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watameki: 大眾運輸搭乘率到底跟產業政策有什麼關係啊?12/12 15:36
watameki: 你才是狂跳針吧 除了我以外 一堆人拿出數據反駁你 12/12 15:59
watameki: 你依舊是自我感覺良好啊12/12 15:59
watameki: 你要不要去發一篇paper證明產業結構跟大眾運輸使用率的 12/12 16:00
watameki: 關聯性? 12/12 16:00
不好意思,剛較忙,請容我發篇討論一下,也作些許澄清 對於能提升高雄,甚至擴大到整個中南部地區的軌道運輸發展 無論後端公車接駁、產業結構、人口與住宅政策、國家與都市規劃 有利於將中南部公共運輸市占率提升,且將國家導向正軌,都應該戮力以赴。 今天 watameki 版友認為產業政策與大眾運輸搭乘率沒有關係(上述推文或可推斷 一般而言不同產業之從業人員對於公共運輸使用率 在國外多以城市個案為統計,而台灣剛好.... 也有!如果沒記錯的話 Orz 請參照:105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旅次主運具市占率交叉統計表 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54&parentpath=0%2 https://imgur.com/3W00Ocr 表12 外出民眾旅次主運具市占率─按運具類別分 調查對象為昨天有外出民眾,以主運具次數角度做分析。 樣本數(主運具次數) 公共運輸工具(單位:% ) 加權前 全體 69,885 15.8 職業 農林漁牧 4,196 2.0 工業 11,507 6.5 批發及零售業 2,774 14.2 住宿及餐飲業 1,731 14.8 運輸及倉儲業 965 9.3 金融及保險業 1,425 27.5 服務事業 13,041 14.6 軍公教 4,665 17.2 料理家事 4,665 12.9 退休人員 11,030 19.1 未就業者 1,997 7.8 學生 6,219 45.5 及附表5 平常外出較常使用哪種運具 調查對象為15歲以上民眾,以人的角度做分析。(複選) 這或許農業區本身就沒有佈建太多軌道,自然也就沒有機會產生相應的需求 而公交佔主運具市占率偏高的金融業,甚至次之的軍公教 相信 watameki 版友可以了解,除了反覆談論的國土與都市計畫、人口與住宅政策 中南部公共交通政策的背後,經濟與產業結構是重要配套。 所以希望高捷抑或未來的中捷、南捷等,朝解決問題的角度思考 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國家發展的層次應合力有所為 也是本人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應設立於台灣中南部,改善就業與產業環境 https://tinyurl.com/y7jpetmj 及 首都機能移轉的原因之一。 這些職業類別背後的機動與非機動(步行及自行車)運具數據 載客、載貨、執行勤務的不同,也有進行相關統計 公共運輸市占率,跟產業性質結構沒有關係的論點是從何而來?
