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嗨,我是奇德,Kid 我又來拉~ 今天來分享矯正運動,或是體態評估相關的 首先我先濃縮一部由RTS創辦人TOM水管影片的內容 因為我覺得這影片非常有意義,可能有些人不贊同 不過我覺得可以有不同層面的思考 因為長達13分鐘,我相信大家時間寶貴所以幫大家濃縮一下 好消息是 有人教會我了自動開圖讓大家方便閱讀 先讓大家快速了解 什麼叫體態評估 通常就是教練會請客戶站在一個有格子的板子上 然後拍客戶的側面、正面、背面 就會說你這裡緊、那裏緊、這邊歪、那邊歪、這裡凸、那裡凹 是不是常常這裡脖子痠痛,下背痠痛阿~~ 需要怎樣怎要調整,要放鬆要加強,要來個102堂課 7749個小時就可以讓你不酸不痛 請問信用卡還是付現這樣 好啦開玩笑的,沒有這麼嚴重 我的意思是不是說體態評估沒有用或是騙錢 我只是想讓大家看看不同的想法 沒有對錯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https://imgur.com/EAGsKDf 所以他一開始就說到,當客戶一走進來就開始對客戶評估這樣那樣 因為我們要了解客戶的身體才能給予最安全有效的訓練計劃 但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客戶身體本質帶給我們的限制 https://imgur.com/XiznvGP 這是剛剛看到女士的X光,這是她在有一次從馬背摔下來後去照才發現的 目前她不會因為這個脊柱側彎感到疼痛 身為教練的我們是不可能去矯正這個狀況的 (好吧,可能有些上過很多研習課的教練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或是本身是物理治療師的應該不在此限) 他說我們大多所看到的姿態問題都不是因為肌肉無力 也不是所謂前側太過緊繃,後側太過虛弱導致你圓肩 如果一個駝背的個體他可以有意識地做挺胸的動作 他的前側也許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這麼緊繃 問題是我們不可能無意識的自動產生這些力量 確實姿態會受到結構性的影響,同時也是個選擇 身體會基於一個個體現有的結構去整合性的運作身體 這情況下確實有可能肌肉容易緊繃 另外真的要讓每個人的姿態都一模一樣嘛 我們的視覺很容易被欺騙 https://imgur.com/3572jbO 像是這樣,穿著寬鬆橫條紋的衣服的客戶 看起來很正常,實際上的X光也顯示出有明顯的脊柱側彎 我們視覺不能看穿衣服以及皮膚 https://imgur.com/tM47byy 像是這個 這是兩個不同的大腿骨 圖片上面是連接著髖關節下面是連接膝關節 很明顯的 股骨頸長度不一樣 厚度不一樣 股骨頭的球體形狀不一樣 這些不一樣絕對會影響兩個個體髖關節的活動度 而且也有可能一個個體兩隻腳左右邊會長的不一樣 https://imgur.com/C7kFHps 另外像是這個 這兩個股骨頸的角度就截然不同 這個角度本身就會影響內收以及外展的活動角度 也會影響不同平面的活動度 除了股骨頭正面觀(額狀面)看起來有可能會不一樣 另外還有水平面也可能不一樣(旋轉角度) https://imgur.com/b0Y6RVD 這也是一個股骨頭 擺放的方式是靠近髖關節朝向我們 而膝蓋那端被重疊遮住了 他膝蓋那端(髁突)把兩個角度擺固定一致平放在桌上 可以很明顯看到他從遠端(膝)到近端(髖) 兩個股骨有不同的旋轉角度 這也會影響兩個個體髖關節內旋以及外旋的能力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說這兩個可能是極端的案例 https://imgur.com/yrNDWCm 上面這張圖有六個依序不同的旋轉程度 這些都會影響股骨屍體的主人髖關節的活動能力 另外不只股骨那端會影響髖關節活動度 還有髖臼這一端 https://imgur.com/IQp0wjW 髖臼朝向的方向也不一樣 左邊比較朝向下端 右邊比較朝向後側端 這條件也會影響一個人髖關節外展的能力以及旋轉能力 而且我們也無法確認一個個體兩邊是否一致 https://imgur.com/V0jOcuP 這張圖除了也有髖臼朝向的方向不一樣會影響髖關節活動能力外 還有髂骨向那向外形狀的程度(比較淺的碗或是比較深的碗) 也可能結構性的影響關節活動度 