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了,反正他都進入跳針期了,也不會什麼貢獻了,我這邊就先來整理一下好了 大家的問題在於光靠GPS-INS沒辦法達到這種降落精度,主要還是GPS誤差會比這個大 要講GPS精度,必須先有幾個認知 0. GPS的理論值和直接值是不同的,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理論值只能看不能吃 1.GPS有兩種觀測定位模式,載波相位觀測(carrier phase),還有虛擬距離法(Pseudo range measurement) 前者精準度只能用在靜態量測時,精度可以到達公分級。 像是海上作業船隻,如果需要定點作業,就會把接收器放在陀螺穩定儀上 然後等待一小段時間,就能得到高精度的定位, 所以drone ship飄移低於1米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事, 但是這種模式需要定點不動累積訊號,所以一般的導航需求無法使用 而後者誤差較大,也是我們一般用的 2, GPS的精度 在這個板上大家應該都知道原來民用的精度是100米 口交事件的主角拿掉SA後就降為10米,然後小布希基於反恐需求要求提高精度 所以後來發射的衛星就增加了一個L5的頻道,與L1一起計算可以把精度提高3~5倍 10米/5 =2米 那你說30cm是怎麼回事? 1ft的精度是用了軍碼才有的東西,SpaceX又不是共匪那種軍用民用不分的廠商,怎麼會有30cm呢? 我們把gps精度 + 30cm喂一下狗,由前幾個來看,都是在講一顆晶片的事 3. DGPS 大概在兩年前,Broadcom推出了號稱可以接收L5,精度可達30cm的晶片 然後最浮誇最唬爛的小米科技就立馬把它裝到小米8上面,說是黑科技 但是到了發表會時,雷軍講的定位精度是 3~5米!! 你說是怎麼回事呢? 先不論第0項,理論值會和實際值有誤差的事 最大的原因就是Broadcom宣稱30cm 定位精度,它可沒說是純GPS 晶片精度大幅提升的原因是它多了L5,但是也多了QZSS的L5 QZSS是日本推出的天基DGPS,透過地面站的修正值,可以讓用戶在服務區內都能有DGPS的服 而QZSS加上L5,理論精度可達10公分等級,如果乘上3倍當作實際誤差值,那就差不多是30cm 可惜的是,QZSS的服務區只有東亞與澳洲,匪區剛好被閃過,所以雷軍就被婊了 另外美國也收不到QZSS,SpaceX發射時也用不了 當然,也許可以說drone ship和火箭收到的誤差都差不多,應該沒關係?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GPS會受到大氣的影響,而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氣候 火箭飛行直到對流層頂,都不會有天候變化,但是drone ship會,有雨有風有霧氣, 就會讓定位的誤差量不同,即使運氣非常好,天候一樣,但是因為兩者的高度不同的, 能接受到的衛星訊號顆數也不同,定位飄移量也一樣不同 就算天時地利人和,什麼通通都一樣,那要降落在陸地上時呢? 船還能隨著定位偏差跑,陸地是要怎麼跟著GPS訊號漂?? 所以還是要以座標精度來看,不能用相對精度 雖然說陸地上也能直接量GPS和絕對座標的飄移量,再傳給火箭 當然,SpaceX也沒講過它們沒用DGPS,我們也不用像腦補俠一樣, 拿工程師也許只是無心的一句話來腦補個7749回的章回小說,說不可能用DGPS 不管是用WAAS、MAAS,還是SpaceX乾脆自設DGPS,也就是GPS-RTK 反正他們有低延遲的衛星鏈路了 不過這還是有個問題,地面站的高度比火箭低,誤差通常比火箭的大 那這就搞笑了,誤差大的去修正誤差小的,只是越修越糟 不過雖然搞笑,但是也無妨,一般民航機在空中就算是被DGPS修歪了 在空中也不會怎麼樣,只要下降率不要太快,數據的誤差會慢慢趨於一致 但是火箭的高度變化太快了,兩個的誤差會來不及調整 如果它在空中本來純被修歪了,那在高速下降的過程中, 彈體就還要硬轉彎來順應誤差值突然跳上來的情況 不過這也許可以用某種權重演算去解決就是了 不過跳針/腦補俠堅決這個可能否定這個可能,我們這邊就先不討論。 