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單純1-(0.3^3)吧? 因為第一顆飛彈攔截失敗之後 敵飛彈高度、方向、速度,可能發生變化 如何保證此時我方攔截機率仍是70%? 而且該"70%"究竟是,在某範圍內成功率一定 (比如高度a~b公里/距離c~d公里之類) 或是已預設將在敵彈道上某座標實施攔截 然後在那個點成功攔截的機率是70%? 還是在該軌道上,所有我方有辦法攔截的點 加總取平均數最後得出成功率達到70%? 在下孤陋寡聞,只能想出以上這些可能情形 但是看來根據那個"70%"的計算方式不同 似乎不一定能認為下一發的成功率必達七成? 一點小小疑問還請版上各位大大不吝指教 題外話,我打到這好像發現余可能怎麼想的 他是不是假設3發會同時到達並攔截啊 這樣的話他事後那些奇怪發言就全對的起來了 不過要是真的,那感覺好像又更好笑了 -- We're making a torpedo run. 我々は水雷突撃を敢行する。 The outcome is doubtful, 結果はどうなるかわからない、 but we will do our duty. だが義務を果たそ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69.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0743673.A.049.html
ARCHER2234 : 你變軌一次,另一顆攔截的也是重新開始啊... 08/17 21:42
不一定是變軌,比如說剛離開上升段時 跟正要進入下降段相比,攔截率應該不同? ※ 編輯: TetsuNoTori (61.230.69.173 臺灣), 08/17/2022 21:43:38
saccharomyce: 愛國者攔截率可能是實戰數據的統計結果 08/17 21:43
是這樣嗎?實戰可以有那麼多筆資料?
ARCHER2234 : 阿那個機率是期望值阿 08/17 21:44
ARCHER2234 : 每一次本來就都不一樣 08/17 21:44
等等,我離開高中一年多了,期望值是這樣的東西嗎
kuma660224 : 其實不用深究 反正差異不大 08/17 21:47
可是如果取樣方式不同,是不是代表 有些情況下的實際機率可能和估計值相差較大? ※ 編輯: TetsuNoTori (61.230.69.173 臺灣), 08/17/2022 21:53:20
iforgotit : 這是數學問題吧… 08/17 21:50
emptie : 如果是動能撞擊的方式去攔截,攔截失敗就是完全沒 08/17 22:03
emptie : 打中目標吧?這樣飛彈的航向應該不會有太多變化 08/17 22:03
rcak801 : 啊就隨口喊的70%,到底實際多少條件怎樣軍方也不會 08/17 22:11
rcak801 : 公開,當然只能這樣算啊 08/17 22:12
NewCop : 大家也只是在討論于的算法而已,不然實際上光是“70 08/17 22:13
NewCop : %”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就要先搞清楚了 08/17 22:13
rcak801 : 實際狀況變因一大堆,你要全部model下來,還要問看 08/17 22:14
rcak801 : 老共那邊要不要提供飛彈參數給你嘞 08/17 22:14
NewCop : 講到攔截,我覺得一般民眾對“攔截”的想法跟現實 08/17 22:15
NewCop : 狀況不一樣 08/17 22:15
saccharomyce: 70%攔截率記得是攔飛毛腿的戰果 08/17 22:15
NewCop : 上次飛彈飛越台灣一堆人在吵為什麼不攔截,好像以 08/17 22:16
NewCop : 為攔截就是兩顆飛彈一起在空中炸毀,碎片在大氣層燒 08/17 22:16
NewCop : 光 08/17 22:16
saccharomyce: 其實只要打偏彈道就算 08/17 22:16
NewCop : 但烏俄戰爭的現實狀況已經展示出來了,真正的攔截只 08/17 22:17
NewCop : 是不讓飛彈打中目標 08/17 22:17
kuma660224 : 70%或80%是部署沙國PAC2數字 08/17 22:17
kuma660224 : 但現在全都是PAC2 GEM導引增強型 08/17 22:17
kuma660224 : 數字應該不同 所以70%/80%是低標 08/17 22:17
saccharomyce: 對 這其實是舊數據 但目前也沒公布新數據就是 08/17 22:18
kuma660224 : 就沒有大規模ATBM實戰了 只好用舊數據 08/17 22:18
NewCop : 所以就算台灣真的有本事攔截共軍那顆還攔截成功了, 08/17 22:18
NewCop : 結果也很可能會變成本來要在外海爆炸的飛彈,因為攔 08/17 22:18
NewCop : 截而直接炸到台灣本島... 08/17 22:18
kuma660224 : 那可以當成保底低標來看 08/17 22:19
saccharomyce: 估算落在外海的就不會浪費飛彈攔截了 08/17 22:19
kuma660224 : 要攔截太空飛過的 要用能打衛星的SM3了 08/17 22:19
cwy0317 : 不懂為何第一次攔截失敗後敵彈道速度會改變? 08/17 22:20
kuma660224 : 或Thaad 但那若部署 就不是保護台灣 08/17 22:20