watameki: 這裡是MRT版 不是國家發展研究版12/12 14:46
xylophone135: 這裡是MRT版 不是國家發展研究版+1 一直看到跳針很12/12 15:16
xylophone135: 煩12/12 15:16
其實過往在許多交通文獻上的討論,多會廣泛觸及經濟產業及人口密度等分布 比如《臺灣西部地區運輸系統發展策略-南部區域》林國顯等 這些都是國家發展規劃,及都市計畫的重要組成 軌道作為公共運輸重要的一環,怎會沒有相關呢? -- 社群理念 首都設中部,社會住宅蓋中南部 https://www.facebook.com/NCPBT/ 首都機能移轉計劃 New Capital Plan for Better Taiw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172.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13076415.A.45D.html ※ 編輯: ckTHU (122.117.172.83), 12/12/2017 19:01:04
ckTHU: 晚點回,也感謝 w 版友給予討論的機會。 12/12 19:01
Stan6003: 有點常 能不能濃縮在30字內 12/12 19:04
Lsamia: 有點腸 能不能濃縮在30字內 12/12 19:06
hansopp: 有內容的文章長是正常的吧 12/12 19:07
watameki: OK 提出資料很好 值得讚許 12/12 19:11
watameki: 但是我上一篇推文就講了 產業結構跟搭乘率是關聯性比較 12/12 19:12
Stan6003: 我只看到連署的廣告 其他似乎沒甚麼重點... 12/12 19:13
watameki: 低的 而人行空間跟公車密度的關聯度是更高的 著手的順序 12/12 19:13
princeguitar: 原來還在聯署喔 中南部說不得嗎? 每次都只看見跳腳 12/12 19:14
watameki: 上你還是應該先去改善關聯性高的人行環境跟公車 而且人 12/12 19:14
watameki: 行道跟公車改善 不但成本低而且效果快 可是產業結構的改 12/12 19:15
watameki: 變調整 不但成本極度高昂 而且也曠日廢時 那輕重緩急應 12/12 19:16
watameki: 該很明顯了吧 12/12 19:16
Stan6003: 產業結構轉型是太久遠的事情 應該超出MRT版討論的範圍吧 12/12 19:19
watameki: 只因為想提高大眾運輸使用率就想把金融園區南遷 或者用 12/12 19:20
watameki: 產業轉型當作提高大眾運輸搭乘率的手段 那我問你 就算今 12/12 19:21
watameki: 天高雄真的爭取到金融園區好了 還是會有更多縣市沒有金 12/12 19:22
watameki: 融園區 難道只要有某個縣市大眾運輸使用率不佳 我們就要 12/12 19:23
watameki: 把金融園區挪給他? 這根本不可能。台灣注定有些縣市就是 12/12 19:23
watameki: 要專攻工業或農業 那他們的大眾運輸使用率怎麼辦? 就無 12/12 19:24
watameki: 解了或不用提高了? 絕對不是這樣子的 即使是農業縣 大眾 12/12 19:24
watameki: 運輸也是要推動的 所以像是屏東或彰化偏鄉現在推動DRTS 12/12 19:25
watameki: 需求反應式公車 就是要解決農業偏鄉的大眾運輸問題 12/12 19:26
watameki: 台中工業區也有DRTS公車 也是提供工業區的大眾運輸工具 12/12 19:26
watameki: 產業跟搭乘率的關聯是可以透過載具形式去解決的 12/12 19:27
XX9: 推好文 12/12 20:09
btwsniper: 嘉義市人口27萬,台東縣人口22萬,公共運具市占率嘉市 12/12 20:20
btwsniper: 比台東還低,您跟我說產業結構跟大眾運輸使用率很有關 12/12 20:20
btwsniper: 係?難不成台東第三級產業人口比例較高? 12/12 20:20
btwsniper: 高雄中正路有個稱號叫高雄的金融街,信義國小站周邊有 12/12 20:31
btwsniper: 許多商辦大樓,但信義國小站進出人次只比楠梓加工區站 12/12 20:32
