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dnCN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李天豪 https://www.facebook.com/leecehao/posts/2142672689148169 當家作主的難處 - 南京國民政府,1928~1949年統治中國的政府。 注定是一個要遭到後世嚴厲批判的政府,因為這個時代的中國,處境特別的艱難。 不久之前,我討論過1931年的蔣中正與1962年的毛澤東兩屆中國政府面對侵略時的反應。 當時我的結論是,毛澤東那一屆的政府較優,這個看法我並沒有改變。 但是,歷史不是只有一種觀點,甚至不是只有一種解釋的方法。 最近,看了不少新的資料,所以來整理一下南京國民政府的處境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國家沒有實現實質統一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兩個特點,一是軍閥割據,二是依賴列強。 這個問題眾所周知,不需要用形容詞來解釋,我們來看具體數據。 1936年,關鹽統三稅,共占全部國家稅收收入的94.29%。 關稅,向外國商人徵收。 鹽稅,有國營專賣屬性。 統稅,是一種新型貨物稅,將捲菸、麥粉、棉紗、火柴、水泥五種工業產品,做為主要課 徵對象,課徵稅率則從2.5%-80%不等。今天我們熟悉的統一編號及統一發票當中的『統 』字,就是源自於此。 相反的,老蔣將田賦,營業稅,契稅交給了地方,允許自治。 這樣一來,南京國民政府就獲得地方隱形軍閥表面上的服從,因為大家都有生存的空間, 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中國當時八成以上是農業人口,將田賦(農民繳交)與營業稅+契稅(地方小商販繳交 )交出去,就注定南京國民政府只能統治沿海都市地帶的20%人口。 以歷史角度研究政府時,有一個很管用的視角 ---『錢怎麼來,腦子就怎麼想』。 老蔣的政府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1.依賴關稅與統稅,就代表不能得罪進口商與大工廠老闆。 2.農業稅都給地方,就代表農民的死活跟他沒有實際關係。 3.營業稅都給地方,就代表中產階級的數量與他沒有關係。 所以老蔣的支持者是誰? ----上海的四大財團。 老蔣的對手是誰? 地方工商業者支持的軍閥與希望土改的農民支持的共產黨。 這與來到台灣之後的國民黨完全不一樣,所以比較這兩個階段的國民黨政府沒什麼意義。 很多網路上的評論,一說起老蔣就是什麼四大家族OOXX…. 這種討論說南京政府時期還可以,說台北政府時期就莫名其妙了。 再來,就是有名的『廢兩改元,發行法幣』。 教科書中常推崇法幣的出現,說這是民國建立現代金融體系的標誌。 但是,這其實是多重複雜因素衝擊的結果,並非什麼高瞻遠矚的主動規劃。 從種種跡象看來,民國財政操盤手宋子文,當時肯定不想這麼快轉向法幣體制,但是迫於 形勢…. 1930年代,中國是銀本位,列強當中除了美國還是金本位之外,其他強權都已經放棄了金 本位,改用信用本位了。 (信用本位就是用國家信用印鈔) 然後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多重複雜因素…. 1929年,經濟大恐慌爆發,導致金價大幅上漲。 金價一但上漲,就代表銀價會持續下跌。 這就代表中國的匯率貶值,所以刺激了中國出口。 還記得我們說的,民國政府的三種支柱性稅收嗎? 其中的統稅,就是針對大型工商業者徵收的,所以這代表南京國民政府的收入會逐年增加 。 而且,貨幣貶值其實就代表著國內的通貨膨脹。 要知道,通貨膨脹時期,投資股票跟房地產是最佳策略,這使得中國出現了一波泡沫經濟 ,虛假的繁榮開始了。 政府有錢好辦事,民間有錢多消費,這就是1930年代,黃金十年的由來。 你可以簡單的理解成: 『白銀越便宜,南京國民政府的出口就越多,稅收就越多』 『稅收越多實力就越強大,中央政府就可以購買更多軍火』 『地方軍閥手上的白銀就越不值錢,無法進口軍火跟中央對抗』 但是,凡是就怕但是…. 大危機衝擊歐美列強,中國豈能獨善其身? 列強決定,掠奪中國的大量白銀庫存來解決問題。 