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ili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題啦 雖然有文章了,還是閒聊 補充點什麼☺ 預祝發射能夠成功(′▽‵)ノ https://www.youtube.com/live/L5QXreqOrT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live/eN57x2a_waw?feature=share 位在德州Boca Chica的SpaceX基地 已經豎立了人類史上最大的火箭,也就是SpaceX的Starship飛船 http://i.imgur.com/bvl0E4g.jpg
這火箭高度為119公尺 寬9公尺,主要燃料為液態氧與液態甲烷 火箭為由兩段組合而成 分別為火箭頂部 代號為S24的Starship第二級 由三具猛禽引擎改良版和三具猛禽真空型引擎提供動力 以及代號為B7的第一級Super Heavy 超級重型火箭助推器 配備了33具猛禽改良版引擎 每一顆猛禽改良版大約能產生230噸的推力 燃料全滿的情況下整體重量高達5000噸 相比之下當年美國登陸月球的火箭重量只有大約2800噸左右 http://i.imgur.com/52yFMXN.jpg
重量大幅增加的原因除了尺寸加大以外 最大的原因在於幾乎一整枚火箭的外殼全部都是不鏽鋼做的 OK稍微說明一下發射任務的內容 此次發射將是第一組進行進入地球軌道 並測試重返大氣層的Starship組合 B7火箭推進器預計工作172秒後分離 火箭隨後會反向噴射約55秒 預計在發射八分鐘後會降落在墨西哥灣海域附近 S24與B7火箭助推器分離後會啟動自身的六具猛禽引擎 持續工作約383秒並達到預定軌道, 隨後再重新進入大氣層,大約會在夏威夷考艾島水上硬著陸 此次試射兩段都不進行回收作業 主要是驗證能不能飛以及回不回得來 此次飛行的示意圖 http://i.imgur.com/SjzrFws.jpg
此次任務的估計時間表,實際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動 http://i.imgur.com/yt840TP.jpg
Starship的最終預計酬載量是近地軌道能夠有150噸 往後藉由SpaceX未來規劃的軌道加油機進行補充燃料 在軌道補充燃料之後就可以在太空中任何地方 保持著至少100噸的貨物運輸量 相比之下目前酬載量最大的重型獵鷹火箭 到達近地軌道的酬載量大約在63噸左右 如果Starship未來能夠成功發展, 對人類而言將會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影響 -- http://i.imgur.com/Cap4sJV.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0.217.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81733827.A.F2C.html
rommel1 : 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農神五號比較漂亮04/17 20:19
berserkman : 簽名檔XDDDDDD04/17 20:19
berserkman : 看介紹它的燃料是甲烷?04/17 20:20
mmmimi11tw : 對,液態甲烷跟液態氧04/17 20:21
frozenmoon : 又大又粗頭又黑04/17 20:21
weimr : 真令人期待!04/17 20:23
giancarlo82 : 總覺得圖片裡的星艦看起來沒有其它兩個火箭那麼大04/17 20:27
giancarlo82 : 但實際上是大了不少04/17 20:27
FishJagor : BFR結合BFS終於要發射了!04/17 20:30
ms07b3 : 運作==04/17 20:30
majitenshi : 這次目標很像保守很多04/17 20:31
BeardSmallGG: 太爽啦 飛火星買1000坪豪宅04/17 20:31
BeardSmallGG: 什麼烏俄 什麼台海 乾我屁事04/17 20:32
mmmimi11tw : 首次測試通常都是確保可以飛行而已04/17 20:32
SIL : 我懷疑簽名檔那個爆炸在偷臭什麼…XD04/17 20:33
DiMammaMia : 原來是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 完成度真高04/17 20:33
