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個月沒想到要做文湖線的救星路線,不過畫了直達內科的南北線,詳細板上a我 ※ 引述 《TuringTest》 之銘言: : 文湖線車廂小 人又擠 : 和地下化的板南 松山 信義線不太方便 : 建議在營運中的文湖線下方進行地下化工程 : 新文湖線通車 舊線也能夠拆除 : 南展繼續南延中研院 打隧道到動物園 : 新文湖線能夠成為不間斷運轉的環狀線 : 我覺得這個主義很棒 主意 我覺得可以參考銀座線和半藏門線的關係,兩條路線在乘客最多的路段完全平行,興建一條 沿復興南北路不經由松山機場到大直再到內科的路線,還可以延伸去汐止一帶 : 說句老實話 台北捷運不怕沒工程 : 等遠期路網蓋完就能夠更新舊路網 一般來講都是這樣,只不過會以改良既有設備為主,鮮少有砍掉重練的案例 : 同理 將淡水線全地下化也不錯啊
Xkang: 至少要採LRRT 西環和中捷採LRRT 文湖的運量會比這兩條少嗎? 04/26 15:28
Xkang: LRRT的車廂不是卡大卡爽 算了現在講這個也沒什麼用 04/26 15:28
文湖線的運量最高峰路段以高運量營運也不為過,只是其他路段就沒必要了,要砍掉重練就 用西環系統但最長8節,可自動增解聯的4+4設計 LRRT……是什麼 北捷環狀線和台中綠線被視為LRRT,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綠線的車廂比台鐵還大,只看運 能說它是LRRT?我大概只說是編組短或車廂小的鐵路捷運 我認為的LRRT是用輕軌列車(不一定要低地板)跑捷運路線,MUNI Metro之類的 聽說是個只有台灣在用的分類…… 中國則是依據車廂大小分A B C三種,我覺得這清楚多了
Austronesian: 我是認為當初文湖線時還沒內科和信義區發展 所以預 04/26 15:30
Austronesian: 估運量偏低04/26 15:30
的確,規劃當時根本沒有內科相關計畫 亦有一說,若當時內湖線走了現內科一帶,會因地價上漲而沒有內科
Austronesian: 延伸內湖線時曾有採用新系統的意見 但會增加轉乘次04/26 15:31
Austronesian: 數04/26 15:31
中山國中站外掛平行轉乘…
XDDDpupu5566: 支持重蓋,這次走敦化南北直貫松機(個人覺得不會遷)04/26 15:31
也可以蓋敦化新線啦,不過敦化有林蔭大道,個人認為不好蓋
kenro: 看環狀線建好後有無機會大改 但應機會不大就是04/26 15:56
preisner: 現在連加到6節車廂都不行了..打掉重練更不可能04/26 15:57
頂多停駛數月軟硬體全面更新 然後請注意文湖線的市區轉乘替代方案是中和新蘆線而不是環狀線
akchen: 不知為何敦化南北路都沒有考慮捷運,從內湖往南,走敦化南04/26 15:59
akchen: 北路,再去接新店線。04/26 15:59
前述林蔭大道
gigihh: 淡水線全部地下化就失去台北的一大觀光亮點了, 因為前身04/26 16:01
gigihh: 是台鐵路線留下的路廊,所以有很好的條件設置高架甚至平04/26 16:01
gigihh: 面,在台灣搭捷運要體驗地面段,也只有北投到紅樹林而已。04/26 16:01
第三軌系統不利地面設置,若設平交道還要設置隔離門,不然要純立體交叉 話說鐵絲網很妨礙視野
gigihh: 說真的能夠不要地下化市最好,那利颱風的經驗證明了地下 04/26 16:07
gigihh: 化先天的缺點,萬一發生強降雨防水設施又出問題的時候就慘 04/26 16:07
gigihh: 了,而且地下化的耗電亮也很驚人,除了車站空調,還有沿線04/26 16:07
gigihh: 的通風井都要耗電。04/26 16:07
各有優缺,在防水完備的情形下,地上段反而有風速限制,地下段仍繼續營運,只是地下段 受到災害容易成毀滅性,復原難度比地上段高很多,需要完善預防措施 話說之前納莉捷運河一個原因其實是台鐵河…
JCC: 改六車就好了04/26 16:12
Xkang: 增加車廂也不會增加搭乘時的舒適度04/26 16:27
先不論可上線車廂數,假設班次數量一樣每班列車運能增加,其實對於搭乘舒適度也能改善 一些 但文湖線很難改六車,與停車位置以車頭對齊有關,要先改停車位置,然後4改6期間又會有 不同編組形式造成月台候車混亂
