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TUcours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6-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江文瑜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雖然是在語言所開的課,不過老師很歡迎大學生來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理論:社會語言學(以「語言與族群意識」為主要議題) 工具:excel(統計,由助教和社會所的學姐指導)、praat(語音分析,老師教授) 其他:剛好課本的作者黃宣範教授到臺大演講,因此有一週就全班帶去聽那場演講。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因為稍重,就意思意思扣個半顆星,不過還是大推!)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課本: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1~5、8、12章) 講義:《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男女親密對話》等部分章節及短篇的文學作品 電影:《賽德克,巴萊》、《異星入境》、《幸福路上》、《KANO》(對,看電影是回家作業,然後課堂上會討論)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前兩節主要是老師講課,會簡單講述課本裡頭的概念,但以補充居多,同時也經常開放大家提出問題並討論。 最後一節則是小組報告時間,一個學期一組大概會報告兩次,題目在期初就會分配了。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畢竟是研究所的課,一開始就不期待涼或甜,大家也都很認真的上課、寫作業、發表報告。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其實是五、六月)有個take-home exam,就是十題左右的申論題,題目都很大,一題就可以打個兩、三頁。 期末就是報告,大學部可以選擇拍影片、架網站、寫小說等其他方案代替,只要是語言社會學的議題就可以。 作業除了上述的小組報告外,還有小組的統計作業,以及一些小作業。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超級注重出席率,老師在課程大綱就寫明了「全程參與」,而且其實缺一次課就會漏掉滿多東西的,所以還是乖乖出席比較好。 基礎的話,有點語言學的基本概念總是好的,不過老師既然都開放大學生上了,自然還是會在課堂上講解基本概念,這點不用擔心。 如果一開始沒選到課的話,老師非常歡迎加簽,但是很不喜歡停修,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同一組的組員。 老師不僅是語言學的教授,同時也是位詩人,似乎也很關心女權運動(我的觀察啦)。因此她在上課時也會儘量的結合語言學及文學,有時候也會拿時事來跟大家討論,所以我們上課的教材十分多樣,對於許多方面都能有些涉獵。 Ψ 總結 這是我第一次去修研究所的課,課堂上大學生、研究生各半,大家都帶著各種語言及不同領域的知識,聚集在樂學館小小的一間教室裡,午後的陽光總是帶來融洽的氣氛,跟我想像的研究所課程差滿多的。 最後一次上課,也就是期末報告,老師特別提早上課(也是怕報告不完啦),請我們吃披薩當午餐,還特別為部分學生(至少大學部和非本地生都有)選了合適的書送給他們,非常特別的經驗! 最近幾學期,這門課似乎改名為「臺灣語言與社會」,而且變成70人的大班課,我想課程安排上必定有多調整,這篇文也許參考價值不大,不過還是很希望所有對這門領域有興趣的人,以及所有關心臺灣的語言和社會的人,都能安排一學期來上這一門課。相信收穫會十分豐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2.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64995546.A.7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