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跟你看法剛好相反, 我不認為美軍會想主動開戰, 畢竟西太平洋沿岸是整個全球貿易的重心, 美國是海權國家,是靠著全球貿易來維持, 所以盡可能追求西太平洋穩定是肯定的, 戰爭將會是不得不為之, 所以美軍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守勢、避戰但不畏戰, 連比較鷹派直接以主動攻擊最為防守的方式都比較非主流。 但現在美軍必須提升嚇阻態度, 才能讓中共不產生錯誤的判斷, 中共踩的越過來, 美軍的態度會越堅決, 美軍提升威嚇層級, 反而讓很多人覺得美軍挑釁, 我認為其實是之前美軍在太平洋過於溫和, 但狀況變了, 如果提供任何錯誤訊號給中國, 可能隨時就引發戰爭了, 這不是美國期望發生的, 所以只能用更威嚇更堅決的態度反應, 但反倒被認為是挑釁,滿弔詭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45.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1197253.A.9B5.html ※ 編輯: adagiox (1.200.45.187 臺灣), 04/11/2023 15:15:38
a36464 : 你都寫西太平洋是全球貿易中心了,如果關鍵樞紐被共04/11 15:31
a36464 : 匪全拿,美國會有什麼下場?04/11 15:31
a36464 : 美國當然不會主動宣戰,但反擊時機一定不會太晚04/11 15:34
我的意思是說認為美國再釣中國誘導開戰這個論點太過於荒謬, 對美國而言反而是現在必須提高威嚇態度,才能避免放出錯誤訊號而戰爭。 不提台日韓就算是中國本身沿海經濟因戰爭受創對美國也是很困擾的。 但如果不得以要戰爭如何迅速且減少傷亡的結束就是美國努力的方向, 實際上他們現在在太平洋發展的武器、戰術跟戰略也都在準備這點。
otis1713 : 舉個例子,你玩文明的時候,如果你是美國,直接對04/11 15:41
otis1713 : 中國開戰的負面作用大,還是先把戰爭的準備做一做04/11 15:41
otis1713 : 等中國真的瘋到打上門在以協防戰爭的名義來打哪個04/11 15:41
otis1713 : 比較有利?04/11 15:41
joe2 : 這次馬克宏就讓中國開始誤判第一步了04/11 15:43
joe2 : 當然是準備好 等中國上鉤04/11 15:43
otis1713 : 只把戰場限制在台海跟南海兩個區塊直接讓老共只能04/11 15:47
otis1713 : 打海戰、空戰這兩個都是美國的強項04/11 15:47
otis1713 : 然後還不用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沼中04/11 15:48
isco : 土匪來你家搶劫,你不能關門,不能報警,不能反抗,04/11 16:01
isco : 因爲會激怒土匪而發生不測04/11 16:01
※ 編輯: adagiox (1.200.46.226 臺灣), 04/11/2023 16:19:38
Gxxboator : 好像是美軍想戰,美國有些政治人物也想把問題好好搞 04/11 16:39
Gxxboator : 定,但美國很多政客不想戰。 04/11 16:39
AnderinSky : 美軍不會想戰啦 中國倒了之後他們還怎麼跟元老院拿 04/11 17:42
AnderinSky : 黃金 04/11 17:42
gn01642884 : 波灣戰爭表示: 04/11 20:33
cwjchris : 中國倒了之後繼續吹北韓和伊朗啊 04/11 20:33
SabreN : 美國用美元經濟戰就玩死你了,幹嘛戰,除非白目先 04/11 20:50
SabreN : 打他的,雖遠必誅 04/11 20:50
linbryan : 什麼叫守勢/避戰.全是政客愛玩的詞句.投降政客可定 04/11 22:09
linbryan : 義為避戰.主動攻擊也是避戰因為消弭戰禍嗎 04/11 22:09
CGT : 黑兔入青龍,維尼出五筒? 還是拖到2027海底流局? 04/11 22:43
asskid : 請君入甕嗎? 04/11 23:50
HarukaJ : 在講什麼美國挑釁的不都是對岸的匪徒跟這邊的匪徒 04/12 04:20
HarukaJ : 內應嗎? 04/12 04:20
semind : 簡單說,太平洋是美國家後院的金雞母, 04/12 07:03
semind : 美國當然希望後院跟金雞母和平穩定持續下金蛋。 04/12 07:03
semind : 但若任何人要來搶或攻擊美國的金雞母, 04/12 07:03
semind : 這就同時威脅到了美國經濟與國防安全, 04/12 07:03
semind : 美國當然會全力反擊不手軟 04/12 07:03
kada9999 : 美軍從來不是守勢,他總是在等你犯賤 04/12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