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用關鍵字去查一下,確實國外很多論壇在討論泰森是否真的不做重訓就練成大隻佬 這篇比較簡單明瞭, https://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03181821AAZRXtH 簡單說,他在極盛時期做的唯一重訓,就是用30公斤槓鈴做聳肩 其他的負重訓練只有背50磅的東西在身上去做3英里的慢跑 還有他教練一直提高他打的沙包重量, 到泰森18~19歲時,沒有同齡男子可以打得動泰森在打的沙包 這些訓練有一定程度負重,但更接近是肌耐力訓練 其他如2000個仰臥起坐、500到800個臂屈伸、500個伏地挺身也是耐力訓練 我覺得這些課表的可信度是真的, 要思考的是,泰森用這些課表維持多久的顛峰狀態, 以及這種強度能否因應現代科學化運動的考驗 運動是有歷史發展的, 健身是從希臘時代就已經開始, 但真正成為商業化事業,是從20世紀的美國開始, 同樣地,慢跑也是在1960~70年代後才逐漸從美國普及到已開發國家, 大約隔了10多年才普及到日本(這10年台灣才開始流行) 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有關重訓的研究,以及將重訓導入各專項運動的成果, 最早最早,都是在近幾十年才有的 我不清楚在1980年代時的美國拳擊界是採用什麼樣的訓練方式, 但確實不排除當時的美國不流行在拳擊訓練中導入重訓的可能, 說真的,拜知識累積所賜, 我們這一代人擁有的運動、健身知識,一定比30年前的人更先進, 格鬥選手一定要要做重訓這件事,放到幾十年前未必是通則 因為老一輩的人未必比現代人更懂 第一神拳中一步拖輪胎跑步,被視為是古老訓練法,但也被打臉是無效訓練 同樣地,現在我們有無數工具方式來訓練闊背肌,效率更甚一步用槌子打輪胎啊 YouTube上有泰森做重訓的影片,但那個泰森有一定年紀了 補充一下,不管拳擊技術,如果想用泰森的課表練到泰森的體態, 那除非一天至少運動8小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21.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56038240.A.28B.html ※ 編輯: liquidbox (59.115.121.50), 02/21/2016 15:05:54
moonfox511: 網路上隨便po的 你憑什麼說可信度是真的 02/21 16:02
elakers: 為什麼打輪胎沒有用? 02/21 16:55
pttwonba: 他是說拖輪胎沒用,等等,為何拖輪胎沒用,那推雪橇車也 02/21 17:07
pttwonba: 沒用嗎… 02/21 17:08
bruceintw: 訓練肌肉跟為了擊倒對手所做的訓練是兩回事 02/21 19:50
batista1980: 我怎麼好像看過Usian Bolt拖輪胎跑? 02/21 23:07
batista1980: 可能要再找 不過我不懂為什麼你可以定義無效? 02/21 23:11
東大教授、本身也得過日本兩屆健身比賽冠軍的石井直方在其《鍛鍊肌肉大事典》寫道 另外,是否可以採取棒球的投球姿勢來投擲鉛球作為練習呢? 這兩種競賽是完全不同的形式,也就是說,如果在比賽動作中 增加了額外的負荷,就會變成截然不同的動作,以這樣的方式 練習,甚至可能導致技巧退步的反效果。同理,其他如拖著輪 胎跑步,也是沒有甚什麼意義的訓練 簡單說,如果我們在健身時擔心動作太快會無法建立起最有效率的神經傳導路線, 那我們怎麼不會擔心增加無謂的負重反而讓我們建立起錯誤神經傳導路線的可能性呢? 我在手腕綁沙包揮個一千拳,也只是肩膀在吃重,而練不到發力來源的闊背啊
willbe514238: 沒記錯,網路流傳一遍泰森重訓的清單 02/22 05:29
※ 編輯: liquidbox (61.220.69.237), 02/22/2016 06:27:50
MASOMASO: 這點的話 我記得很多選手會拿小啞鈴練ROLLING+出拳 02/22 09:06
MASOMASO: 負荷練習這點可議 舉例來說你拿太重的啞鈴的確可能 02/22 09:12
MASOMASO: 造成出力源錯誤 或是養成不良的出拳徵兆 02/22 09:17
MASOMASO: x但如果重量很輕的磅數 是可以拿來練習的 02/22 09:18
pttwonba: 就看一下啊,2016了還有人拖著重物跑 http://youtu.be/v 02/23 02:18
pttwonba: 4hSnS7lPd4 02/23 02:18
pttwonba: http://youtu.be/v4hSnS7lPd4 02/23 02:19
wadechen: 闊背是收拳 02/23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