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Oversea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不需要花很多投資在教育上就能夠得到較高的回報 當護士,水電工,怪手,吊車司機,還有很多只有associate degree或certificate 做個三五年吧,要拿到六~八萬不難 大家要注意喔,這些人20歲就出社會了,沒有念完學士喔 另外一個好就是愛住大房子的人就要在美國了 台灣房價太貴了,若是喜歡大房子,美國多的地方是那種一個房子六個房間二十萬的地方 不是那種荒郊野外喔,一些大城市的郊區就有 有大院子,養動物種花草 假日也能拖個船拖個帳篷車出去大自然天人合一 要進大城市裡面看熱鬧也可以 這些選擇台灣就少多了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教育 你回台灣之後不免俗的最後給孩子補習家教,最後大學畢業是不是又要送出國 直接在美國生活孩子也在這長大,教育的成本其實很低 大學它們自己去貸款就好了,不要老是用中國人思維 美國父母有錢也是要小孩去背貸款,自己獨立 不要看到幾個少數白人有錢人也給小孩付學費的就來噴了 美國真的是很鼓勵小孩獨立的 講到醫療吧,大家都在那邊說甚麼台灣健保 其實真的在美國有在上班的人就知道,公司幫付保險 自己一個月也才付幾十塊,去看病的co-pay也不高 真的生很重的病也是付個deductible就好了,頂多兩三千吧 以美國的收入來說,這又是比台灣貴到哪裡去了 當然會想海歸大多跟=原生家庭感情價值有關 美國很大,不是只有Bay Area和各大都市 話說在美國立足後父母比較不願意也過來移民的好像真的是台灣人居多 對岸父母真的是超愛過來,夫妻兩邊的父母搶著過來帶孩子,也許是一胎化的原因 其他國家的例如韓國越南,拉丁美洲就不要講了 子女能拿公民的話搶著要辦要過來 我感覺台灣人尤其父母那輩真的比其他國家保守太多了 我自己分析的原因是亞洲各國窮的國家例如東南亞,想來美國那是可以想像 先進國家例如日韓,可能因為有美軍駐軍還有其實比台灣更西化原因,並不保守 對岸可能也是封閉太久了吧,還有一胎化,父母權威保守性不高 台灣真的是一個在歷史的洪流中很奇特的地方 上一代對於子女的依存性歸根依存性相當的高 導致很多人即使在美國已經是做得很成功,國內叫要回來的聲音一直相當大 ※ 引述《miluco (I'm feeling lucky)》之銘言: : 我覺得很多沒有出過國的人,一看到海歸的人 : 心裡就有一些想法,有的人是覺得你在國外留學然後回台灣 : 表示你是魯蛇,在國外找不到工作才回台灣 : 但事實上,留學生回台灣的因素千百種,就算找不到工作而回台灣 : 也不代表是魯蛇,因為景氣、科系、h1抽籤沒抽到 : 有太多太多的因素,怎能一概而論 : 有的人則是覺得,阿你幹嗎回來? 旅外就是神 : 國外薪水就是高,殊不知很多人在國外賺的薪水扣除生活費 : 能存下來的錢其實比在台灣工作能存下來的錢沒有多多少 :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念CS,對吧? : 而沒有真正離鄉背井過,誰能真的體會什麼叫做鄉愁? : 近幾年看好多身邊的朋友來來去去,有好多人都是因為父母親生病 : 過世,所以不得不放下美國的工作,舉家回台 : 有人則是真的就像失根的蘭花,不管在美國工作居住多久 : 依舊沒有真正的歸屬感 : 美國職場的確比較沒有像亞洲社會這樣的上下地位之分 : 但是小團體,派系的鬥爭依舊存在,種族歧視的問題也是有的 : 如果你只是想餬口飯吃,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確幸並不難 : 但難的就在於你要升職,難在你要融入美國同事朋友之間 : 工程師要升職可能還比較容易一些 : 有些職業英文不好,要升職就有一定的難度,但即便是工程師 : 要能升到VP,升到g社 L5以上,也都有一定的難度 : 每個人選擇在哪裡工作生活的原因不同,台灣總還是有台灣好的地方 : 如果我今天從小就不是出生在台灣,我可能也不會覺得台灣真的有哪裡很好 : 但因為土生土長台灣人,對這塊土地會有一些割捨不掉的情感 : 不管這些情感是人,還是夜市賣的鹹酥雞,抑或是從小跟著長大的回憶 : 對我來說,在美國也差不多過了快一半的人生 : 美國一樣是另一個家鄉,除了比較高的薪資,比較好的生活環境 : 一樣有很多回憶跟情感 : 我不否認跟很多人一樣,離鄉背井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錢 : 但如果今天台灣的父母親生重病了,我想我還是沒辦法放著不管 : 總不能父母親生病,還用視訊照顧吧? 