 市府出的不也是人民的納稅錢?還是市長自掏腰包? 02/10 17:01
ttnakafzcm: 台北市民繳的稅自己出VS全國出 Dochi? 02/10 17:03
neon7134: 原來地方政府的錢只包含市民繳的稅啊?統籌分配款表示: 02/10 17:06
free4u28: 統籌分配款也是全國人民納的稅阿。 02/10 17:07
ciswww: 台北市民繳的稅是淨出而非淨入 02/10 17:08
purin820611: 拿統籌分配款講反而會自打嘴巴喔 02/10 17:12
liweihau: 不懂差別在哪 都是納稅錢啊 02/10 17:13
ciswww: 對了 改地下的價差是北市府掏錢補 還是要用聯開收益補? 02/10 17:23
Metro123Star: 稅有分中央稅和地方稅 02/10 17:45
lichun1228: 台北領全台灣最多統籌款的 實在沒資格大聲... 02/10 17:45
ciswww: 除了看統籌款也要看台北市民上繳中央多少綜合所得稅 02/10 17:49
keydata: C1D1聯開還沒蓋成,當然是掛在台北市府帳上 02/10 17:50
keydata: C1D1投資人要分擔地下車站站體的工程費 02/10 17:51
wcc960: 台北市民繳交綜所稅額占全國約4成,沒資格大聲嗎? 02/10 18:18
wcc960: 台北國稅局徵收額(含綜所稅/營所稅...等)也占全國近一半 02/10 18:22
kuma660224: 北市是大水庫理論,雙子星土開利益遠高於 02/10 18:55
kuma660224: 先墊的地下費用。其實不靠全民付錢,還賺 02/10 18:55
kuma660224: 雖然雙子星大樓出包停擺中,不過潛在利益 02/10 18:58
kuma660224: BOT權利金確實很夠抵。 02/10 18:58
kuma660224: 北市只是先付錢,之後應能拿回更多。 02/10 18:59
Yelnats28: 也覺得用台北當例子沒什麼說服力 台北其實也不用地下 02/10 19:51
Yelnats28: 化 02/10 19:51
Yelnats28: 台北資源這麼多&掌握發聲權 不適合拿來酸別人 02/10 19:54
Chungli28: 不正是因為台北市搞鐵路地下化才讓其他地方有樣學樣的 02/10 20:15
Chungli28: 嗎,還敢拿台北來酸 02/10 20:15
coffeemilk: 其實是民眾視野太窄,簡單舉去過日本就知道鐵道高架也 02/10 20:42
coffeemilk: 能城市發展 02/10 20:42
wcc960: 因為台北有所以我也要有,"有樣學樣"變成大義名份了嗎? 02/10 20:58
wcc960: 那高鐵延伸屏東/宜蘭/花蓮,南部or恆春國際機場通通蓋好了 02/10 20:59
wcc960: 反正台北都有嘛,都是台北的錯 :P 02/10 21:01
valkyrie3812: 那台北當初應該鐵路高架,這樣才會說地下化是。。。 02/10 21:45
valkyrie3812: 。 02/10 21:45
Chungli28: 天龍人思維就免了,稅收留台北,汙染留鄉下,難怪高雄 02/10 21:57
Chungli28: 人這麼不爽,國土發展資源集中都市並不是給你大聲用的 02/10 21:57
Chungli28: 台鐵車站卡了一個地下西停車場,導致轉乘距離增加,如 02/10 21:59
Chungli28: 果北市府不財大氣粗,機捷高架站可以離台鐵台北站更近 02/10 22:00
wcc960: 發展集中都市並不是給你大聲用的 跟 都市居民有無資格大聲 02/10 22:07
wcc960: 是兩回事 02/10 22:07
wcc960: 都市居民發展多所以不能大聲? 同樣繳稅你住鄉下能大聲我住 02/10 22:08
wcc960: 都市憑什麼不能大聲? 說稅收留台北,北市民稅又有少繳嗎? 02/10 22:11
wcc960: 雖然個人是新北市民就是了 02/10 22:12
Chungli28: 需要何種建設方式,是因地制宜,需要技術面來評估,不 02/10 22:12
