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onkey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劉榮華 英雄不怕出身低 第一次拿冠軍說是選手很拼,尤其是陽建福一直請纓上陣;還有就是自己運氣好,好似自 己不用太努力,成功就從天上掉下來。但我們知道那不是,自踏進多明尼加第一天起,劉 榮華就努力學著想當個好教練,學著記下來所有一切、還有努力地和選手站在一起,即使 穿著18號球服未曾有過驚人成就,但,那又如何?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6398 1993年,沖繩,春。 中華職棒從這一年起將展開新的一頁,從原本四支創始隊伍增加到六隊規模。新隊伍的俊 國熊隊開風氣之先,把整支球隊拉拔到沖繩去移地訓練,浩浩蕩蕩的隊伍之中還有我,但 我不是隊職員,是以隨隊採訪的身份跟著,職棒即將進入第四年,這是我在《職棒雜誌》 採訪工作的第三支球隊、從統一獅到兄弟象,現在則是俊國熊。 這是支截然不同的隊伍,不少選手進來前就是家喻戶曉的明星球員,頂著奧運銀牌光環要 低調也難。不過球隊當中有位特別的外籍選手──野中尊制。此君當年在甲子園大出風頭 ,1984年更是以第一指名加入阪急隊,儘管後來因傷表現不佳,但依然是個在日本棒球界 知名的人物。 此篇文章主角不是他,但一開始就稍為回憶一下野中尊制,第一次見到野中是在沖繩集訓 場地,我遞上名片,他用一種很恭敬的態度雙手接著,然後透過翻譯和我說「很不好意思 ,我球服沒有口袋,所以只能手拿著,等一下我再收起來。」這麼有禮的開場白及動作, 一直記到現在。 因為野中尊制曾是日本球星,加上俊國熊又是第一支到日本土地上春訓的台灣職棒隊,自 然吸引了不少日本媒體前來,在訪問完野中,拍完場內打守訓練之後,突然像是有人發號 施令般地跑向牛棚練習區,因為有人發現裡頭有選手穿著18號球服在練投。18號!那是代 表隊中王牌的號碼,過去在日本職棒各隊歷史中出了不少18號名將,大家最熟悉的西武郭 泰源、羅德的伊良部秀輝、廣島的佐佐岡真司、養樂多的伊東昭光還有巨人的桑田真澄, 這還只是俊國熊到沖繩的1992年之前,之後的松坂大輔、田中將大更是將這個背號發光發 熱,對了,以第一指名加入球隊的野中尊制也曾是18號。所以18號在日本人眼中是不一樣 的,因此很好奇台灣這個穿18號的投手有什麼身手,但看了一下之後,日媒卻個個面面相 覷,有點黑人問號的彼此對看,為什麼這位台灣投手,投球的速度、變化球角度一點都不 怎麼樣,卻穿著18號球衣呢? 這位18號投手就是劉榮華。 劉榮華選18號是因為?他說「那時球員不多,背號很好挑,就選了個看起來像投手的背號 。」原因簡單到令人莞爾。 儘管過去在中職有人穿了17號大顯神威,炒熱了這個號碼,但嚴格說來在中職背號的意義 並不大,所以即使選了個在日本人眼裡很嚇人的號碼,但對俊國熊首任總教練寺岡孝,也 是日本人的他是一點價值都沒有,職棒是個實力論定一切的世界,所以第一年的職棒劉榮 華的出賽數僅9場,這還不是最少的,再來兩年,他上投手丘的次數各是4次,三年加起來 是17場出賽,可能主力牛棚投手半年的登板就超過了。 關於這一點劉榮華沒有任何怨言,對於人生第一位職棒總教練寺岡孝,他充滿了尊敬,劉 榮華說:「職棒本來就是比能力和知名度,我沒有怪教練沒有讓我上場,其實我在他身上 也學了不少東西。」這是劉榮華給我的回答,時間點是2021年的今天,但如果同樣一句話 ,我是在1995年後,當他離開職棒賽場,或說白一點是被淘汰之後,也問他同樣問題,是 不是有同樣的回答?尤其在加入職棒之後,劉榮華一直不覺得比別人差,也做了不少的努 力,最後結果是少之又少的上場機會,在當下心情不知是如何? 亦或是另一個角度思考,從1996年到今天,劉榮華在不同的教練位置上工作近三十年,看 事情的角度已經完全不一樣,「職棒本來就是比能力和知名度」這句話與其說是對當年自 己未能表現的釋懷,倒不如說是對現在工作內容的再確認。 教練工作一幹就是二十幾年,期間還拿下幾次總冠軍,以台灣換教練的頻率這是不太容易 的事。如果我們這樣想,當年那個18號投手投出了像他背號一樣的成績,那麼他的人生會 不會完全不一樣?