就算有兄弟姊妹在台灣幫忙照顧 : 那也不是他們該概括承受的所有責任. : 當然,有人會說,這種觀念太八股了一點,我自己並不希望我的下一代 : 需要負擔照顧我老年的責任,我希望可以跟另一半去住老人院就好了 : 但我們上一代的長輩我想很多人或多或少,還是對我們這一代人有所期待 : 期待著遠在異鄉的那個孩子可以有空回家看看父母 : 期待生病時有人可以帶他們去看醫生,諸如此類的 : 還是要強調一下,這篇沒有勸退的意思,其實住新加坡離台灣很近 : 不像美國台灣搭飛機還得跨換日線,趁年輕多存點錢是好事 : 但錢也不見得就是萬能,賈伯斯再有錢,也敵不過病魔早逝 : 回台灣也許薪水真的不如新加坡好,但是有很多是錢沒辦法取代的 :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 在非洲28年「永遠夠用」的無薪生活-西非媽媽蕭碧連 : http://goo.gl/xIRxDA : 很多從事神職的人物慾都很低 : 而我們普羅大眾凡夫俗子,多半都擺脫不了物慾 : 被房子車子好學區好工作富裕生活綁住了手腳 : 錢要多少才夠用,沒有統一標準答案 : 只有你才知道自己心裡面的那個天平,哪一邊比較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6.30.212.2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versea_Job/M.1461556062.A.C88.html
fr373969: 父母的那段有點不太同意, 公司印度同事也很多父母還是 04/25 11:56
UYC: 教育環境這點 也是讓我覺得為了下一代 一定要移民的主因之一 04/25 11:57
fr373969: 留在印度的, 生活環境, 習慣, 交通, 朋友圈才是父母 04/25 11:58
fr373969: 願不願意來的原因 04/25 11:58
color821: 台灣父母那輩的人很多都覺得父母在不遠遊 04/25 12:04
color821: 覺得子女還是要隨傳隨到才是孝順,老實說美國前幾代 04/25 12:05
color821: 華人也是這樣啊 04/25 12:05
hsnumax: 台灣是父母退休也捨不得健保吧 來美國又沒工作(?) 04/25 12:10
Federalway: 公司提供的醫療險保費從免費到ㄧ個月還要自付幾百元都 04/25 12:10
hsnumax: 中國環境比台灣差(空氣 食物等) 想來美國也不意外啊 XD 04/25 12:11
Federalway: 有,特別是要保全家的話。看公司福利好壞而定。 04/25 12:12
Federalway: Deductable 有的一年$50但有的$5,000-10,000 04/25 12:17
Federalway: 付滿deductable也還有coinsurance,如果公司保險普普, 04/25 12:30
Federalway: 生重病萬一又是長期需要看病的,醫藥支出還是很沉重 04/25 12:33
howare10: 台灣健保還是比較好的(過來人 04/25 12:49
shawshien: 我的中國朋友父母也不願意搬來美國 04/25 13:30
shawshien: 他們覺得來這裡他們等於又聾又啞 加上親人朋友都在中國 04/25 13:31
sam9595: 台灣過得好好的不過來我不覺得是保守耶 04/25 13:35
sam9595: 另外你第二段提到的職業 我相信公司都沒有那麼好的保險 04/25 13:35
sam9595: 句 04/25 13:36
chieher: 為什麼父母不來就是保守啊。 04/25 13:48
cchris: 父母在台灣比美國爽,有圓山聯誼會天天洗三溫暖/健身房 04/25 13:59
cchris: 然後在那邊每天和一群朋友聚會;來美國沒有這麼舒適的生活 04/25 14:00
cchris: 然後住在大城市裡,很方便,大樓的公共設施有圖書館+電腦室 04/25 14:01
cchris: 也有花園,每天早上中庭就有太極拳、排舞的課程,極健康 04/25 14:02
cchris: 聯誼會也可以打網球、游泳、打桌球,各種運動都包了 04/25 14:05
UYC: 樓上說的是真的...台灣很多年紀大者不愛住美國 在美國不會開 04/25 14:11
UYC: 車很不方便 他們不一定都會開車 而且到哪買東西都比在台灣遠 04/25 14:12
