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RT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木柵線在30幾年前就已經選定用膠輪捷運系統而不是採用中運量鋼軌捷運系統,現在 看雖然是缺點,但是我覺得膠輪捷運系統優點也不少,首先文湖線有和平復興路口和 松山機場兩個大轉彎,如果用鋼軌捷運系統可能會轉不過去,再來文湖線有高架段和 地下段要爬坡膠輪捷運系統爬坡力比鋼軌捷運系統強,還有文湖線距離民宅近,膠輪 捷運除了馬達聲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聲音,如果換成是鋼軌系統就要被抗議噪音太大了! 只是現在膠輪捷運系統不是世界主流好像都沒有看到車廠有設計新車出來, 不知道木柵線當初選用膠輪捷運系統算對還是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37.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RT/M.1667729645.A.F09.html
ciswww: 你都提了那麼多膠輪在此路線的優點,還問「對還錯」? 11/06 18:48
我想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一樣?
klementhsu: 膠輪噪音小很適合都市高架 尤其缺乏都市規劃的台灣 11/06 19:00
klementhsu: 唯一的缺點是錢 11/06 19:00
globeMIX: 問就是錯 11/06 19:38
aa1477888: 老實說柵湖的問題根本不是膠輪鋼輪 11/06 20:06
aa1477888: 而是路線容量根本錯估 到底誰堅持中運量 11/06 20:07
ciswww: 木柵線選用中運量是民國7x年的事,那時又沒內科 11/06 20:15
gigihh: 說真的,從現在來看當初用膠輪,可以說對錯各一半,畢竟最 11/06 20:16
gigihh: 主要的問題是當時沒有考慮到內湖人口成長和產業需求,造成 11/06 20:16
gigihh: 目前上下班時間內湖嚴重的塞車問題,而且發現問題時木柵線 11/06 20:16
gigihh: 已經通車,受限於既有系統規格難以擴充,因此無法有效解決 11/06 20:16
gigihh: 內科塞車問題 11/06 20:16
ciswww: 內湖線若選用高運量會讓行天宮前出現神奇立體交叉 11/06 20:17
ciswww: 然後,如果內湖線是高運量,路上的車能減少幾趴相當堪慮 11/06 20:19
gigihh: 其實木柵線當初如果統一把預留空間集中在某一個方向,就比 11/06 20:30
gigihh: 較好擴充,現在這樣可不只是調整停車位置而已,前後的月台 11/06 20:30
gigihh: 門要重新開口,然後才能調整停車位置,之後才能把加掛的車 11/06 20:30
gigihh: 廂放在另外一端,因此工程難度當然很大 11/06 20:30
如果要擴增成六節車廂木柵線月台門直接拆掉裝新的更快,只是要有2-3個月會沒有月台門
ciswww: 預留空間集中在某一個方向何以對於難度有劇烈影響? 11/06 20:35
gigihh: 不過從現在來看,當初決議內湖線木柵線一車到底,對於台北 11/06 20:35
gigihh: 的觀光與國際形象應該是有正面效益的,如此能夠讓松山機場 11/06 20:35
gigihh: 的入境旅客一車直達市中心,在對於廢除松山機場仍無共識的 11/06 20:35
gigihh: 現況下,作此決策並非不合理 11/06 20:35
gigihh: 簡單說,如果把停車位置調整到月台的頭端,那麼未來在加掛 11/06 20:44
gigihh: 車廂時,就只要增開尾端的月台門就好了,但現在如果要改的 11/06 20:44
gigihh: 話是頭尾兩端都要改,改完了才能調整系統,還要確保新舊兩 11/06 20:44
gigihh: 部分的月台門能夠同步,當然難度比前一個方案複雜 11/06 20:44
直接把舊的月台門拆了直接裝新的還更省事
Tahuiyuan: 對地狹人稠路窄的台灣而言,monorail單軌系統治百病~ 11/06 20:50
usercode: 算對吧,看看環狀線一天到晚被抗議很吵被迫降速 11/06 20:55
dosoleil: 繞松機雖說是好處 但為了遷就站體動線就有點太繞了 當初 11/06 20:58
dosoleil: 有考慮直走敬業三路不繞大直嗎 11/06 20:58
kevin850717: 加掛方案不是4+2嗎 門的位置因該前後對稱(各+1)吧 11/06 21:22
kevin850717: 比起膠輪單軌可能更適合 文湖那個彎道鋼輪做不到吧 11/06 21:25
lc85301: 我也好奇加兩節車廂是真的做不到還是只是要花大錢所以不 11/06 21:52
lc85301: 做 11/06 21:52
shter: 文湖線中運量是對的,因為內科是要靠環狀線而不是文湖線 11/06 22:05
hicker: 加兩節應該是做得到 但是風險也不小 遙望當年火燒車 11/06 22:06