當然如果說不修有沒有關係? 在火星上本來就沒關係,是在地球上才要修正,火箭沒落在降落場炸掉 公司就會賠錢,砸到民房或空軍的東西,搞不好賠到公司倒了都會 所以我們在講的東西本來就不一定要上火星,拿火星來講沒有意義 至於誤差多少可以接受? 這邊拿JDAM的數據來參考,個軍碼的誤差是30cm, 而空軍公開的CEP是5公尺以內。 也就是GPS誤差和實際落點的誤差,是相差至少十倍的。 所以如果GPS是10米的誤差,在像JDAM這種相對簡單的例子 就至少要有CEP到達100公尺的這心靈準備 而CEP是指50%的機會落在這個半徑內, 如果要確保90%或是99%,那半徑大概要在乘兩倍或三倍 現在看SpaceX的著陸場,你就知道300米其實是還是很有風險的 (先打到這邊,晚點繼續) -- 為什麼我們航太工程師要研發一台價值22億美金的飛機? 因為22億美元原來可以買700萬支步槍,並且殺死上千萬的人 但是一台價值22億的飛機太珍貴了,只能放在機棚裡吹冷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5.1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60685394.A.26B.html
Scape: 不要誤導他人了,L5與DGPS無關,DGPS是一種差分定位技術 06/16 19:47
Scape: DGPS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就開始發展,而L5 GPS則是最近才 06/16 19:48
Scape: 開始支援這個L5-band 06/16 19:48
Scape: DGPS wiki: http://bit.ly/2XQKppg 06/16 19:49
kdjf: 而且DGPS是修正環境造成的系統誤差,當drone跟S1用同一組衛星 06/16 20:32
kdjf: 定位時,他們之間的系統誤差是相同的,反而不用去修正 06/16 20:32
kdjf: L5也是為了修正大氣層造成的系統誤差,用不同頻率的載波性質 06/16 20:33
kdjf: 校正掉大氣延遲,對相對運動物體對準也沒有意義 06/16 20:34
kdjf: 然後1的部分,別把精度跟準度弄混了,對準需要的是準度 06/16 20:38
※ 編輯: ewings (114.137.25.141 臺灣), 06/16/2019 21:20:12
kdjf: https://i.imgur.com/JVXTIQB.png 在路上降落10m誤差根本 06/16 21:33
kdjf: 不在擔心範圍內 06/16 21:33
kdjf: 不過不說還沒注意到,跟陸上降落比起來,船上降落還真誇張準 06/16 21:35
kdjf: 然後再接近地面前,誤差範圍本來就不需要小,等需要很準時 06/16 21:37
kdjf: 雙方GPS環境也已經很類似了 06/16 21:38
※ 編輯: ewings (114.137.25.141 臺灣), 06/16/2019 22:50:31
iamluck: 1. 多普勒要移動有速度才會準 2. Pseudo range沒障礙物 06/16 22:27
iamluck: 例如海上影響不會大 3. 衛星數仰角決定最佳化定位結果 06/16 22:29
iamluck: 星曆 antenna等級(小米是手機ㄟ)也都會影響量測結果 06/16 22:32
iamluck: QZSS我做那麼多測試 結論根本是可有可無 唯一有用情況 06/16 22:34
iamluck: 一般定位根本不會選QZSS 惟一用途在都市QZSS在仰角90度 06/16 22:36
iamluck: 問題仰角90度根本是爛到爆 定位一樣鳥 06/16 22:37
iamluck: 結論就是我用的120W GPS-IMU系統 Gyro就至少80W 06/16 22:39
b325019: 準天頂當初設計的理念就是為了在日本都市區能夠彌補GPS的 06/16 22:39
b325019: 弱點設計出來的 06/16 22:39
iamluck: antenna 才8W 經度直接進到至少<1m 等級了 06/16 22:40
