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 《sinclaireche (sin)》 之銘言: :   : ※ 引述 《TuringTest》 之銘言: : :   : : 台北捷運 車站數太多 : : 根本不應該設站 : : 應該請不該設站的居民付費或是廢站 : : 像是三盧線應該只留 輔大 三重 蘆洲 新莊 三站 : : 中和線只留南勢角 : : 新店只留七張站 公館 中正紀念堂 西門 北門 中山 松山 : : 站數愈少 速度愈快 : : 留我家這一站和台北車站就好 : : 其他我不會用到可以廢除了 : :   :   : 如果真的要說比較多餘的站,應該是萬惡小碧潭(? : 其他某些車站其實只要微調個位置就可以增加不少人 :   : 像是忠義,只要設在原台鐵淡水線的忠義站的位置(北投行天宮)就會變多人 :   小碧潭又被拿出來講了…… 說是卡新店線南段班距的元兇也沒有錯,不過我似乎發現了公館塞很多人的原因,不只是捷 運班距較長,還和附近地區與公車規劃很有關係 1)各年齡層學生集散地,旁邊台大也常常辦活動,假日擠擠擠 ->適度加班,疑似利用萬隆橫渡線調度 2)羅斯福路和新生南路口,許多公車路線都匯集於此,公車全覽圖兩條水管 ->早就變成公車不能增線的熱點了 3)公車路線緩衝區終點設在捷運公館站 4)公車路線終點設在公館 公車乘客為了不要搭到第二段票,又或是公車只到公館,都會選擇在公館轉乘捷運,結果造 成公館站進出量大,而公車差兩站的捷運台電大樓很少轉乘旅客 之前在公車板看到羅幹和236區的關係,發現自文山區的乘客大半選擇搭公車到公館轉乘, 間接發現疑似造成捷運公館站乘客很多的原因 若只考慮羅幹和236區,恰好就是上面這兩點:緩衝區和終點位置,都是促進乘客選擇在公 館站轉乘,而非在班次更多的台電大樓站轉乘之因素 當然上述的1和2是地理條件難以更改,但或許3和4是可以調整的 希望在捷運條件不變之下,輔導公車業者變更緩衝區,吸引乘客分散到公館和台電大樓轉乘 ,能到台電大樓就到台電大樓,不能的話才去公館 比較一下若改緩衝區後兩站轉乘優缺 公館:公車路線班次多,但捷運班次少 台電:公車路線少,但捷運班次多,且有始發班次易有座位 這個問題不是單一捷運或公車的範疇,而是互相搭配造成的 小弟不是常態公館通勤客,但被假日雷過……如果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請用力鞭 補充,上述只適用進城方向,出城我推測還是會到公館搶公車座位…… 再補充,其實現在有月票就沒公車段次問題,只是乘客要改習慣 ---- 當初松山新店線營運規劃時運量預估不準 https://i.imgur.com/6rF2dXR.jpg
台電湧進3800人/hr,似乎哪裡怪怪的 A)小巨蛋-大坪林,全區1:1 https://i.imgur.com/W30O4aS.jpg
C)松山-台電,全區3:1 https://i.imgur.com/yYCDy8h.jpg
gigihh: 但是綠線的松山-台電很早就確定了,當時新店線應該還沒04/22 21:05
gigihh: 蓋好,之前查過的資料,但忘記哪個網頁有提到了。04/22 21:05
gigihh: 所以當初興建淡水線時,營運模式應該也有把信義線考慮到吧04/22 21:05
基本上都有考慮到,但運量估計好像都會出錯,只能靠後天改善
Metro123Star: 找到資料了 https://bit.ly/2qT4Hz904/23 10:02
那個A案雖然是可能最佳符合運量需求的方案,但只能夢中相見了 後來現在就是採用C案,好像勉強可以啦 話說台電區間車在離峰真的很雞肋,我是希望能改成全線班距5分鐘無區間車 然後小碧潭順便改成20分班距(壞) 順便預告個北捷淡水線快速幻想 -- 沒有魔術 只有基礎 沒有魔力 只有物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2.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24496917.A.54B.html
kutkin: 以後緩衝區改成台電大樓可否04/23 23:25
我就希望這樣改,剩下的我轉去Bus討論
gigihh: 好奇當初為何不像淡水線一樣全部走舊鐵道路線?04/23 23:34
新店線(萬華-新店)很早就停駛改汀州路
gigihh: 台鐵的臨港線應該已經可以環狀了吧!若全部都用舊鐵道04/23 23:35
gigihh: 民眾應該就不會抗議了,畢竟現有路廊就在那邊。04/23 23:35
gigihh: 高雄輕軌當初就是用臨港線啊!又沒有要討論萬華新店04/23 23:45
Metro123Star:轉錄至看板 Bus 04/23 23:46