btwsniper: 的一半還高一些而已,從事工業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的比例 12/12 20:32
btwsniper: 那麼低,路竹延伸線還能蓋嗎? 12/12 20:32
watameki: https://goo.gl/7vPMUq 台中工業區DRTS 這種系統真的比 12/12 21:03
watameki: 較適合幅員遼闊的工業區 12/12 21:03
shun01: 現在的問題是台灣的金融業不是你設一個這樣的園區就救得起 12/12 21:05
shun01: 來的 12/12 21:05
shun01: 以台灣金融業的前途來看,假設前金融業從業者或潛在的金融 12/12 21:05
shun01: 業從業者在轉換跑道後無法把原本的運輸習慣帶到其他行業去 12/12 21:05
shun01: ,其實整個台灣的大眾運輸是長期看衰的 12/12 21:05
shun01: 再來軍公教這塊我覺得還是等到兩岸前途蓋棺論定以後在動, 12/12 21:07
shun01: 不然首都遷到哪,哪就倒霉 12/12 21:07
shun01: 倒是退休人員跟學生這點可以好好爭取 12/12 21:07
watameki: 我是覺得"金融業搭乘大眾運輸比例高"是有點倒果為因了 12/12 21:08
watameki: 因為台灣金融業都集中在台北 所以金融業才會較高比例使 12/12 21:09
watameki: 用大眾運輸工具 12/12 21:09
watameki: 你如果金融園區南遷高雄 但高雄大眾運輸周邊配套沒做好 12/12 21:12
watameki: 的話 金融界人士一樣不會去用大眾運輸 12/12 21:12
watameki: 所以大眾運輸整體配套才是根本 而不是產業結構 12/12 21:14
omkizo: 學生比例最高 服務業基數最大 結論說中南部要發展金融業? 12/12 22:07
omkizo: 要不要解釋一下這個結論是怎樣得來的 12/12 22:08
omkizo: 怎麼不是把葉台元交搬到高雄比較快 12/12 22:10
kenro: 就用一些奇怪的論點,金融業不是你說移就能移的,沒人會理 12/12 22:31
tommyyx2004: 又是遷都王啦 12/12 22:57
fussstk: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能幹嘛 12/13 00:22
fussstk: 台灣連第三方支付法規都落後,能玩什麼 12/13 00:23
fussstk: 台灣的金融業被財團世家把持,不會有什麼創新 12/13 00:24
fussstk: 只想守成,固定獲利,別想太多 12/13 00:25
watameki: 是啊 金融園區其實對台北意義也不大 我是認為原PO對金融 12/13 00:25
fussstk: 五年後,顧立雄的金融創新園區,保證一事無成 12/13 00:26
fussstk: 10年後也一樣 12/13 00:26
watameki: 業有太多美好幻想 不過這裡是MRT版 就不多談了 12/13 00:26
fussstk: 台灣的銀行太小了,只能待在台灣 12/13 00:27
fussstk: 中國工商銀行,一家銀行一年就賺1兆多台幣 12/13 00:29
fussstk: 台灣所有銀行加起來,都賺不到它1/5 12/13 00:30
fussstk: 玩創新,要有本錢,通路 12/13 00:30
fussstk: 台灣整個市場都飽和了 12/13 00:31
qweasd951: 完全倒因為果啊 金融大部分都在台北 所以才會高啊 12/13 09:17
ek252: 千篇一律只會把MRT文章講去產業發產移到中南部 12/13 09:50
ckTHU: 上面完全搞錯金融創新園區的方向,首先這是新興產業,所以 12/13 10:32
ckTHU: 且 fintech 本質上有去中心化的特質,還有「育成」的作用 12/13 10:32
ckTHU: https://tinyurl.com/y8qncxu4 12/13 10:40
ckTHU: 愛丁堡也不會因為規模遠小於倫敦就不做,且非傳統金融城市 12/13 10:41
ckTHU: 大多發展屬於自己的金融科技產業模式 12/13 10:41
ckTHU: 過去談的美好幻想,已經從行政院長,在立院質詢時聽到了 12/13 10:42
