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看新聞 中科院跟海軍說海劍二2020研發完成 2022量產 但是國造的鴻運運兵船 還有最近開工的沱江後續 上面都有裝海劍二 這樣是怎麼有辦法確定時程趕的上阿? 是船先蓋起來之後再裝上去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7.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62244111.A.227.html
rommel1: 不知道 海劍二的研發拖了很久~~~~07/04 20:46
rommel1: 冷射垂發.熱射垂發.發射箱斜射都搞過~~~07/04 20:47
defenser: 鴻運跟沱江改良型都不會太快服役,2022年差不多07/04 20:51
defenser: 這兩型船都是用斜射箱07/04 20:52
scotch: 鴻運計畫也要2020年底才會服役,剛好開始測試啊……07/04 20:58
scotch: 不是服役,是下水07/04 20:59
scotch: 這個日期就可以剛好從沱江和鴻運開始測試,現在其他船艦也07/04 21:00
scotch: 還沒有確定要裝海劍二,新巡防艦則是更晚服役07/04 21:00
edison: 4根牙纖都可以插一級艦插那麼久了,劍二服役時間有差嗎07/04 21:01
問題是立法院怎麼會同意直接採購 一款根本還沒有完成的武器阿... 這樣不是很詭異嗎 船開始蓋了 但上面要裝的飛彈還在研發 ※ 編輯: say29217074 (101.12.17.126 臺灣), 07/04/2019 21:06:22
moeliliacg: 斜射發射箱要整合到船上的難度較低 只要船上有空間跟 07/04 21:06
moeliliacg: 電力就可以塞 而且這兩種船的防空都是只求有不求好的 07/04 21:07
moeliliacg: 就算飛彈延後服役 也是能用 07/04 21:07
rommel1: 發射箱 跟 船體建造 其實是分開的 07/04 21:08
rommel1: 基諾夫級剛服役時 SA-N-9還沒搞定 先弄預留空間就成軍 07/04 21:11
scotch: 劍二更早就在濟陽級上測試過了,那時候也算是差不多完成了 07/04 21:12
rommel1: 之前的航太展中 海劍二有小改 加力器加大 07/04 21:14
vt1009: 預留空間跟接頭,船體重心計算沒出錯就跟RAM要插幾條一樣 07/04 21:24
nanozako: 因為海軍買不到/不打算買ESSM和RAM,所以海箭海弓海劍羚 07/04 21:30
nanozako: 非買不可,不然海欉樹還要繼續奮戰下個三十年嗎? 07/04 21:30
nanozako: 海劍二最起碼斜射版+蜂眼雷達已經經過測試,所以要趕上 07/04 21:33
nanozako: 沱江量產和LPD應該不是問題,反倒是垂發版本會比較耗時 07/04 21:33
moeliliacg: 不過會用垂發的巡防艦時程就更後面了 所以倒也還好 07/04 21:36
mmmimi11tw: 就確定的時候是要用什麼方式然後預留空間等好了就可以 07/04 21:39
mmmimi11tw: 上了 07/04 21:39
defenser: 海劍二飛彈本體在之前的新聞中都沒出過什麼大問題,2020 07/04 22:18
defenser: 年應該是研發計畫預定完成時間,既然計畫過程都很順利, 07/04 22:18
defenser: 立法院同意撥款也很正常,反正真出什麼事、台灣立院的凍 07/04 22:19
defenser: 款效率可是世界頂尖的 07/04 22:19
defenser: 海劍二卡比較大的一直是垂發問題,飛彈與射控雷達對中科 07/04 22:20
defenser: 院幾乎都只要現貨改改就解決 07/04 22:20
kuma660224: 垂發很早就解決了,是後來要配合戰系而延誤 07/04 22:48
huart: 之後要整合到MK41吧 07/05 00:03
tttkkkkkk: 你新聞看清楚 再不然去立院直播看 07/05 00:12
tttkkkkkk: 海軍參謀長說的是海劍二2014就研發完了 2020 2022是海 07/05 00:12
tttkkkkkk: 弓三跟海劍羚 07/05 00:12
tpmstr111: 我也記得是海劍羚跟海弓三。但Google後,有一篇上朱的 07/05 00:27
tpmstr111: 新聞,寫的是2022量產海劍二。這可能要再去看看立法院 07/05 00:27
tpmstr111: 公報了。 07/05 00:27
ejsizmmy: 上朱的時間線跟世界觀不太一樣,你要當柑碧艦隊來看 07/05 08:22
kuma660224: 海劍二卡的不是蛋本身,而是後續要求的配套 07/05 08:52
kuma660224: 不同發射器換箱子,冷射換熱射,配合新戰系 07/05 08:53
kuma660224: 要求越來越多. 07/05 08:53
kuma660224: 這種自導彈最最簡化改法是違章建築模式, 07/05 09:07
kuma660224: 違建孤兒發射器+違建邊緣人獨立控制台 07/05 09:07
kuma660224: 射出後轉向手動輸入的方位自搜自鎖, 07/05 09:11
kuma660224: 無中途修正,射程減半也仍能取代海叢樹 07/05 09:11
kuma660224: 但客戶眼光早已漸漸提高.... 07/05 10:20
kuma660224: 後來繼續改彈,部分原因是配合發射器戰系修改 07/05 10:21
kuma660224: 導致生產期一直往後延,延到商源消失了 07/05 10:22
kuma660224: 需要換新零件商源,重新測試要錢要時間 07/05 10:23
kuma660224: 新的海劍二跟早期海劍二,部分組件已經不同 07/05 10:24
ejsizmmy: 劍二垂發冷射改熱射,從發射機構到排焰艙室都要重新設 07/05 10:58
ejsizmmy: 計...哀 07/05 10:58
mmmimi11tw: 換射法就要整個系統都換過,這超級麻煩 07/05 11:14
idunhav1: 海劍二研發過程某種程度是不是跟雲豹很像 07/05 14:02
defenser: 不像,硬要說頂多跟砲車口徑變來變去類似,但沒拖那麼久 07/05 17:40
idunhav1: 從4輪6輪開始算呢 07/05 17:59
Piin: 海箭二冷射時代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的..那時根本上不了船 07/05 19:17
darksnow: 劍二原本是從GD-53上取得射擊數據,根本沒有"戰系" 07/06 00:08
darksnow: 軍方的目標從來沒有縮小過,中科院為了騙到錢沒打算真正 07/06 00:10
darksnow: 去"知道"或是"揣測"出軍方的真實需求與技術儲備的落差 07/06 00:11
darksnow: 等到真正坐下來吵的那刻,兩邊都是輸家 07/06 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