balius : 簽名檔是爸爸兒子合力整蠱老媽嗎XD04/17 20:35
※ 編輯: mmmimi11tw (27.240.217.131 臺灣), 04/17/2023 20:36:08
zmax : 希望成功04/17 20:41
totenkopf001: 有點醜XD04/17 20:44
kane1017 : 人家上太空,我還在殺豬公!04/17 20:45
Muscovy : 不會醜啊, 不覺得看起來有點像小卷嗎? 04/17 20:45
ian1107 : 旁邊煙是氮氣嗎 04/17 20:48
hogu134 : 原本以為這次可以看到推進段跟籌載回收 看來要等以 04/17 20:48
hogu134 : 後了 發射倒數半小時 04/17 20:48
leo102171 : 只能說當年太空梭真的很敢,第一次飛就載人 04/17 20:48
hogu134 : https://i.imgur.com/kslf32V.jpg 密集恐懼症XD 04/17 20:50
ATsRockNRoll: 爆米花準備好了!興奮到開始模糊了!! 04/17 20:50
rommel1 : 科技進步了 以前N-1搞成這樣大失敗 04/17 20:51
ATsRockNRoll: 題外話,據說Starship首試的影片在對岸全都被禁了 04/17 20:51
mmmimi11tw : 那些白煙是水氣凝結, 04/17 20:51
mmmimi11tw : 因為那些液態燃料是零下200多度 04/17 20:51
mmmimi11tw : 會讓火箭外殼變成超低溫,所以自然就會產生類似霧的 04/17 20:51
mmmimi11tw : 效果 04/17 20:51
wensan : 抖音一堆 04/17 20:52
imruck : 主持人拿隔熱磚 看起來超輕的 和傳統隔熱磚差好多 04/17 20:53
mydear3310 : 那個六角片怎麼不貼滿? 好躁 04/17 20:53
imruck : 因為星艦只用一面進入大氣 所以只要貼一半就好 04/17 20:54
emptie : N-1應該也沒離成功那麼遠,但蘇聯的國力燒完了04/17 20:55
imruck : 另外一面因為是不鏽鋼 比鋁和鈦耐熱 沒直接摩擦受熱04/17 20:55
ATsRockNRoll: 就像太空梭只貼機腹是一樣的,只有阻力面要貼04/17 20:55
berserkman : 對岸禁這個…為何…04/17 20:56
hogu134 : 剛看到動畫還以為怎麼突然發射了XD04/17 20:56
imruck : 不貼隔熱磚也撐得住 可以節約成本只貼一半 04/17 20:56
berserkman : 火箭灌燃料之後好像冒煙的冰棒 04/17 20:56
rommel1 : 進入大氣的姿勢沒控制好不就.... 04/17 20:56
hogu134 : 姿勢沒控制好就不用考慮燒壞的問題了 會直接摔壞 04/17 20:58
imruck : 任何航天器就算貼滿隔熱磚 進入角度有誤都會燒毀 04/17 20:58
berserkman : 角度不對就…燒毀 04/17 21:03
hdjj : 再17分鐘 04/17 21:03
imruck : 話說發射塔下沒有氣流引導斜波 不怕傷到旁邊的設施 04/17 21:04
imruck : 我記得星際基地基礎設施要價10億美金 都不怕傷到嗎 04/17 21:05
ATsRockNRoll: 馬斯克一直鐵齒沒做噴焰偏流的設計,但當31引擎靜態 04/17 21:06
imruck : 不過這樣確實比較節約成本 施工工期也比較短 省錢 04/17 21:06
ATsRockNRoll: 點火之後,測試場就出現了寫著「導焰用」的零件了 04/17 21:07
hanainori : 原來沒有要回收啊 04/17 21:12
cocabell : 祝成功 04/17 21:13
Erichartman : scrub 04/17 21:13
berserkman : 地上的煙也是低溫凝結的水蒸氣? 04/17 21:15
jaychou515 : 50%變成大型煙火機率 04/17 21:15
ATsRockNRoll: 整支火箭看起來很像 插著長竹籤的烤透抽04/17 21:15
ian1107 : 大型保溫瓶04/17 21:15
giancarlo82 : 烤透抽XDDD04/17 21:16
hogu134 : 哇 今天看來不一定能射了 現場好像有issue正在解04/17 21:16
Reze : 第一次飛炸是肯定的,看哪個階段炸,希望至少過發04/17 21:16
Reze : 射台04/17 21:16
