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 『沒有一個動作是沒用的,只有你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它』 影片中的jeff也是個我很喜歡的教練 對於大眾健身推廣我也會說頸上推舉並不適和所有人 但是這個動作並沒有到致命的不行做 甚至很多專項還是需要這方面的訓練 影片中比較難顯示出的是人體自然肩關節角度 如圖所示 http://imgur.com/2HjcJWr 盂肱關節開口面是稍微向前約15度的 這也是為什麼肩推應該要稍微在身體的前方 因為那才是自然角度 那如果在違反自然角度下做頸上肩推 肱骨就會摩擦後上方關節唇 http://imgur.com/KcJgwBY 甚至有人是肌腱或滑液囊與肩峰摩擦後產生疼痛 http://imgur.com/yjqNvvc 換個角度看盂肱關節的角度 http://imgur.com/BSFcuRI 那對於想練頸上推舉或專項運動員需要練的怎麼辦? 解決辦法就是將肩胛骨後收 http://imgur.com/MkxCk7r 會創造出較大肩水平外展的空間 http://imgur.com/BSFcuRI http://imgur.com/vnOx7Lv 當然還是無法像自然關節那樣順暢 但對於需要做的人還是要做 那執行要點就是肩胛骨盡可能後收創造出較大的舒適角度 btw 競技選手在乎的不是健康的身體,而是最佳運動表現 例如舉重選手常利用股骨內旋增加身體穩定,但這會犧牲膝蓋健康 棒球投手肩關節旋轉角度左右手可能相差到90度以上 所以競技選手是在摧殘自己的身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1.179.59.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490915892.A.ABA.html ※ 編輯: tu01002 (131.179.59.109), 03/31/2017 07:23:21
bitcheggs: 推推~03/31 08:40
kixer2005: 推推03/31 08:41
kickdog: 以安全和競技需求本就不一樣了,基本上所有牽扯到運動競03/31 09:07
kickdog: 技的嘛都是有風險的03/31 09:07
allse1032: 好文推推03/31 10:10
p78533578: 股骨內旋犧牲膝蓋健康??03/31 10:17
p78533578: 是說蹲到底嗎?03/31 10:17
https://youtu.be/HQ_qSpEsaRw?t=1m3s
影片中接槓時股骨內旋,就是這個時候韌帶與半月板都承受很大的壓力,每個選手蹲的 程度不一,但都會有類似的情況,一來是增加穩定,二來是肌力不足以應付重量,靠的 是技巧完成動作,而在大眾健身當中,靠技巧完成動作並不適合。
fjustarbucks: 推03/31 10:23
bobbyx: 蹲本來就是髖關節內旋動作 傷膝蓋的講法怪怪der03/31 10:42
不太了解髖關節如何內旋,但如果指的是股骨內旋的話,在健身裡是不應該出現的,反而 會稍微外旋修正一些Q角度,比起腳尖膝蓋完全朝前會更穩。 ※ 編輯: tu01002 (104.175.20.143), 03/31/2017 11:24:21
afflect: 很多競技本來就是違反人體工學03/31 11:41
afflect: 所以不用這樣想去推翻解剖學03/31 11:42
afflect: 你會跟礦工說口罩帶好帶滿,就不會有矽肺病嗎03/31 11:43
afflect: 跟賽車手說請紅燈停綠燈行,包準你比賽絕對不會車禍嗎?03/31 11:44
afflect: 活動度好,夠柔軟的人確實有本事做這些動作 03/31 11:44
afflect: 但是那是代償效果導致,代償的意思不單指其他肌肉出力03/31 11:45
afflect: 你用活動度或柔軟度去cover這個骨頭角度問題,就是一種代03/31 11:46
afflect: 償現象,你手摸不到地面,就彎腰代償,還不行就彎膝蓋代03/31 11:46
afflect: 償,但你不可能因為手變長而碰地面03/31 11:47
根本沒在推翻解剖學 哩勒公啥?
F1ower: 推03/31 12:02
OoloOoloO: 姊夫影片本來就是噱頭大於實質內容 新手們的最愛03/31 12:11
※ 編輯: tu01002 (104.175.20.143), 03/31/2017 12:32:16
sephen: 太嚴肅 運動本來就是這樣 怎麼不說籃球怎樣打都傷膝蓋 03/31 13:32
arms6806: 打籃球傷腳踝... 03/31 13:47
相對來說打球傷腳踝的機會比膝蓋大很多... 一來是關節構造,二來是周圍肌肉跟韌帶強度差很多...
stevenohohoh: 這個是什麼app啊03/31 13:54
這app好用就在連西施版都可以回... 回了一片就被封ED系主任了 我是買一系列的 也可以單買 http://i.imgur.com/dCOCb2P.jpg
※ 編輯: tu01002 (104.175.20.143), 03/31/2017 14:21:44 ※ 編輯: tu01002 (104.175.20.143), 03/31/2017 14:32:56
jacko1: 強。解說仔細,app很酷 03/31 15:49
pn: 可是你貼的影片並不是舉重選手呀 03/31 15:50
嗯...我一時之間找不到"正在"比賽的選手分析影片...有興趣你可以找比賽影片
s4a4m4u4e4l4: 太強 03/31 17:53
ck1158: @pn 原來都已經有國內紀錄的人 都稱不上舉重選手(筆記 03/31 19:42
BradPittLung: 講的很好 也很多解剖的原理呀 幫忙推 03/31 20:14
laizin: Jeff的影片是噱頭?我笑了XDD 03/31 22:57
laizin: 要濃縮訓練與物理治療的背景成6分鐘的影片又讓人好懂表示: 03/31 22:58
就是有人愛裝專業覺得沒什麼...但是自己又不是該專業出身...根本不了解需要牽涉多少 知識或需要多少能力就在那出一張嘴,叫他生點東西也生不出來的人已習慣忽略
OoloOoloO: 這種農場新聞標題還不噱頭喔 呵呵 台灣記者領先全球 03/31 23:50
※ 編輯: tu01002 (131.179.59.109), 04/01/2017 03:38:39
criminal: 就是樓上這種裝懂的啊 看了就搖頭 04/01 04:02
psow123: 專業給推 04/01 12:34
laizin: 如果他真的沒有料,就不會在影片下方有這麽多良性回響了 04/01 23:36
pttwonba: 誰比較巨就誰對 04/02 02:09
Fedorov: 姐夫絕對有料 覺得只有噱頭的可以不要看 04/03 11:52
garygang: 頸上推 不是專項選手 其實可以跳過這動作 收益比不划算 04/06 16:49
garygang: 太多動作可以替代 問題是現在一堆人看到某某選手有在 04/06 16:49
garygang: 練或者很多影片出現 就一窩蜂的練 04/06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