shter: 省下來的錢換來內湖另外兩條(環狀/民汐)會比較適合內湖地型 11/06 22:07
東環段最快也還要等10年後才通車,北捷應該優先考慮買文湖線新車廂 ※ 編輯: lulu1305174 (123.193.37.10 臺灣), 11/06/2022 22:14:07
babosa633: 至少給世界示範了膠輪的不定時火燒車缺點 11/06 23:37
atheistleo: 膠輪大彎的過彎速度真的快很多 11/06 23:56
atheistleo: 環狀如果用膠輪 繞去板橋設站就不會被詬病這麼慘 11/06 23:57
gigihh: 問題是現有的四節車廂是兩兩配對好的,要加掛車廂應該是再 11/06 23:58
gigihh: 加一組兩節上去,怎麼會弄成頭尾個一節?而這兩節除非是無 11/06 23:58
gigihh: 動力車,不然沒辦法配成一組吧!這樣才夠要怎麼開規格? 11/06 23:58
Metro123Star: 就掛3對車廂沒什麼問題 只是停車位置要修改 11/07 00:09
hicker: (舉手) 文湖線一組兩節車廂 車門位置完全相同嗎?? 11/07 01:26
hicker: 現行兩組四節車: A-B-A-B 11/07 01:27
hicker: 增加三組六節車:A-B-A-B-A-B 11/07 01:28
hicker: 如果說一組兩節的車門位置不完全相同 11/07 01:29
hicker: 就還會有跟月台門的搭配問題.... 11/07 01:29
kenliu100: 環狀線用鋼輪真的吵死了 11/07 02:27
YellowWolf: 沒有錯。 11/07 03:32
geesegeese: 這樣才有的賺二次的機會,畢竟選舉要錢 11/07 05:37
Eric1031: 文湖用膠輪是正確的,沒看到環狀那個鬼速度嗎?為了減 11/07 05:53
Eric1031: 噪降速成這樣,有夠可悲.. 11/07 05:53
JRhokkaido: 只能說這不是A列車,點個幾下車子就會增節 11/07 06:54
auction88: 不是吧 要人規定木柵線延長去內湖嗎 11/07 07:26
auction88: 延長到東湖的年代已經有內科了 11/07 07:27
auction88: 內湖應該是自己做一條 在大直的時候直接去地下穿過松山 11/07 07:34
auction88: 機場挑一個南北向大馬路繼續往南走 11/07 07:34
willy1215: 內湖我記得是放在二期,的確當時也有人在吵換系統,結 11/07 07:39
willy1215: 果最後還是一樣用膠輪 11/07 07:39
vestinland: 其實現在來看是對的,加減速快讓車程時間縮短(希望 11/07 07:41
vestinland: 極速能夠開放到跟高運量一樣),雖然車廂小但是班距 11/07 07:41
vestinland: 密集讓人不會等太久,路線半徑可以比較小有彈性 11/07 07:41
vestinland: 而且輪胎踏面只要做得好,至少沒有像公車那種搖晃程 11/07 07:42
vestinland: 度 11/07 07:42
vestinland: 再過幾年,也到了該採買新車廂的時候了,到時可以換 11/07 07:44
vestinland: 好的內裝,採購過程也要幾年時間 11/07 07:44
kkjimmy1011: 覺得不應該在內湖設個內科,內湖要是只是純住宅區就 11/07 07:53
kkjimmy1011: 好了 11/07 07:53
gigihh: 每次搭木柵線路段都有一種很像在搭公車的震動感,不知水泥 11/07 08:24
gigihh: 路面能不能夠換成跟內湖路段一樣的那種,搭起來就跟走鐵軌 11/07 08:24
gigihh: 的鋼輪系統平穩度差不多了,如果膠輪能夠都用這種路面,那 11/07 08:24
gigihh: 確實很有優勢 11/07 08:24
hicker: 鋼輪膠輪應該都比不上磁浮 就噪音與震動來說 11/07 08:41
bced: 內湖那個位置本來就不適合當商業區。 11/07 09:13
bced: 北邊是山,南邊是河,先天的限制太高。 11/07 09:16
eugene0315: 科學園區也不太可能塞到市區內啊 台北能拿來做科學園 11/07 09:19
eugene0315: 區的地方 不選內湖大概也只剩交通更脆弱的社子島 11/07 09:19
coffeemilk: 膠輪也有長編組,國外有,所以其實當初只有沒料到內科 11/07 09:33
coffeemilk: 的尖峰使用人潮會這麼多,沒用長編組所以改用尖峰加密 11/07 09:33
coffeemilk: 班次疏運,不過離峰也是和尖峰落差太大,重點可能還是 11/07 09:33
coffeemilk: 在於文湖線沒有板南線和淡水線這麼多的連續商圈加持離 11/07 09:33
coffeemilk: 峰運量罷了,最大優點我覺得真的是噪音低於鋼輪超級多 11/07 09:33
coffeemilk: ,但後續路線要要規劃時都會被台灣的綜合規劃報告書說 11/07 09:33
coffeemilk: 『成本太貴』什麼什麼的,但我覺得看看現在環狀線一直 11/07 09:33