ckTHU: 另外扣個遷都王的帽,而不去細談問題本質,覺得很可惜啦 12/13 10:43
ckTHU: qweasd951 倒因為果?要不要說說金融產業在北部因是什麼? 12/13 10:44
ckTHU: omkizo 父母搭公交上班,創造學童搭公交上學其實不難理解 12/13 10:45
ckTHU: 當然高等教育移轉下來中南東部平均分配相當歡迎,所見略同 12/13 10:46
ckTHU: 這也有助未來中南部產業前端培育人才,協助發展 12/13 10:47
ckTHU: Stan6003 產業發展太久遠就跟軌道發展沒關嗎?XD 12/13 10:52
btwsniper: 台中人口跟高雄差不多,您覺得台中公共運具市占率還比 12/13 11:01
btwsniper: 有捷運的高雄高的原因也是產業結構的問題? 12/13 11:01
watameki: 持續把交通問題訴諸產業結構 只是搞錯問題重點而已 12/13 11:33
watameki: 沒有人會反對區域平衡或產業轉型 但現在高雄要提高大眾 12/13 11:34
watameki: 運輸市占率 產業轉型絕對是最貴、最慢的最笨方法 12/13 11:35
btwsniper: w大之前講的沒錯,要是大眾運輸環境沒改善,就算從台北 12/13 11:36
btwsniper: 移100萬人到高雄,公共運具市占率還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12/13 11:37
fussstk: 你到底了解 fintech多少? 12/13 11:39
fussstk: 台灣根本玩不起來 12/13 11:39
fussstk: 中國早就在做了 12/13 11:40
ckTHU: btwsniper 喔喔~你終於有興趣一起整理資料了嗎? 12/13 11:41
fussstk: 台灣金融法規僵硬,新事物不適用,謝謝 12/13 11:41
ckTHU: 看過高雄台中數據,大致有一些方向與想法 12/13 11:42
fussstk: 我在銀行業,你會比我清楚嗎 12/13 11:42
ckTHU: 可能除了產業面,包含人均平面道路及公車系統應該皆有影響 12/13 11:44
ckTHU: fussstk 你會比 德勤 deloitte 的報告還清楚嗎? 12/13 11:45
fussstk: 英國的金融環境,和台灣比,你要不要先搞清楚 12/13 11:45
ckTHU: fussstk 請記得看一下資料,連Regulations都有評估 12/13 11:45
fussstk: 不用看 12/13 11:46
ckTHU: Regulations 比台灣環境差但一樣在新興節點喔,請看清楚 12/13 11:46
ckTHU: 好吧,那本人相信你的專業領域 > deloitte 12/13 11:46
fussstk: 20年後,還是玩不起來 12/13 11:47
fussstk: 光是,台灣和中國的對匯,管制,什麼創新 12/13 11:48
fussstk: 自由化這塊,你就沒戲唱了 12/13 11:49
btwsniper: 台中比高雄高的問題您終於不在避而不談,很好 12/13 11:51
fussstk: 第三方支付,就是管制太多,就算你有再好的金融科技 12/13 11:51
ckTHU: btwsniper 是高多少?你要不要先建立資料,我再來討論我的 12/13 11:51
ckTHU: 部分? 12/13 11:51
fussstk: 過多管制,沒有市場,行不通 12/13 11:52
ckTHU: 還是你認真想朝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發言,也歡迎一起研究 12/13 11:52
ckTHU: fussstk 但是管制比台灣多的國家,人家環境也是有不錯的 12/13 11:53
ckTHU: 金融科技服務,且當然服務內容跟傳統金融中心不一樣 12/13 11:54
ckTHU: 這些評估都有,所以一昧把責任推到台灣較高的 Regulations 12/13 11:54
btwsniper: 台中約12.2、高雄9.3,如果兩地都只有公車是差距不大, 12/13 12:17
btwsniper: 但您要不要查查高捷的部分就佔了多少? 12/13 12:17