berserkman : 遠方好像不少人搭船來看發射04/17 21:17
mmmimi11tw : 嗯阿,那些白煙的來源是為了避免液態燃料的壓力累積04/17 21:17
mmmimi11tw : 到危險程度04/17 21:17
mmmimi11tw : 所以需要適度的釋放一些液態燃料04/17 21:17
mmmimi11tw : 這些超低溫燃料一接觸到周遭環境就會讓水氣凝結04/17 21:17
cocabell : 要炸也希望離開發射台再炸 那個發射台很複雜… 04/17 21:17
s8626460 : 火箭的外殼全部都是不鏽鋼做的 !!! 04/17 21:17
對阿,外殼材料是SpaceX自行開發的不鏽鋼材質 特別強化耐極低溫性能
cocabell : 重新搞要花很多時間 04/17 21:17
bunjie : 等等不會發射了 要再等48小時 04/17 21:18
jth634 : 烤透抽wwwwwww 04/17 21:18
bunjie : 但倒數他說還是繼續 模擬發射的流程04/17 21:18
hogu134 : 大家可以回家啦XD04/17 21:19
sword78 : 哇,48小時後再看吧,登愣04/17 21:19
teremy : 兩天後再來XDD04/17 21:20
Erichartman : 當wet dress rehearsal 跑完流程04/17 21:20
berserkman : 只好把已經開了的啤酒喝完04/17 21:20
endlesswaltz: 看 軟掉04/17 21:21
hanainori : 取消了04/17 21:21
hsushaochi : 倒數40秒暫停了?04/17 21:21
lc85301 : 軟掉了04/17 21:22
jth634 : 蛤!!!04/17 21:22
mmmimi11tw : 哎XD04/17 21:22
ecwecwtw : 怎麼沒了? 04/17 21:22
LuFatJier : 邵安你還是48小時之後再來吧 04/17 21:22
qwesazx : 火箭不噴了 04/17 21:22
mouz : 剩40秒取消? 04/17 21:22
Erichartman : booster壓力問題 取消了 但是會把流程跑完 當演練 04/17 21:22
giancarlo82 : 第一節的壓力閥有問題04/17 21:22
hogu134 : 小心點也好 硬飛然後炸掉更慘XD04/17 21:23
mmmimi11tw : 壓力閥失效,所以啦,如果沒辦法及時排除問題04/17 21:23
mmmimi11tw : 就是兩天後再來04/17 21:23
j900414 : 也好啦 不要硬上 一支這麼貴04/17 21:24
※ 編輯: mmmimi11tw (27.240.217.131 臺灣), 04/17/2023 21:25:59
BeardSmallGG: 是說 只有美國能去火星 火星的土地自動變美國領土? 04/17 21:26
BeardSmallGG: 還是說跟"火星救援"一樣 火星是公海 XD? 04/17 21:26
prawinra : 噓 fcuk9981: 版主是不知道火箭殘骸繞地球飛行XDDD 04/17 21:26
mmmimi11tw : 不能,外太空條約有規定不得提出領土主權要求 04/17 21:27
Reze : 如果火星有成規模可以自給自足的基地,那火星肯定 04/17 21:28
Reze : 是要獨立的,去一次要兩年,地球人也管不到他們 04/17 21:28
※ 編輯: mmmimi11tw (27.240.217.131 臺灣), 04/17/2023 21:31:38
cocabell : 獨立是一定的,希望那裡的體制別重蹈地球覆轍 04/17 21:31
Erichartman : 現在nasa在搞核引擎 會縮短到兩個月 04/17 21:33
JOHN117 : 想像一下地、火兩大行星間的太空戰,攜帶核彈頭的星 04/17 21:34
JOHN117 : 艦飛行一年後襲擊火星(誤 04/17 21:34
BeardSmallGG: 已經從登陸火星到火星獨立再到星戰了..這劇情 04/17 21:35
BeardSmallGG: 已經可以預見星球歧視 04/17 21:37
Federerstone: 只有美國能去的火星,不是美國意義領土,實質上也是 04/17 21:37
Reze : 那種技術還太遙遠了,短期內還是只有化學燃料有可 04/17 21:37
Reze : 行性,而且NASA基本上跟發動機可以說關係甚微,真 04/17 21:37
Reze : 的實用化也不會是NASA做出來的,NASA只是個甲方 04/17 21:37