UYC: 他們會覺得很不方便 要年紀大者一下子改變生活習慣 很不容易 04/25 14:12
kolen: 醫療就算有很好的保險 自己要付的很是很多 04/25 14:34
miluco: 大公司的保險,自己跟配偶/子女的package是很不錯 04/25 14:38
miluco: 但是如果不是大公司,那可就不一定了. 像我公司來說好了 04/25 14:38
miluco: 員工本身自己的保險是free, 但是如果加上配偶跟子女都要 04/25 14:39
miluco: 加保,每個月就要400跑不掉 04/25 14:40
miluco: 我中國朋友的父母每次來半年,幾乎都是出國前就買了旅遊平 04/25 14:42
miluco: 安險,有的還會加保一些比較昂貴的醫療險 04/25 14:42
qddcynthia: 很多人還會想待在美國的主要原因是小孩的教育 04/25 17:35
qddcynthia: 要是真的那麼好也不會一堆人選擇回亞洲..... 04/25 17:38
clarkchang: 會認為美國教育環境好的, 應該都是還沒有小孩的 04/25 18:36
clarkchang: 有興趣的可以google一下 palo alto high自殺的新聞 04/25 18:37
clarkchang: 美國的菁英教育絕對沒有比較輕鬆, 教育方式跟父母有關 04/25 18:37
clarkchang: 跟你在哪個國家無關 04/25 18:37
UYC: 呵呵 前一篇才有人講回亞洲的原因千百種 現在居然有人拿若美 04/25 18:54
UYC: 國教育有那麼好 就不會一堆人回亞洲作歸因論耶 好簡化的邏輯 04/25 18:54
UYC: 會講教育方式和哪個國家無關者 我還真懷疑你對美國的教育從幼 04/25 18:56
UYC: 園到大有多少瞭解?不用拿菁英教育來比 光是幼稚園、國小的學 04/25 18:56
UYC: 習養成 台灣的小孩背負的壓力和課業量絶對是美國的N倍 若要說 04/25 18:57
UYC: 是因為沒小孩才會這樣看的 那大概不知台灣有多少有小孩的父母 04/25 18:58
UYC: 是忍痛和小孩分離 送小孩出國唸書的 去看看嚴長壽為台灣寫的 04/25 18:58
UYC: 那本"教育應該不一樣" 就會知道台灣的教育環境如何了... 04/25 18:59
UYC: 我以為歐美和台灣的教育差異 之前還有人做分析圖表在FB流傳已 04/25 19:02
UYC: 夠讓大家反思了 居然會有人說教育和在哪個國家無關 太驚訝了 04/25 19:03
saram: 兒童教育好壞和父母,生長環境互動有極大關係. 04/25 19:26
saram: 這點就不是換國家能明顯比較利益的. 04/25 19:27
saram: 就算換一個國家,學校,父母也要直接照顧小孩子. 04/25 19:28
saram: 親情是不能花錢買到的. 04/25 19:29
UYC: 教育環境包含家庭和學校 不懂一直只二擇一的強調一方甚至否認 04/25 20:08
UYC: 另一方是誰?有人說要花錢買親情?有人說換國家是為了取代父母 04/25 20:12
UYC: 教育?似乎反而是有人為了否認學校教育而只強調父母才非黑即白 04/25 20:14
clarkchang: 先回答我:你小孩幾歲了, 然後我們再決定要不要談下去 04/25 22:34
clarkchang: 同時間您可以問一下那些分離送小孩當小留學生的, 有幾 04/25 22:38
clarkchang: 個如果能重來, 會不會改變主意? 04/25 22:39
clarkchang: 混得好的是LA boys,混不好的是死在街頭上. 我就是因為 04/25 22:40
clarkchang: 知道美國的教育, 才將小孩一起帶回台灣. 04/25 22:41
clarkchang: 會將小孩送去美國, 並不代表他們就了解美國教育. 04/25 22:42
clarkchang: 幾個世紀前的人類都知道太陽會從東邊出來, 但是他們卻 04/25 22:43
clarkchang: 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 04/25 22:43
Floridasian: 不同意健康保險自己一個月只要付幾十元。那是福利好 04/25 23:06
Floridasian: 的大公司才有的。美國很大-就像你說的不是人人都念CS 04/25 23:07
transferking: 看C大一開始的回文 你的不滿感覺是美國「菁英」教育 04/25 23:08
transferking: 但不一定要讓小孩接受那麼菁英的教育再來說美國教育 04/25 23:09
