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md1201 ()》之銘言: : 台灣的捷運 除了桃園機場捷運線有待避設計 所以可以行駛快車 : 其他的捷運路線都沒有此設計 : 但是台灣的捷運線越拉越長 如果要坐長途的真的很花時間 : 例如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那麼長 如果有快車的設計 淡水到台北可以快很多 : 本來這種快車城際鐵路應該由台鐵來做比較好 因為台鐵不爭氣,不受疼愛呀 1970年代從國1高速公路開通後 家家有買車後,軌道重視度逐漸下滑。 台北捷運初期規劃時 是早年英國顧問公司的BMTC藍線 (浮洲-南港,當時香港第一條地鐵剛完工不久) 走架空線供電模式/台鐵1067mm軌距 有著跟台鐵直通的想像空間。 最後改美國顧問/車側邊第三軌供電+1435標準軌方案,高運量類似的樣式像現在新加坡捷 運。 : 但是台灣人很奇怪 只愛捷運 不愛台鐵 : 導致台鐵很少有新路線的產生可以當城際鐵路有快車的行駛 : 而台灣的捷運又幾乎沒待避設計 所以沒辦法行駛快車 只愛捷運 不愛台鐵 其實捷運和地鐵是同個概念 只是當時台北鐵路地下化就簡稱叫地鐵了 我私心覺得可以用 台北電鐵 台中電鐵 高雄電鐵啦 但是或許上面大人物會覺得太媚O 某國了(誤),也就因為大人的理由。 所以改叫捷運做為都市軌道通勤名稱。 但早年北捷一些人馬是從台鐵來的沒錯 曾經BMTC版北捷藍線有設計類似啦,但我不能說太細,只能說有4線化隧道。 到時我又要釣一串高鐵南隧道護航軍團了(逃+引戰自重) : 為什麼台灣的捷運幾乎沒有快車的設計呢? 要說適合的通勤長度不夠長 也不像有些國家住家通勤通學很遠這樣 台灣捷運主要取向在短密集班距送大量人, 而非普通/快速/特急這種搞法 這樣子班距玩不定/或是人身事故的話 班距也會連鎖效應拉長。 剩下南投到草屯 台中 清泉崗這種的 搞快車的 但這些運量上養不養的起來也是問號 畢竟不是每個乘客會從頭坐到尾 相對快車的需求就可能不是很高。 可以參考捷運淡水線/捷運新店線。 ---------------------- (稍為中二病一下+仿尼祿語調) 聽說只要版上貼4線化跟台中路線文 就可以釣汝上來 汝也是緩急分離4線+直通運轉化 大教義派的,原PO也是嗎??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dGIHvtHXDdMslJzzUdUfpj656vNlRq23 。。。汝製作作品裡面, 就有一堆原PO的想法概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50.153.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556205090.A.4DE.html
Metro123Star: 淡水可以玩快速 其他大概都沒必要 04/26 00:02
kkStBvasut: BMTC藍線就是台鐵 不是什麼跟台鐵直通 04/26 00:07
Metro123Star: 淡水線玩快速的理由是中間站不需要那麼多班次 XD 04/26 00:08
Metro123Star: BMTC藍線確實是台鐵 但四線化長度好像不是基隆中壢 04/26 00:09
kkStBvasut: 另外 改第三軌供電好像是台灣人員自己改的 跟美國顧問 04/26 00:09
Metro123Star: 所以也是能看成直通台鐵 04/26 00:09
kkStBvasut: 應該無關 04/26 00:09
Metro123Star: 看新加坡長怎樣就抄? 04/26 00:09
Metro123Star: 我猜隧道斷面是一個因素 04/26 00:10
Metro123Star: 用第三軌可以同直徑隧道大幅增加地板面積 04/26 00:10
kkStBvasut: 基隆到中壢是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只開通南港到樹林 04/26 00:10
kkStBvasut: 之前期末報告做BMTC 報告書中譯本我全看完了 04/26 00:11
Metro123Star: 所以基隆中壢要四線化還是直通? 04/26 00:12
Metro123Star: 不過印象中BMTC開1067mm 供電卻是DC1500V? 04/26 00:12
kkStBvasut: 不知 因為是後續路網所以他沒寫得很清楚 04/26 00:21
blackwind910: 淡水要玩快速或許可以結合社子南北線 04/26 00:43
kkStBvasut: BMTC所有的路線都是DC 1500V overhead 04/26 01:00
kkStBvasut: 包含其餘所有的標準軌路線 04/26 01:00
kkStBvasut: 因為港鐵就是這樣 04/26 01:02
u8572535: 覺得會不會跟當時衛星市鎮開發跟市中心連結的定位有關? 04/26 01:22
u8572535: 印象中看過探討淡水定位,會更偏向希望打造自給自足的 04/26 01:22
u8572535: 的衛星市鎮,所以不強調快速來往市中心的規劃模式 04/26 01:23
u8572535: 另外就是跟台北市建成區的結構有關,大部分都是連續分布 04/26 01:23
u8572535: 比較不會出現有跳躍的快車需求?例如機場捷運那樣穿過 04/26 01:23
u8572535: 許多人口密度不高的地區,且有兩端點快速通勤需求? 04/26 01:24
u8572535: 不過個人私心認為,其實善用社子島路廊,還是有機會建成 04/26 01:24
