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臉書和人閒聊這事,順便也貼在這和大家討論 =分隔線= 同樣的事情大概說不下500遍了,所謂的「練後不酸=沒效」,基本上是一種近似「運動巫 毒」的迷信,這在科學上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運動是一門很深奧的學科,其中牽涉到了物理學、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等等專業領域 ,西方運動員在過去50年已經證實了這一點,與其用「情感」來評估效果,還不如科學訓 練來得有效。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類為什麼會「酸痛」?這一點「嚴格」上來說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就 像人類為什麼會罹癌一樣,有很多的說法和理論,但沒有一個是完全被證實的「定理」或 「公式」。 就目前所知的範圍來看,運動後產生的肌肉酸痛主要跟兩件事有關,第一是當肌纖維被拉 得太長時,肌纖維會產生一種「化學介質」,它會刺激身體出現炎症反應,進而造成肌肉 酸痛。 這是一種原始的保護機制,就像你運動後睪固酮變多,身體的抵抗力會下降,大自然利用 這種方式在告訴你「嘿!該休息啦!別再練啦!會出人命啦!」以防你過度訓練。 另外一種酸痛是來自肌肉受到離心和向心力量反複收縮的結果,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與肌 肉成長所需的破壞沒啥關係,所以拿「酸痛」來評估自己的訓練有沒有效,是一件很奇怪 的事情。 肌肉酸痛會隨著「適應性」的提高慢慢消失,這就是為什麼新手剛開始練時會很酸,但隨 著時間過去,不管你怎麼延長、加強訓練都無法再回到最初那種「無法穿衣服」、「坐馬 桶屁股會痛」的感覺。 很多人會跟你講「哎啊!你這個就是沒練到啦!」NONONO,「無感」不是因為你的訓練「 強度」不夠,而是因為你的身體已經很習慣這個「動作」了,所以 - 肌肉如果有練到 就會酸痛,但沒有酸痛也不代表沒練到,這才是正確的「邏輯」。 也就是因為這樣,「單純追求酸痛」的訓練是沒有任何正面意義的,如果你希望透過訓練 減脂,那你應該在訓練完的隔一天紀錄你的體重觀察變化,而不是去關心自己的肌肉有沒 有酸痛。 如果你希望透過訓練增肌,那你應該紀錄自己的骨骼肌重,或是常在鏡子前自拍紀錄外型 變化,而不是去關心自己的肌肉有沒有酸痛。 如果你希望透過訓練加強力量,那你應該紀錄自己每次最大負重,然後每3-4個星期挑戰 一次新紀錄,藉此來檢視訓練成果的效用,而不是去關心自己的肌肉有沒有酸痛。 反過來說,過度追求肌肉酸痛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首先就是「訓練過度症候群」,讓 你有練跟沒練一樣,然後又惡性循環不斷操,最終就是走向受傷報廢一途。 已經有無數的研究都證實了,訓練做到「力竭」跟沒做到力竭,在訓練效果上是差異不大 的。 舉例來說,金肉人在10RM的狀況下臥推30公斤的啞鈴可達到力竭,結果他每次都硬要用代 償或借力的方式操到13、14RM,因為他的師父都是這樣跟他講,「No Pain No Gain!」 日本漫畫也都是這樣畫,每個人都是地獄行軍2萬公里、連投20000球的熱血男兒。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推12RM做5組的效果,跟推10RM做6組的效果,其實根本差不到5%, 你與其練一天酸三天,還不如每天老老實實到健身房報到。 投資管理學的101金律告訴我們,「考慮獲利之前,永遠要把風險放在最前面」,請問各 位在追求這5%的效益之時,付出的是什麼樣的風險? 可是有的人又會說了,「我看某某某教練都是這樣練,他練很壯啊!」對呀,可是你又不 X是他,每個人的關節、神經、肌肉、恢復力、甚至訓練經驗本來就都不一樣,怎麼能夠用 這種方式去對比,就像前面講的深蹲步距一樣,如果世界上有60億人,那就應該要有60億 種最佳的步距才對。 舉例來說,我常在健身房看人教側平舉,「就是要舉高啦!你舉越高越有效!」沒錯,從 物理學來看,移動距離越長,所提供的位能越多,對肌肉的刺激應該也是越多,但每個人 的關節靈活度不同,法國有一個Popping舞者叫Sally Sly,他可以把肩膀凹到背後雙手打 結做肩推,難道你也要學他嗎? 肩膀是上半身運動的活動樞紐,承重時本來就已經很危險了,這時再拉過水平線非常容易 造成肩關節夾擠症候群,一但肩膀廢掉,上半身訓練就可以通通收起來,然後等待著你的 是長達1年的復健,同時還不保證會好。 你為了比別人多個5%~15%的訓練效果舉高10公分,背後承擔的卻是這樣的風險,你覺得划 得來就去做,沒關係。 長期追求「酸痛」的訓練,今天不受傷,不代表明天不受傷,明天不受傷,不代表後天不 受傷。就像黑曼巴KOBE老大一樣,他可以全身20幾個地方受傷繼續打球,但出來混總有一 天還是要還,而且拖越久這個利息就越高,一想到KOBE的下半生註定要跟這些運動傷害一 起渡過,就覺得他很可憐。 但是人家是有錢拿的,薪水+Nike代言隨便都好幾億,他要把握有限的職業生涯中盡力賺 錢情有可原,你呢?