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Note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嗯…心得有點長,所以先說結論 可以若手邊有閒置M.2(Sata)的SSD,又有未掛老筆電 (只要是用2.5” IDE介面的都可以)想要升級 可以去網拍搜到這種補藥? 我入手的那家是400,還算合理 最主要是相比其他方案,相容性獲得了極大的控制 這個玩具? 我有搜到有 m-sata 介面轉的,價錢一樣 且以經有版友在本版分享過了(有空的話我也去拿一片來試看看好了) 我試過自已拿來裝的那顆 M.2 在 P-M 級的筆電 平均速度可達 7X M/s (這不是重點) 4k讀寫可以到 26 M/s (這才是關鍵) 若比較對向是古早的 7K60 的話 若覺得這個解釋太籠統的話,類比實際有感的操作…… 以把 MS 所有更新裝到最新, 且效能等級只用到office級的前題(幾乎沒有動用到CPU的效能)… XP 可以從很順,變成超級順 win7可以從很頓,變成還堪順,還可以算順暢的操作 當然,這種實際需求是……幾乎沒有! XD 1.90% 基於情懷,10% 才是基於必要 2.手邊真的有未故障的老機,想要找用途 3.手邊有閒置的M.2(Sata) 4.對CP值或時間成本不在意 5.環保,減少電子垃圾 反正還有很多理由…… 才會去搞的,不然對一般性使用者來說 可能光這個轉接盒的價位,就超過他整台舊機的殘值! 一切的一切,要從T23開始說起 然後說到T42p為止 所以我說心得很長,要慢慢補 XDDD ==== 話說……對我有懷舊或紀念意味的Tp, 為了確保超長時間的服務年限, 我都會搜備料,集到一定程度包成一個總成 Ex: https://i.imgur.com/AW1y6Zm.jpg
https://i.imgur.com/N5k4pRG.jpg
但有的單搜殺肉零件不合算, 或有合適二手零件機入手條件, 我會搜「整台」零件機 https://i.imgur.com/6NIzclj.jpg
那什麼是有懷舊或紀念性呢? 像是 1. T42p 15"(IPS-UXGA) IBM末代旗艦機 2. T60p 15"(IPS-UXGA QXGA) 末代 15" 4:3 IPS屏旗機 3. x220t 末代 七列式鍵盤 翻轉式 雙功能機種 當然,每個人,在每個階段對銘機的搜藏標準不一 所以選擇也不同, (像我x20主機版掛了,有黑友半買半相送的賣(送)我下部總成 可是他的實用性真的太低了,所以雖說「當時」覺得很重要 但是那個下部總成,還是被我放在倉庫裏閒置了5~6年) 又像是T23,現在只差每年大掃除定檢 象徵式意義的開一下機……像拜拜一樣 (雖說他在一些更龜毛的黑友心中,還沒到要供起來放的標準 XD) 但是有些共通性,在眾黑友間是有某種程度的共嗚的 所以也就有會 T50(T4x) T70(T6x)……等等紀劃 還真的付諸實現 但若真要用減法選的話…… 我只會保留1. 再來,就要先說我的 T42p 的血淚史 我自從2004年得知,這台當時集所有暗黑科技於一身 且曾創世界金式紀錄,考慮物價指數和世界各國消費水準,還是最高價的旗艦機 當然,那是我的收入,是不可能接觸的到筆電界的林志玲?的 XD 我算著電腦耗材價位腰斬法則…… 終於在異國的 電子灣.伊貝 e-bay 找到了這台 不只是大全配外,還是五年保的 T42p (那時機齡應該 3.X 歲,我拿去忠孝服務站時刷過條碼看過) 雖說品項,不是評價二手機機器壽命的標準 但品項和備料,某方面反應了機主使用和搜藏的心態 (像我二手電池前前後後準備了10顆, 用到壞和放到壞的加起來三顆…還是四顆?忘了 XD 然後Dock2 傳了二組,也有 Mini-Dock 這樣……) 至於我幫這台 加一年全險(全面保障計劃 8925 含睡 XD) 後續的, 網拍搜的 一個上部總成 一個下部總成 合體技,第二台 T42p (現主版不堪長期虐待,已故障,回歸零件機本質)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我的T42p 目前…又…預定2020…停止維護? XD 不過說不定到時又變成2025年了 其實應該說是他已經停役和待役很多次 只是都有巧合而延役… EX 1: 2008年,我到某一個很落後的地方 那裏沒有電腦營幕,只有一台30"的電視 (只有AV端子,和2-port U型天線…給任天堂用的 XD) 投影機…也是只有 AV 端子和 S 端子 我就靠著那個 S-video out,撐過了一個禮拜 冏rz 謎之音 (屁啦,是我故意要把他叫起來工作的好不好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8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otebook/M.1518429229.A.2D8.html ※ 編輯: yugif (101.12.182.25), 02/12/2018 17:58:24 ※ 編輯: yugif (101.15.67.96), 02/12/2018 18:57:55
leo840908: 推02/12 23:38
anderjane: NT400超貴,SSD剛出的時候就有IDE轉SATA轉接卡了~02/13 11:29
anderjane: 我家還有一片100就好~ 不用到400!02/13 11:30
※ 編輯: yugif (101.12.182.25), 02/13/2018 12:29:16
yugif: Sata轉IDE,m-sata轉SATA,M.2轉Sata,都有100~150的,也有 02/13 12:35
yugif: 要高價的…後兩者我也入手過,不過m-sata轉IDE,M.2轉IDE 02/13 12:36
yugif: 我看到的目前都是400就是了 02/13 12:38
yugif: #1N1vNL86 另外,使用者對相容穩定性要求不同,選用不同等 02/13 12:40
yugif: 級或應用方式不同的產品,也沒什麼標準答案就是了 XD 02/13 12:42
yugif: Sata轉IDE這種只能算達標堪用,但是在外型一致性上有所犧牲 02/13 12:47
yugif: CF轉或其他1.8"SSD轉的話,是倒過來,外型達標,但相容穩定 02/13 12:49
yugif: 犧牲掉 02/13 12:53
※ 編輯: yugif (101.12.182.25), 02/13/2018 13:45:08 ※ 編輯: yugif (101.12.182.25), 02/13/2018 13:52:41 ※ 編輯: yugif (101.12.182.25), 02/13/2018 14:03:54 ※ 編輯: yugif (27.105.40.203), 02/13/2018 16:32:37
ChampionHare: 我家X31已經用MSATA轉來用很久了 m.2有點餵豬吃人蔘 02/13 23:59
yugif: 没辨法呀,他在我心中一直是人蔘(生)級的機器……要吃就 02/18 13:14
yugif: 吃最好的 XD 02/18 13:14
HSNUmad: 推本文 我的compaq b2822也吃了msata轉ide 400大洋QQ 10/2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