coffeemilk: 弄隔音版弄不完,花這麼多錢和時間也沒讓人覺得鋼輪好 11/07 09:33
coffeemilk: 到哪 11/07 09:33
Aixtron: 當初交工老師的名言,美國的教科書教的是怕路開了沒人用 11/07 09:53
Aixtron: ,台灣是怕路開了太多人用! 11/07 09:53
Aixtron: 當初捷工老師的名言是木柵線當初就是實驗,不論路線土木 11/07 09:57
Aixtron: 車輛等不都給您看到實驗結果了?但不論好壞,最可怕的捷 11/07 09:57
Aixtron: 運工程局和公司及廠商能讓實驗可以商品化,真的是不容易 11/07 09:57
Aixtron: ! 11/07 09:57
Aixtron: 北市科發展怪怪的,否則一半內科移到北市科,問題說不定 11/07 09:59
Aixtron: 就自然解決 11/07 09:59
Lsamia: 士科不就變成東邊是山西邊是河了嗎 11/07 10:01
gigihh: 會說膠輪系統成本太高是不是因為要頻繁更換輪胎? 11/07 10:48
coffeemilk: 一堆東西都能國家隊了,輪胎應該也可以XD( 誤) 11/07 11:52
xy1904312: 其實很好奇膠輪為什麼不能成為世界主流,輪胎問題真的 11/07 12:52
xy1904312: 那麼嚴重嗎 11/07 12:52
ciswww: 要先去除地下路線,因為較無噪音擾鄰的顧慮 11/07 12:54
chluke: 所以那兩個彎鋼輪彎不過去嗎?那為何中正紀念堂到東門或民 11/07 17:00
chluke: 權西路到行天宮就可以彎過去?還有北門到中山站。 11/07 17:00
NCC1305: 曲率半徑完全不一樣是要比什麼? 膠輪可幾乎順著道路路廊 11/07 17:07
NCC1305: 轉彎,高運量最小曲率半徑是200m,得穿過建築下方 11/07 17:09
youkisushe: 文湖線大多都是住宅區旁邊 用膠論真的會安靜很多 看 11/07 17:49
youkisushe: 看板橋站在樓下汽車車廂裡面等左轉 都聽得到那超大聲 11/07 17:49
Bustycat: 內科原名「內湖輕工業區」 11/07 18:46
Bustycat: 本來規劃低密度工廠結果商人聰明地搞成廠辦 11/07 18:49
willy1215: 不知道是哪個企業先進去的,因為產業群落就把其他一起 11/07 19:11
willy1215: 吸過去了 11/07 19:11
shter: 我兩千年讀內湖高工時就在瑞光路的廠辦打工了,那裡更早前 11/07 22:31
shter: 就規劃要型成電子業廠辦聚落,堤頂交流道也是要服務內科的 11/07 22:32
shter: 規劃讓各公司的貨車走汐五高架快速往來,通勤也走新交流道 11/07 22:32
shter: 當時高速公路才是工業區最需要的交通建設 11/07 22:34
shter: 現在的內科依然是電子資訊產業大宗,並不是商業區 11/07 22:34
Chungli28: 詐湖線根本沒深入內科,紓解當地交通效果有限 11/07 23:16
Chungli28: 跟用什麼系統沒有太直接關係 11/07 23:17
auction88: 還好吧 西湖港墘都很近耶 11/08 13:31
auction88: 說沒深入的只是因為雙腳懶得走吧 11/08 13:31
dosoleil: 有擦過內科 但那邊密度也高 車班太擠就變推力了 11/08 13:46
dosoleil: 而也還在發展的大彎南就是捷運進度落後 就用國一環東得 11/08 13:46
dosoleil: 過且過 11/08 13:46
coffeemilk: 瑞光路廠辦商辦走到港墘西湖其實算很近了,瑞光路到內 11/08 15:34
coffeemilk: 湖路的平行距離比市區的仁愛路到忠孝東路還短,大概只 11/08 15:34
coffeemilk: 有瑞湖路到陽光街、或堤頂大道上的廠辦商辦走去港墘西 11/08 15:34
coffeemilk: 湖會有3、400多公尺距離,周遭已經算是人行道空間還不 11/08 15:34
coffeemilk: 錯的寬了,最多只是文湖線的路線比較沒直覺道路筆直進 11/08 15:34
coffeemilk: 市區的轉乘站,讓部分的人一直覺得文湖線很繞很不好用 11/08 15:34
willy1215: 那塊地最早要追溯到基隆河截彎取直的規劃是什麼了,至 11/08 15:48
willy1215: 少在1983年北市還是想弄成輕工業 11/08 15:48
auction88: 大彎南就算有捷運也是走很遠 車站在舊宗行善路口 11/08 18:46
auction88: 因為這次汐止山坡滑落 基隆都卡在高速公路 11/08 18:51
auction88: 連帶內湖塞車的問題也解決了 所以問題是在那裡應該很 11/08 18:51
auction88: 明顯了吧 11/08 18:51
SYSQP: 單軌難道就不是膠輪嗎? 11/15 22:01
airherry: 輪胎很貴的哦 11/17 20:11
uuman: 環狀線也是鋼軌中運量,看看板橋那個大轉彎 03/0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