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俄軍:https://tinyurl.com/yknchr55 烏軍:https://tinyurl.com/7nttf9t6 沒想到竟然有人覺得兩邊的損失數差不多XD 那就讓照片跟影片來說話吧! Oryx的專家每天辛苦的比對兩方的損失,還要把重複的去掉,要說專業度他們說二這裡沒 人敢說一吧? 這是目視的損失,以雙方流出的照片與影片來分析,所以實際損失絕對更多,另外這損失 數是把損壞+被擄獲都算在內 統計日期區間:8/29~11/3 目視損失裝備總數:俄損2,221,烏損633,比率約3.5 步兵戰鬥車:俄損555,烏損135,比率約4.1 主力戰車:俄損435,烏損97,比率約4.5 軍卡、吉普車等無裝甲車輛:俄損447,烏損40,比率約11.2 AFV(可能是指BTR、BMD這類裝甲比BMP略差這種):俄損175,烏損49,比率約3.6 自走砲:俄損95,烏損19,比率約5 雷達系統、指揮與通訊車輛:俄損70,烏損10,比率約7 工兵車輛與裝備:俄損51,烏損9,比率約5.7 裝甲運兵車:俄損109,烏損83,比率約1.3 多管火箭車:俄損58,烏損7,比率約8.3 牽引砲:俄損45,烏損13,比率約3.5 IMV(可能是指悍馬、Tigr這類的):俄損49,烏損70,比率約0.7 無人機(應該是指中型以上的):俄損22,烏損14,比率約1.6 砲兵支援車輛或裝備:俄損21,烏損7,比率約3 防空砲:俄損8,烏損1,比率約8 重型迫擊砲(車):俄損10 防雷反伏擊車(MRAP):俄損11,烏損16,比率約0.7 電戰干擾設備:俄損3 反甲飛彈車:俄損6,烏損3,比率約2 防空飛彈系統:俄損8,烏損10,比率約0.8 防空砲車:俄損3,烏損1,比率約3 數字會說話,光看損失的裝備數比率,會覺得兩邊軍人死傷數差不多也不知怎麼想了... 可能有人還會說,那單純算損壞數呢?俄1,214/烏434=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3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7488219.A.198.html
weimr : 去軍事化不換肩! 11/03 23:14
lc85301 : 數字推一個 11/03 23:18
Seadolphin : 數字推 11/03 23:22
※ 編輯: andyken (116.241.30.4 臺灣), 11/03/2022 23:23:23
test23786 : 而且這是不含俄軍步兵送死的 11/03 23:24
andyken : 是的,這只是純算裝備而已 11/03 23:24
ZackRyo : 懶人算法的話 大概就是烏軍一隻換鵝軍3-4隻吧,已經 11/03 23:25
ZackRyo : 算蠻優秀的了,只是用受訓軍人跟動員砲灰下去比就蠻 11/03 23:25
ZackRyo : 虧的.... 11/03 23:25
genjuromkiii: 這只是裝備,人員算下去就更可怕了 11/03 23:26
andyken : 烏軍也是有動員兵,國土防衛旅,但平均訓練有比較多 11/03 23:26
test23786 : 你該不會以為裝備用“動員”就生的出來嗎? 而且俄 11/03 23:27
test23786 : 軍戰爭初期到動員前根本一狗票正規軍送死 11/03 23:27
test23786 : 而且這個算裝備而已,用裝備來說俄軍就是虧大,如 11/03 23:28
test23786 : 果把那些俄羅斯走路工算下去那絕對不是1:4那麼單純 11/03 23:28
test23786 : …… 11/03 23:28
Rainknight : 推 還有人一直說烏損超大根本是真俄粉吧 11/03 23:32
lp0910516516: 這種去菁存蕪打法歷史罕見,聲稱戰術轉進還賠GRU跟 11/03 23:34
lp0910516516: 一堆VDV下去 11/03 23:34
hahabis : 只有大魚那些會覺得死傷差不多或是烏多於鵝吧 11/03 23:40
hahabis : 用屁眼思考也知道守方很難損失比攻方多 11/03 23:41
hahabis : 除非攻方叫作美軍 11/03 23:42
Schottky : 做個對比,俄軍 10/1 ~ 11/3 損失坦克 380 輛 11/03 23:47
Schottky : 裝步車輛 603 輛,損失人員 14390 名 11/03 23:47
Schottky : 數字來自烏克蘭國防部的官方戰報 11/03 23:48
Schottky : 單看烏方損失也許覺得這數字很多 11/03 23:49
Schottky : 但跟俄方一比發現俄軍損失是烏軍好幾倍 11/03 23:50