gigihh: 抱歉推錯了。04/23 23:47
難怪覺得哪裡不對勁 ※ 編輯: Metro123Star (1.171.162.74), 04/23/2018 23:47:29
Austronesian: 我是認為公館商圈+台大 讓公車業者把緩衝區設公館04/23 23:48
Austronesian: 現在要改掉 有點強人所難畢竟公館商圈是知名地標04/23 23:49
shter: 沒有改的必要吧,公車分段點又不是為捷運而設計的04/24 00:04
shter: 何況有些公車從文山到公館後是轉往新生南路去了04/24 00:05
shter: 另外,公路會有紅綠燈跟車流影響速度,捷運不會04/24 00:09
shter: 乘客未必不知道公館非重疊區,但時間上比較容易掌握04/24 00:10
有公車專用道沒塞車,紅綠燈也有連鎖,時間不見得不易掌握 大眾運輸應該全盤規劃,捷運和公車要互相配合,而不是各自行事
Throwout: 公館從幾十年來本來就是一個轉運中心,甚至日治時期前就04/24 00:39
Throwout: 是了。04/24 00:39
Throwout: 這也是為什麼公車緩衝點多在公館,和歷史背景也有關04/24 00:40
gishileh: 支持緩衝區延長到捷運台電大樓站 不過某家業者不願意04/24 00:40
gishileh: 也很難成行 至於公館為什麼是轉運點 和地形也有關吧04/24 00:41
gishileh: 公館南邊是一大片山丘橫亙 擋住台北市區和文山郡 04/24 00:42
gishileh: 而公館剛好是開口點 因此文山新店要進入台北市 早期只04/24 00:42
gishileh: 能進出公館這個孔道進出(在沒有二高 辛亥和懷恩隧道 04/24 00:43
gishileh: 時) 除非有本事翻山 不然幾乎都靠公館這個路徑進出04/24 00:44
gishileh: 造就出公館的轉運功能 而台大的設立 也讓這裡使用率更加 04/24 00:44
gishileh: 明顯 後來福和橋開通也加上了中永和的乘客 04/24 00:46
gishileh: 縱然中和線開通 但秀朗的乘客還是多半會在這裡轉乘公車 04/24 00:46
幾位板友都有提到公館本身的地理環境,的確是令公館成為轉運中心的條件
ultratimes: 台電區間車尖峰再出來開就好,離峰不如把現有班距18分04/24 00:58
ultratimes: 的區間車配車,重分配到全程車中 04/24 00:58
ultratimes: 現在離峰應該只有三列跑區間而已,這三列再配給全程04/24 01:00
ultratimes: 班距應該可以壓在5分鐘左右04/24 01:01
那個網站有完整資料和公式可以直接算
bahia: 公館人算多嗎?跟忠孝復興來比還差遠了04/24 01:29
lajji: 比總乘車人數當然沒那麼多 但尖峰時間月台等車人數應該是差04/24 01:36
lajji: 不多...04/24 01:36
可是公館不在重疊區內,不能比
ultratimes: 是更多吧,公館在以前離峰時可能是最擠的站04/24 01:46
ultratimes: 以前和台電交錯發時,離峰都快要9到10分了04/24 01:47
正解,當時車也不是不夠3:1
ultratimes: 這不是板南線那種班距能夠比的04/24 01:48
ckbling: 公館除了是台北南部的陸路咽喉 以前也是重要水路渡口04/24 05:06
ckbling: 往返對岸的秀朗一帶或是上下游景美新店等等04/24 05:12
WeAntiTVBS: 在文山區尚未併入台北市之前 南端進入台北市第一站就04/24 05:25
WeAntiTVBS: 是公館,所以地理位置部分 公車就順理成章在此分段04/24 05:26
North4use: 原來那篇被噓的廢文在講這個啊 我覺得他的文章也不應存04/24 07:01
North4use: 在 該廢除04/24 07:01
最早那篇說北捷不需要那麼多車站,然後講到小碧潭…… 反正我沒用原標題只是順便引用那篇的文字 ※ 編輯: Metro123Star (210.71.78.244), 04/24/2018 08:12:14
likeilike: 公館是文山區的第一門戶 住木柵的一定會經過公館04/24 08:23
yao: 木柵的現在不太會經過公館 景美比較會 04/24 08:34
spiritman: 但公館站的運量排名也從幾年前的穩定11名 降到至今的20 04/24 08:54
spiritman: 名 似乎重要性有稍微下降 04/24 08:54
AllenHuang: 排名下降好事啊 我才不喜歡公館站擠得要死04/24 08:57