明星選手當不了好教練,這句話我們都聽過,那反過來說二線的板凳球 員,是不是就是優秀教練的最佳產源?沒有人敢打包票,不過至少劉榮華一直想證明。 努力與改變從1996年開始。前一年劉榮華從選手身份退下來,球隊名稱改為興農,總教練 也換了韓籍的金容雲,沒什麼班底的金總教練把劉榮華拉進教練團當中,職稱是「守備兼 體能教練」,聽起來很厲害,但劉榮華很實在的對我承認一件事,什麼是職業棒球?他剛 開始是似懂非懂,什麼方向也沒,當選手時就只知道努力練習等機會,等到了變成教練, 一樣沒什麼概念,就是按以往看到的、學到的,像師父教徒弟那樣地再搬出來。 直到多明尼加之後改變了。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在這個系列文章之中,究竟有多少總字輩 的人提到這個國名,那所棒球學校帶給他們的改變,黃忠義、王俊郎、陳威成,現在是劉 榮華。 「好可惜,後來興農牛沒有再和道奇合作了。」我這麼說。 「嘿啊!真的很可惜,不然台灣棒球絕對會不一樣。」劉榮華這麼回我,完全不是順我的 話,那語氣聽得出來,像是遺落了什麼重大事物般的低沈。 回頭看興農牛這支消失的中職隊伍,隊史有六次季冠軍、兩座總冠軍,在中職歷史留下一 筆。但在17年的隊史中卻也爭議不斷,尤其在球隊進入2003年後,其經營方針在牛迷眼裡 ,簡直是不間斷地在實驗各種趕跑球迷的方式。 即使如此,待在這球隊從改名到結束轉賣有始有終的劉榮華,卻依然感恩總裁楊天發,當 年把他們送到多明尼加的決定。 「一簽就是三年,那是要花好多錢的!」劉榮華用一句來說這決定很不容易。 加入俊國熊前對職棒沒什麼概念,離開台灣到多明尼加,劉榮華同樣對「棒球學校」沒什 麼多餘想像。只是這麼跟著去,結果踏進了全然不同的棒球世界。 「對臺灣來說,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過,幾乎沒有辦法想像那種『每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 就只有棒球』的生活,當地的環境很刻苦,興農全隊基本上就是被關在棒球學校裡,門口 有持槍衛兵守著,每天只有練球跟休息,對身心來說都是很大的磨練。那個年代網路也不 發達,沒有那麼多的社群軟體和網路娛樂,大家除了棒球還是棒球,球員和教練都反應過 ,連作夢都夢到在練球。」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當年那批興農牛選手、教練們在棒球學校 的點滴,我線上問了前興農牛副領隊廖昌彥,他給了我以上的回答。 每天24小時除了吃睡就是棒球,這是廖昌彥的形容,劉榮華回述也一樣,只是講法不同而 已。他說「在那裡除了練球還是練球。」還有呢?這回沒有棒球了,劉榮華說:「吃完晚 飯,我們坐在戶外休息,看著天空然後聊天,那裡的夜色很美,有時還會看到流星喔!」 好浪漫!但也只是極其短暫的片刻。剩下的除了棒球還是棒球。 我有個朋友游皓雲目前在新竹開了個頗成功的外語補習班,她曾被派駐到多明尼加教當地 人講中文,熱愛棒球的她利用工作之餘,也曾參訪多座棒球學校,她先說多明尼加的首都 聖多明哥,人口約僅三百萬,但卻有將近一百個非正式的兒童、青少年業餘棒球聯盟,每 個聯盟約有十支球隊,共兩百多名球員,這麼多小朋友打棒球,多數人之後想進棒球學校 ,那是他們離美國大聯盟更進一步的地方,接著皓雲分享了她的照片,從畫面可以看出, 棒球學校旁完全沒有其他建築物,一兩間校舍形單影支地立在那兒了,房間內擠了四個上 下舖的行軍床,然後她也拍了廚房、會議室、餐廳,說真的,跟我們當兵的軍營沒兩樣, 但我們軍營沒有棒球場,他們不但有且漂亮,這就是皓雲鏡頭下的多明尼加棒球學校樣貌 ,那是所有多明尼加小孩逐夢之處。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可以很直接想像,的確是除了棒球還是棒球。 但我們仔細想想一件事,台灣的棒球男兒,不論後來是不是打出個名堂,哪一個不是從小 被操到大,他們的人生除了棒球還是棒球,為了接、打好那顆紅線球錯過了多少又犧牲了 多少?只有當事人能深刻體會。這回從台灣移動到多國,這回的「除了棒球還是棒球」又 有什麼不同? 「他們是很有系統有規畫的練習,該練什麼怎麼練的流程一清二楚。