1933年7月,各國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達成《白銀協定》。 規定: 美國等產銀國應收購本國所產白銀1.4億盎司(折合約4350餘噸),並不得將餘額出售國外 。 中國則不得將銀幣熔鑄成白銀出售,以保持國際上白銀的購買力,共同維持銀價穩定。 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就是禁止中國與印度這種還在使用白銀貨幣的國家,利用貶值貨幣來出口賺錢 。』 更可怕的是,美國當時的政治體制,讓美國政府出手干預白銀價格。 首先,美國政府也刻意讓美元貶值…. 金本位要怎麼貶值? 簡單,減少美元含金量就好了。 1934年2月,美國實施《金法案》,減少美元含金量,讓美元大幅貶值近六成,變通貨緊 縮為通貨膨脹。 如此一來,美國就從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中國產品就很難繼續大量出口美國。 更可怕的是,美國南方七州生產大量白銀,有一個代表南方銀礦主利益的『白銀集團』。 羅斯福總統為了照顧國內『白銀集團』區的選票,通過《購銀法案》,提高白銀收購價, 在國內國外同時大量買入白銀。 1934年8月到1935年6月,一共有多達4.37億盎司(折合約13590噸)白銀收歸美國國庫。 (附帶一提,這一大筆白銀,幾年後被『曼哈頓計畫』拿去做原子彈的實驗材料,催生了 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彈(三顆),結束了二戰。) 如此一來,紐約銀價從1932年底每盎司25美分漲到1935年初的55美分,當年4月更達到81 美分的高點,足足上漲了兩倍半以上。 要知道,這就等於兩年之內,中國的貨幣升值250%。 要是今天的新台幣升值250%,台積電也撐不住吧? 當然,中國境內80%都是農民,根本買不起外國商品。 貨幣升值他們的收入並不會增加,所以中國國內的物價仍處於低檔。 這樣一來,1935年,白銀在國外的購買力已高出在中國國內購買力近2/3。 所以,當時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將白銀從上海運到倫敦或紐約出售,按匯率折算再扣除成 本,至少可得50%的純利。 這比販毒還好賺啊…. 幾年前大舉輸入『熱白銀』的在華外資銀行,此時又成了搶運白銀出口的急先鋒。 這些外資銀行金庫中的白銀存量變化如下: 從1933年12月到1934年12月,銳減了2.21億元。 僅僅1934年12月這個月,中國外流白銀即達6654萬元。 隔年1935年1月又流出了1541萬元。 1934年全年,全中國淨流出白銀高達25,672萬元。 等等,前面不是有個什麼協定,禁止白銀出口嗎? 那個只是白紙一張.... 講到協定,此時的英法還跟希特勒簽約禁止侵略......有用嗎? 好吧,但是這一大堆數據代表什麼意思? 簡單說: ----『中國陷入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會讓物價下跌,讓工商業者虛弱。 但是會讓生產原物料的農民與地方型礦業者掌握越來越貴的資源。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的嗎? 老蔣的南京國民政府依靠外國進口商與國內大型工商業者生存。 地方軍閥依靠小型工商業者生存,共產黨控制區依靠農民生存。 你猜猜,這樣一來,誰會逐漸強大呢? 之前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南京國民政府碰到這種收入銳減的情況,一下子就傻了… 唯一的方法就是: 『跟美國貸款美元,做為法幣發行的準備,然後開始印鈔』 這就是『廢兩改元,發行法幣』的由來。 但是這也是飲鴆止渴的作法,其實這就是借錢+印鈔來維持場面。 到後來抗戰雖然打贏了,但是政府債務跟著成為天文數字。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108.133.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dnCNhistory/M.1553825572.A.1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