twinmick : 等到幾大國可以快速飛的時候那個外太空條約就會被強 04/17 21:39
streit : 我相信某國一定會說是歷史文件 04/17 21:39
twinmick : 制變成歷史文件了,不要小看各國家的貪婪.. 04/17 21:40
Erichartman : NASA跟DARPA說2027 並不遠 04/17 21:41
gunng : 先看重回月球吧 登陸火星的前置工作還有太多要做 04/17 21:42
prawinra : NASA 就看著中國想玩載人登月,重啟阿提米絲計劃咩 04/17 21:42
gunng : 阿爾提密斯計劃也是登陸火星計劃的一部分喔 04/17 21:43
Erichartman : 當然啦 如果核技術有風險 就用raptor vacuum 推囉。 04/17 21:44
Erichartman : 省時間也可以避免系統風險 04/17 21:44
streit : 在月背建立往火星的基地 04/17 21:44
zeumax : 最早獵鷹火箭就只是找水塔悍工師傅做的的,這也讓成 04/17 21:45
zeumax : 本大幅較傳統火箭降低許多。 04/17 21:45
BeardSmallGG: 以前還有蘇聯能登月 美國說月球是美國的 蘇聯肯定不 04/17 21:45
Erichartman : 先把月球太空站跟軌道加油弄好再說 04/17 21:45
BeardSmallGG: 同意 如果美國提早中俄 在火星開發了10年 然後發現 04/17 21:45
BeardSmallGG: 重要礦產 那就XD 04/17 21:45
Erichartman : 選不鏽鋼而不用複材也是有他的用意 04/17 21:47
Erichartman : 就 天空為什麼是藍的 XD 04/17 21:48
zeumax : 現行技術只是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但航程距離在可見未 04/17 21:48
zeumax : 來還是長達四個月以上,如果火星真的成人類殖民地, 04/17 21:48
zeumax : 獨立自主應該早晚的事 04/17 21:48
JOHN117 : 蘇聯的行星探測偏好金星,距離較近,美國則選擇智人 04/17 21:48
JOHN117 : 能住的火星;對比下,蘇聯高層是外星人的可能性比較 04/17 21:48
JOHN117 : 高些(? 04/17 21:48
Reze : 嗯..那個很明顯是拿來要經費的,跟美軍有異曲同工 04/17 21:50
Reze : 之妙,NASA每年都有很多這種新企劃,一半是已經有 04/17 21:50
Reze : 可行性的,一半是前沿科技探索 04/17 21:50
prawinra : 核動力引擎技術在太空中風險,對地球居民比較能接受 04/17 21:52
NexusPrime : 重點還是推進技術沒有太大突破,依然是要靠噴出物 04/17 21:54
NexusPrime : 的反作用力來推。科幻裡面的反重力裝置怎麼實現? 04/17 21:54
NexusPrime : 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反作用因大質量造成的時空扭曲 04/17 21:54
NexusPrime :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的萬有引力原因) 04/17 21:54
mmmimi11tw : 實際上還可以靠重力助推效應來加快太空船航行的速度 04/17 21:56
mmmimi11tw : 所以不見得完全都要靠引擎來推動 04/17 21:56
fantasyhorse: 請問再重新返回大氣層時,空域會不會封鎖9:00-14: 04/17 22:00
fantasyhorse: 30連續三天這種奇葩時間呢lol... 04/17 22:00
bladesinger : 重力彈弓效應NASA已經玩了超過60年了 04/17 22:01
bladesinger : 航海家探測器就是靠重力彈弓獲得離開太陽系的速度 04/17 22:01
Erichartman : 可以參考ESA剛打上去的 Juice ,要花八年 04/17 22:01
prawinra : 比較一般想像中的太空航行,大概是用太陽風和引力波 04/17 22:02
bladesinger : 不然以人類的火箭沒有能力提供第三宇宙速度 04/17 22:02
Erichartman : 省燃料跟省時間 選一個 04/17 22:04
Erichartman : 上面有載人。省時間也比較安全 04/17 22:04
