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IB90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篇提到了社會大多數人對台灣低薪成因的看法,而我從自身的工作經驗當 中以及相關統計數字中可以歸納出另外兩個較少人提及,但是對薪資水準的 影響卻可能有很大影響。 1. 薪資水準受到供需關係影響。當需求不變時若是供給增加就會使得 價格水準往下壓。在人力市場上也是這個道理,從2000年之後,大學就讀人 數逐年大幅增加,但大學畢業生起薪也從這年開始,經歷了十年的下滑或停 滯,直到2009年後大學就讀人數不再增加才開始趨於上升。這兩個數字的高 度相關,很難排除之間的因果關係。 2. 台灣過去有所謂的電子新貴,指的是公司在每年增資的時候,高額 配股給員工,讓員工享受公司高速成長的果實。這個過去在資本市場被外資 詬病的巧門,卻是台灣幾十年電子業高速發展的動力。在這樣以配股為 package主力的薪資結構下,為了省下經營費用,月薪就會被壓得很低。然 而,看不到的跟隨效應是:當華碩、廣達等國內產業龍頭的新鮮人起薪都壓 低到三萬以下;那其他成長性遠遠不如的傳統產業乃至於服務業,更不會高 於這個天花板。因而在電子業這個有巨大灰色地帶的薪資結構中,犧牲了理 應一同分享整體經濟成長的非電子業從業人員。而自從這個巧門從2009年開 始被堵住之後,可以看到不管是研究所或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都開始提高了。 統計圖表見此 https://m.xuite.net/blog/yochuan1120/wretch/586065515 --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65.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IB90/M.1558765568.A.4EE.html ※ 編輯: James (111.240.65.137), 05/25/2019 14: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