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4257 跑,人類生存之道 黑猩猩可以偷懶不動,但人類演化之後,卻要大量運動才能維持健康。 撰文/龐澤爾(Herman Pontzer) 翻譯/林慧珍 [節錄] 大猿包括紅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巴諾布猿,人們 之所以對牠們深感好奇,不只因為大猿有超過97%的DNA 與人類相同。從牠們身上看到許多與人類相似之處,大 猿很聰明,會使用工具,會打架及和好,甚至偷情;有 些會為了爭地盤而殺害鄰居,也會掠食其他物種。小猩 猩從母猩猩那裡學到如何與同伴摔跤、玩耍和使性子。 從化石記錄看來,年代越早的人類祖先與大猿越相似。 沒有任何現生物種能完美詮釋牠們的祖先,所有譜系都 隨著歲月而改變,但是現存大猿提供絕佳的機會,讓我 們看到人類從何而來,並了解人類身上有多少特徵是亙 古以來就不曾改變的。 然而,人類與大猿之間的差異比起相似之處,更能為人 體運作的相關研究指點迷津。來自全球各地的化石挖掘 成果、動物園及實驗室的研究發現,揭示了人類身體在 過去200萬年中發生的激烈演變。過去幾十年來,研究 人員已經知道,人類演化最終章的特點是解剖構造及生 態上的明顯變化,包括腦容量擴增、狩獵-採集行為、 使用更複雜的石器、體型變大。但他們普遍認為這些都 是形體與行為的改變,不涉及細胞基本功能。目前的進 展推翻了這種觀點,顯示人類在生理方面也經歷極大變 化。與大猿近親不同的是,我們已經演化出對運動的依 賴,我們必須運動,才能活下去。 黑猩猩好吃懶做有理 野生黑猩猩的每日作息就好像在加勒比海遊艇上無所事 事的退休老人一樣,沒有規劃太多活動。清早起床吃水 果當早餐,吃飽找個舒適的地方瞇一下,也許再稍微梳 理毛髮。大約一小時後(完全無需著急),在陽光明媚 的地方找棵無花果樹,大快朵頤一番;再去見一些朋友 ,互相理毛,然後小睡片刻。大約下午5點,早早吃個 晚餐,享用更多水果,也許還吃點葉子,之後找一棵適 合睡覺的樹,築個舒適的窩,結束一天的行程。當然, 在水果豐美、偶發混戰或是獵猴子時,黑猩猩群會集體 發出發狂般的「噓喘」(pant hoot)叫聲。此外,地 位最高的雄黑猩猩免不了利用空檔,找幾隻倒霉鬼教訓 或示威一番。整體來說,黑猩猩的生活相當閒適。 不光是黑猩猩,紅毛猩猩、大猩猩及巴諾布猿看來也是 飽食終日,過著像兒童寓言故事或中學生反毒宣導品中 告誡人們應當避免的那種頹廢生活。大猿在日落而息之 前要花8~10個小時休息、理毛和吃飯,晚間需要9~10小 時的睡眠。黑猩猩和巴諾布猿每天約步行三公里,而大 猩猩和紅毛猩猩更懶得活動。至於爬樹呢?如同我在那 年夏天發現的,黑猩猩每天只爬100公尺,耗費的卡路 里相當於步行1.5公里,紅毛猩猩也差不多,只是研究 人員尚未實際測量牠們的攀爬量,但大猩猩肯定更少爬 樹。 就人類而言,如此好吃懶做,將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人類一天步行不到一萬步,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風險 就可能增加。美國成年人通常每天走5000步,第二型糖 尿病發生的比例高達1/10,相當驚人;心臟病亦然,佔 美國死亡人數的1/4。有鑑於此,大猿應該也會有健康 問題。為了進行不同物種的比較,研究人員把牠們一天 的行走及攀爬量換算成步行數。結果發現,就算與久坐 不動的人類相比,大猿一整天的步行總數也難得達到這 最保守的基準,更別說與人類一天走一萬步的標竿相去 甚遠。 其次是整天坐著不動。對人類而言,在辦公桌或電視機 前久坐,與疾病風險增加及壽命縮短有關,即使是有運 動習慣的人也一樣。在全球各地,不運動的健康風險與 吸菸不相上下,每年可造成超過500萬人死亡。蘇格蘭 成年人中,每天看電視超過兩小時的人,心肌梗塞或中 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125%。針對澳洲成年人的 一項研究報告則指出,每多看一小時電視,預期壽命會 縮短22分鐘。以此推算:爽看全長63.5小時的影集「冰 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會讓你 在地球上少活一天。 黑猩猩和其他大猿雖然運動量不高,仍然保持健康。即 使在人為飼養環境也很少發生糖尿病,血壓也不會隨著 年紀飆高。儘管黑猩猩天生高膽固醇,卻沒有動脈硬化 及阻塞的問題,不會出現類似人類心臟病的疾病或因冠 狀動脈阻塞發生心肌梗塞。此外,牠們能維持體態精瘦 。2016年,我與美國芝加哥林肯公園動物園(Lincoln Park Zoo)的羅斯(Steve Ross)及合作團隊共同測量 全美動物園裡各種大猿的代謝率及身體組成,結果令人 大開眼界:即使在人工飼養環境,大猩猩和紅毛猩猩的 體脂率平均只有14~23%,而黑猩猩則不到10%,比起奧 運選手毫不遜色。 所有靈長類親族中,人類顯然是不合群的異類。基於某 種原因,人類演化成需要更多運動才能維持身體正常運 作的物種。連續幾個小時坐著、打理外貌、小睡或是看 電視,已經從日常生活變為健康風險。人類在什麼時候 從猿類近親的慵懶生活轉變成更費力的生活方式?又是 為什麼呢?化石研究發現有助於拼湊這個故事。 ------------------------------------------------ 這篇是科學人2月號的主題 人類跟其他大猿不同之處就是人類需要運動才能維持健康 何以如此? 作者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直立行走可能是原因之一 -- Now let me give you some tips on my way of life. Sleep soundly, Go on long walks, Daydream. ---------武滿徹"My way of lif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51940564.A.998.html
dreamgirl: 可是人類平均壽命比較長耶 03/07 15:17
cloning: 醫療是個因素啊 在1800年代人類平均壽命只有30出頭 03/07 15:54
cloning: 另一方面以台灣為例,從臥床到過世都可以拖10年 03/07 15:55
AizenSousuke: 這結論怎麼下的? 變因一堆怎麼確定是直立行走? 03/07 16:12
annie06045: 推一下 有意思的研究 03/07 16:21
cloning: 網路上能轉貼的部分有限啊,其他要看全文。 03/07 17:30
qweertyui891: 我覺得還是飲食差異太大 03/07 19:25
cycujan: 同意樓上觀點,吃太多才是主因 03/07 21:36
chigo520: 飲食+1 自然環境的食物跟加工料理過的根本不能比 03/07 23:29
Iversonshao: 不運動吃不胖很健康的人=猩猩 03/08 02:20
dreamgirl: 人工飼養的猩猩也活沒有人類長 03/08 17:35
cloning: 要看哪個年代的人類啊 況且這篇是講猩猩不動卻少健康出問 03/08 23:35
cloning: 人類則是不動就會有代謝症候群等等 不是在講壽命 03/08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