kuma660224 : 是保護 東部外海上幾百公里外的乾爹CVN 08/17 22:20
saccharomyce: 攔截失敗有可能是防空飛彈擊中 但不足以摧毀或偏離 08/17 22:22
kuma660224 : 像早期PAC1在白沙攔截長矛飛彈是打壞控制面 08/17 22:25
kuma660224 : 這算失敗還是成功 就有定義問題 08/17 22:26
kuma660224 : 偏離太多 這顆BM等於沒打到目標 08/17 22:26
kuma660224 : 但失控或偏離還是有可能落地爆炸 08/17 22:27
kuma660224 : 掉在農田沙漠或城鎮海上 又該怎麼算 08/17 22:27
kuma660224 : 也是成敗定義問題 08/17 22:27
kuma660224 : 以總體戰考量 BM沒打中目標就算沒效 08/17 22:28
kuma660224 : 但猶太那邊定義是當成攔截失敗 08/17 22:28
kuma660224 : 因為它們是城鎮被打 不是軍事目標 08/17 22:29
kuma660224 : 所以只要掉下來在城鎮 都算失敗 08/17 22:29
kuma660224 : 他們定義的成功率就明顯低於沙國的案例 08/17 22:30
kuma660224 : 用比喻就金胖30cm火箭轟首爾 歪了也算中 08/17 22:30
Erichartman : PAC2在波灣攔截率很慘 絕對沒7成以上 有證據擊毀彈 08/17 22:44
Erichartman : 頭的只有9% 08/17 22:45
Erichartman : https://youtu.be/LlOi6Gl25Lg?t=23 08/17 22:46
Erichartman : 如果真那麼高 還需要改雷達 升級GEM 換PAC3嗎 08/17 22:50
kuma660224 : 那是成功定義問題 08/17 22:51
kuma660224 : 就像冷戰要求的短場能力是500m 08/17 22:51
kuma660224 : 以早期標準現在很多機種開AB都短場機 08/17 22:52
kuma660224 : 美帝對攔截要求也是隨時代滾動式調整 08/17 22:53
kuma660224 : 現在HTK要求 不只打歪或傷翼面 還要撞碎 08/17 22:54
kuma660224 : 雷達反應速度也是升級重點 包含對友軍預警 08/17 22:55
kuma660224 : 給你多幾分鐘躲 沒攔到也傷亡變少 08/17 22:56
Erichartman : hit to kill要求的是摧毀彈頭 不是甚麼撞碎 08/17 23:02
ja23072008 : PAC2當年的破片連續桿攔截的確有缺陷,所以會發生 08/17 23:06
ja23072008 : “理論上”判定攔截成功,還是未破壞彈體及造成地 08/17 23:06
ja23072008 : 面傷亡的的情況。 08/17 23:06
kuma660224 : 它其實不一定能撞到彈頭 08/17 23:07
kuma660224 : 洛馬早期甚至有空射PAC3的概念影片 08/17 23:10
kuma660224 : 直接撞擊彈體 讓他整個爆碎 08/17 23:11
Erichartman : PAC2當年的問題有雷達 導引方式 導引律 引信 08/17 23:56
Erichartman : 所以後來才有那些改良 08/17 23:56
Erichartman : https://apps.dtic.mil/sti/pdfs/ADA345791.pdf 08/18 00:08
Erichartman : 來看書 program overview裡面 hard kill of the 08/18 00:09
Erichartman : most severe threat warheads requires that the 08/18 00:11
Erichartman : maximum kinetic be delivered on the threat 08/18 00:11
Erichartman : warhead 為什麼終端導引最後要選瞄準點 就是要確保 08/18 00:12
Erichartman : 傳遞最大動能來擊毀 高爆跟生化彈頭 08/18 00:13
Erichartman : 要怎麼試驗呢,美軍改裝了storm跟hera靶彈來模擬生 08/18 00:14
Erichartman : 化彈頭,用導引飛試來打這兩種目標。 08/18 00:14
Erichartman : https://apps.dtic.mil/sti/pdfs/ADA319957.pdf 08/18 00:19
Erichartman : 10-2頁 pac-3 provides...against tactical 08/18 00:20
Erichartman : missiles with 核子 生物 化學 高爆彈頭 08/18 00:21
sck921 : 當然不是這麼簡單,但是要把所有變數加進去會算不完 08/18 00:40
rey123123 : 你說的沒錯,要有更精確的資訊 機率才能算更準 08/19 11:03
EvilPrada : 的確孤陋寡聞 你要連射三發 就不要拿一顆不中再射 08/22 09:38
EvilPrada : 一發又不中再射第三發的情況來說 更何況 彈道飛彈 08/22 09:39
EvilPrada : 的速度 還有美國時間給你看一發不中再射下一發喔? 08/22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