iamluck: 什麼差分阿在加一加 幾十公分很難嗎 我的系統跟SpaceX 06/16 22:43
iamluck: 又差幾個level? 30CM 我覺得不是不可能啊 06/16 22:44
kdjf: 別再執著30cm了,SpaceX沒有說他降的這麼準 06/16 23:54
iamluck: 就算30cm還是墜毀 最終還是會需要其他輔助landing拉 06/16 23:59
Piin: 不要誤導他人了 06/17 09:24
Piin: L5跟L2C的問題一樣,衛星端尚未普及 06/17 09:25
ejsizmmy: spacex會降的準不是因為衛星準,我前面就說過了 06/17 09:35
ejsizmmy: 不信你叫spaceX把平台上的黃圈跟白圈拿掉全部塗黑。 06/17 09:50
kdjf: 原PO的這次降落不就是火箭看不到地面了... 06/17 10:04
ejsizmmy: 33樓那好像是起飛....? 06/17 10:47
Scape: 霧中發射起飛沒錯,但回收登陸也是在能見度零的霧中 06/17 11:36
kdjf: https://youtu.be/SuWciGjQ4e8?t=476 降落 06/17 14:31
ejsizmmy: 襪靠,我想錯了,難道他們是靠紅外線之類的去矯正嗎? 06/17 17:09
miname: 紅外線攝影機對著火箭尾焰看得到東西嗎? 06/17 17:14
T50: 你以為是圈圈,也可能是無線電啊。jdam的誤差是基於無動力 06/17 17:45
T50: 跟spaceX根本沒辦法類比 06/17 17:45
T50: 我覺得光靠定位也是有可能啦。地面也是發射點就會很準。但這 06/17 17:48
T50: 沒辦法解釋用船比落地準的現象,而且用火星目標給自己加難 06/17 17:50
T50: 度根本就不是工程腦,太政治了。要測試系統只要在第一節上加 06/17 17:51
T50: 裝模擬機就好,搞什麼摔火箭的風險 06/17 17:51
T50: e大雖然嗆了一點,但言論本來就可以隨口說說,根本沒必要給 06/17 17:52
T50: 產品加難度 06/17 17:52
ejsizmmy: 如果要亂瞎猜的話,搞不好就是船因為晃動所以無線電射 06/17 17:58
ejsizmmy: 源反而抓得到 06/17 17:58
b325019: 我認知的DGPS是地面已知精確位置的裝置安裝GPS接受器後 06/17 18:06
b325019: 將兩者的座標差送給附近終端用來修正GPS誤差怎麼會跟準天 06/17 18:06
b325019: 頂扯上關係w 06/17 18:06
b325019: 剛剛才發現25號FH上面載的是福衛7 06/17 18:30
snalvc: 當然有關係。基準站算出來的pseudorange差不是只能在基準 06/17 19:06
snalvc: 站廣播,可以傳到其它地面站廣播(例如LAAS),也可以傳到 06/17 19:06
snalvc: 衛星上廣播(WAAS用同步軌道衛星,QZSS用嗯…準天頂軌道衛 06/17 19:06
snalvc: 星)。QZSS可以想像成GPS衛星和星基增強系統的合體 06/17 19:06
b325019: 懂了,感謝解說 06/17 19:08
snalvc: 中文wiki有關GPS的頁面都很舊而且寫得不清楚,建議切到英 06/17 20:16
snalvc: 文版看 06/17 20:16
iamluck: 補充一下GPS altitude誤差比lat, lon會大很多 06/17 22:11
iamluck: 所以絕對不可能只靠gps+ins(imu?)去做landing 06/17 22:14
suntex01: 不可質疑你的莫神跟教主.人家總工程師都講過了.gpr+ins 06/17 22:22
edison: stage 1 上有 radar altimeter 啦 06/17 22:25
iamluck: SpaceX難的地方是控制火箭姿態穩態而已啦 (是真的超難) 06/17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