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更新消息: https://tinyurl.com/m26hhr94 U.S. successfully tests pair of Lockheed hypersonic missiles 美國成功試射兩枚洛馬的極音速飛彈 新聞簡譯: - 今天五角大廈宣佈由B-52H上在加州外海試射兩枚極音速飛彈成功。 - 之前實驗失敗是因為無法由飛機上脫鎖。 - 飛彈能穩定在可運作的極音速(沒說多少)並且為未來實驗提供關鍵的資料 - 這次實驗主要在booster(加力器?)上,未來會進行全功能實驗 - 另外在新墨西哥州試射了另一個從地面發射的極音速飛彈也成功了 - 地面版的未來想要用HIMARS當載具 心得感想: 上次應該是發射架上的小問題,才會6/29失敗,今天就宣佈成功。 未來會改在海馬斯上面發射是亮點... ※ 引述《KotoriCute (乙醯胺酚)》之銘言: : 原文來源: : https://bit.ly/3uk3tOT : 原文摘要: : 美海軍極音速飛彈二次試射失敗,仍然是推進系統問題 : 美國五角大廈昨日表示,海軍版本的通用極音速滑翔彈體「常規快速打擊武器」,近日試射時因點火系統未能成功運作導致失敗,是繼去年 10 月 20~21 試射後第二次因推進系統問題造成測試失敗,使海軍極音速飛彈計畫遭遇挫敗。 : 長程極音速武器(Long-Range Hypersonic Weapon,LRHW)與常規快速打擊武器(Conventional Prompt Strike,CPS),是美國陸軍與海軍共同開發的極音速武器項目,透過「通用極音速滑翔彈體」(Common-Hypersonic Glide Body,CHGB),陸海軍再分別微調飛彈外型,以便裝入各自適合的載具,海軍 CSP 將配備在朱瓦特級(Zumwalt Class)飛彈驅逐艦,以及維吉尼亞級(Virginia Class)核子攻擊潛艦,陸軍 LRHW 則使用雙連裝飛彈發射車。 : LRHW 和 CSP 是由洛克希德馬丁與 Dynetics 兩家公司於 2010 年代初期聯手研發,Dynetics 負責 CHGB 彈體開發,洛克希德馬丁負責開發推進系統,以及最後飛彈組裝測試。 : LRHW/IRCPS 通用彈體 C-HGB,重量 7.4 公噸、直徑 88 公分、最大極速為17 馬赫、射程達 2,775 公里。 : 去年 10 月 20~21 日美軍曾連續試射四枚 C-HGB 彈體,雖然當時主要測試目標是通用滑翔彈體,但當時四枚中也有一枚因為推進火箭故障而失敗,而根據《彭博社》報導,這次海軍以自家版本的 CSP 搭配 C-HGB 彈頭,仍然遭遇點火系統失效問題。 : 相較於陸軍版本已在去年 8 月正式命名為「暗鷹」(Dark Eagle),並已開始進行生產與部屬,進度上一枝獨秀,海軍 CSP 的進度則開始落後,而空軍的 AGM-183A 則在三次試射失敗後,於今年 5 月 14 日首度試射成功,因此目前看來空軍已逐漸趕上海軍進度。 : 雖然五角大廈目前尚未公布有關 CSP 試射失敗的更多細節,但仍然表示有信心按照進度讓陸海空三軍的極音速武器計畫,在 2025 年之前順利服役。 : 心得感想: : 本來以為依照美國科技實力、技術儲備和資金,美軍版極音速飛彈到開發應該會很順利,用不了多久能夠超中趕俄(或超俄趕中?),但看來極音速飛彈的研發看來似乎沒有那麼容易 : 注意事項:請注意版規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0.47.75.23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57748309.A.863.html
nanozako : 洛馬現行陸基發射方案是M983A4+超長拖車 07/14 06:06
nanozako : 這樣的LRHW要塞進HIMARS感覺會很拚 07/14 06:06
nanozako : (洛馬:啊 LRHW塞不進HIMARS?那就來個MRHW/SRHW唄) 07/14 06:07
mmmimi11tw : booster 對,就是推進器 07/14 06:15
s8626460 : 海馬斯的科技樹看起很多可以點,就不知道台灣未來能 07/14 06:16
s8626460 : 添購多少東西? 07/14 06:17
chyx741021 : 這是空軍的ARRW,6/29試射失敗的是海軍的CPS 07/14 07:24
chyx741021 : ARRW在5月時也第一次試射成功了 07/14 07:26
chyx741021 : 地面發射的應該是DARPA 主導的HAWC,這是使用超燃 07/14 07:30
chyx741021 : 衝壓引擎的極音速武器 07/14 07:30