各個教練也有各個教 練不同的功能,是有品質的訓練,讓我很大開眼界,也顛覆我過去的棒球觀念,我就在旁 邊一直看一直學。」劉榮華話語讓我聽到一個重點,練習的「質」,這和台灣不少隊伍一 直在練習的「量」上打轉有差別。 但看到、聽到和你真正學到,還是有一大段距離。問問你自己,曾讀了多少書,耳朵聽進 了多少道理,現在能記得還剩?劉榮華記下來了,是真的一筆一筆記下來,劉榮華先說差 不多從第一天起他眼界大開時就下決心要好好學,他知道本身英文不好,但想打好棒球的 企圖心讓他一點也不在意,不會不好意思、不怕丟臉,劉榮華一個單字一個單字地用極破 的英文去拼湊他想表達的意思,想要問的問題,然後記在筆記本中。我好奇地問「那筆記 本還在嗎?」我絕不是質疑他的說法,而是很想看看裡頭記了什麼?對於棒球知識的探索 ,我比誰都渴望。 筆記本還在,劉榮華給我看了部份,這些他以武功秘笈來形容的本子。而我看第一眼的反 應竟是「哇!劉總的字也太好看了吧!」三十餘年來我認識這麼多棒球教練、選手,劉榮 華書寫的字體肯定能排前三名(徐生明是其中之一)。 https://tinyurl.com/xsrvpuc2 https://tinyurl.com/erw2ns8y https://tinyurl.com/9aws3cks 字體不僅好看,亦有充實的內容,我難免試想那段「除了練球還是練球」的日子,在一天 過後,累到不行的情況下,還有體力來整理自己心得,而且還書寫得整齊畫一,這是很難 辦到的一件事。不過如果你決心想做一件事,我想再難都會找到方式來克服。 「我覺得我不比別人差」剛加入職棒,比起隊中那些有奧運明星加持的隊友,劉榮華一直 不服輸的告訴自己。當了教練後,是不是同樣的心態在劉榮華身上出現? 更何況是選手 時代完完全全沒有成績,他更想證明自己? 我主觀認為兩者都有。但無論出發點為何?保持一個好學、認真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不但 幹過興農牛副領隊,還曾是道奇亞洲事務部臺灣、中國區經理的廖昌彥回憶道:「道奇的 教練團都對劉榮華教練印象深刻,後來我們派過教練來臺灣,即使已經身為總教練,劉總 還是會繼續透過他們更新自己,學習的心從來都沒有間斷過。」自己說自己多好可以聽一 下,旁人說的可信度會更高,這是廖昌彥的證詞。 多明尼加的三年學習之旅還不夠,劉榮華一直在學。 不論是自己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還是旁人看到了什麼。總之,劉榮華成為總教練出缺的 第一備案,2004年興農牛總教練陳威成因為禁賽四場,所以他以代理總教練的身份領軍, 勝率正好五成。但沒有人會太在意這結果,因為威總早晚會回到隊上,只是沒想到禁賽結 束後的陳威成竟在下半季結束前,被拔除掉總教練位置再由劉榮華取代。再來一個「想不 到」,臨危受命的劉總帶著球隊拼到下半季冠軍,接著在七戰四勝總冠軍賽,第七場在獅 隊大本營的台南力克統一拿下總冠軍,這個冠軍的意義在於這是隊史首次封王,還有什麼 ?這一年初興農總裁楊天發曾宣布「再不奪冠,即解散球隊」,這是續命的一冠。 這個冠軍榮耀記在劉榮華的職涯簿中,他也受到年度最佳總教練獎項的肯定。但好事者會 說這個冠軍的陣容是陳威成幫他打下的基礎,他只是撿了個便宜。如果是?劉榮華第二年 又拿了冠軍且直落四贏了誠泰,該如何解釋? 與其說解釋,我個人比較好奇的是他如何帶球隊走向冠軍的?說起來劉榮華和奧運好似有 些另類「緣份」存在著。他進職棒時,隊友很多是1992年巴塞隆納拿奧運銀牌的球星。當 了總教練,底下又有不少人參加過2004年雅典奧運,而他這位當年穿18號球衣,最後成績 有點名不符實的人要怎樣帶球隊,一如沒有業績戰功的總經理,卻要帶領一群TOP SALES 往前衝,底下的人服嗎? 會拋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想到過去大聯盟一起新聞(事件),曾是紅襪隊大物新秀的 Hanley Ramirez被交易到馬林魚隊後依然表現搶眼,還入選過明星賽,但某場比賽他因 為沒被排進先發,再加上前一場處理球不當而被總教練Fredi Gonzalez指責,居然公然地 對著媒體嗆自己教頭「That's OK. He doesn't understand that. He never played in the big leagues.」