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看到很多同學的文章,覺得長知識⊙ω⊙ 雖然前面寫過一篇,但手癢(?)再來寫一篇,主要是介紹日治時期台大的相關知識, 希望大家不會覺得太無聊XD 1.台大的前身與沿革: 因為前面好像有同學提到,剛好前陣子聽的講座中有說到這個,所以來簡單說明一下: (1)農事試驗所(1903-1919):1895年成立,1903年開始招收學生(農事講習生),對象是 小學畢業生,家裡有2甲地;分為農學(讀)3年與獸醫學(讀4年),為初級農業學校 (2)農林專門學校(1919-1922):為中級農業學校。在總督府頒布教育令後,農事講習生於 1919年招收最後一屆,同年農林專門學校也開始第一屆招生。分為5年制(小學畢業)與 3年制(高等科畢業)。 (3)升等:高等農林學校(1922-1927) 1922年總督府再度頒發教育令,故農林專門學校升等為高等農林學校。我們暱稱的 “磯小屋”,也是在這個時期建造完成的(確切時間1925年),為第一農場作業室 (4)臺北高等農林學校(1927-1928) (5)臺北帝國大學(1928-1945): 1928年臺北帝大成立,高等農林學校被納入帝大,編為“農林專門學部”,校地給帝大 挪用,對農林學校不公平 →搬到臺中,1943-1945,臺中高等農林學校 (6)國立台北大學(1945.11.15-1945.12.15):感謝gt299792同學補充! 1945年11月15日,羅宗洛奉行政院命令,在帝大原址接收台北帝國大學,改名為"國立 台北大學" 1945年12月15日,才正式定名為國立台灣大學 (7)台大(1945-):1945.11.15正式移交完畢,不再贅述。 相關圖片:http://i.imgur.com/rV6xUBK.jpg
抱歉好像講得有點無趣XD 資料來自上星期五(2016.11.18)在誠品台大店舉行的【鄉間小路11月分享會-蓬萊米發源 地的故事,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歷史與故事】講者為台大農藝系教授彭雲明老師。 btw,雖然好像沒什麼關聯,不過因為最近磯小屋年久失修而有一募資修繕計畫,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行有餘力也可以捐點錢XD, 募資網站:找回臺灣蓬萊米發源地的光輝歲月 https://www.webackers.com/Proposal/Display/750 2.日治時期的台大:臺北帝國大學 這裡主要介紹日治時期台大的相關知識。 雖然好像不算什麼冷知識,不過跟現在進行比較也是頗有趣的⊙ω⊙ 主要參考自《躍動的青春 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鄭麗玲著,2015年2月初版。 (1)成立: 二戰以前,在日本的大學體制下,有9所帝國大學,臺北帝國大學就是其中之一。1928年 成立,1930年代醫學部成立。 在1920年代,台灣知識份子,如蔣渭水,以《台灣民報》為核心,反對設立帝國大學, 主要原因是可能排擠初等教育的經費,且大學對於台灣人負擔太重且效益不高;然而, 在台日本人卻熱烈討論如何在台灣成立大學,甚至出版專書。 日本是要在台灣跟朝鮮各設一間大學,但以“台灣帝國大學”跟“朝鮮帝國大學”為名提出籌備書,送到日本樞密院時,許多大臣認為,“朝鮮帝國大學”之名,豈不是在提醒朝鮮人他們曾是一個獨立國家(因為過去曾有一“大韓帝國”)?這可不行!所以改由大學所在城市命名。雖然台灣在他們眼裡並沒有存在帝國,但也受到影響,改為“臺北帝國大學”。 (2)升學與招生: -臺北高校高等科,因為畢業通常可以不用考試進入日本的帝國大學就讀,所以一旦考上 幾乎等同取得菁英階層的入門票,因此參加高等科入學考試競爭激烈 。 然而,台北帝大在當時非他們畢業首選,在9所帝大中排名第7,原因在於其成立時間短、 只有兩個學部(理工、文政學部),除政學部以外均非熱門科系、在日本的邊緣地點,所 以未受青睞。 -第一屆招生時,預計招收文政學部60人與理農學部40人,卻招生不力,只招到文政學部 20人(其中台灣人3人)與理農學部40人,與教職員56人相比,師生比將近1:1,故被批評 為辦學績效不佳。 1936年,設置醫學部後招生漸有改善。 (3)生活作息: -根據1938年的調查,有大概60%學生會在晚上10-12點睡覺,早上6-8點起床,感覺 非常健康XD -課後讀書時間3-4小時的比例,文政學部(接近50%)>理農學部(40%);總體而言,以讀2-3 小時最多,略低(?)於東京帝大,不過我還是覺得很厲害XD 下圖為1938年帝大調查大學生生活習慣的“生活調查票”: http://i.imgur.com/l4tFT2E.jpg
(4)交通: 有23%是走路上學,其餘以交通工具通勤。 使用交通工具的學生,超過一半是騎腳踏車,約3成搭公車,當時臺北市公車已經很普及。 P.s.曾有臺北高校的學生,因為公車延誤,群起激憤(?),將公車站牌拔起丟入校門口的 水池XDDDD (5)飲食: 校內有餐廳,校外也有食堂,有些也會自己帶便當,大概2-3成會在學校的餐廳吃飯。 (6)運動: -最受歡迎的前5名分別是:網球、桌球、棒球、游泳、騎馬。因為網球跟桌球兩個人 就能進行,相對於團隊性高的棒球,更能在上了大學以後繼續進行。 馬術類在農林學部則與網球並列第一一,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而現在十分流行的籃球在那時候不興盛,529人中只有18人填寫籃球。 -不運動的比例以文政學部最高。 (7)娛樂 -1938年的調查中,電影是最受帝大學生歡迎的娛樂。平均每個月看2.9部電影, 高於當時日本青年層的平均值。 帝大學生普遍認為外國電影優於日本電影,儘管當時日本片佔了80%,且外國片輸入 限制多,帝大學生觀看的外國影片還是多過日本片,可見他們對於外國電影的熱愛。 -外國電影中,又以情操類(大概是勵志電影)最受歡迎。 -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美國電影很受歡迎;德國因為德日同盟,也有引進日本 ,但以紀錄片為主。 其他受歡迎的娛樂有:聽音樂、攝影。 (8)偶像: “崇拜的人物”調查結果,前三名分別是 -西鄉隆盛(明治時期著名陸軍大將) -野口英世(著名醫學家,多是醫學相關學部的學生投他) -乃木希典(第3任台灣總督,當時中等學校校外教學幾乎都會去他的神社跟故居) 相較於此,在對工廠女工進行類似調查時,前三名分別是孔子、孔明及明治天皇,可見 教育水平、社會階層與性別等因素反映出差異很大的結果。 (9)閱讀習慣: -帝大學生最喜歡看的書籍類型是小說,而且對外國小說的閱讀多於日本小說。 在1938年的調查中,最受歡迎的是前一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賽珍珠的作品《大地》。 -喜歡的作家,前五名是:夏目漱石、托爾斯泰、賽珍珠、芥川龍之介、火野葦平 (這作家我是沒聽過啦) P.S.關於火野葦平,有同學補充說可能是因為在當時最受歡迎的書籍中,火野葦平的 <麥與軍隊>排名第二,其內容主要是在紀錄徐州會戰,比較偏向為中日戰爭宣傳的角度。 -常去的書店,有文明堂、新高唐、太陽堂等。 新高堂的教科書與工具書最齊全。 http://i.imgur.com/v802U9b.jpg
http://i.imgur.com/4fCuEBn.jpg
(10)制服: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都有制服、制帽,包含臺北帝大。 可以參考下面圖片: http://i.imgur.com/OcylsQ3.jpg
http://i.imgur.com/F3v2aL2.jpg
http://i.imgur.com/LhPrR1q.jpg
