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chanica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下町火箭》有開發人工心瓣膜的主題,板上也曾有網友提到 人工心臟的問題,也許這方面網友們也會有興趣。 大家在國內廠曾遇到本公司決定跨足醫療器材研發或者協助專 門的公司或研發團隊製造試驗用的原型的嗎? 大家經驗上,研發醫療器材和一般機械產品,就研發工程師的 工作上有怎樣差別,比如時程、工作壓力、獎金啥的? 又比如說 ,以前念機械系不涉及醫學知識,現在受命研發醫療器材,機械 工程師要做怎樣的轉變或進修? 另外,醫療器材研發似乎跑不開醫師參與,至少劇中是把醫師 納進來。我國實務上有甩開醫師單幹成功的醫療器材嗎? 還有就是醫療器材開發過程,在試驗的時候就會有官署如食藥 署的審查,大家有經驗嗎? 劇中為了劇情需要,官署的人很機車 。實務上呢? 會比開發一般機械產品時遇到的他方意見囉嗦嗎? 比方公司受託為客戶開發一般機械產品,客戶對研發的介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98.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chanical/M.1627775964.A.38E.html
brucetaco: 依小弟傳產設備經驗,我國實務上“大部分“是拿市佔高 08/01 13:37
brucetaco: 的回來抄,查專利法規ISO該改的改該驗的驗,然後送審查 08/01 13:37
brucetaco: 等證照,做樣品給診所醫院試用 08/01 13:37
請問等證照的意思是只拿到臨床試驗許可? 樣品都自己公司搞定嗎? 聽說有些新創公司或者學術單位想做醫療器材,但是要做樣品或者原型機 的時候不好找到工廠願意幫它們小量做。
xsoho: 醫療器材單純多了,像是有涉及到演算法的就很複雜,即便發 08/01 14:46
xsoho: 現bug也不能去修正,又要再另外做一次認證 08/01 14:46
上面的真意推測是: 演算法或軟體發現有缺陷,會影響安全性或有效性,公司修正 之後,必須重新送驗證公司驗證,再通過主管單位審查,然後才能讓修正品上市?
xsoho: 我之前做生物晶片也不用懂任何生物常識,通常都是多個不同 08/01 14:51
xsoho: 專長實驗室、研究院跟醫院合作 08/01 14:51
※ 編輯: saltlake (114.24.98.91 臺灣), 08/01/2021 16:22:51
brucetaco: 醫材不一定要臨床試驗,像醫療級口罩算醫材,製造販售 08/01 20:24
brucetaco: 都要證,但是應該是沒在做臨床試驗 08/01 20:24
brucetaco: 樣品的話看狀況,開發階段拿塑鋼土捏一捏做測試樣品的 08/01 20:30
brucetaco: 也有,到上市推廣就是拿取到證的試產樣品給醫院試 08/01 20:30
brucetaco: 工作壓力就東西有問題會出人命,所以公司通常會避開美 08/01 20:39
brucetaco: 國(出事賠到倒),只賣台灣中國東南這些人命比較“便 08/01 20:39
brucetaco: 宜“的地方 08/01 20:39
mimiasd0722: 建議改條列式會好懂很多 08/01 23:49
d0068267: 機械要解決的問題是強度跟功能,你如果只是個職員,不必 08/02 02:01
d0068267: 把醫材的東西也搞懂,但如果要在產業深耕升遷當然懂越多 08/02 02:02
d0068267: 好 08/02 02:02
如果是研發工程師乃至於研發小組的負責人呢? ※ 編輯: saltlake (114.24.71.19 臺灣), 08/02/2021 07:32:23
brucetaco: 研發跟其他產業比差異大概就多ISO13485吧 08/02 08:48
MiyaKami: 台灣有些學校有醫學工程系,有些機械系教授專長偏醫療 08/02 13:52
MiyaKami: 現實面是醫療產業被大財團壟斷很久了,要殺出重圍很難 08/02 13:54
MiyaKami: 我聽過一個團隊研發出新材料用於人工椎間盤,然後被嬌生 08/02 13:55
MiyaKami: 集團買下,原本研發團隊全部的人錢分一分直接退休三輩子 08/02 13:55
MiyaKami: 不用工作 08/02 13:55
xsoho: 樓上該不會是在說台大的?公司這麼快就賣得出去喔 08/02 16:01
xsoho: 醫療產業沒有大財團是要怎麼燒錢?即便是最簡單的骨釘一般 08/02 16:03
xsoho: 中小企業經營也是非常困難的 08/02 16:03
傳說有一陣子國內做螺絲的廠因為植牙興起而賺了一筆?
xsoho: 而且這產業重點不在專利技術,而是通路怎麼打進去,地區 08/02 16:05
xsoho: 院跟院的推廣就不容易了,更何況是跨國的 08/02 16:05
重點不在專利技術? 好像工研院還是前科技部的甚麼專案辦公室曾經在國內 大學和法人等研究機構強推開發新式醫療器材,其中就很強調專利的取得。 ※ 編輯: saltlake (114.24.71.19 臺灣), 08/02/2021 17:27:49
xsoho: 那是研究院的kpi啊 08/02 17:43
xsoho: 醫院也是需要,包括期刊發表,所以你去看文獻掛名都是一大 08/02 17:47
xsoho: 串的 08/02 17:47
MiyaKami: 大學法人幹得過跨國大企業嗎...這些企業都是養一堆研究 08/02 17:48
MiyaKami: 員,贊助一大堆醫師藥師營養師...出手毫不手軟的... 08/02 17:48
xsoho: 但製造商或品牌通路商的kpi是營收 08/02 17:49
xsoho: 蠻多公司都是等人被併購,新加坡那邊也有很多相關的公司存 08/02 17:50
xsoho: 在目的並不是做起來,而是找金主買下 08/02 17:50
xsoho: 這種公司的成員學經歷就很重要了,金主都會先評估研發能力 08/02 17:52
xsoho: 看是不是在詐騙 08/02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