qweasd951: 高捷運量一直起不來和產業根本沒有關係 是最基本的公車 12/13 12:26
qweasd951: 轉乘和公車路網根本沒有想要去建立 整天都只想亂扯議題 12/13 12:26
qweasd951: 扯到南北產業問題上面 根本就是在亂帶風向 12/13 12:26
fussstk: 大眾運輸是習慣,不是討論在產業 12/13 12:48
fussstk: 每次都刻意討論產業,南北引戰 12/13 12:49
fussstk: 都讓捷運討論失焦 12/13 12:49
fussstk: 然後某人對產業又不了解 12/13 12:50
fussstk: 老是喜歡把國外套用在台灣 12/13 12:50
fussstk: 這種沒什麼經驗的空談,浪費時間 12/13 12:51
ckTHU: 實在不知道把產業從業別數據丟出來就跑出一堆說無關怪有趣 12/13 12:56
ckTHU: fussstk 評估是以全球來看,當然可以選擇忽視。 12/13 12:58
ckTHU: fussstk 相信你的經驗一定比 deloitte 的評估來得有說服力 12/13 12:59
ckTHU: 一堆新興金融節點都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開發服務,直接無視 12/13 13:01
ckTHU: 不會讓台灣變得更好 12/13 13:01
ckTHU: qweasd951 開頭就說了喔,只要能創造更好的公共交通環境 12/13 13:10
ckTHU: 任何政策都應該戮力以赴,你的論點黑人問號 12/13 13:10
watameki: 任何政策都該戮力以赴? 任何交通政策都要考慮成本效益跟 12/13 13:18
watameki: 可行性的問題 原PO提出的方法是眾多方法之中成效最差、 12/13 13:19
watameki: 成本最高的方法 甚至應該擱置或者擺到另一個獨立議題 12/13 13:19
ckTHU: watameki 所以你效益如何評估?讓我們把之前談過的都表列? 12/13 13:20
watameki: 不要忘記交通很大程度是在服務產業 不是產業在服務交通 12/13 13:20
ckTHU: 另外呢,均衡發展是國家應體現的價值,成本高就不做的邏輯? 12/13 13:20
watameki: 我實在是很想放棄跟你溝通了 感覺你都聽不進去 12/13 13:21
ckTHU: 是啊,所以設個創新園區來育成成本很高? 12/13 13:21
watameki: 上面推文我也已經強調沒人反對區域均衡跟產業轉型了 但 12/13 13:21
ckTHU: 我很有耐心跟你逐一討論,怎會聽不下去 0.0 12/13 13:21
watameki: 你硬要把產業置於眾多議題之前 12/13 13:22
watameki: 昨天到今天 我講過N遍了 提升高雄大眾運輸當務之急是周 12/13 13:23
ckTHU: 我有嗎?且可以跨部會的層次,你又拿什麼標準來擬定先後? 12/13 13:23
watameki: 邊交通配套 這才是最立即最優先要處理的問題 12/13 13:23
watameki: 而且講到現在 你到底在板上說服了誰? 根本沒有人支持你 12/13 13:24
ckTHU: 你自己看看版上某些人的論點吧,總是你說的這樣,平衡一下 12/13 13:24
ckTHU: 其他範疇有問題嗎? 12/13 13:24
watameki: 或者問一下版上的高雄人 有人認為產業政策是高雄大眾運 12/13 13:24
watameki: 輸最有效的解藥嗎? 12/13 13:24
ckTHU: 有沒有人支持,該說的話,基於哪些論述還是要講,確實台灣 12/13 13:25
ckTHU: 仍有進步的空間,而連署從昨天到今天也才增加 10 個 Orz 12/13 13:25
watameki: 我已經舉了不只一次鄭文燦政策的例子 整頓人行環境跟健 12/13 13:25
watameki: 全公車路網 都是地方政府馬上可以著手改善的層面 為什麼 12/13 13:26
ckTHU: watameki 我是不知道只想依賴周邊交通配套就認為是解藥邏輯 12/13 13:26
ckTHU: 在哪,本人可是強調任何有利於提升中南部公共交通環境都作 12/13 13:26
watameki: 這種便宜、而且地方能自己解決的東西不先做 卻要馬上訴 12/13 13:26
ckTHU: 結果一堆人跑出來跳針 XD 12/13 13:27