Xkang: 文湖車廂一進去就會給人很擁擠的感覺 即便人不多04/26 16:28
Xkang: 講難聽一點 行武者號都還比較舒服哩04/26 16:28
車廂設計本身就有瑕疵,內部厚度要縮減 樓下咖啡牛奶大幫您解惑
chicagoboy: 文湖線地下化高運量是要多花錢,但也不至於要挖到石油04/26 16:40
chicagoboy: 鑽石才行,咱門還沒那麼窮.. 04/26 16:41
那是一個比喻,挖到石油後會變富有,而不用到處省錢連不該省的也省掉了
Rinehot: 沿用老路線 選了中運量 又開放一般公司進駐 路也沒拓寬04/26 17:28
Rinehot: 塞車根本不意外04/26 17:28
you1111: 舊宗路跟成美橋都很有必要拓寬 連成功橋都要拓寬了04/26 17:43
我會希望開車的人去轉乘停車場再搭乘接駁車前往內科,前提是要有上述設施配套
sj4: 文湖線目前有達到最大運能嗎?班次有沒有可能更密一點04/26 18:41
已達系統最高負荷,晨峰班距約70~80秒
coffeemilk: 舒適度只要改造車廂或換車時買新的膠輪列車即可,況且04/26 19:00
coffeemilk: 你覺得不舒適不代表大家都不舒適啊!04/26 19:00
我覺得直接換車廂比較好,要換成車廂連通且外殼輕薄的類型,並且塞滿界限 只不過台灣的列車年限不是13年
dannyzzz: 這樣作大概會變世界上第一個拆捷運的 04/26 19:39
dannyzzz: 問題從來都不是文湖線而是內科 04/26 19:39
其實拆捷運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啦…不過都是營運不善或經營困難造成 ……按發文才發現被刪ww 不過既然都打了只好發啦 -- 沒有魔術 只有基礎 沒有魔力 只有物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54.2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24747903.A.CC8.html
china2025: 其實應該先思考遷松機 並且可以在原址增設一站 04/26 21:18
omkizo: 笑惹 MRT也不忍他的廢文了 04/26 21:28
PHb787: 民汐線拉來這裡好像不錯 之後分叉 一條跟文湖線平行走復 04/26 22:12
PHb787: 興南北路然後拉去永和 一條走回民生路到大稻埕 感覺可行( 04/26 22:12
PHb787: 幻想中 04/26 22:12
PHb787: *拉來內科 04/26 22:15
tim7323: 松山新店線若能延伸內科到劍南路站會更好 04/26 23:13
loveyoucheng: 下面那篇沒朝聖到,難過 04/26 23:17
Rinehot: 你時序搞錯 內湖捷運最初的規劃是跟木柵線一起的 內科進 04/27 12:00
Rinehot: 駐廠商項目開放是2002的事 第二次路線規劃包含決定用中運 04/27 12:00
Rinehot: 量是2003年的事 只要開放辦公大樓 就必然會帶來人潮 問題 04/27 12:00
Rinehot: 癥結在於 開發計劃變更 為什麼捷運沒跟著變 04/27 12:00
chewie: 有想要改過 但發現規畫期程更久+其實路線.站點更受限... 04/27 12:02
chewie: 所以繞了一圈還是回到原來的中運量系統延伸 04/27 12:02
Rinehot: 要蓋中運量 也不是問題 內科限制只能製造業進駐 容積率 04/27 12:04
Rinehot: 不放寬 就沒問題了 04/27 12:04
Rinehot: 內科從07年就開始塞車 捷運開通加上金融風暴時 有改善一 04/27 12:07
Rinehot: 陣子 但是隨著大樓越蓋越多 又逐漸失控 04/27 12:07
Rinehot: 當年捷運局有張表格 詳列各種方案 中運量的運量評價是 可 04/27 12:23
Rinehot: 以滿足內湖地區未來需求 呵呵呵 04/27 12:23
ciswww: 那表格應該包括添購新車的前提 04/28 02:29
Rinehot: 然後費用不包括升級六車的費用 04/28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