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stVictory (嗯)》之銘言: : 長久以來 : 有一個小疑問 : 現代的軍艦 不論噸位 不論類型 巡 驅 航 兩棲等等 : 都會裝上1~2座近迫武器系統 做為軍艦最後一道的防線 : (當然也有陸基型的) : 台灣現在廣泛使用的 就是大家耳熟能詳 美製的方陣快砲 : 而對岸中共國 則是使用俄羅斯的近迫武器系統 (goalkeeper?) : 想請問 : 美製的方陣快砲 使用的彈藥為20mm 有六個砲管 : 而俄製的 彈藥則為30mm 有七個砲管(?) : 彈藥比較大顆 是不是比較威? : 例如 : 同樣一枚來襲的反艦飛彈 : 方陣快砲要打中10發 才能把它打爆 : 而俄製的 只要中5發 就爆蛋? : :) 基本上,大顆沒用,打得到的才有用。 像是世界上最大顆的460mm三式彈,基本上和廢物沒兩樣。 https://core.ac.uk/download/pdf/36732163.pdf 從已公開的資料來看,方陣快砲花了很多功夫在震動抑制上,目標就是讓彈著分佈更加收斂,彈道的重複性更好, 降低在連續射擊時砲管溫度上升的變形,減少彈道的偏移量。此外連重力變形等眾多因素也是盡量考慮。 當彈道的重複性達到要求,才能講到接下來的的closed loop回授控制。 方陣的雷達結合了高、中、低prf功能,讓他能分別得到細小的砲彈的速度、位置資訊,才能準確的計算出砲彈下一刻的飛行路線。 進而由砲彈未來的彈著區與目標間的差異,作為一個閉迴路修正後續發炮的角度。 而有穩定的彈道,閉迴路修正才有意義,如果後發的砲彈飛行軌跡與飛行中被當作參考的砲彈有明顯差異, 閉迴路修正算了半天也只是算心酸的。 最常被拿來與方陣相提並論的是荷蘭的門將系統,據說使用二階閉迴路控制,控制精度會比較好。 但是後來方陣升級了射控電腦,因為電腦速度增加100倍,也將演算法打掉重練過。 宣稱可以應付低空超音速反艦飛彈的三次元機動,想必也已經由一階閉迴路演算法再往上升級了。 至於北極熊,因為缺乏美帝的電腦科技,而用真空管搞方陣一樣閉迴路修正控制實在是太蒸 所以還是回到灑子彈搞彈幕的老路線,也因此至少會裝個兩門起跳。 至於長的很像門將系統的匪區730系統...... 我只能說外面長的很像,性能會不會一樣是另一回事 http://i.imgur.com/SibVdKp.jpg
--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與航太工程師的不同之處在於... 前者只能打打嘴砲看看能不能打動想打仗的領導人和腦殘的追隨群眾 後者直接讓武器的價格上漲600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180.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19794894.A.724.html
kuma660224 : 那什麼連結有點問題 縮短一下吧04/30 23:04
mmmimi11tw : 不過三式彈後來也是找到另外的出路拿來艦對地攻擊,04/30 23:05
mmmimi11tw : 只要地面不要太鬆軟的話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04/30 23:05
※ 編輯: ewings (42.73.180.56 臺灣), 04/30/2021 23:07:18
kuma660224 : CIWS無論用20/30能中才有意義 04/30 23:25
ja23072008 : 推 04/30 23:25
kuma660224 : 這小口徑沒近發或定時引信 只能直擊 04/30 23:26
kuma660224 : 無論20用APDS或30用碰炸高爆 04/30 23:28
kuma660224 : 若不夠準 沒中就什麼都沒有 04/30 23:28
kuma660224 : 20mm鎢芯彈1500枚 還比競品都多 04/30 23:31
kuma660224 : ewing大真的很久沒出現 04/30 23:38
tonyatta : 難怪在看人打War Game: Red Dragon 中蘇的CIWS都很 05/01 00:19
tonyatta : 有效的攔下ASM..大概是把效能直接對齊Phalax又很多 05/01 00:19
tonyatta : 門 05/01 00:19
scotch : 樓上有在看內文嗎? 05/01 00:39
scotch : Wargame從來就不是多真實的遊戲 05/01 00:39
scotch : wargame系列 05/01 00:40
nanozako : 北極熊的CIWS頗慘的感覺 05/01 01:26
alwayshigh : 門將可貴多了整個系統也更複雜是須要甲板下的空間 05/01 01:26
alwayshigh : 安置,不像方陣能隨插即用只要有足夠的安全空間就 05/01 01:26
alwayshigh : 能安裝,另外一個類型就是義大利愛用的大口徑系列 05/01 01:26
alwayshigh : 那就更複雜了,但以可靠性及實戰驗證各種技術升級 05/01 01:26
alwayshigh : 還是方陣更受歡迎價格也沒那麼貴 05/01 01:26
giancarlo82 : 北極熊CIWS不是有精準打掉8枚岸置ASM嗎? (電影梗) 05/01 02:02
IMGOODYES : 俄國的CIWS是靠火藥燃氣運作,精準度自然慘不忍睹 05/01 02:24
uruzu007 : 中共武器訊息太透明了 05/01 02:29