u8572535: 台北往淡水方向,採取快車的設計模式,畢竟未來還有台北 04/26 01:25
u8572535: 港的開發,如果要建立往淡水方向的快車,可以壓縮台北港 04/26 01:25
u8572535: 與淡水往台北市中心的時間,我想這才更能活化地區的開發 04/26 01:25
u8572535: 效益,而不會出現輕軌轉捷運到市中心費時過長,導致人口 04/26 01:26
u8572535: 疏散效果不彰的結果。 04/26 01:26
u8572535: 認真認為台北市確實是應該加強與鄰近市中心採取快車的聯 04/26 01:27
u8572535: 絡方式,而不是都採取目前站站停的設置,這樣會使沿線人 04/26 01:28
u8572535: 口仍是朝向市中心聚集,且對於城市副中心的發展也不會有 04/26 01:28
u8572535: 好的發展機會。畢竟節點的效果可能比較難被發揮而僅以 04/26 01:29
u8572535: 站站停建設的話。 04/26 01:30
kkStBvasut: 也有可能是純替代台鐵淡水線 而台鐵淡水線沒有快車 04/26 01:32
kkStBvasut: 另外 "台北市建成區" 這個詞誤會會很大XDDD 04/26 01:33
u8572535: 感謝提醒,發現用詞沒有替換,是指built-up area就有建 04/26 01:36
u8572535: 設分布的地區的意思,但台北市確實也有城市蔓延的結構 04/26 01:37
u8572535: 比較不是有留綠帶,或是既有一些衛星市鎮串聯,而是往外 04/26 01:37
u8572535: 蔓延成為城市連續建設的城市結構,所以快車也比較沒被 04/26 01:38
u8572535: 納入考慮,可能也是有這樣的考量吧? 04/26 01:38
kkStBvasut: 不是啦 是台北市以前真的有一個區叫建成區 04/26 01:42
kkStBvasut: 而且這個區在捷運規劃的年代還存在 XDDD 04/26 01:42
hn9480412: 建成區就現在我記得是現在大同區的一部份吧 04/26 01:50
hn9480412: 不過如果可以像日本那樣使用單方向的通勤快速 04/26 01:52
hn9480412: 應該也不是不行 04/26 01:52
xavier13540: 借問一下 所以為什麼在台灣地鐵被叫"捷運"? 查了一下 04/26 03:07
xavier13540: 只找到"捷運"這個詞的來源是大眾捷運法 04/26 03:08
kkStBvasut: rapid transit 04/26 03:53
kkStBvasut: 日本叫 都市高速鉄道 (但是日常生活不太會用) 04/26 03:54
hn9480412: 日本大多都是稱地下鉄吧(還有ミニ地下鉄的分支) 04/26 03:58
kkStBvasut: 我只是說rapid transit在日文的對應詞 04/26 03:59
kkStBvasut: 那比較像官方文書裡面會出現的字眼 04/26 04:00
kkStBvasut: 我後面也說「日常生活不太用」了 麻煩看完再退文 04/26 04:04
kkStBvasut: * 推 04/26 04:04
kkStBvasut: 「東京都市計画都市高速鉄道第X号線」 04/26 04:06
kkStBvasut: 這才是東京各地鐵的正式名稱 04/26 04:07
xavier13540: 所以只是因為官方這樣稱呼 民眾就把地鐵改叫捷運? 04/26 04:17
something320: 以前又沒地鐵 捷運是第一條啊 當然官方就什麼民眾就 04/26 05:12
something320: 跟著叫啦 04/26 05:12
ciswww: r.t.應該是有人在意「並不是全地下」而找的新名字, 04/26 06:40
ciswww: rapid transit先出現,中文的捷運後產生。 04/26 06:41
ciswww: 美國加州的Bay Area Rapid Transit可能是最早應用者 04/26 06:51
NCC1305: "捷運"一詞民國40年代就有了,不過似乎是美國運通的另譯 04/26 08:32
NCC1305: 講地鐵系統的話在民國50年代後期就有出現了 04/26 08:36
hellohenry: 就MRT直譯「高流量快捷運輸系統」,然後抓兩個字出來 04/26 11:05
hellohenry: 簡稱,如同台北車站簡稱北…(戰 04/26 11:05
Metro123Star: 地鐵被台鐵地下化拿去用了 04/26 11:06
ciswww: 台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被以「地鐵處」稱呼,當時不少人 04/26 11:53
ciswww: 質疑台北車站地下化工程優先被啟動,捷運工程更重要卻被 04/26 11:59
ciswww: 擱置的政策,政府就說鐵路地下化案也是捷運的一部份 04/26 11:59
NCC1305: 發現清末民初時有"中華捷運公司",當時的航運商,只是沒 04/26 13:45
NCC1305: 明確的成立日期,有些名人的經歷似乎是清末就有,也有在 04/26 13:46
NCC1305: 民國初期成立一說 04/26 13:47
ciswww: 上溯可參考1972年北市工務局便已規劃到淡水景美新莊的捷運 04/26 13:58
Metro123Star: 當年規劃確實是捷運的一部分 04/26 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