watameki: 諸到中央層級 還要跨部會? 你知道跨部會協調多麼曠日廢 12/13 13:27
ckTHU: 所以設個育成園區有很貴嗎?還是你說的周邊交通配套 12/13 13:27
watameki: 時嗎? 你知道產業轉型要耗費至少幾百億幾千億嗎? 12/13 13:27
watameki: 但是人行道整頓跟公車路網可能花個50億就全部解決了 12/13 13:28
ckTHU: 不管發生地在哪,產業轉型自然要消耗資源,但你不轉國家 12/13 13:28
ckTHU: 也難有進步的動力,且剛好中南部產業也需要轉型 12/13 13:28
watameki: 而且你不斷跳針 不斷扭曲別人意思 我已經說不反對區域均 12/13 13:29
ckTHU: 也有適合金融科技育成的基礎條件,國際上新興金融節點很少? 12/13 13:29
watameki: 衡跟產業轉型了 為什麼還要給我扣帽子? 12/13 13:29
ckTHU: 我是說一堆人,有說你嗎... 12/13 13:29
ckTHU: 另外高雄抑或台中產業政策不是放到最優先? 12/13 13:30
watameki: ckTHU:我是不知道只想依賴周邊交通配套就認為是解藥邏輯 12/13 13:30
watameki: 在哪? <----我有說產業不是解藥嗎? 12/13 13:31
ckTHU: watameki 這論點應該不是你獨有吧.... 12/13 13:31
watameki: 我說的是產業轉型是"最笨"的解藥 你還搞不懂? 12/13 13:31
ckTHU: 「大眾運輸搭乘率到底跟產業政策有什麼關係啊?」 12/13 13:31
ckTHU: 怎會是最笨?你怎麼評估? 12/13 13:32
watameki: 難道你要跟我說 產業轉型比整頓人行道跟公車還要快、還 12/13 13:32
watameki: 要便宜???? 12/13 13:32
ckTHU: 那是短期間成效問題,誰說長時間改善的就是最笨的? 12/13 13:33
watameki: 你完全搞不懂輕重緩急嘛! 哪些事情是第一順位 哪些是殿 12/13 13:33
ckTHU: 你怎麼評估便宜? 12/13 13:33
watameki: 後順位 還搞不清楚? 你以為國家資源是無限的嗎? 12/13 13:33
ckTHU: 你才是搞不清楚,長時間的成效早點做當然會看到成效 12/13 13:34
watameki: 我覺得如果連這樣簡單的成本你都不會算的話 我沒有必要 12/13 13:34
watameki: 繼續浪費時間跟你溝通 12/13 13:34
ckTHU: 國家資源有限啊,所以中南部產業轉型琣合軌道生活圈 12/13 13:34
ckTHU: 就不是重要的優先事項喔? 12/13 13:35
watameki: 連整頓人行道跟公車與產業轉型的成本都不會算 那就沒什 12/13 13:35
ckTHU: 不要說空話啦,要算成本可以開一篇來算 12/13 13:35
watameki: 麼好說的 反正繼續溝通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12/13 13:35
ckTHU: 你有沒有算國家發展層次上,金融機能都在台北風險非常高 12/13 13:36
ckTHU: 那些都不是成本喔?還是你連我之前貼的文獻數據都沒看 12/13 13:36
watameki: 不必了 我還有事要做 你繼續為你的理論奮鬥吧 12/13 13:36
ckTHU: 唉,願意就數據與國際評估報告討論很是歡迎,也感謝回應 12/13 13:37
ckTHU: 有空記得幫忙翻一下 Lloyd's City Risk Index 2015-2025 12/13 13:39
btwsniper: 長時間改善不會最笨,但你的方法是時間又長成效又不高 12/13 15:25
btwsniper: 建議您可以去查查香港各產業的公共運輸使用率,香港從 12/13 15:26
btwsniper: 事金融業的公共運輸使用率可不見的高,在香港擁有車你 12/13 15:26
btwsniper: 收入要夠高才有辦法負擔 12/13 15:26
btwsniper: 請問您周邊有許多商辦大樓的信義國小站,為何進出人次 12/13 15:36
btwsniper: 只比楠梓加工區站的一半還高一些而已?(高雄市財稅大樓 12/13 15:36