學人家咬著牙硬操把自己搞傷,你有什麼?你運動是為了賺錢?為了 健康?為了把妹? 所以為什麼一開始就問了,你的訓練目的是什麼?先想好這個問題才能討論你做得對或不 對,你應該專心追求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一味去模仿別人或者單純用惡操來滿足心理學上 的「安慰劑效應」。 酸痛不是一件壞事,酸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指標,酸痛可以告訴我們很多身體的訊息 ,但你要學會解讀它,而不是把它當神一樣地在拜。 比如說你在練單槓,隔天背沒感覺但二頭很酸,或者臥推胸不酸、三頭很酸,直膝硬舉股 二頭不酸、但背很酸,那你百分之百就是施力錯誤或姿勢不對。 又或者是你練了一陣子後不再感到酸痛了,這時你可能就要考慮更換訓練動作,假設說原 本你都是用Back Squat在練股四頭肌,這時你就可以考慮改成Front Squat,利用「 Confusion」(讓肌肉搞混)的原理來刺激肌肉成長。 有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我們今天談的是一門科學,你當然可以繼續相信某某某教練告 訴你「地球是平的」、「月蝕是因為月亮被天狗吃掉了」,但我們今天是活在資訊時代, 你想要學開飛機、做炸彈都能在網路上找到教學了,難道練肌肉會比較難嗎? 很多人不願相信專業學術單位的研究結果,寧可相信「練的很壯」的同好所說的八股錯誤 知識,請問這樣跟那些認為帥哥一定比較誠懇的花癡有何不同? 運動是一門科學,擺脫酸痛迷信,就是進步的一個開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66.181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03317220.A.526.html
zomb12:推~ 06/21 10:26
※ 編輯: sghs53gh413 (114.24.66.181), 06/21/2014 10:52:50
Darren37:給新手對酸痛感的迷思有很大的認識 推!! 06/21 10:50
batdiablo:不推不行啊!啊~~~~我的手~~~我的手~~~我的手自己會按 06/21 11:16
surf1979:尋找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06/21 11:27
Carmelo:舉例不精準吧...帥哥→誠懇 壯哥→運動 06/21 11:41
sghs53gh413:不想得罪暗黑界的人 所以有些話不想說太白 06/21 11:44
orznge:推 06/21 11:52
hwahwa85:推 06/21 12:01
pico2k:推一個 06/21 12:03
dan32:有看有推~ 06/21 12:05
Carmelo:了解! 06/21 12:15
yuaniming:總算對於"重訓要做到力竭"這個疑問有正確的認識了 06/21 12:17
yuaniming:感謝原PO 06/21 12:17
cooldunk:推,受教了。 06/21 12:29
CYL828:推一個 06/21 12:30
Billy164:推! 06/21 12:38
remenberegg:受教了...謝謝原PO,大推好文!!! 06/21 12:41
fukyou:PUSHHH 06/21 12:51
gusam:文筆很好 喜歡!! 06/21 12:55
johtom811113:推 06/21 13:01
eddy0622:他們一定還是認為~~隔天會痠痛是運動後的『乳酸堆積』... 06/21 13:24
eddy0622: 要乳酸堆積才能長肌肉(大誤) 06/21 13:26
scott20144:讚一個 06/21 13:27
yogurtking:對訓練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06/21 13:30
sus304:推 06/21 13:37
dio112400:感謝 06/21 13:44
kcadobe:長知識了,不然每次我朋友聽我說不酸痛後都一直念我沒練 06/21 13:44
kcadobe:到or要加重量 06/21 13:44
joker2340:大推,我也是肩膀受害者,習慣不改觀念不正確永遠不會好 06/21 13:54
Rapid:寫的真好! 06/21 13:55
aataipei:雖然如此,我每次操完都還是蠻酸痛的 06/21 14:08
steven211:推 06/21 14:14
Mysex:讚 06/21 14:14
wiloveyou:推推 06/21 14:23
zerobug:推 06/21 14:34
Azlar911:小問題,移動距離跟動能應該沒關係 是位能吧? 06/21 14:57
fukyou:我覺得在這裡可以直接視作to do work的能力 從物理觀點來看 06/21 15:03
fukyou:市不一樣的 不過以數學觀點是可以互換 那在這篇的性質 就是 06/21 15:04
fukyou:KINETIC的方向 操作嘛 要移動 06/21 15:05
