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uscleBea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看小蘿蔔的錄影到鹿神去找Neil Hill集訓. 就順便看了下Neil Hill有名的Y3T訓練週期. (略有別於FST-7) 第一周主練2b型肌纖維,大重量不做力竭. (鹿神練腿應該是在第一周的大重量) 第二周主練2a型肌纖維,就大家最常用的練習法. 第三周主練1型慢縮肌+擴張結締組織,用組間暫停法虐待自己... 特點就是. 一方面降低太頻繁大重量而造成受傷問題並且降低神經疲勞. 另一方面充分鍛鍊所有不同型態的肌肉群. 然後用不同訓練法打亂身體的適應性 再者第三周有大量的燃脂效應. 在第三周輕重量搭配組間暫停法,不斷切換ATP和乳酸代謝系統+加強泵感+募集更多肌纖維. and..今天無聊去試了一下腿部組間暫停法. 練到有點懷疑人生.... (我每動作兩組,一組都只稱到40下...共五個動作,腿前,腿後,內夾,外張,小腿 重量大約15RM,大約會是15/13/7/5下.. 然後那塊肌肉就往生,然後會滿嘴幹你娘+衣服全濕) 當然,,這種玩法,泵感超好...@@ (好像第三周的主要目標之一,除了練慢縮肌外,就是,讓肌肉最大化充血去擴張結締組織) 不過當然我這種小白兔應該還是回歸線性增加,漸進式負荷才是最佳解. 外加聽說沒有使用科技的,這樣玩會皮質醇過高外加有肌肉溶解的危險..@@a 只是,版上好像很少在討論週期. 不知道無所不知的鄉民和大大. 對這個Y3T訓練週期有啥感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18.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41404526.A.B07.html
selfvalue: 以前kodar大都一直有貼nsca cpt啊 01/06 01:49
selfvalue: periodization應該是有看教科書都會很上頭過的 01/06 01:49
BardxBaymax: 我還是乖乖4組12下好了 01/06 02:29
ming0128: 我找到的為什麼大重量寫6-12rm 01/06 03:25
ming0128: 這樣好像跟平常練的差不多 01/06 03:25
ming0128: 我以為是最大肌力課表那樣1-5rm 01/06 03:25
如果我沒理解錯誤. 這是因為. 他主要目的還是肌肥大而不是力量. 1~3RM主要會偏重神經徵招能力.(尤其是要壓體重量級的健力選手需要) 而肌肉要肥大,除了要更多肌纖維參與之外,大重量主要是肌纖維肥大. 肌纖維肥大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量去刺激. 太少次數的話訓練量太低,肥大效應比較差. 所以他次數就會選擇略多一點. 第二周的中重量訓練以及第三周的組間暫停訓練. 就會開始偏重肌漿肥大. 不過看他的一些影片,實際操作的時候他還是會有一些改變. 例如鹿神好像是week4...也就是已經跑了三周一輪之後的第四周力量周. 主要基礎是環繞大重量. 但會讓他做到力竭然後休息時間壓縮... 好像就是做了變化,除了肌纖維肥大之外,也帶入肌漿肥大訓練. 另外Neil Hill影片在大重量周,還有一招他很有名的. 靜態停止(你也可以當作某種型態的頂峰收縮) 其實滿有趣的. 如果你看Hany Rambod的FST-7. 他在帶選手的時候,也是在基礎型態上面做一定的變化.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04:10:14
selfvalue: 這個y3t理論上算是符合最近的主流 01/06 05:59
selfvalue: 以前periodization一開始是強調回覆期,然後越來越發 01/06 06:01
selfvalue: 現在訓練中的恢復能力也是很重要,特別是肌肉微血管那 01/06 06:01
selfvalue: 些 01/06 06:01
selfvalue: 它的w3可以很好的為其他週期做準備 01/06 06:02
selfvalue: 但是為什麼是w3才做我就不知道了 01/06 06:02
selfvalue: 看它網頁原理很樸素宣傳很花俏 01/06 06:04
selfvalue: 可以每個因素都看有沒有meta分析的study支持 01/06 06:05
他好像也會刺激身體恢復能力的上升. and...這似乎也是理論基礎下,在實務上也有很成功的效用. 只是當然長期被Neil Hill調教. 很多細節我們還是不知道...XD 只能粗淺的大概知道他的概念是甚麼.