Chungli28: 是靠稅收多寡來決定用哪種方案 02/10 22:12
wcc960: 現在你也懂因地制宜了,那"其他地方有樣學樣"本來就是那有 02/10 22:18
wcc960: 樣學樣的地方的問題,干台北市什麼事 02/10 22:18
Chungli28: 台北有因地制宜? 02/10 22:21
Chungli28: 前面早已經舉例了地下化造成的轉乘問題囉! 02/10 22:22
wcc960: "不正是因為台北市搞鐵路地下化才讓其他地方有樣學樣"? 02/10 22:29
wcc960: 這個其它地方不就該因地制宜,而不是只會對台北"有樣學樣" 02/10 22:30
wcc960: 講白了就桃園,這篇一開始不就是用台北來講桃園嗎? 02/10 22:31
Chungli28: 因為台北濫用建設經費,造成外縣市也想仿效,事實如此 02/10 22:34
Chungli28: 請問台北市是有多好多專業,好到不能批評? 02/10 22:36
wcc960: 那從自家預算中自己支出這點怎麼就不仿了? 02/10 22:38
kuma660224: 首都跟地方本來建設就不會平等。 02/10 22:38
Chungli28: 又來囉,中央預算是錢,地方預算就不是錢是吧 02/10 22:39
wcc960: 誰跟你說不能批評,我只看到你說"不正是..."(所以都台北錯 02/10 22:39
kuma660224: 其他地方沒有同樣條件,硬要比照辦才是問題。 02/10 22:40
Chungli28: 其他地方本來就不該比照辦理,但拿地方政府預算說嘴很 02/10 22:41
Chungli28: 弔詭,台中鐵路高架化,地方還免出錢咧 02/10 22:42
wcc960: "不是給你大聲用""天龍人思維"這種嘲諷台北市民or要台北市 02/10 22:42
wcc960: 民小聲別吵的言論而已 02/10 22:42
Chungli28: 其他縣市仿效台北,而台北濫用也是事實,台北都沒錯? 02/10 22:43
Chungli28: 可以批評桃園,怎麼就不能批評台北了,怪哉 02/10 22:44
wcc960: 既然都是稅,那也不要分中央地方,以後地方建設通通中央出 02/10 22:45
Chungli28: 這篇內文不就是在講台北更改捷運土建設計的歷程嗎? 02/10 22:45
wcc960: 錢不就好了,還吵誰出幾成誰出幾成幹什麼? 02/10 22:45
Chungli28: 不要分當然更好,學日本的新幹線建設基準法律,只付時 02/10 22:46
Chungli28: 速260的建設經費,要升級請自己加錢,鐵路地下化亦同 02/10 22:46
wcc960: 你前面可是講"台北市搞鐵路地下化"讓其它縣市"有樣學樣" 02/10 22:49
wcc960: 鐵路地下化是"濫用建設經費"嗎? 02/10 22:50
kuma660224: 中央能補助多少是看狀況。高架總價不高。 02/10 22:50
kuma660224: 中央有可能較放水,多補助地方一些。 02/10 22:50
kuma660224: 桃園改地下變成千億,對中央就不是小錢了 02/10 22:51
Chungli28: 讓捷運轉乘距離變長、班距拉長,好棒棒! 02/10 22:51
kuma660224: 光是差額就比臺中+桃園兩處高架案總額還高 02/10 22:52
kuma660224: 不是多補助幾十億就能解決。是700億。 02/10 22:53
wcc960: 鐵路地下化一般指台鐵樹林~南港間,還沒聽過用來講機捷的 02/10 22:54
wcc960: 機捷講台北濫用那台北不對,你桃園想學用自己的預算學啊 02/10 23:04
Chungli28: 又在分預算名目了...唉,桃園市府自己出的預算也是爆增 02/10 23:31
Chungli28: 講得好像都不用出錢一樣,重點那都是不必要的預算擴編 02/10 23:32
Chungli28: 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分配款,都是納稅錢,都是國家預算 02/10 23:33
