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eednet2 (可)》之銘言: : 孝瑋哥說了一個倒飛重失速的動作 : FCK1雙座型無法改出只能跳傘 : 所以很明顯此問題未解的話 : T-5應該不適合當雷虎的操作機 : 那T-5服役以後AT-3勢必除役 : 試問未來雷虎表演機可能的機種? : ※ 引述《ReeJan (長巷裡的長影)》之銘言: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vRrzdOx7s&feature=youtu.be
: : 今天晚上十一點 : : 施孝瑋先生針對即將在九月出場的國造教練機T5 : : 以及空軍訓練與作戰上的需求 : : 完整解析 : : 歡迎收看 : : 這一集的各方面也針對板上大家的建議努力改進 : : 有不足之處還請繼續指教 : : 真的很謝謝military版以及板上各位大大 第一次在這發文請多指教 小弟不是軍武迷,而且是文組的物理不太好,但剛好聽過一些事能分享,如果有專業的板 友能分享糾正小弟的錯誤小弟會萬分感激。 記得沒錯的話IDF跟F16一樣是靜不穩定的設計,靜不穩定設計網路上有蠻多文章有說明所 以這邊pass,結論上來說靜不穩定的飛機飛行重心在後(可以參考之前美國F16摔進工廠 前雙液壓失效離控導致機頭上抬的現象),需要fly by wire對飛機做細微的調整與限制 攻角避免攻角過大時無法穩定姿態(AOA是被限制住的,F16限制在25度),而且因為飛行 特性的關係 並不像一般飛機失速了機頭往下擺就能解開,而會進入到失速高度下降飛控把頭往上拉的 尷尬狀況,這就是F16也會有的deep stall(跟一塊石頭一樣直直往下掉無法操控),這 個deep stall高度足夠的話是可以解的。 所以這次新的T-5的只要還是靜不穩定的設計就還是會有類似的問題,但是並不需要擔心 不能拿來飛特技之類的,美國雷鳥也用F16在飛所以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以上是聽說來的一些事,請大大們高抬貴手別邊太用力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47.159.163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67371294.A.2EE.html ※ 編輯: hjfreaks (1.72.1.241 日本), 09/02/2019 05:33:50
t72312: 限制AOA不是這個關係吧09/02 06:30
可以請大大開示嗎?小弟不是很了解這方面的物理
rommel1: 搞不好雷虎直接換裝F-16V.....09/02 06:40
rommel1: 很成熟的飛機 不用再多做測試 當表演機很合適09/02 06:42
mmmimi11tw: 不太可能吧 09/02 06:46
bla: 怎麼可能用F-16V.... 09/02 07:05
moeliliacg: 雷鳥2009年才換成F-16 Block52 藍天使要到2021年才 09/02 07:44
moeliliacg: 會換成超級蟲 09/02 07:46
moeliliacg: 因此短期內應該還是繼續飛AT-3 未來換裝的也只可能是09/02 07:51
moeliliacg: T-5教練機09/02 07:52
PAULDAVID: 那個攻角超越控制在f16後期被取消了 因為換了全數位飛09/02 08:03
PAULDAVID: 控的關係 不知道現在的新機失速螺旋怎麼救 放給飛控自09/02 08:03
PAULDAVID: 駕來救?09/02 08:03
失速螺旋是指flat spin嗎?就小弟所知至少在用數位飛控的block50/52上還是有AOA限制 的
delta77412: 有新聞提到是雙座機內側掛副油箱會有這問題 當初飛測09/02 08:15
delta77412: 沒有做 後來不知道怎麼解決了09/02 08:15
moeliliacg: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不要那樣掛09/02 08:40
moeliliacg: https://i.imgur.com/NKxRjPL.jpg09/02 08:40
moeliliacg: 你看所有F-16 掛4中2短時 AIM-9都不是掛在平常的翼尖09/02 08:41
moeliliacg: 原因是這樣掛載時 翼尖會顫抖 但是把AIM-120掛翼尖09/02 08:42
moeliliacg: 就不會有這問題09/02 08:42
mmmimi11tw: 這樣在一定的速度跟G力下會讓機翼末端達到共振頻率,09/02 08:54
mmmimi11tw: 要嘛掛架空著要嘛就掛更重的120,09/02 08:54
※ 編輯: hjfreaks (60.47.159.163 日本), 09/02/2019 09:20:28
ktworld: 120掛翼尖,有聽過是因為在BVR階段就打出去,後面要進行09/02 09:40
ktworld: 動作時,翼負擔比較小。 09/02 09:40
小弟相信是為了消除超自然震動 ※ 編輯: hjfreaks (60.47.159.163 日本), 09/02/2019 10:10:06
seednet2: 可是孝瑋哥是說fck1雙座B會解不開 單座A無此問題 09/02 10:57
seednet2: 所以倒飛種失速這件事是蠻針對性的B型雙座的先天宿命09/02 10:59
那應該就是宿命了! ※ 編輯: hjfreaks (60.47.159.163 日本), 09/02/2019 11:19:23
kuma660224: 那應該是當初雙座省錢沒有修改飛控 09/02 11:48