AllenHuang: 搭捷運非必要都不會去使用人流超大的站 04/24 08:59
macarthur: 排名下降是因為通車路線變多吧 04/24 09:06
排名下降旅運量沒有顯著下降,是其他車站人變多了
Popaieric: 公車業者哪那麼好心XDD 看看綠13就知道04/24 10:18
綠13…大概是參考店客其他路線設計的,不然其他路線也要跟著改緩衝區
Popaieric: 236區至少都一段 旅13過公館就2段04/24 10:18
Popaieric: 光是店客就絕對不可能這樣改吧04/24 10:19
原來不只粉紅色 藍色的也是
allgod: 覺得你關注的點很好,緩衝區拉長並不是很增加成本的事情 04/24 10:24
Popaieric: 因為新店有非常多經公館往台北方向 我想很難04/24 10:26
DoD: 新店客運的乘客景美即可轉成了。其實公館有轉乘便利性 04/24 13:01
所以我覺得是粉紅色的那家不願意改緩衝區
ultratimes: 而且現在去台電大樓搭也沒意義了,就為了18分才一班 04/24 13:34
ultratimes: 的區間車?04/24 13:34
ultratimes: 區間車在綠線已經變成bonus的性質了04/24 13:35
尖峰12分1班,離峰人也不多根本沒差,主要看尖峰 ※ 編輯: Metro123Star (210.71.78.244), 04/24/2018 15:34:40
magecanby: 公館站到台電大樓明明就不遠 走一下就到了 04/24 15:36
magecanby: 常有機會遇到發車 有位子坐 耶 04/24 15:38
ultratimes: 尖峰?先祈禱羅斯福路別塞車吧 04/24 18:11
公車專用道: 而且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就算塞車也不嚴重,大概30 40和公車速限差不多
delightboy: 以前住木柵,捷運通車後改在景美、七張、萬芳醫院轉車 04/24 18:15
delightboy: 捷運通車後就很少去公館,公館人潮也比小時候少 04/24 18:16
Popaieric: 粉紅色改 我覺得店客也未必改04/24 18:18
不過店客路線本身就能在其他地方轉乘,又或是與新店線重疊度高 而是文山區尤其興隆路一帶無捷運的地區影響最大
delightboy: 未來南環線通車,又會有更多公館轉車乘客被攔截 04/24 18:18
我看到的是大坪林乘客變多,捷運本身班距問題更嚴重 但有些乘客會以不轉乘為優先考量,尤其轉乘後距離不遠的,公車直達仍然快
Popaieric: 新店人很少在景美轉吧04/24 18:22
Popaieric: 景美沒位子坐XD 04/24 18:24
d3osef: 到底誰要走過去台電 04/24 19:03
d3osef: 真的想搭區間車 公館到台電搭一站 再下車換車不就好了...04/24 19:03
沒有人會這樣搭,又不是混雜率200%要趕快下車逃離地獄 而且就算是下行,乘客也都選擇站在排隊線等下一班往新店 想辦法讓區間車有客群啊……而不是連順路乘客也撿不到
hunng5: 至少木柵居民會搭236-251在公館轉吧04/24 20:01
hunng5: 很多剛好都在公館,台大分段04/24 20:02
you1111: 俺就會從公館走去台電阿 咬我阿(誤04/24 20:18
(咬) 今天這種天氣也會走嗎
d3osef: 樓上加油 我相信你是少數... 04/24 20:31
※ 編輯: Metro123Star (1.171.166.31), 04/24/2018 22:22:53
d3osef: 怎麼會沒人想這樣搭... 淡水上來就沒座位的都會在奇岩換04/24 22:28
d3osef: 車了 公館同理 搭區間車不就是要有位置嗎 很少人這樣搭是 04/24 22:28
d3osef: 因為搭捷運其實多數人不要求有位置 但怎麼會沒人= = 04/24 22:29
我是說沒人刻意轉區間車,當然更沒有人徒步
d3osef: 你在公館 會走路去台電搭捷運的原因是什麼... 那個時間差04/24 22:30
d3osef: 怎麼可能會比捷運快? 要有位置 公館搭一站下車就是最簡單04/24 22:31
d3osef: 的方法 不過多數人不要求有座位 自然就選擇在公館上車一路04/24 22:31
d3osef: 坐上去04/24 22:32
淡水到台北市中心大概半個小時以上,你不會想要有座位?到北投奇岩大概14~16分鐘,換 下一班基本上都是北投始發會有座位 可是公館到轉乘站(古亭 中正 西門)才幾分鐘,座位就真的不重要了
d3osef: 然後不要跟我說在公館走路去台電搭往新店的班次啊04/24 22:32