Floridasian: 也不是人人都在大公司。小公司員工保險自己每個月要 04/25 23:09
transferking: 不好吧 大部份的美國人小孩也接受普通教育就好了啊 04/25 23:09
Floridasian: 繳的可能好幾百。Deductable$2500-$5000. 很多小公司 04/25 23:10
Floridasian: 在Obamacare開始之後乾脆把員工健保取消了叫員工自己 04/25 23:12
Floridasian: 去找保險 04/25 23:12
clarkchang: 我想表達的是家長到底要的方式是哪一種, 如果家長觀念 04/25 23:13
clarkchang: 沒變, 你到了美國還是使用台灣教育的那一套,根本沒差 04/25 23:14
clarkchang: palo alto high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已經死了幾個學生 04/25 23:14
clarkchang: 了, 林書豪當初也說自己認為沒上好大學, 人生就毀了 04/25 23:15
transferking: 因為我看到你第一個推文舉的例是學生自殺和菁英教育 04/25 23:15
clarkchang: 這不就是台灣教育被罵的那一套?現在台灣也有很多不一 04/25 23:15
clarkchang: 觀念的家長在想改變, 已經有很多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正在 04/25 23:16
transferking: 你用比較特例來反駁「美國教育」比較好的這個觀點 04/25 23:16
clarkchang: 發生. 所以重點在於家長, 不在哪個國家 04/25 23:16
transferking: 普通美國家長根本不會說你沒考上好大學人生就毀了啊 04/25 23:17
transferking: 原po他指的是整體「教育政策」您指的是「家庭教育」 04/25 23:17
transferking: 你們討論的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啊~~~~ 04/25 23:18
clarkchang: 是阿, 所以重點在於家長, 不在於教育制度 04/25 23:18
transferking: 原po在討論「教育制度」 您講的是「家庭教育」 04/25 23:18
transferking: 他要表達的是 美國的教育制度有辦法讓學生拿AA後 04/25 23:19
clarkchang: 你錯了, 加州名校會變成這樣, 就是亞洲家長逼出來的 04/25 23:19
transferking: 就直接出去找到能養家活口的工作 台灣的教育制度 04/25 23:20
clarkchang: 他們逼學校必須提供更多的作業, 更有挑戰性的課程, 課 04/25 23:20
clarkchang: 後補習班, 才藝班, 科學營, 數學營, 校隊.... 04/25 23:20
transferking: 可能讀到台灣碩班畢業 還很難過得像美國一樣舒適 04/25 23:20
transferking: 我們不是在討論加州吧..... 04/25 23:21
transferking: 美國這麼大 我們是在討論整體讀完學位後 學生所學的 04/25 23:21
UYC: 謝謝transferking的好邏輯 終於有人看懂了 我可以少打很多字 04/25 23:21
transferking: 東西和知識 與他薪水成正比與否 是否能過得舒適與否 04/25 23:21
clarkchang: 美國白人菁英學校搞得也是這一套. 04/25 23:22
transferking: U大別客氣 我只是覺得C大和您與原Po在講不一樣東西 04/25 23:23
clarkchang: 拿的薪水成不成正比, 是整個國力產業與生態, 並不是每 04/25 23:23
clarkchang: 個國家都有美國的條件, 歐洲這十年的年輕人失業率破表 04/25 23:24
transferking: 這不就是原po一開頭就要表達的 「不需要花很多投資 04/25 23:24
clarkchang: 他們教育制度不好嗎? 新加坡薪水高, 但是他們教育也是 04/25 23:24
transferking: 在教育上就能夠得到較高的回報」嗎? 04/25 23:25
clarkchang: 台灣這一套, 甚至更可怕 04/25 23:25
havanabay: 美國很大 台灣也不小 花東離島快樂學習長大的小孩也有 04/25 23:25