chyx741021 : HAWC的空射版確實比ARRW小得多,所以陸射版應該是 07/14 07:35
chyx741021 : 真的可以用海馬士當載台 07/14 07:35
GaryMatthews: High Mobility Anti Russian System 07/14 07:51
Bf109G6 : 武肺加強針也叫booster 07/14 08:07
mmmimi11tw : 不過還是要看飛彈能夠縮小到什麼地步,尺寸跟性能是 07/14 09:37
mmmimi11tw : 最大的關鍵 07/14 09:37
kuma660224 : 每次縮小 就又挖一個技術坑要填了 07/14 09:43
kuma660224 : 其它國家所謂進展快速 都是蠻力做法 07/14 09:44
kuma660224 : 拿現有大型BM+現有大型載台 硬兜起來 07/14 09:44
jess730612 : 空軍ARRW極音速全程5馬赫無限制變軌理論上比DARPA難 07/14 09:45
jess730612 : 在大氣內不斷以極音速變軌攔截難度比攔彈道飛彈還難 07/14 09:45
kuma660224 : 但美帝想要火海戰術 ”人人有功練 ” 07/14 09:45
kuma660224 : 戰術小飛機與小載台也能部署極音速彈藥 07/14 09:45
kuma660224 : 敵軍也就無法針對特別單位做打擊解決 07/14 09:46
jess730612 : 空軍連續兩次試射成功藍星應該還沒有攔截的任何方法 07/14 09:47
jess730612 : 包括美帝自己應該都還沒這個大氣內極音速攔截方案 07/14 09:48
jess730612 : 就算相陣知曉來襲時沖壓超燃彈不斷變軌算彈道會MISS 07/14 09:50
jess730612 : 極音速還會壓迫戰系時間 可以想像戰管雞飛狗跳樣子 07/14 09:52
a186361 : 美軍:我們發現了一個目前體系無法防禦的武器,需要 07/14 09:55
a186361 : 開發相應的防禦系統,元老院給我錢 07/14 09:55
jerrylin : 研發就try & error 07/14 09:59
FXW11314 : 元老院:是誰家的武器這麼厲害沒辦法攔截? 07/14 10:00
FXW11314 : 空軍:美國海軍的 07/14 10:00
FXW11314 : 海軍:美國陸軍的 07/14 10:00
FXW11314 : 陸軍:美國空軍的 07/14 10:00
jess730612 : 全球第一大氣內超燃極音速 目前能想對應也只有美帝 07/14 10:02
jess730612 : 你沒有靶彈就不可能研發防禦系統 道理就這麼簡單 07/14 10:02
qsgjnmvb : 退出中導一堆妖魔鬼怪武器都跑出來了 07/14 10:12
kuma660224 : 俄國有超燃衝壓服役啦 只是沒錢大規模量產 07/14 10:19
jess730612 : 沒錢做跟沒有其實也是差不多了 可憐哪 07/14 10:22
jess730612 : 鵝BM改快歸快不確定因素都在大氣外 返回大氣有規律 07/14 10:23
jess730612 : 只要有規律就有機會發射攔截器去攔例如標準三型飛彈 07/14 10:23
jess730612 : 大氣內極音速它愛話個6還是畫個9飛來 完全無法預測 07/14 10:23
jess730612 : 5馬赫雞歪點689全畫一遍 不管什麼戰系應該會當機了 07/14 10:24
mekiael : 美軍的極音速是17馬赫…海馬斯射17馬赫的極音速是要 07/14 10:41
mekiael : 幹嘛… 07/14 10:41
Erichartman : 戰系只有條件不夠重算而已 怎麼會當機 07/14 10:54
kuma660224 : 極音速巡航沒超過10馬赫 07/14 10:58
kuma660224 : 那所謂10-20是指助推加速到太空重返 07/14 10:58
kuma660224 : 不是極音速巡航階段了 07/14 10:58
kuma660224 : 有些遠程極音速可以有一段在太空 那段很快 07/14 10:59
arnold3 : 所以要多久才追得上中國? 07/14 11:00
kuma660224 : 但下來大氣層內巡航就大家都得降下來 07/14 11:00
kuma660224 : 不然會被空氣燒掉 07/14 11:00
Erichartman : himars發射的體積限制很大,燒完只要滿足點火條件 07/14 11:04
Erichartman : 就夠了 要純滑翔體 還是找大根一點的booster吧 07/14 11:05