翻成比較粗魯的白話就是「他又沒打過大聯盟,他懂個屁!」 很令人難堪、很嗆的一句話。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也發生在興農牛身上?選手時代沒有好 成績帶不動明星選手?丟出這個問句後,劉榮華遲疑了一下,顯然他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 ,但他還是回答了我,劉榮華說:「我想是沒有問題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和選手在一起, 培養彼此感情,所以不會帶不動他們,大家還是非常想贏球。」很短的一句話,究竟做了 些什麼?細節他沒有詳述。 在《無形資產》這本談運動隊伍中的團隊默契一書提到,一種叫做催產素的神經肽它可以 加強彼此的信任與情感連繫,有意義的肢體接觸也會刺激催產素的分泌......催產素也能 幫助他們培養感情、凝聚成緊密的群體。」不過這本書百分之九十都是在談選手彼此之間 如何增強感情,藉由無形戰力提昇戰績,總教練和球員適用嗎?完全沒有提,事實上,我 所接觸過的總教練有人是刻意和球員保持社交距離的,和選手打成一片,那不是他們的為 官之道。 劉榮華顯然不是,他沒有自誇是因為肚子有料所以選手才服他,而是說明他選擇和球員站 在同邊,但這份感情其實可以往前推更遠一點。在多明尼加星空下,除了棒球什麼事都不 能做的日子,反而能培養起革命情感,激起彼此之間的催產素。如果以結果來看似是如此 ,至少,至少那位明星投手陽建福就是拼盡全力要為球隊、為劉總打下冠軍,2004年少了 陽建福的興農牛是不是能拿到隊史首座總冠軍,是非常大的問號。 2004年總冠軍戰興農辛苦打了七場才贏下來,隔年就輕鬆多了,直落四就抱回第二座總冠 軍,那第二年是怎麼贏的?劉榮華歸其原因是「對方(誠泰)太累了,先要跟統一打一輪 然後再來跟我們,洋砲又都不在了,我們很幸運啦!」劉榮華沒有說自己多厲害而是把主 因推給了運氣好,這讓我想到那些所謂的冠軍教頭,儘管有各自領軍風格,但有一點是共 同的,都會把功勞推給別人,千對萬對都是別人的對,例如那位叫呂文生的總教練,劉榮 華亦同。第一次拿冠軍說是選手很拼,尤其是陽建福一直請纓上陣;還有就是自己運氣好 ,好似自己不用太努力,成功就從天上掉下來。 但我們知道那不是,自踏進多明尼加第一天起,劉榮華就努力學著想當個好教練,學著記 下來所有一切、還有努力地和選手站在一起,即使穿著18號球服未曾有過驚人成就,但, 那又如何? 人生怎麼開始不重要,怎麼結束比較重要! ** 曾公的專欄一直都很值得看,興農體系受惠於去道奇在多明尼加的棒球學校很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3.194.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nkeys/M.1627008041.A.EA1.html
godmanntut: 以前的楊阿公也是很砸錢的,只是後來就... 07/23 11:25
LtoM722: 劉跟曾實在應該交換才對 07/23 13:48
cheerup316: 許多大聯盟的教練也都不是優秀選手出身的 07/23 14:41
kobe770403: 曾真的可以下台了 快兩年了還在蠢 07/23 15:24
LeOniD0728: 劉也是衰過 帶了一陣子的本土牛 那兩年看比賽都感覺 07/23 17:01
LeOniD0728: 他的壓力很大 07/23 17:01
baobao18: 怕龍瓜跳槽吧,才不敢換總欸 07/23 17:18
baobao18: 當然給他的時間還不夠久就是 07/23 17:19
panhoho: 筆記真的是很美 07/23 19:33
Hamazura: 楊老董以前也是很敢花錢,但興農公司內鬥,除了楊老董根本 07/24 13:11
Hamazura: 不想要球隊,尤其是他孫子接手直接搞爛 07/24 13:11
Hamazura: 不過榮總在我們的二軍就沒有以前在興農的樣子 07/24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