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chanic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ickboy78 (Nick)》之銘言: : ※ 引述《AndoliniV (Godfather)》之銘言: : : 是這樣的,小弟的小弟弟要填志願了 : : 他以後想做汽車引擎設計相關工作,或是除了汽車外型設計與汽修以外跟汽車有關的皆 : 可 : : 但目前不太清楚如果想朝這方面發展,應該要讀哪個科系比較適合 : : 臺灣似乎沒有徵求汽車引擎設計的,但機車倒是有看到 : : 而兩家機車廠商要求的都是機械工程相關背景 : : 所以機械工程的科系給他填下去就對了嗎? : : 因為實在不懂要直接唸機械工程還是先唸電機再去涉獵其他需要學問 : : 很是疑惑,希望能有人幫忙解答,先謝謝各位 : 小弟新鮮人,懂得不多 : 汽車引擎的話,跟推文說的差不多,內燃機發展很少,而且在熱能量轉換上現代也已經做 : 的很好了,應該要往電引擎相關的走,或新能源方向。   有些話從我大學就聽到現在,結果現在汽車引擎還是一直 有新的發展,十年前大家都還覺得缸內直噴柴油引擎是未來趨 勢,汽油引擎已經準備式微了,結果現在流行的是小排氣量渦 輪增壓汽油引擎。反倒是TDI類引擎因為不易維護及空污問題, 在新車市場的市佔率越來越低。 以前大家也都認為低於四缸的小排氣引擎沒搞頭(震動大、 效率差),結果現在三缸1公升的車滿街跑。 那天解決了散熱問題,把燃氣渦輪機拿來放在汽車上跑我 也不覺得意外了。   我只能說,我們都是念工程的,未來趨勢這種需要看水晶 球才知道的事,還是讓給那些專業畫唬爛的分析師去說吧。術 業有專攻,不是做該行的還是少講什麼「已經差不多了」這種 話比較好。   不過回過頭來說,台灣的內燃機技術已經落後德美日汽車 大廠太遠,現在投入設計已經太晚,很多東西都已經被人家用 專利綁死,你說為了產業自主性願意賠錢進去燒,那倒不是不 行,但如果是考慮到要能夠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個人認為直接 向福特、豐田等汽車大廠尋求技術合作機會比較大。 : 汽車外型的話,學空氣動力學跟一些電腦繪圖軟體可以設計汽車外型,但實際上,汽車包 : 含賽車的氣動效益都不高,結構我就比較不熟了,還有請其他大大。   空氣動力效益不高,那Toyota、Ferrari這些大廠蓋風洞 研發F1的空氣動力是錢太多是不是?台灣沒人做這塊,一方 面是缺乏大量的CFD人材(有CFD能力的可能都投入到電子業去 做散熱了),以及市場太小,投入風洞試驗的回收機率太低, 所以大部分都是逆向工程抄其他大廠的流線設計。 不是空氣動力沒效,是根本沒本事做空氣動力設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53.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500653324.A.E5E.html ※ 編輯: gamer (118.167.153.46), 07/22/2017 00:11:21
WarmBed: 是說賽車的空氣動力學還蠻重要的吧... 07/22 00:20
duser: 推這篇~ 07/22 00:42
HiJimmy: 越快空力學不是影響越大 07/22 01:36
gamer: 速度快慢的影響較複雜,依馬赫速不同更有不同的影響。 07/22 01:38
gamer: 但原則上在雷諾數不高的狀況下,形狀參數對於阻力系數有直 07/22 01:40
gamer: 接的影響。 07/22 01:40
nickboy78: 空動部分是聽室友(提供C919部分設計參數) 他本身就是 07/22 02:37
nickboy78: 專攻這塊 也熱愛設計塞車外型 他本人是這樣說沒錯的 07/22 02:37
nickboy78: 你要考慮賽車外型又不單單只能追求空動效益 還有坐位 07/22 02:39
nickboy78: 機械位置等 優化跟影響很大是兩碼事 07/22 02:39
空氣阻力對汽車效益的影響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http://tinyurl.com/ybo32ddt 裡面提到阻力系數每減少0.01,約可以讓一般房車增加0.2mpg(mile per ga.) 現在一般汽車的阻力系數約是0.3~0.35,而一些經過最佳化設計的車可以將 阻力系數降至0.24~0.26,換言之,每一加侖汽油可以多跑一英哩。
nickboy78: 我本身是學動力學 熱流不是很懂 但至少電動引擎 跑的 07/22 02:41
nickboy78: 比純吃油的快 然後熱力效益上又有理論值上限 07/22 02:41
gamer: 馬達比引擎快要看怎麼比,至少汽車用馬達性能目前除了加速 07/22 02:47
gamer: 扭力外,其他性能參數都比不上汽油引擎 07/22 02:47
nickboy78: 您說的沒錯 正如我是新鮮人 我也說不是很了解 但如你 07/22 02:52
nickboy78: 所說 如果可以改善電池的話 電引擎會更實用 而這恰好也 07/22 02:52
nickboy78: 是大家追求改進的方向 或許我話說的太滿 不過在台灣念 07/22 02:52
nickboy78: 機械找工作是有些吃虧 07/22 02:52
正如你所說的,電動引擎最大的問題在於電池的續行力而不在於馬達本身的效 率,但目前大家愛用的鋰離子電池(比如說Tesla用的18650電芯),其製程和原 理部分跟機械工程之間的關係不能說沒有,但實在是微乎其微,想踏入這塊還 真的如果其他板友說的,不要念機械比較實在。 ※ 編輯: gamer (118.167.153.46), 07/22/2017 03:13:35
YJM1106: 燃氣渦輪其實不只散熱,它的“油門”反應挺慢的XD 07/22 09:36
largesperm: 做要做有熱情的事情 07/22 23:19
largesperm: 一昧地往自己壓根沒興趣的熱門產業走 不一定是好事 07/22 23:20
largesperm: 冷門但有興趣 那獨佔的機會反而更大 07/22 23:21
largesperm: 熱門也有興趣 也是很好 就是別做沒興趣的事情 07/22 23:21
largesperm: 誰料的到 VW 的柴油引擎環保數據根本造假 07/22 23:22
largesperm: 誰料的到 SpaceX 居然真的會成功 07/22 23:24
largesperm: 誰料的到太陽能夕陽西下 但是那天材料突飛猛進 07/22 23:26
largesperm: 太陽能又會如日中天 新的科技絕對是熱情的人想出來的 07/22 23:26
largesperm: 機器人早在 1970 年就紅過一次了 07/22 23:27
largesperm: 最近又紅起來 是因為馬達科技的進步 以前馬達大顆的跟 07/22 23:27
largesperm: 什麼一樣 馬達突飛猛進之後 家家都能自製機器人了 07/22 23:28
largesperm: 不過如果有興趣的東西的越冷門 就要越挨得起寂寞 07/22 23:31
largesperm: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人生真的這麼理想就好了 07/22 23:32
largesperm: 講講幹話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有興趣又能養家的工作 07/22 23:33
nemies: 那往自己有興趣的產業走不也一樣,冷門和熱門哪個死較快? 07/23 01:02
largesperm: 這只能問上天了 有興趣 死的甘願... 07/23 01:22
largesperm: 總是會有一條路讓你走的 07/23 01:22
tume7: 推這篇 07/23 12:52
IMPcsc: 推, 看起來是相關科系研究的 07/23 16:09
s3f4e9g6aa7: 推專業 08/0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