MeiHS : 埃什麼?標題跟之前好像不一樣?(揉眼) 04/17 22:13
popoallan : 軍事點? 04/17 22:13
mmmimi11tw : 怎麼還有人在問軍事點 04/17 22:15
mmmimi11tw : 太空火箭方面一直都可以在板上發布的 04/17 22:15
mmmimi11tw : 建議多了解一下過往生態再來說有沒有軍事點 04/17 22:16
adagiox : 兩節引擎而已看來是簡化為了重複利用 燃料換到的Del 04/17 22:18
adagiox : taV犧牲很多 04/17 22:18
mmmimi11tw : 哦對了,Starship也是人類史上第一種 04/17 22:20
mmmimi11tw : 全段都可以回收的重型(和超重型)火箭 04/17 22:20
adagiox : 我記得他們還有一個黑科技還在發展就是打通燃料箱, 04/17 22:24
adagiox : 運動過程把燃料集中主引擎燃料箱,然後再切掉旁邊 04/17 22:24
adagiox : 正常大氣壓高真空比的引擎留一點燃料讓他自己落地回 04/17 22:24
adagiox : 收 會多出蠻可觀的DeltaV 04/17 22:24
adagiox : 目前還沒有人這樣移動燃料 因為運動過程移動燃料風 04/17 22:25
adagiox : 險蠻大的 對安全性很有疑慮 04/17 22:25
mmmimi11tw : 對阿,這樣實際上風險非常高 04/17 22:26
adagiox : #正常大氣壓高比沖 04/17 22:26
linbryan : 以目前科技規劃(50-100年).是以核融合+反物質.可達2 04/17 22:29
linbryan : 0%光速 04/17 22:29
adagiox : 他第二節機翼比第一節還大好多 應該是為了返程用的 04/17 22:29
adagiox : 吧? 04/17 22:29
boringuy : 簽名檔玩過頭了,一點都不好笑 04/17 22:31
sa080691 : 我是來噓簽名檔的 04/17 22:40
nkfcc : 獵鷹是鋁鋰合金。星艦和超重才是水塔出身。 04/17 22:40
sa080691 : 把快樂建築在蹂躪別人的心靈上,真他媽垃圾 04/17 22:41
gwofeng : 簽名檔不像是真的 04/17 22:41
gwofeng : 一般家庭會有那麼多角度攝影? 04/17 22:42
adagiox : 先搞一個小型化核分裂源再補一個離子引擎就4一個超 04/17 22:45
adagiox : 小推力超高比沖引擎 這兩個現在發展有一定水準了 前 04/17 22:45
adagiox : 者還要再減少重量後者還要再增加效率 這種應用應該2 04/17 22:45
adagiox : 0年比較有可能 但是還是要靠傳統燃料引擎先把這堆東 04/17 22:45
adagiox : 西丟上太空 04/17 22:45
tony121010 : 簽名檔是一個美國水管主Roman Atwood的影片啦 04/17 22:54
tony121010 : 就是惡作劇,真假也不一定 04/17 22:54
tony121010 : https://youtu.be/92agCKHpMqw 原影片 04/17 22:54
tony121010 : 通常多角度拍攝的影片我都認為假的居多 04/17 22:55
FXW11314 : 請正名人類史上最大飛行水塔(X 04/17 22:59
Wangsl : sea dragon 表示:不公平,他不鏽鋼是抄我的(X 04/17 23:22
hutao : 笑了,推特馬漏氣 04/17 23:44
b325019 : 都炸幾次了不過延期還好吧 04/18 00:01
Lindeman5566: 居然比農神五號還大那麼多 04/18 01:14
mekiael : 反正簽名檔最後放上去的是假人 04/18 04:34
poobulu : 老外一直在玩的420梗是什麼啊? 04/18 09:50
MKIIjack : 大麻吧 邊抽大麻邊看火箭XD 04/18 10:25
driver0811 : 還有看看會不會炸毀發射台 04/18 10:54
driver0811 : 這次的火箭很有copy and paste的感覺 04/18 10:55
pnsboy : 反正之前LSL也延期多次 沒差 04/18 13:18
kdjf : 在太空想要高功率核電,散熱會是最大問題。對大型載 04/18 21:49
kdjf : 具來說離子引擎至少幾百kW/幾十N才有點用 04/18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