JoSue : 為什麼無裝甲車輛的交換比可以到11那麼高啊? 11/03 23:50
ZackRyo : 所以才說懶人算法,不是1比4大家都知道啊,問題就沒 11/03 23:53
ZackRyo : 別的資料可以看就只能這樣簡單估計,鵝軍的堆屍戰術 11/03 23:53
ZackRyo : 在拖延上還是蠻有(效)笑的 11/03 23:53
ipojay : 動員10萬人每人給15萬安家費 這樣就要花150億 11/04 00:04
a5mg4n : 要注意俄軍有相當裝備是直接拋棄而非戰損 11/04 00:10
a5mg4n : BMP開到一半壞了直接棄車跑路,和BMP挨了ATGM的效果 11/04 00:11
a5mg4n : 不同 11/04 00:11
test23786 : 拋棄也只是一小部分了,被毀了還是很多 11/04 00:11
andyken : 其實拋棄的只比損壞的少一點,但比率還是有2.8 11/04 00:19
andyken : 只算雙方損壞數的話 11/04 00:20
a5mg4n : 還有不少損壞是對拋棄車輛捕刀(防止俄軍回收) 11/04 00:22
a5mg4n : (烏軍部分無人機空襲影片可以看出目標不像是有人顧) 11/04 00:23
andyken : 那種大部分都是甲車或卡車比較多,認真算其實也不多 11/04 00:25
MosesMoody : 雖說戰果不錯,但是想到烏軍應該傷亡也是100+/天 11/04 00:33
MosesMoody : 好像之前烏國國防部提到的估算(?) 11/04 00:34
MosesMoody : 想想數字還是滿心痛的 11/04 00:34
tenshou : 這種烏克蘭大外宣有啥可信度 11/04 00:36
andyken : 要求烏軍傷亡跟美軍一樣少也太勉強了點... 11/04 00:36
andyken : 樓上不知道Oryx是雙方都認真統計的嗎? 11/04 00:37
c33uviiip0cp: 推 11/04 00:40
sshr477414 : 笑死某人是不是換帳號來嘴 11/04 00:48
LI40 : 還以為是某條大魚又在說笑話 11/04 00:50
kistar : 數字不管從哪邊獲得都會有灌水,參考大概就好 11/04 01:11
googlexxxx : 其實對方愛怎麼講支持誰隨便了!整個局勢打成這樣還 11/04 01:21
googlexxxx : 能說烏克蘭嚴重的也真的很厲害,目前還有個評估是烏 11/04 01:21
googlexxxx : 軍幾乎是打出更多設備。一般戰場根本不可能好嗎?設 11/04 01:21
googlexxxx : 備越打越多是從古至今沒看過的,去除掉外援幾乎俄羅 11/04 01:21
googlexxxx : 斯捐贈的武器加上送烏克蘭的後勤已經超越很多國家了 11/04 01:21
googlexxxx : (烏克蘭前期妥善率極低,後面突然間蘇聯式武器活過 11/04 01:21
googlexxxx : 來了,更神的是連砲彈都補上來) 11/04 01:21
andyken : 說灌水的可能不知道Oryx可以每個數字都附圖或影片XD 11/04 01:37
andyken : 而且還會比對影片跟照片有沒有同一戰績不同角度 11/04 01:38
c52chungyuny: 認為烏軍傷亡慘重不能只看交換比 俄羅斯人口是烏 11/04 04:01
c52chungyuny: 的三倍有餘 所以就算交換比1:3還是得算損傷相當 11/04 04:01
allan0926 : 普丁內心應該認定本多終勝,交換比不重要了 11/04 05:53
allan0926 : 小學生如果也這樣想,就算沒準備好都能打 11/04 05:54
chebonjovi : 他們還是會堅持,人員損失比,烏:俄=20:1,至於數據 11/04 06:39
chebonjovi : 怎麼出來的 11/04 06:39
mekiael : 中國那邊的數據烏克蘭陣亡50萬以上 11/04 07:41
hsinhanchu : 樓上,中國提出來的不叫數據,那叫黃俄孝子的孝心 11/04 08:01
test23786 : 你說人口三倍很奇怪…… 你乾脆說俄有上億人口一定 11/04 09:02
test23786 : 贏 11/04 09:02
test23786 : 這不是跟之前有些人吹噓俄有200萬大軍沒兩樣 11/04 09:14
bart102617 : 中國那邊都說1:8~10的戰損比 鵝1 烏克蘭8 XD 11/04 09:20
cym1011709 : 全世界打仗攻擊方損失較小的只有老美辦的到 11/04 11:13
mark0204 : 水桶分身是"有啥可信度"? 11/04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