tofukingkion: 推e大 05/01 02:41
kuma660224 : 方陣後來升級與換彈後 彈藥數與射速 05/01 09:30
kuma660224 : 其實都已超越荷蘭守門員系統 05/01 09:30
kuma660224 : 還不用貫穿佔用下甲板空間 05/01 09:31
kuma660224 : 小口徑CIWS畢竟能命中的彈才是有效彈 05/01 09:32
kuma660224 : 那些30版個個笨重化 都可以塞2倍方陣了 05/01 09:34
kuma660224 : 2門方陣一樣近萬發/分 備彈還翻倍多 05/01 09:34
kuma660224 : 單門甚至下放400噸艇級也不成問題 05/01 09:37
kuma660224 : 不需戰系,一直賣得不錯 05/01 09:38
Su22 : 推e大 05/01 10:02
mmmimi11tw : 所以方陣那個準度不是其他型號可以比擬的 05/01 10:16
moeliliacg : 其實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 MK-15方陣整個系統都是在 05/01 10:29
moeliliacg : 那個基座上的 包含搜索/追蹤雷達/光電 05/01 10:29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UaTUVek.jpg 05/01 10:30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ItNo3rM.jpg 05/01 10:30
moeliliacg : 但是AK-630搭配的MP-123火控雷達卻是另外裝設的 05/01 10:31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zlzlEhw.jpg 05/01 10:31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fybWqLS.jpg 05/01 10:31
moeliliacg : 需要這兩者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需要額外的裝設空間 05/01 10:31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3FTgEEH.jpg 05/01 10:36
moeliliacg : 另外跟方陣可以直接塞在甲板上不同 AK-630 05/01 10:36
moeliliacg : 需要2M的穿透甲板深度 05/01 10:36
mmmimi11tw : 當初一開始的設計理念就不一樣了 05/01 10:37
moeliliacg : https://i.imgur.com/fwAuCAx.jpg 05/01 10:38
ivorysoap : oto76mm ciws 跟方陣20mm比呢? 05/01 14:07
defenser : 打掉岸置ASM的是Kashtan吧? 05/01 14:51
kuma660224 : 76 DART太晚才出來了 且定位不太一樣 05/01 15:22
giancarlo82 : 回D大 是kashtan沒錯,演出效果很唬爛就是了 05/01 16:14
asmp : 這篇文章有近迫武器系統供彈和裝填方式的說明,可以 05/01 16:27
asmp : 看出AK-630貫穿甲板的設計實在浪費空間,還有730和 05/01 16:29
asmp : 1130那種裝填方式,應該活不到裝填完畢再發射的時候 05/01 16:30
kuma660224 : 方陣有PDS 4分鐘裝填完 再次接戰 05/01 16:31
kuma660224 : 730/1130打完..就直接祈禱就好 05/01 16:47
AKSN74 : 不過方陣能到這樣也有部分是吸取另外開發的C-RAM在 05/01 21:34
AKSN74 : 實戰中的經驗吧 05/01 21:34
AKSN74 : C-RAM與方陣系統相似 差別在使用自毀彈還有反制機制 05/01 21:36
mmmimi11tw : 軍艦用的方陣也能使用可以自動毀滅的彈藥,不過常見 05/01 21:39
mmmimi11tw : 的還是穿甲或半穿甲彈藥 05/01 21:39
kuma660224 : 對海面打 用動能穿甲彈比較好用 05/01 22:14
kuma660224 : 反正不怕誤傷住民地 05/01 22:14
kuma660224 : C-RAM是在自己營區或住民地周圍使用 05/01 22:15
kuma660224 : 方陣若用動能彈對空掃過 掉下來很麻煩 05/01 22:16
kuma660224 : 不是方陣吸收C-RAM經驗 是反過來 05/01 22:17
kuma660224 : 過渡型C-RAM利用成熟的方陣 05/01 22:17
kuma660224 : 方陣版C-RAM是臨時湊的堪用組合 05/01 22:18
kuma660224 : 因為射程短 所以只是應急過渡型裝備 05/01 22:18
kuma660224 : 營區太大的話 方陣C-RAM傘太小了 05/01 22:19
kuma660224 : 如果需要超多套 成本上就不划算 05/01 22:20
kuma660224 : 這小口徑機砲型C-RAM的宿命 05/01 22:20
kuma660224 : 所以長期方案是搞大砲智能彈藥或飛彈 05/01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