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BME_La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 IC 晶片設計領域奧運會之稱的 2018 年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 (ISSCC) 明年 2 月將於美國舊金山舉行,本校電機系研發 AI 關鍵記憶體晶片技術,共有四篇相關論文獲選,居全台各大學之冠;在全球大學中,與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並列第六。   本校電機系張孟凡教授所率領的清華電機記憶體電路設計實驗室 (Memory Design Lab) 團隊此次共有 3 篇論文入選,比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史丹佛大學、伊利諾大學各入選一篇多,是全世界發表記憶體電路設計論文最多的頂尖實驗室,研發能力傲視群雄。   張孟凡老師整合電機系中四個不同研究領域的實驗室,與鄭桂忠老師、謝志成老師、呂仁碩老師帶學生研發更適合運用在 AI 領域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內運算電路」,相關內容發展成的兩篇研究論文皆被選入 ISSCC。     http://www.nthu.edu.tw/images/hotNews_151451325939.jpg
  「非揮發性記憶體」是指當電流關閉後,所儲存的資料不會消失的電腦記憶體,目前已廣泛運用於攜帶式電子產品。張孟凡老師指出,過去的記憶體無須具備運算功能,但未來如何讓記憶體同步處理儲存和運算,已成為下世代人工智慧技術戰場的兵家必爭之地。   張孟凡老師說,師生將運算電路放進記憶體中,讓晶片能同時儲存資料及運算,提高處理效率,並節省能源,未來應用至 AI 產品,能有效提升續航力,「如現在無人機只能在空中持續飛行六至十分鐘,應用新的運算晶片來減少電力消耗,就能在空中持續飛行六十分鐘,提升近十倍。」   張孟凡老師團隊與台積電合作,另設計超高速讀取電路,做出破世界紀錄的最快速讀取 STT-MRAM 晶片,被視為是下一世代的記憶體材料,此篇研究同樣入選 ISSCC。   本校電機謝志成教授團隊改良電容陣列切法和多次取樣技巧,成功將聲音、光線、氣味轉譯成電路可使用的數位訊號,未來想透過電腦觸摸網購衣料材質、或聞一聞美食香味,將不再是天方夜譚。此篇研究論文也獲選入 ISSCC。     http://www.nthu.edu.tw/images/hotNews_151451325948.jpg
    左起:呂仁碩、謝志成、張孟凡、鄭桂忠教授。   張孟凡老師說,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素有晶片 (IC) 奧運會之稱,全世界最頂尖、最新興的技術都在此殿堂發表,因研討會嚴格要求不能只提出理論,更要製造出實體晶片,這次特別請託台積電協助製作參賽晶片,十分感謝台積電的協助。為在期限趕出晶片所需數據,師生們熬夜實驗,「那時蠻牛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電子所博士生陳韋豪參與張孟凡老師研究團隊。他笑說,實驗最後階段每人每天平均睡眠不到六小時,幾乎以實驗室為家,其間也有人想放棄,靠著同儕彼此加油鼓勵,才撐到最後一刻。   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張孟凡老師說,清華電機系近年積極深耕並整合 AI 領域研究,開設各類課程,包括深度學習、大數據分析、機器智能、高效能電腦運算與 IC 晶片設計,成為全台 AI 前瞻研究與晶片設計學術中心。     http://www.nthu.edu.tw/images/hotNews_151451325976.jpg
    左起:呂仁碩、謝志成、張孟凡、鄭桂忠教授。   台灣此次共 16 篇論文入選 ISSCC,數量僅次於美國與南韓,居全球第三。其中學界占九篇,包括清華四篇、交大三篇、臺大及成大各一篇;業界有七篇論文獲選,包括聯發科三篇、台積電三篇、力旺電子一篇。   值得一提的是,首度投稿即入選的力旺電子創辦人為本校校友徐清祥博士,他也是清華電子所前所長。力旺電子此次發表論文為能有效解決傳統 PUF 高誤碼率及可靠度問題的創新 PUF 設計方案「NeoPUF」。 *小辭典: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 (ISSCC) 由國際固態電路學會 (IEEE) 贊助發起,已有 65 年歷史,接受全世界學術界、產業界投稿,投稿論文的單位須製作出實作晶片並附測試數據,且數據還必須打破世界紀錄,是全球先進半導體與固態電路領域研發趨勢的領先指標。 資料來源:http://www.nthu.edu.tw/hotNews/content/5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205.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ME_Lab/M.1514889839.A.28B.html ※ 編輯: JerroLi (60.250.205.229), 01/02/2018 18: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