havanabay: 人在台灣腦袋轉不過來,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環境問題 04/25 23:27
transferking: 您不需要這麼激動吧 這篇從一開始就沒有在討論加州 04/25 23:27
transferking: 或討論您所說的自殺和考不上好學校就毀了的問題 04/25 23:28
havanabay: 台灣教育有弱嗎 在美國台灣移民收入排第二,僅次印度 04/25 23:28
clarkchang: 換個角度講, 美國如果教育這麼美好, 他們的監獄數量 04/25 23:29
clarkchang: 不會比全國高中數量還多 04/25 23:29
transferking: 我覺得您可能親眼看到加州的競爭激烈所以很不平 04/25 23:30
transferking: 唉 從頭到尾他要表達只是美國的教育讓你拿副學士學 04/25 23:31
transferking: 位還可以過爽爽 就這樣而已 原po只是講出事實 04/25 23:32
transferking: 您也不可否認 台灣的碩士或博士學位無法讓這些拿了 04/25 23:32
transferking: 學位的學生 出社會後找到像美國AA學位的生活品質吧 04/25 23:33
clarkchang: 那是整個國力產業經濟面的問題, 跟教育體制關係較弱 04/25 23:36
clarkchang: 如同我舉的歐洲例子. 美國強大就是那1%的菁英 04/25 23:36
clarkchang: 以及天然資源與地理位置, 他們教育的問題不會比台灣少 04/25 23:37
UYC: clark,我一直覺得你用的例子都很極端而且很喜歡絶對的二分法 04/25 23:41
UYC: 我身邊有四個例子都是小孩在美國出生長大的 他們至今都很慶幸 04/25 23:42
UYC: 還好小孩沒有在台灣唸 不用讓他們上補習班 有快樂童年 而且他 04/25 23:43
UYC: 們都不在LA 在美國其它各地(這已推翻了你說的 覺得美國教育好 04/25 23:43
UYC: 的都是沒生小孩的)他們其中有人就是幼教老師 我常和她討論兩 04/25 23:44
UYC: 國的教育差異 教材 老師的帶法等等;而我自己是碩士才去美國唸 04/25 23:44
UYC: 就親身體驗到兩國的教學方式有多不同 更甭說我的工作領域是輔 04/25 23:45
clarkchang: 所以跟家長有關, 我的小孩, 我同學的小孩也都不上補班 04/25 23:45
UYC: 導心理有關 所以會進到美國的教育體系 不只是美國 我也有歐洲 04/25 23:46
clarkchang: 因為什麼樣的家長, 就會推演出什麼樣的學校, 加州以前 04/25 23:46
transferking: 一個國家的強大 不會只因為那1%很菁英的人而強大 04/25 23:46
UYC: 的朋友 我也會關注歐洲各國怎麼做教育 而我之前在台灣也是在 04/25 23:46
clarkchang: 也不是每個學校都這樣的, 台灣現在也不是每個學校都 04/25 23:47
UYC: 教育界 對我來說 我只是想選我比較認同或喜歡的教育環境 當我 04/25 23:47
clarkchang: 像過去一樣 04/25 23:47
UYC: 們在討論哪國較好時 沒人說它是"完美"或如此美好 但我就是覺 04/25 23:48
transferking: 哈 大家要不要每個人回一篇XDD 因為推文都被我斷到 04/25 23:48
UYC: 得有很多地方比台灣教育政策和制度好 這也會影響到人的心理 04/25 23:48
UYC: 而你完全否認教育與國家無關 真的讓我很驚訝 因為太過絶對 父 04/25 23:49
UYC: 母教育的確很重要 但小孩的學習場域對我來說也一樣重要 但若 04/25 23:49
UYC: 只用你個人在LA的經驗去概括全美國 我想這樣的討論很難有交集 04/25 23:50
havanabay: U 妳難道不是以四個小孩例子跟自己經驗在概括美國 04/26 00:20
havanabay: 美國教育的成果如果那麼好,叫那些ABC回台就業看看 04/26 00:22
havanabay: 有沒有能力比較猛就知道了(事實上大多沒有) 04/26 00:22
havanabay: 而台灣教育過去的,在美國發光發熱大有人在 04/26 00:23
havanabay: 請問李遠哲孟懷縈這些人到底要歸功台灣還美國教育? 04/26 00:24
