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彰化目前的規劃路線一直都覺得不是很好 所以我考慮了一下提出了這個版本 主要構想是 1.延伸運輸系統共構站的概念 http://i.imgur.com/vDIAxyz.jpg
其實就是在高架道路旁再做一條輔道拉出去銜接到站體 2.在盡量降低成本情況下做調整 現況: 未來的運輸系統銜接 應該是朝向鐵路捷運高架道路與brt共站的情況發展 中部的高架道路網目前已經蠻發達的 https://goo.gl/ZBScWi 而台中市也朝著MR.B%B的方向走 所以我想這樣子應該會比原本的方案便宜 (這還要詳細再估計) 彰化情況 原本方案打算拉鹿港輕軌 然後彰化市內高架化 彰化市內就像是中永和一樣的都市布局一樣的擁擠 要進行這些工程基本上也會拖很久 而且彰化市東南方有八卦山 西方被一堵城牆(國道1號)切割 都市內東西寬才兩三公里 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 要做的話也會搞出交通超級黑暗期 工程時間更是會拖超過五年以上甚至十年? 卡在喬地 所以我的提案如下: ------------------------------------------------- 前提: 盡量在既有設施做修改, 預算希望在原本方案之下, 以高架化共構站為核心 主軸: 彰化市 彰化臺鐵站位置將有兩個選擇, 或直接設兩個站 中山/金馬/臺鐵鐵道, 擇二條改成輕軌循環線, 連接彰化臺鐵站與烏日站 臺鐵路線修改 從花壇進入彰化市時改走沿著洋仔厝大排水溝, 穿過國道(新站) 往北走沿著道路(134甲,或附近的其他道路北上, 或徵地) 新的先進運輸系統彰化站位置 新站位置1:洋仔厝排水溝與國道一號交叉處(立體) 新站位置2:福爾摩莎高速公路與134甲交叉口(立體) 跨過大肚溪, 改接大肚站(等於主線改接海線) 參考地圖: http://i.imgur.com/A5VmeD5.png
特色: 1.仍然有原先方案的輕軌與臺鐵高架化, 但工程難度降低, 時間更短, 預算更少 2.盡量利用原有既有道路與設施 3.利用立體的運輸共構站, 去融合公路/brt/汽車/鐵道/輕軌 4.此修改可平衡照顧大多數彰化人口(尤其對秀水,和美,鹿港), 減少損害彰化乘客方便性 5.避免在人口密集土地稀缺工程難度大的彰化進行施工, 尤其高架化鐵道是避鄰設施. 6.有利於其他鄉鎮的未來運輸計畫銜接難度(輕軌或公車) 7.有利於銜接新一代運輸系統, 串接高速公路 8.有利彰化都市縫合,可完全利用鐵道,彰化市內讓輕軌取代機車效果最佳 這個方式也使得原本的臺鐵跨河鐵道可以繼續利用 原有臺鐵南北移動機能,則改為利用海線鐵路為主 進一步分流 關於詳細的站點位置選擇 與地形與的部份 晚點再做說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07.198.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499139430.A.FD4.html ※ 編輯: XX9 (120.107.198.126), 07/04/2017 11:38:52
andbu558: 如果從員林拉高架輕軌延員大排去鹿港 在鹿港設轉運中心 07/04 12:12
andbu558: 沿海鄉鎮自鹿港轉員林搭輕軌 07/04 12:12
XX9: 但員林已經高架化完畢了 目前北邊大村以上路段還沒 07/04 14:31
borest: 始終不知道你的地面輕軌這樣設計的理由在哪裡, 第一和美及 07/06 04:39
borest: 秀水等地區很少有這樣的通勤需求, 多的是往彰化市或台中市 07/06 04:39
borest: 區, 而不是拉到大肚去, 第二這輕軌是要圍繞著彰化市外圍建 07/06 04:39
borest: , 延線卻多農業用地, 未來亦沒有都市計劃要進行. 要的話也 07/06 04:39
borest: 是往追分車站過去, 銜接台鐵山線甚至是捷運綠線, 緩解彰化 07/06 04:39
borest: 市交通障礙, 更有助於烏日副都心這個節點發展. 07/06 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