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聯合新聞網 | 2017-05-08 01:23:00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爭議愈演愈烈,不僅在野黨強力杯葛,連綠營重要人士也不以為然。在 低迷不振的大環境下,政府大力投入公共建設,帶動民間支出,確有振衰起敝作用。同時 ,當前百廢待興,許多建設也確有興建必要。 各方質疑癥結並不在此,而在於耗費不貲的軌道建設,是否已確切完成相關的成本效益分 析。倘若預期效益不能實現,不僅浪費寶貴資源,而且可能成為永遠填不滿的錢坑;每年 虧損連連,地方原已捉襟見肘的有限預算徒然浪擲。同時,政府財政拮据,再舉債近九千 億投入不必要的建設而債留子孫,稍有良知與智慧的主政者萬萬不當為。 成本效益評估廣受質疑,在野黨據此百般刁難,社會也分成正反兩方相互攻訐,在真正啟 動建設之前,所付出的社會成本已無比高昂。然而成本效益評估曠日廢時,若評估方法未 盡妥善、論據不具充分說服力,即使完成評估,爭議亦難戢止。 為今之計,只有一法可杜悠悠之口;凡有一絲機會採取BOT方式者,都盡力引入民間資源 承擔,並於建完後負責經營成敗。第一,前瞻計畫中高占四千二百億,而計入一般預算總 金額高達九千五百億的軌道建設,如有部分乃至全部以BOT進行,則民間投入資金愈多, 政府舉債及占用地方政府一般預算的部分即愈少,將財政疑慮直接消弭。 第二,BOT事前成本效益分析若未切實從事,投入的資金將血本無歸;這不是任何明智的 民間投資者甘冒的風險。何況民間承擔成敗責任,即使犯錯,政府損失亦可大為減輕。 第三,以BOT興建,若因預估效益偏高而造成錢坑,也主要由民間經營者一肩承擔,不會 成全民包袱。慮及此一無窮無盡錢坑,參與BOT者必不敢魯莽從事。 第四,國庫窘困,但民間資金氾濫而不知如何運用。若在公權力配合下,開出許多公私兩 利的建設計畫,減輕政府的負擔卻同時活化民間資源,一舉雙贏,正是當前最渴望的解方 。 當然,一提到BOT,各界立刻想到高鐵BOT案,而深以為戒。事實上,一開始規劃以四三一 六億元興建的台灣高鐵,不僅是全球最大BOT案,成為台灣之光;而且高鐵從興建到營運 ,幾乎毫無瑕疵,成為人人稱讚且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設;絕不是一個可汙名化、 隨意踐踏的BOT案。儘管在過程中因經濟景氣惡化、融資發生困難,靠政府以特別股四百 億元等方式加以扶持,但其四三一六億元政府零出資的承諾基本上並未跳票。 如果廿年前台灣能以如此巨大勇氣投入破紀錄的BOT案,則以廿年來累積的經驗、人才, 面對總金額遠低的軌道建設,我們毫無理由無法達成民間資金人力投入的目標。 從以上一負一正兩個層面,我們獲得的結論就是,民間資金以BOT方式參與前瞻建設中的 軌道建設,乃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所在。而且每一個軌道建設凡能通過BOT檢驗者,社會 必將無異議地支持其興建,而無休無止的爭議亦將止於此。(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44889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10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94592706.A.F1B.html
edison: 別再 BOT 了,尤其是高鐵,跟本是 BOT失敗案例 05/12 20:39
watameki: 這我一定要噓馬凱 高鐵高捷堪稱BOT模式的著名引以為鑒的 05/12 20:44
watameki: 經典案例 他還好意思把高鐵捧成這樣.... 05/12 20:45
watameki: 台灣高鐵當年靠唬爛的財務自償計畫得標 讓政府去做保 05/12 20:47
watameki: 讓五大原始股東賺肥肥 快破產又讓政府擦屁股 這樣還敢說 05/12 20:48
watameki: 成功? 高捷資本有七成是政府出資 還好意思稱作BOT 05/12 20:49
