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IB90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接下來我要進入深水區,來提出我認為如何提升新鮮人起薪甚至是更重要的,提升台灣實質薪資的方法 首先,必須要讓無競爭的大學或科技大學有序退場,不管是轉型回到技職體系甚或是直接退場。一方面有的學校在轉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時就缺乏相關條件,另一方面現有以大學為主的教育結構跟產業結構對不上,反而不利學生就業。導致大量的大學新鮮人搶占有限的辦公室工作,而需要技術的產業反而找不到適當的求職者。調整教育結構不只是能夠改善供需、提高薪資,也能夠對現在產業缺乏技術人才的狀況有幫助。 其次, 導引台灣民間遊走在股房兩市的浮餘資金,轉入實體產業。台灣現在由於缺乏產業的火車頭,因此資金沒有再投資的管道。舉例來說,台積電固然在台灣有很大筆的投資,並且提供很多優質的工作機會,但是它的投資主要在製程研發跟設備上,這些錢並沒辦法像汽車產業或電子代工廠在台灣發動投資的乘數效應,因為大部分能跟它配合的供應商許多都是歐美日的廠商。如果可以讓這些爛頭寸以債券方式直接注入重大工程建設,例如機場、港口、軌道建設。或是以媒合方式導向具未來性的產業,特別是AI, 5G以及新創。再來甚至是鼓勵資金支持社會企業,雖然不見得是創造高投報率的投資標的,卻能夠幫助更多有想法的年輕一輩或青壯人士來實踐 ”讓世界變得更好” 的好點子。 再來, 對於海外資金回流台灣採專案處理。最近由於中美貿易戰以及大陸投資環境變差,很多海外資金想要流回台灣但是又怕被抽稅,儘管這些錢之前已經在別的政府繳納過稅負了。考慮到現在想回流的錢,多半都是從實際產業產生出來的 (相對於股市跟房市而言),應該可以用專案投資的方式,採用負面表列排除股房市,讓資金導回到實業上,這樣子可以創造優質工作機會,還能夠增加產業的創造力跟活力 最後一點是一個比較強烈的意見,如果真的實踐,很難預知到底結果是好是壞。那就是適度提高央行對於CPI的目標。在彭淮南主導央行的時期,台灣的通貨膨脹率壓得很低,讓人們可以在低實質薪資的住況下去維持生活,但是低通膨的環境,有點像是溫水煮青蛙。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台灣有點像日本一樣,較多的財富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但是由於低通膨,這些錢擺著不動也不會失去購買力;也由於低利率,需要積存更多的本金才能產生足夠的利息來支應生活。在George Akerlof & Robert Shiller的著作 ”動物本能” 中也曾提到加拿大央行當初過度壓低通貨膨脹率而導致經濟成長力道不足。如果能夠適度的加溫通膨率,在適當的條件下,迫使積存的民間財富必須從銀行移出來運用,也許能夠成為打破台灣目前比較沉滯的投資環境。但是通膨是一劑險棋,一旦失控對社會衝擊很大,也會對政局造成影響,畢竟經濟成長的感覺是慢慢發酵的,但物價上漲的衝擊是立即的。因此我建議把目標從2%提升到2.25%可作為一個嘗試的目標。 總而言之,台灣現在就像坐在一堆錢上面的窮人,因為不知道怎麼運用這些錢來成就優質的成長、永續的生活環境以及更高的眼界。所以我的建議都是從產業或總體方面去建議,而盡量避開政府規範的方式,例如最低薪資,因為我仍然相信過多的限制只會讓你距離你所想達到的目標更遠。 --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65.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IB90/M.1558765869.A.A65.html ※ 編輯: James (111.240.65.137), 05/25/2019 14:33:38 ※ 編輯: James (111.240.65.137), 05/25/2019 14:34:05 ※ 編輯: James (111.240.65.137), 05/25/2019 14: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