shengyuhuang:是練完後有充血的感覺才有練到吧! 06/21 15:12
aa740202:推! 06/21 15:17
driganpower:大推!! 06/21 15:28
sghs53gh413:我是念文的 請原諒我動能位能傻傻分不清 orz 06/21 15:34
stan1083:推 06/21 15:36
Narcissuss:只有增加重量的那次會痛.... 06/21 15:39
solshaer:這不M太對不起原PO了吧 06/21 15:54
Azlar911:沒什麼啦只是覺得講科學應該謹慎一些,好文還是不可多得 06/21 15:59
Serichad:推推 06/21 15:59
halegood:這不M不行! 我也是跌跌撞撞好一陣子才有這樣的惿悟! 06/21 16:31
nero6:大推 我是手腕受害者......一直操極限的代價 06/21 16:53
lingray:拿力竭跟姿勢錯誤比?還是錯誤觀念造成的姿勢錯誤.... 06/21 17:15
lingray:沒酸痛=沒練到 是迷思沒錯 但有酸痛也的確=有練到 這誰都 06/21 17:18
lingray:是有經驗的 問題在於把有酸痛=有練到的邏輯反推回沒酸痛= 06/21 17:18
lingray:沒練到 真正的迷思在於這個議題的邏輯是不能反推的 06/21 17:19
lingray:但很多人很直覺的反推回去成為酸痛崇拜者 06/21 17:20
lingray:另外多關節訓練主力肌群不酸但協助肌群酸痛不一定是姿勢or 06/21 17:21
lingray:施力錯誤 多得是協助肌群太弱跟不上 才造成更為強大的刺激 06/21 17:22
lingray:動作肌群的力量能否互相配合是肢體協調性的重要指標之一 06/21 17:23
lingray:你拿單槓深蹲這種多關節運動談 協調性卻直接跳過? 06/21 17:24
lingray:只能說 結論無誤 論證過程問題很大 06/21 17:25
lingray:另外關於睪固酮造成抵抗力下降 只能說這是一種理論 另外有 06/21 17:39
lingray:種理論是睪丸酮抑制免疫系統就可以讓男性在受傷或感染時免 06/21 17:41
lingray:免於過度反應 並不是讓身體免疫力降低 06/21 17:42
lingray:另外肌纖維被拉太長會發炎酸痛?我只知道收縮過度會這樣 06/21 17:45
lingray:不管是向心還是離心都是收縮 拉太長除非是高強度的拉筋才 06/21 17:46
lingray:叫「拉太長」 如練武術、跳舞那種 06/21 17:46
lingray:小弟愚魯 很多地方看不懂 還請賜教 謝謝 06/21 17:47
ecniv:「肌肉如果有練到就會酸痛...」這句,我想你直接表達 06/21 19:13
ecniv:「有練到不一定會酸痛」就好了,不用牽拖邏輯 06/21 19:14
Spartan117:鑑於某些人會混淆酸痛跟受傷的感覺 我覺得酸痛不是 06/21 19:21
Spartan117:好指標 06/21 19:21
iscpupu:我推林灰啦 至少用詞上比較正確 原文結論無誤沒錯 06/21 21:04
carusochu:推一個! 06/21 22:46
※ 編輯: sghs53gh413 (114.24.66.181), 06/22/2014 03:29:18 ※ 編輯: sghs53gh413 (114.24.66.181), 06/22/2014 03:29:42
faust015:這確實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謝謝原po分享 06/22 07:52
commerce:不同意見就噓 這樣並不好 06/22 10:20
ghostforever:抵銷噓 明明文章內容就頗值得參考 06/22 11:53
firefoxriko:原po上面好像應該是有酸痛代表有練到,沒酸痛不代表沒 06/23 11:36
firefoxriko:練到才對? 06/23 11:36
firefoxriko:另外單槓酸二頭,單槓其實本來就是練二頭很好的動作。 06/23 11:41
ajay830320:推 06/23 15:10
curry56:推 06/24 00:20
icanfi:推 06/24 13:07
jonaswang01:我都做到微暈想睡的症狀才補充能量… 06/25 16:18
CIIIO:推 06/26 08:19
atnight55:推 06/26 11:49
fdk3r6b: 推阿 03/01 16:05
kimcl: 2015推~ 感謝水肥哥 03/06 11:00
scott5432120: 感謝 05/09 20:09
ta4119: 受用無窮 05/10 09:53
overfly: 拜讀朝聖中~~~~ 08/01 00:41
ManereNox: 朝聖推2016 04/28 10:38
ng130016: 推 05/23 10:13
eugenehi22: 朝聖推 07/21 11:48
MISSCH: 朝聖2017/12 12/15 20:55
l17: 找巫毒帶找到這篇XDDD 03/06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