(11)軼事: -1930年代至1940年代臺語流行女歌手純純,曾在臺北後火車站的斜對面開了家咖啡館, 因為知名度的關係,生意不錯。據說她曾經愛上一個來店裡喝咖啡的臺北帝大 (即現在台大)學生,兩人情投意合,該學生也有意與她結婚。但是男方父母認為自己 家勢顯赫,怎麼可以娶一個曾是戲子又是唱歌的女人,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堅決反對, 終告分手。 ※跟日治時期帝大沒什麼關聯不過覺得很有趣的: 1.台大舊總圖就是今天的台大校史館,建於1929年,歷經5次擴建變成現在的樣貌。1998 年,因為總圖搬到新館,轉交文學院使用。(這應該很多人都知道XD) 舊總圖以前用的深綠色燈罩的檯燈,是在戰後由鶯歌窯廠燒製而成。這些桌椅大多被移至 新總圖地下一樓自習室繼續使用。 參考自: http://tx.liberal.ntu.edu.tw/GCot11/architect/untitled_6.htm 圖片取自上述網址: http://i.imgur.com/W2hLoG8.jpg
2.據之前在校園文化資產詮釋課程“校門周”講座中吳密察教授所述: -1970年代前,在新生南路一段有一大水溝(非瑠公圳),旁邊有堤防。操場附近有許多 違章建築;鄰近辛亥路是臺大宿舍。僑生喜歡至“大聲公”等餐廳打牙祭。 - 基隆路附近曾有許多宿舍 可能是供客座教授使用(非日式風格 可能是美軍來臺時所建) - 1980年代,臺大附近幾乎沒有咖啡店 大概是這樣,如果你願意看到這裡真的很有耐心,希望大家(?)覺得有趣⊙ω⊙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D816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04.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479700246.A.B6E.html
rdtotdonly: 推 11/21 11:53
ruby02162000: 原po好認真!推推 11/21 13:10
gt299792: 在台北帝國大學與國立台灣大學之間有很短一段時間是國立 11/21 13:34
gt299792: 台北大學 11/21 13:34
quarterb1211: 推原po筆記王XD11/21 13:37
zzzz8931: 推11/21 14:12
※ 編輯: ronnielo (140.112.204.29), 11/21/2016 14:18:49
JDraxler: 新生南路那個是新生大排,日治時代的排水溝~11/21 14:12
JDraxler: 我看到純純的故事她好像跟丈夫蠻好的呀~11/21 14:13
JDraxler: 臺北高校似乎是師大的前身11/21 14:14
臺北高校是師大的前身沒有錯,當時校風算是蠻自由的 純純的故事我是之前看<跳舞時代>紀錄片知道的 沒記錯的話最後好像是染肺病去世的 另外用手機看排版好像怪怪的 不過電腦版就沒有這個問題xd ※ 編輯: ronnielo (140.112.204.29), 11/21/2016 14:24:53
peris089: 誠品樓上設備好,王蔚南很細心不知還在不在11/21 15:51
ShawnYang: 這篇有趣~11/21 16:01
SUJO: 丟站牌XDD11/21 16:06
BusterPosey: 乃木神社11/21 16:15
ri31625: 推個,看電影真的蠻猛的XD11/21 19:33
※ 編輯: ronnielo (140.112.204.29), 11/21/2016 21:03:32
kentket: 彭雲明老師吧 不是雪明11/21 21:07
謝謝提醒 我把他跟我們系上老師的名字搞錯了XD ※ 編輯: ronnielo (140.112.204.29), 11/21/2016 21:26:30
fishscwe: 農林學校搬到台中後就是中興大學11/21 22:42
fishscwe: 應該說後來的中興大學xd11/21 22:43
對 抱歉沒講清楚XD ※ 編輯: ronnielo (140.112.204.29), 11/22/2016 00:16:37
bookticket: 推 11/22 02:54
david85dodo: 厲害 11/22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