https://imgur.com/tAjbBa9 這個是脛骨 上方是膝蓋那端 下方是腳踝那端 他上面把兩個膝蓋端度固定 可以看到下端,也就是腳踝處 有不同的旋轉程度 左邊的個體腳掌會比較外八 右邊的個體腳掌會比較內八 常常聽到我們追求著膝蓋排列一致 所謂膝蓋對其第二根腳趾頭 如果我們只藉由看腳掌去對齊排列 就可能沒有這麼完善 在這張圖他說他膝蓋就是完美對齊的 因為膝蓋是被骨頭形狀所創造的 攸關了股骨髁突、脛骨平台、髕骨的排列以及髕股關節等 圖片左邊的腳掌向外可能被各種的因素所影響 在這個例子就是透過本身脛骨本身結構的旋轉程度 不要因為腳掌朝向的方向而感到困惑了 那來看一下上肢吧 這張圖是兩個不同肩胛骨的背面觀 可以看的到肩胛脊(棘)的走向不一樣 以及肩峰所在的位子也不一樣 又還有兩個肩胛盂的平面長相也完全不一樣 左邊他的可能比較容易有脫臼 但也不是說左邊一定會脫臼 他要說這兩個個體有著完全不同的盂肱關節 再來看看另外一組的肩胛骨 https://imgur.com/ciwPTgH 又邊有個又長又大的肩胛脊(肩峰)突出 主要會影響與肩關節的活動範圍 在肩關節以及肩峰中間的小空間越小 會增加誘發肩關節夾擠發生的機率 像是夾到最常見的棘上肌 而在左邊可以看到沿著肩胛脊出來的肩峰和肩關節之間 相較於右邊有比較多的空間 這個發生肩關節夾擠的機率就大大的降低了 然而這兩個個體應該 做一樣的事情嗎? 做一樣的運動嗎? 有著一樣的肩關節活動度嗎? 如果是的話,這個世界就是個幻想世界 https://imgur.com/tLTuyWR 這組的肩胛骨的長相也不一樣 除了剛剛提到的誘發肩夾擠的空間以外 他們有不同的肩胛盂表面區域 他的乘載面積不同會提供不同分散乘載壓力的能力 同樣的 https://imgur.com/hCV2MQA 這是肱骨(大手臂)的情況 上方參考線是指手肘(遠端)擺放角度一致 也可以看到他的肱骨(近端)有完全不一樣的旋轉角度 這兩個個體也可能呈現完全不一樣肩關節內外旋的能力 所以有一個個體可能比起另一個個體還有更好的投球能力 所以這不光只是訓練或運動表現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因素也會參與且影響你的生活 如果有一個體重過重的客戶像是這樣 教練會給他的訓練像是在減肥性質的電視節目 可能會從增強式訓練或是燃燒卡路里的訓練開始 特別是這些對於電視的收視效果非常好 但如果我們要適當一點的話 他的訓練可能不會這麼的有趣 因為教練的首要任務是創造關節內在的整合性 基於他身體的結構以及他和別人的差異 做一些對他好的訓練 你要考量他身體有以及沒有的條件 例如肌肉收縮以及控制的能力 當我們開始讓他跳來跳去的時候以及在乎他心律要到達什麼程度的時候 還有燃燒多少熱量的時候我們就在他身上造成壓力 這些壓力是他身體可能沒有準備好的 客戶的身體會根據身體的結構的現實狀況 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運作(徵招肌肉去活動以及運動) 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你追求客戶身體平衡一致 人體本來就不是左右平衡的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身體平衡 我們的身體生下來後運轉了這麼多年 根據身體的狀況去創造運動徵招 客戶的身體比教練們還更了解結構性發生了什麼 如果你不知道客戶的內部結構性發生什麼是 而試著去創造完美外觀上的左右上下平衡對齊 就可能沒有這麼的適當 我們應該了解客戶身體結構所帶給我們的 而且去尊重這些 不要去矯正你不知道的東西 所以他認為我們應該對於客戶身體現有的狀況作出回應 不是要你去矯正這些狀況 而是要去尊重他們身體本質結構有的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他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kbNqsOtjKJE
上面這個是我翻譯版本 下面這個是他原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WDwE7-cS0
