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Y-Yanke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MLB版有人談起,也來分享ㄧ下。 今年冬季MLB自由球員市場非常寒冷, 記者和作家們紛紛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尤其當Jeff Passans幾天前在Yahoo發了一篇文, 指出mlb經濟體制已經崩壞, 這議題更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Passons在該文和之後在Fangraphs的錄音談話中, 將各家媒體對自由市場冷掉的分析一一舉出,如: *六分區有四個第一名幾乎確定,多數球隊沒補強動力。 *有十隻球隊不論是否承認,都跟重建沒兩樣,幾乎只賣不買。 *超過豪華稅懲罰太重,罰錢外還罰選秀,稅限又太低。 *明年FA比今年好很多,大家或存銀彈或守稅限來衝明年。 *數據分析正夯,球團重視cp值,擔心長約風險。 *新秀養成的機率和速度提升,控制期卻還是很長。 接著,Passans又對上述說法一一提出質疑, 大聯盟球隊收入年年飆升, 球員薪水近20年,卻從佔球隊收入的約55%變低於38%。 500M+收入的球隊怕總薪資超過200M繳太多豪華稅? 怕失去折合價值不到20M的選秀?怕無法承擔長約風險? 明年FA好也是少數幾支球隊的事,好到沒人想今年逆向操作? 打掉重建正夯,但以前的球隊沒人想到可以如此做? 數據正夯,但若為了冠軍願意花300M,CP值差一點又如何? 總之,Passans認為上述理由是藉口成分居多, 大多數球隊不是沒有錢承擔風險, 而是球隊追求穫利最大化,而非勝場最大化。 贏球是為了吸引球迷賺更多錢,當回饋不如支出,那就不再花了。 當然,企業追求穫利是正常不過的事, 然而,球員工會對此完全沒輒,最近幾次談判都不利於球員。 甚至,過去有衝動的老闆和球迷,現在卻被教導的乖乖的。 擺爛賣光光輸球,還有老闆、媒體、甚至球迷相挺。 認為拆掉重建才是邁向榮耀的唯一解。 砸錢連20年每年勝率破五成,會被說只是用錢買。 Cashman直到養出便宜核心,才被認為是頂尖GM。 Mike Axisa在CBS分享Passans這篇文,並提出另個說法, 認為問題主要是出在新秀便宜又能控制太多年, 等到成為FA,多半到了衰退期。 並提出可以提高基本薪資和減少新秀的控制期等解法。 結果底下留言ㄧ堆批評,說他是洋基打手, 要破壞小市場和大市場間的競爭平衡。 然而,Passans在跟FanGraphs 的談話錄音檔中, 也有提到所謂的競爭平衡,但他對此說法不以為然, 便宜用多年新秀是對戰績差球隊有利,而不是小市場。 (這可能是為何大家都打不贏就打掉重建的主因) 事實上,有錢球隊可以靠著吃錢交易得到/少出新秀, 或者投資更多科技和人力在球探和球員養成上。 當大家都只看CP值,FA只簽等價或超值, 小市場ㄧ樣拿不到好處,不信請看去年季後賽球隊。 個人結論,這太複雜了,我還要慢慢閱讀和吸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1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Y-Yankees/M.1516718735.A.A8F.html
richard1003 : 可以參考一下NBA,球員薪資占球隊收入應該要明文規定 01/23 22:51
richard1003 : 提高新秀薪資,新秀控制期最多4+4年就成為FA 01/23 22:53
appshjkli : Mike是NY迷被罵打手正常啦 01/23 22:57
genteme : F大 有注音文混在裡面 有需要改嗎XD? 01/23 22:59
frank94 : 幾乎每家媒體都有對Passans文章發表意見 議題超夯 01/23 23:00
richard1003 : NBA這幾年還不是都勇騎,但也沒聽說FA沒人要簽 01/23 23:03
ClintFrazier: 籃球季後賽名額比較多 01/23 23:08
appshjkli : NBA有最低薪資限制啊 01/23 23:09
ClintFrazier: 五成勝率都有季後賽 01/23 23:10
AZBTPATONY : 提高季後賽名額 搞不好比較多隊願意砸 01/23 23:49
ELF007 : 別鬧了 多一個外卡今年就打到11月了 01/23 23:51
ny40yankees : 季候從4變5看頭多很多 01/23 23:56
freesoul : 學NFL/NBA設最低薪資限制大咖FA或許差別不大, 中階 01/24 00:02
freesoul : FA市場就會起來了 01/24 00:02
ClintFrazier: 多設兩隊 兩個聯盟都可以四隊四分區 01/24 00:07
ClintFrazier: 不過這樣季後賽會打到雪季 01/24 00:08
mikachen : 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解釋:籃球買一個超級FA可能馬上 01/24 00:11
mikachen : 衝擊冠軍 mlb除非有可以馬上改變球隊程度的球員-像K 01/24 00:11
mikachen : ershaw 或最後一塊拼圖-小熊換老查 不然依照現在棒 01/24 00:11
mikachen : 球分工越來越細 要把錢砸在一個球員身上的比例變低 01/24 00:11
prayer513 : 選秀籤除了戰績外還必須參考團隊薪資做排位 這樣就 01/24 00:15
prayer513 : 不敢不簽人 01/24 00:15
mikachen : 這系列討論很粗略的說似乎就是 新秀cp值高 FA長約cp 01/24 00:15
mikachen : 值低 變成大家農場保護地緊緊的 FA市場反而呈現觀望 01/24 00:15
mikachen : 新秀養好賺到 養壞鼻子摸摸認了 大約球員打好應該的 01/24 00:19
mikachen : 打不好連球隊都被拖下水(望向某21m...) 01/24 00:19
k8543 : 應該要學nba有最低薪資總額限制,低於數字罰款+選秀 01/24 00:36
risk0717 : NBA前幾年因為換新約的過渡期,所以中高階球員薪水 01/24 01:20
risk0717 : 會有點浮誇,像今年就比較回歸正常了 01/24 01:20
risk0717 : 而且有些條款方便原球隊留人,所以球團開約就很大 01/24 01:21
risk0717 : 方 01/24 01:21
c871111116 : 我覺得要明年才能比較確定是不是FA市場整個就是這樣 01/24 01:50
c871111116 : 今年目前除了達比跟JDM比較沒有疑慮 01/24 01:51
c871111116 : 剩下好幾個似乎都跟他們想要的約/值有差? 01/24 01:51
NorthRoad : 陶爸... 01/24 07:37
Roshiel : 其實MLB球迷異常的忠誠也是主因(屬地主義太成功嗎?) 01/24 10:05
Roshiel : 戰績好當然會刺激到票房,可是刺激的幅度有限 01/24 10:05
Roshiel : 某些球隊就算戰績墊底,進場人數依然不會掉很多 01/24 10:06
Roshiel : 就算戰績長紅,票房也不見得提升很多 01/24 10:07
Roshiel : 當然球隊收益不是只有門票,但觀眾數多少是最直接的 01/24 10:07
appshjkli : RAB計算我們還有22M可以花 Wow 01/24 10:57
GoldenWasabi: 這篇寫得不錯 蠻值得探討的 01/25 11:07
GoldenWasabi: 有分析各隊收入來源的那種資料嗎? 01/25 11:10
ClintFrazier: 官網引用Cot's的資料我們現在大概162M 還有15M可以 01/25 22:34
ClintFrazier: 花 保險加激勵獎金等預留10M 另外10M 731前可操作與 01/25 22:34
ClintFrazier: 拉新秀上來 01/25 22:34
xw5432 : 我覺得豪華稅逞罰的真的太重@@ 01/26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