kuma660224: 機捷在臺北改地下只有A1-A2間小小一段。 02/10 23:34
kuma660224: 北市是自己付所有差額費用。 02/10 23:34
kuma660224: 桃園應該也是可以放棄全線地下化的夢。 02/10 23:34
kuma660224: 只在兩大市中心做局部地下,預算不差太多 02/10 23:34
kuma660224: 郊區還要全地下要中央出錢,真是找麻煩 02/10 23:35
wcc960: 拿掉中央補助,台北市自籌財源有1200億(含地方稅約860億) 02/11 00:20
wcc960: 桃園市500多億(含地方稅約380億) 02/11 00:21
wcc960: 台北市能用自己預算出,不用中央補助,也不會排擠中央預算 02/11 00:25
wcc960: 中預定給其它縣市的部分,你桃園有本事就也這樣做啊 02/11 00:27
wcc960: 說(國稅)稅收同源所以不能分,都一樣,那就來講不同源的 02/11 00:28
Chungli28: 想護台北也不是這樣的,今天桃園全部自付,也一樣該打 02/11 00:55
Chungli28: 花費預算建設沒考量到效益,拿什麼名目的錢都一樣浪費 02/11 00:56
Chungli28: 花無效益錢再搞了一堆聯開弊案很值得驕傲? 只能說頗呵 02/11 00:58
Debian: 好個雙重標準。 02/11 01:05
coffeemilk: 講真的『天龍人』三字充滿了嘲諷 02/11 01:41
coffeemilk: 台北繳稅多,除了台北居民以外 02/11 01:41
coffeemilk: 外縣市也用很多台北資源 02/11 01:41
coffeemilk: 我不覺得在都市裡投入資源是偏妥的 02/11 01:41
wcc960: 那你單純打桃園就好,扯什麼"不正是因為台北市...."幹麼 02/11 01:47
wcc960: 講的好像桃園亂花錢是"因為學台北"而不是自己的問題一樣 02/11 01:48
kuma660224: 台北算是規格外的特例,地位跟其他縣市不同 02/11 01:49
kuma660224: 長期為首都集中央資源去建設的首善之區。 02/11 01:51
wcc960: 就算都是浪費,至少台北市還沒有搶別人的預算來給自己浪費 02/11 01:52
wcc960: 想把台北桃園打成同一流也不是這樣的 02/11 01:53
wcc960: 而且這邊談的不是稅收和預算嗎,你把弊案也扯進來是哪招 02/11 01:56
wcc960: 開始噴墨汁模糊焦點打迷糊仗嗎? 02/11 01:57
Yelnats28: 桃園不對 只是沒資格拿台北的例子酸人而已 02/11 18:44
Yelnats28: 台北的道路條件這麼好 高架化其實也沒差 02/11 18:47
Yelnats28: 我認同首都有其特殊性 只是很多情況真的是要什麼有什 02/11 18:51
Yelnats28: 麼 天龍人是特指雙重標準的天龍思維 而非泛指台北人 02/11 18:51
Yelnats28: 其他縣市也會出現天龍思維 02/11 18:51
wcc960: 不會沒資格,有錢搞有錢的做法,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 02/11 20:24
wcc960: 就是某樓講的因地制宜,無關好壞高低 02/11 20:24
wcc960: 今天你就是沒錢硬要搶別人的錢來搞有錢的做法,才會被酸 02/11 20:25
wcc960: 批台北浪費,結果你桃園不是以此為鑑把錢花在刀口上,卻好 02/11 20:37
wcc960: 的不學學壞的搞更大的浪費,不酸才是雙重標準 02/11 20:43
macarthur: 有差!中央補貼會排擠其他支出 03/01 14:41
macarthur: 而且稅也未必都是所得稅 03/01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