kuma660224: 台灣雙座是純新手教練車,太短腿不負擔打擊 09/02 11:49
kuma660224: 自製武器常常軍方覺得當時避開就沒差的話 09/02 11:50
kuma660224: 就可以省略不改飛控.09/02 11:51
kuma660224: F16的攻角限制其實也不是氣動上限 09/02 11:51
kuma660224: 是軍方與通用覺得夠了.不要浪費資源去改良 09/02 11:52
kuma660224: 就像早期劍二不能掛翼下,不是技術不可行 09/02 11:53
kuma660224: 是當時覺得彈太貴而量少,不值花時間花錢去改 09/02 11:54
kuma660224: 在指定需求範圍下,及格堪用,先求有再求好 09/02 11:54
kuma660224: 既然要改高教,飛控是一定會改的 09/02 11:55
kuma660224: 那1988的IDF雙座來蓋棺論定,還太早 09/02 11:56
kuma660224: 那很可能是錢的限制,而不是氣動限制 09/02 11:57
seednet2: 後來fck1做MLU時也沒進行飛控修正嗎? 09/02 12:02
diechan: 沒啦,改高教機沒時間改飛控,套用09/02 12:08
PsycoZero: 他那時候光從類比改數位就大工程了09/02 12:10
kuma660224: MLU飛控重寫,其實一直到2009還在測 09/02 12:12
kuma660224: 翔升其實飛控有改良,但重點擺在降落進場09/02 12:13
kuma660224: 改其他任何方向都要另外燒錢花時間09/02 12:13
kuma660224: 不是說重寫了,就可以順便什麼都改 09/02 12:14
kuma660224: 你沒有列為優先砸資源的,就是維持現狀09/02 12:14
kuma660224: 當時優先是改善起降,改良煞車與進場速度09/02 12:15
kuma660224: 因為80年代末期不太看重跑道腰斬時起降需求09/02 12:16
kuma660224: 2000年代才補完. 09/02 12:16
kuma660224: 你高教需要改什麼,就是原型機問世後 09/02 12:17
kuma660224: 分批次改飛控吧. 類似肥閃各批限制不同 09/02 12:17
kuma660224: 因為軟體測試沒完成的就飛控封印不准用09/02 12:17
kuma660224: 這同時預量產搞不好已經交機先服役 09/02 12:18
kuma660224: 先求有再求好. 09/02 12:18
kuma660224: 大概不可能原型機測到完美最終版才量產 09/02 12:19
kuma660224: 一開始大概沿用舊飛控做各種封印與小調整 09/02 12:19
diechan: 反正最後還是會找義大利人或是洛馬來幫忙統包,無所謂 09/02 13:07
kuma660224: 找美商幫忙是模型吹風洞部分,人家設備較好 09/02 14:36
kuma660224: 有資料以後應該是自己改控制率 09/02 14:36
kuma660224: 最後實機測試再修改也是只能自己來 09/02 14:37
kuma660224: 當初翔升案已經有這能力,只是修改方向不同 09/02 14:38
thigefe: 背包客一直都在,不用在那邊唱衰09/02 15:01
edison: 有個傳聞,一代IDF在降落時,超過某攻角容易引起PIO,所以限09/02 15:07
edison: 制降落的攻角,然後落地速度快.翔昇有一項是減低落降速度 09/02 15:08
kuma660224: 那是事實啊. 初代IDF起降飛控有進步空間09/02 15:29
kuma660224: 以前覺得沒差,跑道幾千米,4代只需幾百09/02 15:30
kuma660224: 就沒有修到更好,當時覺得夠了 09/02 15:30
kuma660224: 後來怕跑道受損,才在升級時做改良09/02 15:31
kuma660224: 氣動本身沒變,靠飛控軟體調整09/02 15:32
andey: 雷虎是空軍官校教官的任務編組 平常摸不到F-16V吧?09/02 20:52
kevin23916: 如果無法改出,是力學的問題不是控制的問題,你提FBW 09/03 18:14
kevin23916: 就外行了 09/03 18:14
就說我文組非專業,只是出來講聽說的事了 有問題的話我也想知道答案
Beforever: F-16翼端掛AIM-120的原因不知有沒有結論? 09/03 18:58
mmmimi11tw: 就用比較重的重量去減少機翼末端的震動阿09/03 19:01
t72312: 原因不是前面有講了嗎 09/03 19:11
t72312: 另外就是掛翼下阻力比較大 09/03 19:11
kuma660224: 翼尖震顫其實可以靠修改結構解決 09/04 00:12
kuma660224: 但既然發現飛彈換個位置就能解決 09/04 00:13
kuma660224: 那就換位置就好,省錢省事,CP值最高 09/04 00:13
kuma660224: 通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最好方法 09/04 00:14
kuma660224: 其實F15也是會震顫,所以把機翼切個角 09/04 00:16
kuma660224: F16的解法,裝個較大彈藥掛架上去很實用 09/04 00:18
kuma660224: F15因為其翼尖不屬於加強結構,不能掛東西 09/04 00:19
kuma660224: 對翼展小的輕戰機來說,任何空間都該利用09/04 00:20
※ 編輯: hjfreaks (60.47.159.163 日本), 09/10/2019 0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