geesegeese: 臺灣的建商比政府更不可信 05/12 20:50
michael54: BOT是好建議,是不是值得投資,看有沒有投資人就知道了 05/12 20:53
michael54: 。 05/12 20:53
kutkin: BOT 沒錢賺就落跑 有錢賺就變成金雞母給人養 05/12 20:56
kutkin: 民間資金不可能做虧本生意,吃虧的只有政府 05/12 20:57
watameki: 如果賺錢的話 政府自己做就好了 還BOT幹嘛? 05/12 21:00
nick0605: 高鐵跟高捷都失敗了?還在做夢 05/12 21:01
watameki: 軌道BOT給政府最大的啟示就是:免錢的最貴 05/12 21:03
Xkang: 私鐵 05/12 21:06
Xkang: 開放私鐵吧 讓有興趣的民間企業來做 說不定哪天也出現個 05/12 21:08
Xkang: 台北版的京成或小田急 05/12 21:08
Xkang: 英日都有大量的民營鐵路公司 也是做得有聲有色的 05/12 21:09
Xkang: 麥擱逼歐踢了 就是正港的私鐵 05/12 21:13
Xkang: 這樣一來台鐵有競爭者也會更發憤(ㄨㄚ ㄈㄣˋ)圖強 05/12 21:15
Xkang: JR在東京 京阪神 中京圈就是有這麼多競爭者才會繃緊神經 05/12 21:17
s6210603: 兩個都虧到要修約或要讓政府救.. 05/12 21:17
Xkang: 做得嚇嚇叫的 05/12 21:17
sdss: 這次前瞻軌道用bot跟本不可行也不可能不要鬧了 05/12 21:24
go371211: 軌道這種很難回收成本的建設要民間來做很難不產生弊端 05/12 21:27
s6210603: 更何況高鐵現在還被要求延伸屏東@@ 05/12 21:32
yinaser: 台灣玩不起來的光是凍漲車價都更審議緩慢就註定賠錢 05/12 22:42
gigihh: 要bot不如開放私營,可以獲利的空間還更多 05/12 23:00
gigihh: 另外大家一直說債留子孫,我覺得如果建設品質好,相信大家 05/12 23:01
gigihh: 很願意花錢維護,債留子孫又如何?至少品質很好。 05/12 23:02
gigihh: 歐洲國家高昂的稅收就是用來維持它們很好的公共服務與社會 05/12 23:02
gigihh: 福利,以台灣這種論點各國應該都是債留子孫,那社會福利都 05/12 23:03
gigihh: 不用做了。 05/12 23:03
ujay1990: 國車國造和技術本土化比較實在 05/12 23:24
ujay1990: 至於bot在台應該確定失敗了 05/12 23:25
ujay1990: 台灣好像只能造輕軌,其他捷運車廂廠廠 05/12 23:26
valkyrie3812: 台中捷運私鐵化希望(被拖走) 05/13 00:26
kenro: 私鐵真的該開放,一直會被炒地皮但至少能拉投資,仍可嘗試 05/13 11:49
elvson: 商人更在商言商 05/13 13:39
kcl0801: 私鐵就要靠異業合作來賺 最簡單就是搞房地產 順便培養客 05/13 21:12
kcl0801: 源 但是台灣所謂的捷運宅常常賣得很貴 收入又跟L型化差不 05/13 21:13
kcl0801: 多 非常懷疑現在有廠商會想自己蓋... 05/13 21:14
watameki: 台灣軌道事業現在應該只有聯開比較能吸引廠商 05/13 21:45
edison: 先前阿里山鐵BOT就是一例,只是想要經營飯店,鐵路放給它爛 05/13 23:47
nucleargod: 看標題我還以為要群眾募資蓋捷運........ 05/14 08:17
lidongyun: 高鐵高捷阿里山全是失敗的例子,臺灣的法規也是關鍵原 05/15 01:34
lidongyun: 因,要BOT前應該要修法才有可能成功 05/15 01:34
Metro123Star: 台灣軌道事業太封閉,還不准做太多副業 05/1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