d3osef: 再說了 公館事實上也沒擠到哪裡去 在公車板我有提 最擠的04/24 22:34
d3osef: 是假日台大有活動+晚上夜市的時候 其他時間車潮也都消化04/24 22:35
d3osef: 的完 松山線通車之後公館早就沒有多擠了 再擠萬隆發個加班04/24 22:36
d3osef: 就好 扯什麼公車分段沒用 因為業者不只一家 現在就是市場04/24 22:37
d3osef: 均衡的結果04/24 22:37
※ 編輯: Metro123Star (1.171.166.31), 04/24/2018 22:40:21
d3osef: 不管重不重要 我每次都會看到有人這樣搭 但都是少數 好嗎 04/24 22:41
d3osef: 我的重點是 走路去台電搭完全是個不太可能的選擇04/24 22:41
d3osef: 走去台電是magecanby在15:36的論點 我在反駁他 僅此而已 04/24 22:43
d3osef: 你沒有必要跟我argue說到底有沒有人...04/24 22:43
d3osef: 然後you大也示範說他就是願意徒步的人了 請把他當人好嗎 04/24 22:48
我說的沒人是幾乎沒人而不是完全沒有,因為版面緣故省略造成誤解不好意思
Popaieric: 其實935和611的緩衝點也看的出藍色就是很吝嗇 04/25 08:20
Popaieric: 只是不在討論範圍內 04/25 08:21
Popaieric: 而且粉紅的236 251區都已經有跨到台電了04/25 08:22
Popaieric: 要搭到台電轉也不是不行吧 04/25 08:23
台電大樓站牌和捷運台電大樓站有一段距離 ※ 編輯: Metro123Star (210.71.78.244), 04/25/2018 09:53:42
Popaieric: 那個距離走5分鐘以內就會到 很近 04/25 10:42
Popaieric: 當然你一定要在捷運站前的那一站那我沒話說= = 04/25 10:43
magecanby: 我只是分享而已 對我來講有位子坐又可以省4塊 04/25 12:03
magecanby: 走個路也沒幾分鐘 04/25 12:04
magecanby: 我是搭往松山 04/25 12:05
magecanby: 我也沒刻意要坐區間車 只是常剛好被我碰到 04/25 12:09
Popaieric: M大都可以從公館走 從台電公車站走到那更近好咩 04/25 12:45
Popaieric: 省錢自然會有省錢的方式~ 04/25 12:45
d3osef: m大講到關鍵 錢還是有差的 差一站省錢 非常合理 04/25 15:40
d3osef: 但精確一點就是定義大家起點在哪啦 如果是公車站的捷運公 04/25 15:42
d3osef: 館站也就是公館捷運2號出口舟山路的話 就算往北一樣下去 04/25 15:43
d3osef: 搭捷運 那如果你的公館是在新生南路的另一邊的話 走去台電 04/25 15:43
d3osef: 搭也很合理 大概這樣啦 公館的範圍定義不夠精確 所以我個 04/25 15:44
d3osef: 人的想法也不夠周全 大概這樣 04/25 15:45
seeback: 按里程計算也許會少掉一下人吧? 04/25 16:07
sbtiagr: 也不用管分段點 只要北市改里程計價就可能有影響了 04/25 16:27
sbtiagr: 但個人認為 公館站傍晚、晚上九點多搭乘往松山也非常多 04/25 16:28
sbtiagr: 人 04/25 16:28
sbtiagr: 所以顯然不是只有公車一個因素的 04/25 16:28
sbtiagr: 萬隆那裡也很怪 萬隆尖峰每小時湧入4100人! 04/25 17:42
phrtsai2016: 講到這個就覺得如果是跟當初設計的可以公館一站台大 04/25 17:44
phrtsai2016: 一站就好 04/25 17:44
sbtiagr: 萬隆2022年全日進站就算估20,000人次好了…怎麼可能尖峰 04/25 17:46
sbtiagr: 每小時就4,100... 04/25 17:46
cvn21: 周遭學店太多,沒事當公園 04/28 01:36
cvn21: 公車真的很多,第一次坐的話還會走錯站牌,都叫做公館站, 04/28 01:37
cvn21: 卻有三個上下車的地方,重點是距離還很遠 04/28 01:37
jasonsby: 上學時間人潮洶湧一堆往舟山路&正門 05/12 00:33
jasonsby: 商圈要到下午才比較多人 05/12 00:34
ILOVEWASE: 236分段本來就該延長至捷運台電大樓 11/13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