havanabay: 這些答案看起來就是妳自己的偏好,不必批評別人看到的 04/26 00:25
havanabay: 世界 04/26 00:25
UYC: hava的邏輯真好 我舉的例子只是要推翻c一開始先說的斷語 誰想 04/26 00:34
UYC: 概括?美國教育好不好 對我來說是個人主觀喜好 我根本沒興趣在 04/26 00:35
UYC: 這裡辯 是誰一開始先下斷語拿菁英、LA、沒小孩才會覺得美國好 04/26 00:37
UYC: 的 若我的答案是我的偏好 用在先談論者身上也一樣 若我的回答 04/26 00:38
UYC: 是批評 那先發言者甚是 只是你不也只針對你想批評者回應而已 04/26 00:39
UYC: 推trans說的"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會只因為那1%很菁英的人而強大" 04/26 00:44
cchris: 我和我哥在台灣從小到大沒補習過;我的侄子也沒補習過 04/26 02:03
cchris: 家長有自信,並引導小孩成長的方向;我侄子學圍棋和兢速滑冰 04/26 02:06
cchris: 我哥完全不考慮要把小孩送到國外。他有信心小孩能順利成長 04/26 02:07
wmja4387: 最後一段完全無法認同 04/26 06:16
munemoshune: 兩位版友都很有道理,應該各回一篇 04/26 08:29
adihuang: 我想帶小孩回台灣上小學完全只是希望他能有和父母相同 04/26 12:13
adihuang: 的文化背景,不要要她講話回我英文就好。 04/26 12:13
jatj: 我想回為台灣理由很簡單 要讓我小孩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04/26 16:22
jatj: 不是美國人 04/26 16:22
jatj: 還有完全無法認同你最後三句 感覺就是外國月亮比較圓 04/26 16:24
newlife100: 東方社會的代間本來就特別緊密,比起西方獨立的思維, 04/27 11:28
newlife100: 東方父母相對喜歡控制孩子,孩子也更依賴父母的資源。 04/27 11:28
newlife100: 變得孩子無法放手飛,父母也不想鬆手。 04/27 11:28
happyennovy: 父母那段不是很同意, 我爸媽在台灣有工作有朋友, 來 04/28 12:33
happyennovy: 美國能幹嘛? 每天逛大華? 我朋友好幾個媽媽移民監一 04/28 12:34
happyennovy: 蹲完拿到公民, 馬上頭也不回的搬回台灣, 我覺得父母 04/28 12:34
happyennovy: 最主要不肯來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圈, 要父母捨棄 04/28 12:35
happyennovy: 自己的家人跟小孩一起來美國, 很多也不願意, 中國人 04/28 12:35
happyennovy: 跟台灣人有多不一樣我就不想提了...他們會一窩蜂搶著 04/28 12:35
happyennovy: 過來不是很意外... 政治還有生活品質真的還是跟台灣 04/28 12:36
happyennovy: 差很多 04/28 12:36
remaxxx: 同樓上,我認為爸媽在台都是住自己喜歡的好區,大眾交通 04/28 14:51
remaxxx: 便利,朋友多,吃飯也方便。找醫生更是可以選擇自己信任 04/28 14:51
remaxxx: 的。換國家生活圈朋友圈也要父母重新去建造與適應。就算 04/28 14:51
remaxxx: 在台灣有開車,爸媽也要重新學習美國交通規則。中國人原 04/28 14:51
remaxxx: 本的生活環境就不多說了,從本身的性格與文化來看,台灣 04/28 14:51
remaxxx: 與大部分國家都會尊重當地文化入境隨俗,中國人不一樣, 04/28 14:51
remaxxx: 理直氣壯的到國外也是要照自己的方式走,不是很在意自己 04/28 14:51
remaxxx: 是否在規矩與禮方面和當地不符。當然是 個個搶著來,然 04/28 14:51
remaxxx: 後都自我適應良好 04/28 14:51
sean2449: 好笑嗎?台灣開卡車的一堆三五年有10萬月薪,國高中學 04/29 13:44
sean2449: 歷居多,注意喔,他們18歲就出社會了。美國月亮比較圓? 04/29 13:44
sean2449: 又一個不懂台灣的在吹捧,哀 04/29 13:44
ywbBetter: 真的 05/04 00:52