Erichartman : 如果你對高度跟空氣密度熟的話 就不會在那邊講什麼 07/14 11:12
Erichartman : 太空跟大氣層內,基本上超過30~40公里高 07/14 11:12
Erichartman : 就沒什麼空氣了 這都還在大氣層內 07/14 11:13
a186361 : 阿一直重算算到被炸了還沒算完還不是一樣 07/14 11:17
kuma660224 : 空氣稀薄不是沒有空氣 所以美軍各型號巡航都預計明 07/14 11:55
kuma660224 : 顯低於10馬赫 07/14 11:55
kuma660224 : 這些Boost-Glide必須要有空氣才能用氣動機動 07/14 12:00
kuma660224 : 這篇B52射出的應該是ARRW 07/14 12:06
kuma660224 : 5月已經成功1次 是比較小顆的 07/14 12:06
kuma660224 : 看5月發射照片是有可能塞1枚在海馬斯 07/14 12:07
kuma660224 : ARRW原訂用與ATACMS相似24吋火箭 07/14 12:08
kuma660224 : 助推火箭應該是新產品 但不會太大 07/14 12:08
kuma660224 : 因為空軍需求案 還是空射優先 不能太大 07/14 12:09
kuma660224 : 更大並不是更好 要看載台需求能力 07/14 12:10
kuma660224 : BoostGlide是初期瞬間極速高 因為發射後 07/14 12:11
kuma660224 : 火箭想要盡快噴完 脫離 丟掉呆重 07/14 12:11
kuma660224 : 那15-20馬赫只在助推燒完瞬間或短時間 07/14 12:12
kuma660224 : 接下來是從高拋再壓低巡航 不得不減速 07/14 12:13
Erichartman : 意思是你要吸氣跟主動散熱的話 一定得下來 07/14 12:14
kuma660224 : 中後段巡航是很快降到個位數字的馬赫數 07/14 12:14
Erichartman : 你可以看一下X-43跟X-51 flight profile 07/14 12:14
kuma660224 : ARRW這不是吸氣彈 他是Glider 07/14 12:15
kuma660224 : X51 HAWC是另外一回事 07/14 12:23
kuma660224 : HAWC那是DARPA案子 離空軍武器化還遠 07/14 12:23
mynumber55 : 美國國民兵:那個聯邦軍太強惹 07/14 14:21
mmmimi11tw : AGM-183A ARRW是火箭暴力助推滑翔器 07/14 14:54
ywchenz : 其實恢復下世代熊貓戰機,再大顆都沒問題題 07/14 17:55
kuma660224 : 美帝想法是希望極音速普及白菜化 07/14 18:50
kuma660224 : 不需要依賴昂貴數量有限的重型暴力載台 07/14 18:50
kuma660224 : 所以明明ARRW已比中俄的小顆很多 07/14 18:51
kuma660224 : 美帝仍不滿意 想要更輕小的超燃衝壓彈 07/14 18:51
kuma660224 : 因為吸氣動力省掉氧化劑 能讓各種工作馬也發射 07/14 18:52
kuma660224 : 人人有功練 敵軍不能只追蹤暴力重型機位置 07/14 18:53
kuma660224 : 而是空中任何戰機都可能射出超燃衝壓彈 07/14 18:53
kuma660224 : 數量是多到令人想放棄治療 07/14 18:54
kuma660224 : 反觀毛子先鋒HGV 用SS19彈道飛彈當載具 07/14 18:55
kuma660224 : 能射的地方就很固定 容易被點穴弄掉 07/14 18:55
kuma660224 : 匕首也是依賴有限的Mig31M2 07/14 18:56
kuma660224 : 只有幾個基地有 容易被針對性打擊 07/14 18:56
kuma660224 : 天朝東風HGV其實也一樣 單位傻大粗黑易追蹤 07/14 18:57
kuma660224 : 無法做到極音速白菜化人人有功練 07/14 18:57
adagiox : 等真正超越人類的黑科技HAWC 07/14 20:55
kuma660224 : Darpa神盾局的HAWC只是技術載台 07/14 21:48
kuma660224 : 之後才要以其成果為基礎 發展武器如HACM 07/14 21:49
kuma660224 : 空軍HACM才剛簽約發展 還要很久 07/14 21:49
kuma660224 : 用比喻就擎天實驗載具與武器化雄三的關係 07/14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