講講一些讀後觀感好了 先講上面所表達的內容並不是我個人的觀點不要轟我 其實我還滿喜歡這個講師的風格 亦莊亦諧,有時激動,有時認真 但我也不是完全認同他所有說的觀點 其實說實話,體態評估這門東西 確實在推課(銷售)來講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因為有些客戶想要修正他長期的駝背、或是骨盆前傾 是除了減重動機外 非常好引起客戶開始運動動機的方法 另外也有可能可以改善長期的慢性疼痠痛(脖子痛腰痛) 不過這個影片他意思絕對不是說這些方法沒用 只是說在使用這些技巧之前 你要先去尊重客戶身體所擁有結構性的限制或本質 而不要一昧地讓每個人有所謂的標準排列 比如說側面觀就應該內踝對膝蓋對大轉子對肩峰對耳垂 另外再你跟別人比拚深蹲硬舉握推重量的同時 不管你技巧如何,我覺得基因還是最大的限制 不論是肌腱附著點、肢段長度、賀爾蒙水平、肌肉型態等等 所以有時候還是要認份一點 還有最常聽到有些人會說 哎呀 這個動作不好 會受傷 其實看完這個你會發現不是不好 是每個人的條件不同 最首要的做這個動作的目的是不是你要的 再來是做這個動作的條件你有沒有 最後是符合這個目的的動作有沒有其他風險比較小可以替代的 如果有個人有比較大肩關節夾擠的風險 那他還做直立上提(up right row) https://imgur.com/yocIsKg 可能就沒有這麼的恰當 因為肱骨內旋又外展可能容易誘發產生肩關節夾擠的風險 但也不是說不能做 看你有沒有條件做而已 有些人做了一輩子都沒事 有些人光手去拉車上的安全帶就會痛 當然也有可能是可以矯正的肌肉去影響這個 但要尊重個體結構性的狀況 因為結構性的內容是無法被矯正的 好啦,那我們這次先到這拉 這次用word打完再複製上來 大概三千個字左右簡直再打報告 我是奇德,有機會我們下次再見 ------------- 這個當成一個假簽名檔好了 https://www.facebook.com/HUSKidFitness/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可以有事沒事看一下我的頁面 會不定時的發佈一些跟體適能有相關的內容 或是月月的可愛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250.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22326385.A.120.html
curtis7248: RTS創辦人不是Mike Tuchscherer嗎? 03/29 20:36
curtis7248: 啊沒事 我搞錯了 03/29 20:36
縮寫都是RTS好像不一樣
arms6806: + 03/29 20:39
xm3fu0: 推推推 03/29 21:13
malouflage: 最喜歡他嗆你解剖學是在哪裡學的那part 03/29 21:26
對阿 這個講師很好笑
noctylex: 推專業 03/29 21:49
Suwasayo: 推,人體本來就不是對稱的 03/29 22:00
luca911228: 推 03/29 22:20
gelion: 推 覺得文章很棒!! 03/29 22:25
howdou: 推 03/29 23:05
kuroda: 先推再看。 目前好像還是沒有自動開圖lol 03/30 02:07
K大,我再試看看
armysong: 推推推 03/30 03:02
nehine: 推!好文 03/30 07:57
aa1122212: 我奇德腦粉 03/30 10:06
哇~~~別這樣
braveitout: 推 03/30 10:41
uttc: 沒有自動開圖 森七七 03/30 11:24
luckymore: 用電腦開就有圖 XD 03/30 12:07
ZBeta: 先推,下班後再看 03/30 13:15
killkids: 學習新知推 03/30 13:47
你的ID說要殺了我
FreeWiFi: 推 03/30 15:53
www54500: 推推 03/31 04:29
akagawa: 推 03/31 10:31
yichih: 推推 03/31 15:57
xueyu: 推 03/31 16:34
joehome76: 推 04/01 15:20
※ 編輯: WHATAKID (61.224.250.132), 04/03/2018 01:18:39
Cliff07: 推 04/04 07:17
newconfidenc: 推 02/11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