btwsniper: 也在信義國小站旁) 12/13 15:36
jimmykuo123: 某人大概以為台灣人口無限金錢無限 可以隨便搞都行 12/13 15:50
jimmykuo123: 我建議為了提升東部公共運輸運量 應該規劃在東部^^ 12/13 15:51
ckTHU: 台灣人口無限金錢無限(X)人口與金錢都要擠北部(O) 12/13 15:55
ckTHU: 東部不錯啊,首都的國防機能很適合移轉東部 12/13 15:56
ckTHU: btwsniper 多談點政策、數據、理念與價值,你的數據呢? 12/13 15:57
ckTHU: 香港公共運輸使用率與金融產業的相關性提供一下謝謝 12/13 15:59
btwsniper: 上個月旅運量日均信義國小站4212、楠梓加工區站7613 12/13 16:01
jimmykuo123: 不擠北部撐起大眾運輸 難道要分散後到東部蓋捷運XDDD 12/13 16:02
ckTHU: 香港運輸策略只有找到 https://tinyurl.com/yat3483e 12/13 16:07
ckTHU: 一個一個來吧,且站點之間的比較你是想表示什麼啊? 12/13 16:07
ckTHU: 沒記我們在討論軌道系統與產業之間的關聯性吧 XD 12/13 16:08
ckTHU: jimmykuo123 北部已經撐起來了,現在看中南東部如何提升 12/13 16:09
Lsamia: 我怎麼看都不覺得淡水站是靠產業撐起來的XDDDD 12/13 16:10
jimmykuo123: 這版是MRT不是軌道版也不是公共運輸版更不是產業版^^ 12/13 16:11
ckTHU: 單獨站點的搭乘狀況,可以推估整個系統喔XD 12/13 16:12
ckTHU: jimmykuo123 MRT 就是公共運輸的一環啊 XD 12/13 16:13
ckTHU: MRT 不是軌道的邏輯何在啊 XD 12/13 16:14
jimmykuo123: 上下關係都搞不懂妳要不要說MRT宇宙的一環來討論宇宙 12/13 16:15
ckTHU: 這.. 你想表達什麼?宇宙? 12/13 16:16
jimmykuo123: 公共運輸之下的軌道部分之下的捷運部分 這樣你懂吧^^ 12/13 16:21
jimmykuo123: 你想要自己無限向上延伸討論那不如來討論宇宙好了^^ 12/13 16:21
btwsniper: 楠梓加工區站周邊幾乎都是加工區,跟產業之間沒有關聯 12/13 16:23
btwsniper: 性?難不成楠梓加工區從事金融業的人比較多? 12/13 16:23
ckTHU: btwsniper 從站點搭乘狀況來推估整個公共運輸系統喔? 12/13 16:25
ckTHU: 有沒有搞錯 XDDDD 12/13 16:25
btwsniper: 蓋捷運不分析站點搭乘狀況才好笑吧,難不成高捷路線怎 12/13 16:39
btwsniper: 麼蓋是靠全台灣的統計數據下去推論的?XD 12/13 16:39
btwsniper: 如果照您的數據去推論,高市府怎麼會力推路竹延伸線? 12/13 16:49
ckTHU: 沒記錯這一整串都是討論公共運輸搭乘率,怎會扯延伸線 XD 12/13 17:00
ckTHU: 若有延伸需求,也是高市府交通局於該區域評估,怎會以此來 12/13 17:00
ckTHU: 推估整體公共運輸系統呢 XDDD 12/13 17:00
btwsniper: 捷運延伸線不算公共運輸嗎XD 12/13 17:28
btwsniper: 誰跟你推估整體公共運輸系統,路竹延伸線主要經過本洲 12/13 17:43
btwsniper: 工業區跟路科,我是根據您那數據推估將來路竹線的運量 12/13 17:44
XX9: 其實按照這兩年台南高雄的投資案數目...蓋下去也很合理啦 12/13 21:35
ekes11: 投資案數跟蓋捷運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12/14 07:46
nucleargod: 其實我更支持高雄多幾間「有用」的大學 12/22 22:46
nucleargod: 學測填志願往前一看,台清交成政中等,十個裡高雄僅一 12/22 22:48
nucleargod: 濁水溪以南以北數量差距懸殊,大學就逼人往北跑啊 12/22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