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軍盲我最近對戰機操縱桿有些問題(其實是迷上飛行模擬遊戲,猶豫要買傳統型號的遊戲 搖桿還是得捏著LP直上貴鬆鬆的歐洲品牌仿戰隼的力感應搖桿…XD) 1,請問現代所有線傳飛控的戰機操縱桿都已經跟F-16一樣是改用力量感應而非傳統靠操 縱桿行程控制的嗎? 2,線傳飛控的戰機是否都已改側置操縱桿?因為發現Jas39和EF2000都還是中置操縱桿, 但這兩款戰機應該已經是Fly by wire了?那為何還要那麼傳統的把桿子放在中間? 3,可以請問兩種控制方式的操縱桿優缺點嗎?力量感測的搖桿似乎是高G機動時操控比較 容易,手移動的範圍不用那麼大?但是靠力量控制會不會太過敏感?如果是細微操控例如 五邊降落進場或是編隊飛行會不會傳統位移控制的桿子比較細膩? 4,其實是想釣看看駐版教官(XD)…從傳統操縱桿切換到線傳飛控的力量感測的桿子適 應期會不會很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47.1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1097227.A.63C.html
wang960615 : 軍用的我猜是為了轉訓問題所以統一採用中置單桿04/10 12:55
wang960615 : 包含到C-17 A400M都是04/10 12:55
wahaha99 : 力量感應會好用嗎? 沒有行程直覺上感覺怪怪的? @@04/10 13:36
edison : 習慣就好,就像 thinkpad 的小紅點, 很好用 04/10 13:45
cwjchris : 羅技便宜先買啊04/10 13:46
wahaha99 : 可是小紅點我覺得不好用啊 XD 省空間罷了04/10 13:58
ja23072008 : 第一點應該都FBW感應式了。 04/10 14:13
ja23072008 : 第二點比較像習慣差異和路徑依循,很多歐系俄系機04/10 14:14
ja23072008 : 種還是中置。04/10 14:14
ja23072008 : 第三點的手感實際差異要請有操作經驗的人來談比較 04/10 14:14
ja23072008 : 準。但轉換不同機種時,側桿跟中置的差異聽說要花幾 04/10 14:14
ja23072008 : 周熟悉,勇鷹取代F-5後,側桿跟FBW據說就能縮短部訓04/10 14:14
ja23072008 : 階段適應時間。(幻象兩千哭哭) 04/10 14:14
bilibala : ThrustMaster Warthog 買下去就對惹。 04/10 14:34
bilibala : 看了一下你是要買給 warthog 用的 fssb 升級模組嗎?04/10 14:39
是看到Realsimulator的FSSB R3有心癢,另外TM Wathog現在被飛模界批評很慘,主要是 底座的機構設計太老舊手感其實不好,只有搖桿握把還能說嘴…有在看WinWing/Virpil/V KB這幾牌94了
bilibala : 是的話我個人沒用過,還是比較喜歡傳統搖桿。04/10 14:39
※ 編輯: colorghost (111.83.147.145 臺灣), 04/10/2023 15:24:49
bilibala : 確實最近有感受到 Warthog 的 deadzone 很大很難處04/10 17:57
bilibala : 理,在設定檔內調整也不好用如果壓力感應式的能解決 04/10 17:58
不是壓力感應的問題,是Wathog底座是傳統球頭機構,現在新的高階遊戲搖桿都改用全金 屬連桿培林凸輪機構,耐用性更好還能更換不同凸輪和彈簧調整手感
bilibala : 這問題,我會想試試看。 04/10 17:58
bilibala : 另外你說的幾個牌子產品看起來很吸引人,好上火啊! 04/10 18:02
其實最想要的組合是Virpil底座然後可以無痛轉接TM的F-16或F-18桿頭…只是台灣不好買 也有點小貴,也擔心買了後續維修客服不好處理
Victory2 : 我的建議是:看你主要喜歡飛什麼?如果你是像我這 04/10 19:12
Victory2 : 種雜食的,DCS裡裝了一堆模組,那傳統中置搖桿的通 04/10 19:12
Victory2 : 用性還是比較好。如果你是主飛F-16或根本就是專飛 04/10 19:12
Victory2 : Falcon BMS,那就直上力感應側桿吧 04/10 19:12
看起來好像真的中置桿比較萬用QQ,DCS還沒入手,只先模擬飛行和戰雷玩玩XD ※ 編輯: colorghost (118.170.25.233 臺灣), 04/10/2023 19: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