Santander: 組間暫停法是啥? 01/06 20:53
Santander: 頂峰收縮然後停住嗎 01/06 20:53
用15~20RM. 先做20下,休息6秒,在做到力竭可能例如13下,在休息6秒,在做8下,在休息6秒,在做5下. 然後把總次數做到...我們小白兔抓40就好..做太多會有陰影.. IFBB的就做到60~100下. 休息六秒是讓乳酸代謝系統換回ATP系統. 你就會持續在這兩個代謝系統中切換. 這樣可以刺激一方面身體對ATP儲存量的擴大,另一方面也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 所以就成了對肌漿肥大的刺激..肌漿肥大很吃代謝壓力. 另外也會產生很大的泵感,除了因為次數很多所以血液流入後被鎖住外. 也包含因為代謝轉換所以需要更龐大的血液進入做ATP的補充和代謝廢物. 因此泵感會很強,可以拿來撐開結締組織... 其實降重組也是一樣的概念. 只是這個是輕重量下施行,所以他會更多次,產生更龐大的代謝壓力. 然後這主要是刺激慢縮肌. 慢縮肌主要刺激方式之一是肌肉張力持續時間. 因此你一組做了40下好了,外加離心兩秒,你持續時間就120秒(向心和頂峰算一秒) 這相對其他訓練是很龐大的肌肉張力持續時間. 因此是非常針對慢縮肌的訓練刺激法. 不過因為這種訓練會產生大量的消耗. 因此會提高燃燒肌肉的比重. 所以非科技選手好像是不建議玩太誇張,要適度... 不要學科技選手玩60下100下,然後還要好幾個動作那種強度.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21:25:10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21:28:13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21:32:27
selfvalue: 是的 恢復能力的上升是競爭性重要的基礎 01/06 21:37
拿自己當實驗品實驗中..XD 反正每三周一次,做輕重量多次數,好像沒啥大風險. 就...痛苦指數高很多很多而已.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21:39:53
selfvalue: 期待您多分享心得,謝謝 01/06 21:45
Santander: 訓練會燃燒肌肉?是操太兇反而掉肌肉的意思嗎 01/06 21:46
代謝不是絕對,而是比率. 也就是你在做大重量可能95%是無氧代謝,但有5%是有氧代謝. 同樣的,你再消耗能量. 也並不是完全都在消耗肝醣,也有一定比率在消耗蛋白質. 消耗蛋白質當中,也不是全都消耗你進食的蛋白質,也有一定比率消耗肌肉. 因此只要有消耗,就會消耗肌肉. 所以肌肉永遠都是在消耗中,因為你身體本身運作需求就會消耗到. 但同時肌肉也隨時都在合成... 而你加大消耗,自然對肌肉消耗也會加大.. 當然你加大消耗但是對肌肉刺激也很大的話. 你合成的比消耗多,你就會長肌肉. 反過來你就掉肌肉. 而一般你的肝醣充足下,對蛋白質的消耗比重自然很低. 但是如果你消耗量過大,肝醣也耗盡,血糖也偏低.. 那自然你蛋白質消耗就會因為身體自然調節而大幅增加. 這樣自然燒到肌肉量就變多. 另外高消耗代表高壓力的一種型態. 高壓力會造成皮質醇上升. 也是對自然練體不利.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6/2022 21:52:21
HappyPPdog: 感謝分享。想問一下,這樣的話,長期空腹重訓的人是 01/07 08:58
HappyPPdog: 不是就不適合Y3T的方式,會消耗掉更多肌肉是嗎? 01/07 08:58
可以看館長最新跟草爺的影片. 做很高強度的訓練,之前要補碳水. 做到一半血糖過低也要補碳水. 當然這是健力.你還可以說跟增肌可能關係比較間接. 健美可以看小蘿蔔訪問喬卡特. 大家被賽都是六餐沒爭議. 但平時非賽季. 喬卡特一樣六餐,小蘿蔔三餐就被喬卡特點了一下. 大幅壓榨身體能力的運動,都不能空腹. 跑馬拉松比賽也是邊跑邊喝運動飲料...補充醣類和電解質. and..這已經不只是會不會燒到肌肉的問題. ※ 編輯: ceca (61.227.118.169 臺灣), 01/08/2022 02:22:46
HappyPPdog: 因為我之前試過練前吃一餐跟空腹去練,在我身上好像 01/08 15:36
HappyPPdog: 沒有顯著差異。也有可能是我訓練強度不夠,我之後再 01/08 15:36
HappyPPdog: 試試看,感謝。 01/08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