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業餘淺見 這或許可用國際貿易中的動態經濟學或學習曲線解釋, 自製程度要高, 除有人願意提供支援外, 還有長時間的經驗累積, 即"從做中學", 進而優化產品的質量和成本. 欲自製的後進國家大多面臨此問題, 由於缺乏研產經驗的累積,必須仰仗其他國家, 特別是技術移轉, 由於有些國家為使自製軍工產業發展穩定並達成規模經濟, 單靠國內訂單難以為繼, 所以多少會尋求出口, 這可能牽涉到智慧財產問題, 造成出口障礙, 當然授權也可能型成自製產量的限制. 重要的是產量少, "從做中學"的效果也差, 難以累積經驗. 而技術成熟國家所提供的產品, 較之於自製有克服學習曲線的機會成本, 其成本低廉成熟因而有誘因外購, 結果排擠自身研產, 能力不易養成, LCA和阿瓊戰車或許是其中之例, 即使有些性能受到青睞, 軍方仍選擇外購, 結果研發期長且產量不多, 又喪失能力培養的機會; 這可能是這些武器研產上有國外授權技術, 因此受到影響, 不是有產量限制, 就是移轉未談妥而未能上線, 甚至可能未對自身需求和條件有所認識(這或許也可歸咎於研產經驗不足), 結果引進太多國外技術(轉向國外技術也是因為須面對處理本國技術不成熟的巨額成本), 造成整合困難或水土不服. 就"從做中學"言, 以老共為例, 記得漢和有提過老共對Mig-21系列的生產和魔改造下, 累積自製戰機的經驗, 甚至是改良和仿造俄系戰機的能力, 從Mig-21發展到Su-27(或是J-10), 過程中存在研發的思路脈絡(如Ye-8試驗機), 儘管兩者間沒有太多直接關聯, 而老共在Mig-21所下的工夫, 正好可用於建立對Su-27系列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另外封閉的對外關係多少保護國內軍工產業發展, 免於國外產品的競爭, 使本國產業可專心達成規模化, 克服學習曲線, 更不用說自產Mig-21系列還能出口、軍援國外. 總之不只錢和決心, 還要有機會做得多, 不論授權多寡與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217.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43254480.A.DF3.html
PsycoZero : J-6或J-7有些不是出口,是軍援... 09/26 18:06
我把軍援補上去 謝謝!
kuma660224 : 有完全自主智產權這一點,俄國不太同意... 09/26 18:19
kuma660224 : 當初Mig21是中蘇翻臉,不管人家智財權去山寨 09/26 18:20
anckyX : Su27是當初剛好碰上蘇聯解體,不然俄國只想給mig29 09/26 18:49
kuma660224 : 那種是歷史造成特殊狀況,不見得能複製 09/26 18:54
就因為是山寨所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才打引號XD 不能同意你更多, 出得起錢、下得定決心又能從做中學、多做多學的機會不易遇到, 不論品質如何, 即使後進自主研產的國家做得出產品, 有哪些可以完全不出口只靠內需, 甚至搞浮誇風賠本將產品送人, 進而養活產業積蓄研產動能? 更何況仿冒人家產品會被301的. ※ 編輯: gundamn (111.249.217.96), 09/27/2015 14:33:32
kuma660224 : 還有國家超大,量夠多能分攤重新發明輪子成本 09/27 14:42
kuma660224 : 多數國力不足只能選擇買輪胎輪框半成品來貼牌。 09/27 14:44
kuma660224 : 即時只是這樣,也很可能比買現成貴很多。 09/27 14:44
kuma660224 : 因為量太少,生產線無法持續,開了又關。 09/27 14:44
kuma660224 : 下次10幾20年後再做,連配合廠商都早轉業了 09/27 14:46
kuma660224 : F2在2011年停產,到F3估計2025生產... 09/27 14:47
kuma660224 : 前幾年就有新聞,日本大量廠商退出航太業 09/27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